探古空间|中国人穿裤子的历史悠久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穿着裤子,男女皆穿,但通常穿着于袍服内,并不会把裤子露在最外面。初期裤子都是没有裤裆的,后来才出现了合裆裤,今天就带大家探寻一下中国人穿裤子的历史。


在初期,裤子都是无裆的,后来才出现了合裆裤,

如在汉代的传统,宴客吃饭,都必须双腿并拢跪在地上,让外衣垂下来遮羞,这就是古人以跪坐姿势就餐的由来。

魏晋南北朝连裆裤广泛使用,所以从魏晋开始已经有人放弃跪坐。

直到宋朝,所有的吃货都有了裤裆,所有人都习惯于坐在椅子上吃饭,再也不用担心走光了。


前些年,在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内发现了两条裤子,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历史可追溯到3300年前。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知道,3000年前火焰山南麓的戈壁荒漠中一次埋葬仪式上有过怎样的故事。但是,两条出土于此的裤子,却在告诉今天的人们,在那个水草丰美、驼铃声声的年代,塔里木盆地的先民已经成为中国最早穿着裤子的人。


三千多年前的新疆,是游牧民族的领地。所谓游牧,就是居无定所,人们骑着马驱赶牛羊,逐水草而生。在那时中东的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乃至四川的金沙和三星堆,人们都是穿着宽松的长袍,但是对于骑马的游牧民族而言,长袍就太要命了,马背会时刻摩擦大腿内侧的肌肉,很容易出血,完全没法骑马。所以,很多研究者认为是游牧民族最早发明了裤子,而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的裤子正是最好的佐证。

 

在古墓中发现的这两条裤子由羊毛制成,它们采用两块布料,一块用于腿部,一块用于胯部。此外,它们还采用编织花纹装饰,腰部使用绳子扎紧。主人是两名男子,可能是放牧者或者战士。事实上,裤子的发明应该更早些,因为普遍认为人类在大约4000年前开始骑马,而裤子显然是必需品。



不过,对于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而言,裤子就并非必需品了。那时的农耕文明,有块布料把身体围起来就已足够。

 

当时的战争,也无需骑兵。直到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打仗都是以步兵和战车为主,国家的实力也用战车数量来衡量。



 战车用马拉着,士兵站在战车上,上衣下裙,也不用担心走光。


上衣下裙,也就是古代所说的“上衣下裳”。衣,依也,人依以庇寒暑;裳,障也,人依以自障蔽。这是中国人上古时期的常服,不论男女。


上衣一般为窄袖、高领。衣领直接左右襟,在胸前相交,左衣襟压右衣襟,称为“右衽”。相反,右襟压左襟,则是“左衽”,因为北边蛮夷的上衣的衣襟就是这样,所以“左衽”便被称为“蛮服”,甚至作为蛮夷的代称。


春秋时期的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称霸天下,孔称赞他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将披头散发,衣襟压向左边,成为蛮夷了。

 

到了战国时期,就有人发现穿裙子的不便了。他是赵武灵王,赵国处在北方,接壤匈奴,而匈奴骑兵多,速度快。赵国屡次跟匈奴交战,自己笨重的战车总是被匈奴机动性更好的骑兵击败。有鉴于此,赵武灵王便决定进行军事上的改革。这改革,首先就是改变服装。他带头穿上胡服,将原来宽大的衣袖变窄,让士兵都穿短衣、长裤,从而便于活动,进而学习骑射。有了裤子以后,才有了骑兵,这才让赵国军事力量大增,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图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不过当时穿上裤子的也就仅限骑兵,没马骑的老百姓光穿个裙子,到了冬天风呼呼地往里刮,就不会冷吗?

 

答案是那时已经有了“胫衣”,类似于现在的裤子,但是没有裤裆,没有裤腰,就只有两只裤管,套在小腿上,用带子系于腰间,但要害地方仍然保持真空,也就是现在的开裆裤,其目的是便于上厕所。当时人们穿胫衣,是出于防寒考虑,毕竟穿再长的裙子,裙底也会灌风进来。



 

有人会有问题说那还是不方便呀,如果走光了怎么办,怎么说也是礼仪之邦,这时候礼节就派上用场了,古人可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随便坐,翘个二郎腿什么的,他们就算一本正经盘腿坐都不行,正式场合必须跪坐,屁股放脚跟上防止走光,大家在现在很多的古装剧就能看到这样的情景。那个时候要是乱坐,哪怕没走光,也是极其侮辱人的,会被成为“箕踞”。相传,嵇康当年就是在钟会面前“箕踞而坐”,而被打小报告,司马昭就把他给杀了。


正常情况下,胫衣之外,人们还穿有裳裙,所以不会显露下体。



另一方面,怕风太大搞得大家都很尴尬,绔之中还套着裈[kūn],也就是传说中的兜裆布。


到了夏天,穿绔就太热了,人们就只穿衣裳。不过,对于有钱人来说,绔可以不用粗陋的麻布做,完全可以用轻柔的丝织品啊,这才出现了“纨绔”,在当时社会上被公认为奢靡之服。我们今天称衣着华丽、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为“纨绔子弟”,就由此而来。



 


这种胫衣,此后一直存在。不过,最早是贴身穿着的胫衣,到了宋朝就变成了加罩在长裤之外的膝裤。从史书记载来看,两宋时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裤。《朱子语录》记载,南宋奸臣秦桧在朝为相,虽然得高宗皇帝的重用,但高宗对他也有防范。秦桧死后,高宗不免松了口气,对臣下说:我终于不用在膝裤里面藏一把匕首了。

 

到了明代,关于穿膝裤的文字就更多了。《词话》里写到潘金莲的服饰,就是裙子里面系一对“锦红膝裤”。而《西游记》第47回里的小女孩,也是在腿上系了两只“绡金膝裤儿”。



 其实南北朝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就已经有连裆裤,但直到宋朝,才真正实现普及。所有吃货都有裤裆,习惯坐椅子吃饭了,家具的样式也随之改变,不过对于有身份的人来说穿裙子是上了瘾,即使穿了裤子,也千万不会露出来,外面还得是宽衣大袖。上身短衣,下身裤子的装扮被称为“短褐”或者“短打”是下等人的穿着。哪怕到了民国,在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下等人还是一身短打站着喝酒,读书人那都是长衫小马甲坐着喝酒。



最喜欢穿宽松长袍的,还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们。


古时期的衣服已经是深衣大袍了,到了魏晋,衣服变得更肥。

阮籍和他的好友们个个都是大袖宽衣。这倒不是因为这些名士只吃饭不做事,都是大胖子。


据鲁迅的说法,当时的名士要吃五石散,这种药吃了皮肤会发热,也容易擦伤,所以他们要穿宽大的衣服。然后这些人的宽大衣服就成为潮流,顺带着当时的裤子也非常肥大。所有这些,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令后人产生无限遐想。



清代称膝裤为“套裤”,因为它的长度已不限于膝下,也有遮覆住大腿的。所用质料有缎、纱、绸、呢等,也有在冬季做成夹裤或在夹裤中蓄以絮棉来增强保暖的。


清代裤管的造型也有多种:清初时上下垂直,呈直筒状;清中叶变为上宽下窄,裤管底部紧裹于胫,为了穿著方便,多在裤脚部分开衩,著时以带系结。晚清时分,又崇尚起一种宽松式的套裤,裤管之大比最初翻倍。






 关注探古空间,每天了解一点古代趣闻

搜索关注公众号:tangukongjian

探古空间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