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徽州祝筒坦古道,感受足尖上的风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皖南山区的徽州,境内高山纵横,峰峦叠嶂,自古以来“八山一水一分田”艰难条件,形成“生在徽州,万事不修”的局面。为了改变命运,一代代徽州人挑着沉重的担子,贩运盐、茶、山货,走出了一条条饱含风霜的经商之路。



如今,随着现代道路交通四通八达,曾经行人络绎不绝的古道逐渐沉寂了下来。但是原来肩上挑的担子亦换成了背包,披荆斩棘的开辟换成了热情冒险的户外徒步旅行。12月18日,跟随户外一行50余人,来到歙县岔口徒步古道,围着岗山—高庄—祝筒坦—殷富坑—井潭走了一个圈,全程约21公里,寻找那被遗忘了的岁月。



但凡跟过大脚户外的驴友们都清楚,他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发生概率较高的领队,召集帖上面说的强度和路途,一般也就是一个参考值,譬如此次古道徒步,帖子标明16公里以内,但实际上不仅超出,而且还多出来了五公里。因他的活动“方向永远是对的,道路永远是探的”;因他自己就是一个不喜欢走重复路途的户外强驴;因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方向感和自信;因他有着对户外的执着热爱和驴行经验。



岗山、高庄、祝筒坦、殷富坑、井潭是5个高山村的村名,其中有3个村庄现今已无人居住,成为无人村,村与村之间,相连的就是古道,为了方便称谓,就暂且把这条环形古道起名为祝筒坦古道吧,一是祝筒坦位于这条线的中间,二是祝筒音同“竹筒”,形似环形线路,三是祝筒坦这个名字很特殊。



走在荒芜、破落的祝筒古道上,不可想象,在千百年前,这曾是当地古徽州先人的一条要道,随着岁月的流逝,没有了脚步滋养的石板路逐渐荒芜,似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残喘在群山荒野之中。如今,我们走在古道上,心中不免有种心疼败落的伤感。




古道因村庄而生,村庄是古道上最美的人文风景。这里的高山村大多建于半山腰,山顶上的树木竹林、山涧里的瀑布流水、山腰中的徽派民居、山下面的梯田植物一一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协调、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徒步在青山绿水、古村、古道之中,仿佛“人在画中游”。




自进入户外以来,一直就有着深深地古道情节,喜欢用这种最简单和最本能的徒步方式,来体验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理念。就如此次古道行多走的五公里,尽管大家最后感觉有点累,但累过后是一种舒心的欢畅,因为,它能让你感受到一种行走的力量,能让你在行走中安静下来、与内心对话、获取内心能量。



其实,工作乃至人生,跟徒步古道一样,只有越过困难、坎坷和疲倦,才能看到更远、更高、更美的风景。在回程的大巴车上,驴友们仍谈性正浓:“明天肯定腿疼”,“回去跑个澡,好好放松下”,“今晚肯定睡得香”……













古往今来,物是人非,但只有古道仍容颜依旧。或许,每一条古道都有无数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块石板都是故事里一个特别的音符。这个音符,或许就是你们的脚步。有你我的聆听。从此以后,它不再孤独。那么,就让我们走一回徽州歙县祝筒坦千年古道,任时光在脚下缓缓流淌,你,还在等什么?







  欢迎投稿:368599781@QQ.com 或添加 微信:hswsm_1969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