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宅千面今犹在,龙湖寨畔书册风【国庆潮州旅游好去处】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潮州古城微信号:czgucheng

提示:回复 龙湖、龙湖古寨、西湖、旅游、广济桥、开元寺、韩文公祠、儒学宫、牌坊街、甲第巷、许驸马府、己略、己略黄公祠、从熙公祠、道韵楼、宗祠、建筑、民居、故居、凤凰山、凤凰茶、单枞、工夫茶、手拉壶、陈慈黉、韩愈、锣鼓、美食、卤鹅、薄壳、春卷、牛肉丸、镇记、胡荣泉、厚记、博香、旅游、饶宗颐、莼园、潮剧、木雕、潮绣等关键词(2-5个字),即可查看更多信息。


洁白的“书册糕”


学宫明序堂里的金漆木雕画屏风


  潮州潮安 龙湖寨


  为女性、为老师建祠堂,尊师重教的民风由来已久


  如若历史的风烟停留在北宋汴梁城里那雕栏玉砌的殿堂屋脊上时,或许千古以来的人们都会将一个四字标签粘贴在梦华东京之上河图卷一侧,提醒人们之于这一历史时代的印记,那就是“文化北宋”。文化北宋的都市里、乡野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是那样深入人心。文化教育、读书学习之风,自古以来都是一种具有人文情怀的另类慰藉,一旦失落,飘散在历史的天空中,便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时代乡愁”。


  历史的脚步悄然迈至2014甲午之秋,在广东一处浓缩了“上河图卷”精华格局的人文古寨里,仅存的最古南宋青砖建筑民居依然泛着岁月的斑驳光影,延绵的明清民居围城里迎来送往这个时代的游人足迹,有谁能真正读懂古寨辉煌历史景观里的人生况味?


  甲午中秋,羊城晚报记者轻轻叩开了古寨大门,试图从故事里寻觅道德教化、师道传承乃至民本和合、百业大同的历史人文脉络,聆听“文化龙湖”仍旧跳动着的历史文化脉搏。


  壹、忤逆礼教的“女祠崇拜”


  位于今潮州潮安区之东南部,距潮州市区15公里,东依韩江,西接彩塘,有一个方圆1.5平方公里长街逶迤祠第林立的古寨,这就是“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龙湖古寨。人称“寨主”的潮州龙湖古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福昌就直接带记者来到了一处“特殊祠堂”前,打开话匣子聊起了关于此祠的历史故事。


  历史记住了一个名字:黄作雨。史上称其善于经营,仗义疏财,保一方百姓安宁。黄作雨,字腾芳,明朝海阳县隆津都龙湖人。其继承先人遗业,家世殷实,善于经营,家资丰盈,富甲潮州。天启七年(1579年)获澄海县生员资格,后循例成为国子监监生。崇祯年间,时世动荡,黄作雨于是出巨资招募乡勇以护地方。顺治年间,海贼姜世英劫掠龙湖,他带领乡勇积极抵抗,因寡不敌众,龙湖乡被焚烧,贼寇离开之后,他又尽力周恤房屋财物被焚的穷人。康熙二年(1663年),黄海如聚众作乱,打算攻夺龙湖,黄作雨命其长子黄衍参组织乡勇备战,使贼众不敢贸然侵犯。康熙五年(1666年),贼首丘辉带领4000余人,驾船数十艘抵达龙湖寨,勒讨粮食,全乡百姓惊恐万分。黄作雨镇定自如,在家里埋伏一批乡勇,设宴假意邀请丘辉到家中饮酒,乘其不备,砍下丘辉人头,贼众群龙无首,惧怕而散去,龙湖寨于是得到保全。


  吴福昌说,黄作雨的作为还不止这些,倒是因他违抗封建礼制,为生母建祠堂之孝举,才让后人真正记住了他的名字。这就是龙湖古寨中有名的祠堂、黄作雨所建的潮汕地区唯一女祠“婆祠”。康熙初年,黄作雨生母周氏过世后,黄作雨欲将母亲牌位放于氏族宗祠中,族人强烈反对,因黄作雨生母周氏生前为妾侍身份,按封建规例,不得入祠。黄作雨毅然斥巨资在其宗族祠堂旁另建一座比黄氏宗祠更宽大、更气派的祠堂,按黄作雨说法是“男人贫贱能发达可建祠立庙,女人为何不可”,并提出自此以后出身低微的妇女也可入祠。为建母祠,黄作雨还将天后宫也挪了地。女祠在全国屈指可数,尤其像龙湖婆祠这种性质的实属凤毛麟角。


  “婆祠”建筑格局为门前广埕的二进四厅相向,四面八屐,大厅以四柱通木瓜、筒斗、大退扇的宫殿形式,大门楼屐下还以倒挂莲花为装饰,祠堂两旁二通巷,大门的牌匾是清大儒翁廷资所写。祠中供着一幅画像,画中人物身着典型的明代服饰,面目慈祥,她就是黄作雨生母周氏,一位平凡而又不普通的母亲。


  吴福昌说,这幅阿婆像是龙湖古寨几件少有的珍宝之一,经历了十三代人的承诺和传承保存下来,至今仍具“保护妇女权益”的时代意义。


▲制作“龙湖酥糖”作坊


▲制作“龙湖炖糕”作坊


  贰、肖子丰的“侗初精神世界”


  于龙湖古寨邂逅肖子丰老人,犹如文化的灵光一闪。


  肖子丰老人,75岁,值守在省级文保单位“婆祠”这一潮州唯一一座女祠里,但他依然对婆祠对面建筑外观相比较之下“毫不起眼”的“侗初师祠”情有独钟。在那个秋日灿烂的上午,跟记者分享了他眼里的“侗初精神世界”。


  子丰老人说,儿时所见的古寨和如今的格局并无二致,可见古寨在古建景观上的传承是理性的。“区别的只是寨里的道路,我小时候的寨里道路铺的全是鹅卵石,光滑得就像镜子一样,最好就是穿屐子走路不会滑倒,那时不少外乡人初来乍到都不时滑倒,因此对古寨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敬畏’心情,这也可看出,古寨确实是有历史的。而那时的古寨还是一个繁盛的商埠呢!”老人回忆道,“从寨里的张厝段开始,古寨沿江一字排开的是多达20多个大小码头,南门到北门的中轴线沿街则都是密密麻麻的商铺鳞次栉比,贸易好旺,生意好做啊!”


  忽然,肖子丰老人话锋一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他们这一代人从上一代人那里传承过来的一种“文化认知”,商业经济的繁荣都离不开文化教育之功。老人指着婆祠对面的“侗初师祠”,讲起了任何一个龙湖人就能对该祠如数家珍的耳熟能详来历故事来。


  明万历年间,龙湖寨有七户子弟,共资延请了客家人王侗初先生前来执教,王师执教有方,后七子均学业有成,按如今说法就是都“上了重点大学”,但是王侗初一生独身无子嗣,因此七学生为报师恩,学成后不但为他养老送终,在先生去世后又筹资为王侗初建立祠堂,此后祭拜不断。学生为老师建祠奉祀,这在当时仍属罕见。清乾隆二十七年,王侗初7位学生的孙辈后裔继承先人感恩师道的人文精神,对祠堂进行修缮,并拜请一代鸿儒、时任潮州知府的周硕勋为“侗初师祠”撰文刻碑以纪。


  周知府起初婉拒了,因为王侗初生平并无功名,知府如为其撰文刻碑,于当时礼制不合。直至龙湖寨人多次前来请愿,周知府才来到该祠一探究竟。让周知府惊讶的是,祠堂里竟供奉了三个牌位,除了王侗初外,一是王侗初之父,一是七学子之一的谢林,被同窗也奉入祠堂接受后人祭祀,形成了一祠多姓的独特现象,寄寓着乡邻和睦友爱、师生情同父子、同窗谊如手足的道德教化。周知府大为感动,觉得这种精神风气必须弘扬,遂才思泉涌写下《王生祠堂记》,后人以此勒石刻碑成《府宪撰给碑记》配立于祠堂后方。


  因此,“侗初师祠”虽面积不大、装饰普通,但立于祠内的一方《府宪撰给碑记》,却见证了“文化龙湖”尊师重教之淳朴民风由来已久,且世代沿袭的美好人文现象、代代传承不衰之历史事实。


  肖子丰老人最后淡淡地说,这些精神到当代不少已缺失了,但那都是一笔无价的“文化财富”啊,值得当代人以此反思并继续传承。


▲龙湖寨里古建筑


▲龙湖寨大门


  叁、黄师傅的“书册糕情结”


  45岁的黄立武奔走于古寨里160岁的“儒林第”宅院内外,与挥汗如雨制作“龙湖炖糕”的情景定格,便是“文化龙湖”图卷景观里的缩微风景线。


  曾几何时的潮州中秋节,街头巷尾,飘香的便是这一道民俗美食“龙湖炖糕”的家乡味道;故乡明月,品味的便是这一道也俗称“书册糕”的民间节庆小食之于历史文化名城人们脑海中的某种追忆。


  中秋节渐近,黄立武便与他的员工们日夜加班加点,忙碌于作坊的各道工序岗位前,从他们的手里,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包包香味扑鼻的“中秋节必备糕品”美食,传到潮汕乃至海内外潮籍乡亲的手里、嘴里、心里。


  中秋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持一块“书册糕”,或思念远方的潮籍乡亲,或心系家乡的守土亲人,都是一样的情怀,一样的乡愁。


  “龙湖炖糕”最古老、最名牌的就是“老拱合”记,黄立武便是“老拱合”的第五代传人之一,从“老拱合”开枝散叶出一支“老拱合瑞源”商号,一直在“儒林第”古老宅子里精制万千“书册”,终于成为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龙湖炖糕”金字招牌,并连续荣获2012年、2013年度的“广东名小食”称号。


  除了适当引进机器作为辅助工具提高效率及产量外,“老拱合瑞源”制作糕点依然坚持遵古法制。熬糖、卷糖、拌粉、炖制、开条、切片、合成等近十道手工工序,依稀可寻觅到创立于道光年间的“老拱合龙湖炖糕”严谨工艺的影子,咬一口成品糕,依然有满嘴“儿时潮州的那种味道”口颊留香


  工余间隙,几冲工夫茶呷入口,炖糕缘何俗称“书册糕”的故事便由黄立武娓娓道来:


  元末战乱,烽烟起,四野动。时潮州的元军统治者颁布法令,要求每五户汉人人家须在战时供养一名胡族军人,遂出现了胡尊汉卑的历史格局。潮州城的本土汉人日益不堪元军的欺压凌辱,。某年中秋节前夕,本土潮人利用民俗互送龙湖炖糕的契机,夹纸条于犹如书页的云片糕里互通消息,纸条上写明“中秋节之夜起事”之约。节日之夜,,齐杀元兵,。后人为纪念这一段“古”,遂将炖糕约定俗称形象地命名为“书册糕”。


  而“书册糕”暗合“读书高”的潮人尚学崇文历史情结,于是这个名字更广泛流传于有潮人的海内外地方。


  黄立武拿起一片薄如纸的糕片,笑着说:“我会继续制作下去的,制糕也是一种‘文化’嘛,如果说行行都能出状元的话,在龙湖古寨的这个行当里,我就是‘状元’啦!”


  专家点评


  潮州市古建筑专家、潮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志敏认为,在古建筑的美学研究中,应突出“新鲜性”观点,龙湖古寨的民居建筑形式就是“龙湖寨个性”。在类似的建筑技术手段、类似的建筑材料、近似的生活方式等制约下,却产生了“千宅千面”造型的龙湖寨建筑物,让人们从个性中获得美感。


  地形与建筑 似古潮州府


  据史料记载,龙湖古寨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秦汉时期,“龙湖”为南越荒夷之地,唐宋以来就有先民到此定居。南宋绍兴二年,,因东临韩江,西、南、北皆为古河道湮没而形成的小湖,故名塘湖,后又改称“龙湖”。明嘉靖年间,,临江筑水、陆寨自卫,初步形成今之龙湖镇基本格局,称为“龙湖寨”。


  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西岸,整座古寨沿韩江呈条块状分布,南北走向,长约1500米,宽约300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寨内辟“三街六巷”,从门到街巷显得设计有致,布置明朗,俨然一座小城,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寨内现保存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100多座,其中仅保存基本完好和重修的祠堂约8座,三进以上的民居约40座。这些建筑既体现了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又荟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绘、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间工艺精华。


▲婆祠的叙事木雕


龙湖寨古巷


  全盛时 近三十所书斋


  龙湖古寨最“威水”之处,在于“龙湖多书斋”,盛名在外。一个方圆1.5平方公里的寨子,全盛时书斋数量不少于30处。龙湖寨为多姓聚居之地,书斋名称有以姓氏郡望命名的,如黄姓的“江夏家塾”、许姓的“高阳家塾”、肖姓的“肖民书斋”;而更多的是由邑绅或进士、举人命名,如“梨花吟馆”、“读我书屋”、“抱经舍”、“雨花精庐”、“怡香书室”等等,书斋名字可谓各具意蕴,别有情趣。


  各书斋均配以门联或由名人撰写的诗词雕刻。如今尚存的黄姓大夫第“读我书屋”,上有联曰:读史方知司马笔,我诗不让杜玲篇。原位于南堤上的“卯桥诗庄”由进士许促仙撰联曰“读书常至卯,溪涨欲平桥”等。


  龙湖书院现存于南寨门边,创办于明代,曾走出布政使刘子兴、御史夏懋学、诗人黄衍启等众多文人名士。历史上潮汕地区中了一状元、一榜眼、一探花,其中探花姚宏中就是出自明代海阳县闻名遐迩的龙湖书院。


  当时龙湖富商众多,书院的院产也相当丰盈,据说有洲田700多亩,年征租银700多两,甚至还有科举费,虽是民办,但如此规模就连潮州府城的金山书院也甘拜下风。在如此优厚的“福利”下,秀才们后顾无忧地一心科举,龙湖书院也成为那个时代的重点院校。昔日潮州城里的39 座牌坊,其中有5 座与龙湖出身的士子有关,而塘湖夏家更是一门三进士,三世科举题名。


  龙湖炖糕(又名书册糕):


  龙湖独具特色的名小食之一,为龙湖黄美和号首创,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龙湖炖糕的特点是“洁白、柔软、清甜”。主要原料为糕粉(炒熟的糯米粉)、糖粉、熟油、橙糕等。制作时,将糕粉拌匀,用滚筒滚匀,下槽压实,蒸炒20分钟,后开条切成片状,包装。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龙湖炖糕生产受影响,但每年中秋节期间,全镇生产炖糕的厂家、作坊仍不少于30家,产品源源行销潮汕各地和省内外部分城市。


  龙湖酥糖


  龙湖的传统名产之一,历来以其酥脆香甜无粕而闻名,成为居家食用及送礼佳品,早已享誉海内外。


  龙湖酥糖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历史,首创为龙湖许崇记饼食。其主要原料为白糖、花生仁、猪朥、麦生等,制作过程突出一个快字。制作龙湖酥糖时,先将白糖加水煮沸后再加入猪朥、麦生等,当火候适中时,将糖浆倒入盛器进行隔水降温,至糖浆形成糯米糍状时,迅速上架拉酥,拉酥时必须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才能使酥糖香脆可口。之后,再将加热的熟花生仁压入糖酥,开条切成小块而成。


  当代,龙湖酥糖仍然以其独特的风味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海内外乡亲回到故里时。今年中秋节前,有一位在台湾的乡亲就专程赶来龙湖认亲,凭的就是他父亲“家乡出产龙湖酥糖”的记忆,足见海内外乡亲对家乡的一往情深。


作者:杜文杰、王漫琪

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潮州旅游的内容。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