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腊月二十三之祭灶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这个寒冷的季节因你的关注而变得温暖

       点击“大风5810”关注我


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腊月二十三之祭灶



      在全国许多的地方,都把腊月二十三当小年过。可是在我的家乡,陕西西府把腊月二十三叫做“祭灶”,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祭灶当天妈妈烙的“干粮”。那可真是香啊!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用纯小麦面做的。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有什么稀奇的?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人们正挣扎在温饱线上,尽管是粗细粮搭配着吃,但时常以粗粮为主,能吃饱肚子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能吃上一顿纯的擀麦面条就是改善生活了,吃的馍全是花卷,这个花可不是花馍,这个所谓的花是麦面里加的高粱面或者玉米面,西府叫做“夹粮”,平日里就吃这个。所以能吃一次纯麦面烙的“干粮”,是让人很期待的事情。这个叫做“干粮”的馍,类似于烧饼,但要比现在的烧饼实在的多,不仅厚,而且面里面是加了姜黄及调料的,味道很特别,妈妈时常用木梳在干粮的两面扎上很多的花纹,用慢火烤制,不仅吃着香,也好看,就像一件艺术品。





      在西府家庭的院落里,过年时两扇大门上贴的是门神,进了大门正对着大门供奉的是土地神,俗称“土餮(读tie)爷”,在院子里的东墙或者北墙上供奉有天神(财神),俗称“天爷”(财神爷);在水井的上方供奉有井神(龙王),俗称“井王爷”(龙王爷);在厨房的灶火上方的东墙或者北墙上供奉有灶神,俗称“灶王爷”;腊月二十三正是祭奠的灶王爷。祭灶在中国起源甚早,在周代已成习俗。“祭灶”最早叫“纪灶”,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由于火的发现,人们才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对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诚的。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作为玉帝派到每家的监察官,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行或恶行。玉帝听后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在大年三十带回来。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说好话,不向玉帝说坏话,免生是非。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还要给盘缠,带吃的,盘缠就是纸钱,吃的正是干粮锅盔。到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把供奉了一年的灶神取下来,烧掉,掐一些干粮与纸灰一起扔到房上,就算祭灶结束,而一般主持祭灶的人都是一家之男主人。按道理举行完这些仪式,才能开始享用干粮,可是作为小孩,早就按耐不住嘴馋,趁妈妈不注意偷走干粮藏起来吃。等到晚上这时,虽然嘴已经没有那么样馋了,还是要再咥上半个干粮方才安心,腊月二十三吃干粮是抹不掉的记忆。






      没有了灶王爷的神龛里空荡荡的,直到大年三十晚上灶神才能回来,此时人们把在新年集市上请的灶神请入神龛,点香焚表,院子里烧起柏朵点燃的篝火,放鞭炮迎接灶王爷归来,这个过程就叫接神。小时候接灶神美好记忆就是放炮,腊月里买回来的鞭炮总是要放在热炕的席背后,烘的干干的,这样的鞭炮点燃后声音大切清脆。

       记得我小的时候第一次写对联就是写的灶王爷神龛两边的对联。内容每年都一样,只是换成新的红纸。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凡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我毛笔字写的不好,但我刚会用毛笔,爸爸就鼓励我写家里神龛两边的对联,因为那个对联上的字小,没有大门上对联的字大,写不好也少有人瞧见。记得土餮爷两边的对联是“土内生白玉,地内产黄金”。到现在我也是记忆犹新,也正是在这些一点一滴中我逐渐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小时候对有些东西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要这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等长大了以后才慢慢有了体会,知道了个中原委。





       前几日,回了趟老家,发现现在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已经没有人用水井了,原来的水井大都干枯了,原来水井的地方也已挪做它用,有的人家成了轿车的停车位;自然也就没人再供奉井王爷了。水井旁那幅“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领路人”的对联成了永久的回忆。

       老宅子里几乎家家盖起了二层小楼,虽说厨房是单另在建,厨房内也变化很大。多数人都用上了电磁炉和液化气灶,没有了原来的灶火和炉膛,更是少有看见手拉的风箱,也很少有人供奉灶王爷。没有了灶王爷,祭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起居发生了变化,看不到热炕筒里冒出的白烟,暮色中已经很难看到小时候袅袅炊烟的田园景象。小时候家家都烧柴火,户户炕筒里都冒烟;也没有感觉有多大的雾霾。现在用电磁炉,烧的天然气,我们时常受雾霾的困扰。







       现在年会集上已经很少看到有原来家里供奉的各位神仙的木板年画了,即就是有也没有过去那么全活了,不是少这神符,就是缺那神位。好多人也认不出那位是灶爷?哪位是天爷财神?二十三祭灶,没有了这样的仪式,人们也就淡化了许多,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也就淡化了,其实也是对自然的敬畏淡化了,因为在一定程度上那些神灵都代表着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没有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的掠夺也就肆无忌惮,自然的回馈最终是伤害人类自己。文化的传承要有载体,当这些载体不存在了,还怎么样传承?

       城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很多人躲进了水泥森林,代之而来的是丢失了许多老辈人留下来的东西。任重而道远,怎么样既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又能保留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人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END



图文编辑 | 冯怀智

 剪     纸 | 王桂兰


土内生白玉

地内产黄金

dafeng5810

冯怀智

     一名汉字自由组合排列工,自媒体文化的半只推手。不及格作文的实践者,个人感情的吐槽者,往事回忆的唠叨老头,一直写错别字的小学生。骂不还口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大风

dafeng5810这是冯怀智的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哦,长按左面二维码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选择即可,或者扫描此二维码也可,谢谢。


微信私聊号:dafeng5880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