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春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大艾无私节气养生

 春分 

  3月21日

时间:2018年3月21日

 农历:2018年二月(大)初五  星期三

 戊戌年 乙卯月 壬子日 

节气知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养生保健要点

1、夜卧早起去“春困”;

2、注意衣着适度,提高睡眠质量;

3、应多做户外运动,多晒太阳;

4、饮食戒酸增辛,健脾益肾,调和肝气;

5、当保持乐观、积极情绪,切忌妄动肝火。



春分节气的艾灸





                   艾灸作用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此时天气虽已转暖但气温极不稳定,某些疾病极容易反复和加重,尤其容易发生感冒和过敏性疾病,时时艾提醒您:春分时节木旺土衰,养生宜疏肝火而养脾胃。


中医学认为,肝木应春。阴历春三月,肝气生发,肝阳易升,容易引起头昏、头晕、失眠、焦虑、抑郁;肝木生发太过,克伤脾土,则可产生一系列的胃肠道问题;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乍暖还寒,加之春季所对应的肝木之气生发太过,极易出现胃寒、胃胀、胃痛、腹胀、腹泻等脾胃病。春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对应着“五体”中的“筋”。春天易伤肝,而肝主筋,肝伤则易致筋脉失于濡养,产生颈肩腰腿疼痛、风湿、类风湿等等。在春分前后施行助阳祛寒的“节气灸”,可以健脾暖胃,柔肝伸筋。风为春天的主气,风邪可以引发感冒、荨麻疹等多种疾病, 艾灸曲池、合谷则可预防皮肤病。




                   艾灸时间                 


节气灸,在节气当天或前后三天,当然最好是在七天内进行艾灸,其效果更佳!

艾灸的方式方法比较多,而时时艾继承传统悬灸直接作用于穴位,效果好的优点,克服了传统艾灸烟雾大,手持不便,易烫伤,有效热量和药物利用率低等缺陷,让艾灸更有效,烟更少,更易普及。

时时艾灸盖,灸筒,筒底,内部反射膜,弹簧,每一个部件的设计,都是经过研发人员潜心的研究,历经上千次试验确定的,每个部件申报了国家专利,各个部件的结合,确保了产品的最好的功效。



                   艾灸穴位               



推荐穴位:    

大椎、肝俞、命门、脾俞、关元、神阙、中脘、膻中、太冲、足三里等。



灸疗时应注意补益和升发都不易太过,灸疗时间要适当缩短,仍以肝经与脾经、胃经的腧穴为主要治疗点。


春分养生保健推荐穴位——

要防旧疾发:百草发芽,百病发作,春分防故疾复发。


1、预防眼病


春季眼病高发,调补肝肾是关键。艾灸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可以补充肝的精气。春分灸“曲池” 预防眼病。


2、易五更晨泻


第一、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于是阳虚的本质更易显露出来,所以常发生五更泻又叫鸡鸣泻,特点是餐泄,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泄。推荐穴位:中脘、神阙、天枢等。


第二、舌苔白,脉沉而弱,怕冷,腰以下发凉者须以温中扶阳。推荐穴位:命门、肾腧;中脘、足三里等。


3、易感冒、流涕


春分时期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可灸身柱、肺腧、风门、曲池等穴做养生。做菜多用干姜,干姜能温中暖胃。也可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增强免疫力


如何改善春困?


除了以上身体容易出现的不适,春分前后,还会出现春困的现象,春困虽然不是病,但是不注意也可能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


春困是因为人体潜伏了一个冬天的阳气也跟着散发开来,以供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如冬天潜藏和储蓄的阳气不能满足春天生发的需要,人体就会出现“春困”的症状,中医的解释就是气虚,而西医则认为春困是脑部供氧不足的表现。


用中医艾灸疗法,艾灸关元养生穴,可有效缓解春困症状。除了艾灸关元穴外,配合足三里和太冲等养生穴,疗效更加显著。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养生或艾灸的方法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具体你可以后台咨询我们。

养生与进补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


        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一、饮食

春分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从饮食方面来看,春分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饮食禁忌


  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膳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大热、大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这段时期也不适饮用过肥腻的汤品。


  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据悉,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专家建议,在这个季节,可以多吃一些红枣等养脾的甜食,还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应至少补充3次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痒等。而在每日的午餐,也适宜补充清淡营养炖汤食品,既可补充人体在季节过渡中需要的水分,又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


  春分时节养生食谱


  牛蒡玉米淮山汤


  材料:牛蒡、玉米、淮山。


  做法:淮山洗净,削皮,切滚刀块;牛蒡洗干净,用刀背刮去表面的皮,斜切厚片;红枣洗净,拍扁去核;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钟,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增强体力,通便排毒,润泽肌肤,润燥利咽。



二、起居


防病从细节做起


  在中医中,春分天气状态不稳定,早晚气温偏低,不但容易诱发年老体弱者和易犯病人群的病症,对于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和高压力状态下的“亚健康人群”,要注意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病”,建议市民这段时间里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早起洗漱时可使用淡盐水漱口,每天房间开窗通风的时间也不易太早,9时后较为适宜。



  穿衣适宜下厚上薄


  虽然进入春分以后,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但是昼夜温差还是较大,而且不时仍有寒流侵袭,天气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此时,要注意添减衣被。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老人及小孩普遍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传染病,在这个时候就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适量多穿一些衣服,不要一时减衣减得太快。


  三、运动锻炼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坚持适当锻炼,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可利用居住环境进行简单的健身运动,如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时间不易太早。


  四、情志养生



  春季养脾健脾很重要。养脾也要静心,以精神的调摄为主。


第一,心平气和,使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第二,静心养气,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耗心气,使心气充和,进而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对于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只有情志相适,加上饮食的调养,健脾的功效才会非常显著。精神上,还应注意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注意事项总结:


  一、衣物增减有度,切勿爱美穿的太少


  二、调治老毛病,预防新疾病


  三、应对春困有妙招


  春分时节,“春困”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每天午后,表现更为明显。如果这种症状的不到缓解,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


  1、午饭后稍微休息一会

  2、晚上做一些有助睡眠的“功课”

  3、睡前洗脸、洗脚、搓脚心


  四、饮食均衡,阴阳互补


  1、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

  2、食物的搭配、烹调上注意阴阳互补

  3、多喝水,多喝粥、汤


  五、起居方面多留意


  1、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减少呼吸系统疾病

  2、经常消毒,杀死病毒

  3、运动不宜太过激烈


 》》》》》》》》》》》》》》》》》》》》》》》》》》》》》》》》》

意生健保健养生会所

电话:88226738

地址:车站大道192号华海广场4号楼105室

扫二维码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