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手艺人】乡街子上的流动剃头匠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说到正在消失的手艺人,流动剃头匠是不得不提的。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老师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半个小时后,由长变短,面目一新,耳鼻舒畅,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一把剃刀


一把梳子


一把油漆斑驳的椅子


一个剃头匠的一天就开始了~


为了找到流动的剃头匠,小编左寻右找,最后来到板桥,在魁星阁北边的青龙街上找到了他们。


眼前这个老人名叫杨发怀,今年73岁。从收费2毛钱剃一个头,到现在的收5块钱剃一个头,他做这一行已经有50年了。


杨发怀成家早,20多岁那会儿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想要养活老老小小一家人,他总是想尽办法的去赚钱。他不仅烧过石灰、烧过砖瓦,还参加过北庙水库、小海坝水库和瑞丽姐勒水库的修建。后来为了离家近点,也为了补贴家用,杨发怀想来想去,把赚钱的目光对准了剃头匠这一行当。他花了3块钱买来了一把剃刀,开始了他的剃头生涯。


和杨发怀聊了一会儿天后小编发现,他说话特别逗,是一名资深段子手。当小编问他:“你那会儿和谁学的手艺啊?”他毫不避讳地说:“我们那会儿和谁去学啊,自己学的呗!拿别人的头练着练着就会了!”


“拿别人的头练着练着就会了!!这话让小编听完乐了半天,但回头想想才察觉那个年代生活的不易。


现在儿女们都长大了,连孙女都读大学了,按理说杨发怀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了,但是他不想变成孩子们的负担,还是坚持一周6天轮流到板桥、沙坝和北庙街子上摆摊帮人剃头,一个箩筐就是他的移动发廊。


这个工具箱,简单而富有年代感


虽然工具简单,但是服务却一样不少,杨发怀给人剃完头后还提供洗头的服务。


倒上一口缸热水,杨发怀开始给客人洗头、洗脸、剃胡子!一开始小编还纳闷,难道这一小口缸水就够完成这么多工序?他说:“还用不完呢!”


后来的事实证明,确实是小编想太多了,果然没用完!哈哈哈


杨发怀和他的顾客。您看,刚刚头发乱糟糟的客人,理了头发洗了脸,一下子清爽了!这五块钱果然花得很值!!


杨发怀告诉小编,这条街上过去有五六个剃头匠,大家摆摊在一起,已经变成了很好的朋友,但是现在这些老伙计们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年纪太大已经回家安享晚年了,只有他一直还在坚持。


之所以不愿停下剃头匠的生活,杨发怀说其实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他舍不得在剃头时认识的老伙计,一方面现在的乡街子上确实也还需要他这样的剃头匠。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都有闲钱到城里的发廊里去理发。

看到坐在左下角的那个大爷了么?他可是杨发怀多年的好友,就是剃头认识的。每到街天杨发怀来摆摊,他就会来找他聊天拉家常,杨发怀说像这样的朋友他有很多,现在摆摊赚钱都是其次,主要是想见见老伙计,和他们聊聊天,心情都会好很多。

在杨发怀摊子旁边,也有一个剃头匠,只不过他是个年轻人,也姓杨叫杨红贵今年38岁,我们姑且叫他小杨师傅。


相比杨发怀摊子前的冷冷清清,小杨师傅的生意就火爆多了!很多人排着队等着他理发。


小杨师傅是板桥镇柳上村人,2016年开始了他的理发师生涯,一周要跑五、六个乡镇街子摆摊,生意最好的时候每街能接待120多人,最差也有50多人。可能有人好奇了,为什么小编不称他为剃头匠,而是要叫他理发师?从他的发型就能看出来,和杨发怀相比,他可以弄出更多花样来。


看看他的工具,光剃刀就有一大盒。


吹风、夹板一样不少


可能是因为生意太好了,他还收了个女徒弟,两个人一起忙活。


理完发洗个头


洗干净了再吹个造型


这位大爷显然对自己的发型很满意


虽然和杨发怀相比,小杨师傅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剃头匠,这个行当在他的这里已经融入了现代人的需求,也加入了更多的新花样,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毕竟,社会在发展,时代也在进步……


拉着这群有趣的老人一起摆v 字合影留念




保山市广播电视台网络广播电视台

图文:赵旖旎

值班编辑:杨晓婷

责任编辑:王琳

联系邮箱:3318747230@qq.com

电话号码:0875—3039815

本期编辑:晓婷


微信号: bstvwx

扫一扫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

本刊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