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世界气象日,“智慧气象”走进公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在第58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提前策划、精心部署,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气象专题上专版

今天《余姚日报》第七版整版刊登了《智慧气象,让气象服务更贴心》专题文章,旨在向公众大力普及智慧气象、气候变化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深入宣传余姚市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为农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扩大公众认知度

今天上午我局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通过设立气象宣传台、发放宣传册、现场答疑等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市民对气象知识的了解,提高了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开启“双微”同互动


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体渠道对“智慧气象”进行了更直观的宣传,提高了双微的关注度,增加“粉丝”数,树立余姚气象微博、微信品牌,提升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效果。


邀请小记者探秘“智慧气象”


3月17日邀请余姚日报小记者走进余姚国家气象站“采访”,并以气象科普、法治宣传,参观观测场,了解气象装备、气象现代化发展,让他们近距离的接触气象、了解充满科技智慧的气象知识。


每年的3月23号被定为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为了迎接这个即将到来的节日,3月17日,充满好奇、带着疑问的余姚日报小记者走进余姚国家气象观测站“采访”,他们准备在“气象世界”里一探究竟。



刮风、降雪、下雨、降温……这些在天气预报里常听到的天气变化是怎样预测出来的?“每天看天气预报,可不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今天正好借机认真研究一下”“人工增雨是什么?”“积雨云是怎么回事儿?”……带着诸多问题,本报小记者们开始了他们的神奇“气象之旅”……


老式温度计



气象站之行

 舜北小学503班 姚俊安 

3月17日下午,我穿上鲜红的小记者红马甲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余姚日报》陈老师的带领下前去参观余姚唯一一座国家级别的气象观测站,学习气象知识、了解气象仪器。

你们想,气象站总是建在又高又远的地方,那是为什么呢?哈哈,那就是为了气象指标的标准啦。在城里各种高大的建筑物挡住了不少气象元素,就像风、阳光……因此气象站就要建在视野宽广的山上了。所以,随着余姚的不断发展,余姚这座气象站三次迁址,最终落户在余姚谭家岭路的茶山山顶之上。 

一走近余姚国家气象观测站,我们便在气象站两位讲解员叔叔的引导下来到观测场地。首先,他们从“古老”的仪器讲起,测量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计就是其中的一份子。说到这里,一些好奇的小记者就对这些“老古董”的测量原理着了迷,两位叔叔细细的讲解令我们小记者茅塞顿开:“这两个温度计,用的都是热胀冷缩的原理。测最高温度的末端有水银,天气一热,水银就出来了,使指针向上,而测最低温度的温度计的指针成哑铃状,同样在温度计的末端装有水银,天气一冷,水银便被挤了出来,使指针向下。”

紧接着我们便走进了具有最新最先进装备的气象观测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两个埋在地上的“十字架”,这是什么呀?我的心中升起了一团团疑云,还没等我将疑云抛向两个气象界无所不知的讲解员叔叔,他们便笑哈哈地解释了起来:“这两个仪器看似相同,但用处可不同,一个是测地表温度的,一个是测浅层温度的,它们俩唯一的区别就是‘根’埋得深、埋得浅的问题。”小记者们频频点头。


突然我眼前一亮:“咦,那不是一个超大版的‘调色盘’吗?里面还装着水,这是做什么用的呢?”没想到,那两个叔叔似乎是我肚皮里的蛔虫,居然连我心中的疑惑都了如指掌。“呵呵,小朋友,这是测蒸发的呀!我们的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虽然蒸发并不是那么重要,但还是要了解的呀。它主要用于测定一定时间间隔内因蒸发而失去的水层深度。”忽然,他话锋一转,“你看,这就是我们的雨量计,是用来测水量的。你看,雨水从漏斗里滴落,内部像跷跷板一样的东西便动一下,动一下就代表着有一滴雨水进去了……”原来,平时的下雨量就是这样测出来的呀,我这才恍然大悟。

随着叔叔们的精彩讲解,我们又了解了风速风向塔、气象界“向日葵”、百叶箱等先进的气象观测“武器”!在这些仪器中,有用辐射来测的、有用雷达来测的、甚至还有激光!我们不禁感叹科学的神奇力量!

通过这次气象站之行,我了解了不少气象知识和气象仪器,有了学习气象的兴趣 ,更加坚定了学好科学为祖国服务的信念!

神秘的气象观测站

三七市镇中心小学 303班 万梓珺  

周六,阳光明媚,春光无限好。。

,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我看到各种各样不知名的仪器,有观测当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设备,有观测水蒸发的仪器,还有测风向的测风塔……我印象中最深的是观测雾和霾的仪器。

观测雾和霾的仪器就像两个摄像头互相看着对方,它能观测到五米以内的雾霾情况。我心想,这仪器好厉害呀!心中不由得对发明这种仪器的科学家产生了敬佩之情。可老师告诉我们科学家又发明出一种能观测到更远的雾和霾的仪器,它能观测到大气层以外的地方。科技真是越来越发达!

,测风的仪器很高,像移动手机信号发射塔,它最顶端的两旁有两个“风车”是来测风速大小的。“风车”下面分别有两个箭头,是用来测风方向的。测风仪器真奇妙,原来我们每天知道的风速风向就是这台仪器测出来的呀。

,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不仅认识了很多气象仪器,而且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坚信科学家能发明出更先进的气象仪器!

参观气象观测站

瑞云学校 601班 陈思绮 

3月17日下午,我们余姚日报站的小记者在陈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余姚气象观测站。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却让我感受到知识的广泛和科技的神秘。同时也让我知道原来我们的天气预报是靠这些神通广大的仪器测量出来的。

余姚气象观测站设在山上,四周空气清新,走进观测站,映入眼帘得是几台先进的高科技仪器。“啊!这台仪器叫什么啊?它是用来测什么的?”还没等我问完,一旁的气象站叔叔告诉我,它被喻为气象站的“向日葵”。他是随太阳旋转的,可以测出一天中的日照情况。随后气象站的叔叔为我们讲解了几件古董级别的测量仪。他们是最早的温度计,湿度计,以及用上发条为动力的各种测量仪。与前面的高科技测量仪相比我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的快捷。

看完外面的仪器我们就真正走进了观测场里。首先看到的是两个一半埋在土里一半露在地面的仪器。气象站叔叔告诉我们这就是浅层温度测量器,用于测量土地一至五层以及地表的温度。在他的旁边有个长的和它差不多的兄弟,在几次猜测下我们确定了它是草温传感器,用于测量草地的温度。向里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里面装着水,像洗水池一样的仪器。在气象站叔叔介绍下我们才明白原来它就是蒸发传感器。接着叔叔们又为我们介绍了解了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称重式雨量传感器。雪深探测器,风向风速传感器等。

这一次活动不仅让我了解了气象观测站各种神奇的仪器,也让我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快乐,领略了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参观气象观测站

兰江小学403班孙晓晓

今天,我们在余姚日报陈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气象观测站。参观那些观测气象的仪器是怎样工作的。

,黄山公园上面的气象站是余姚的气象总站,另外在我们余姚市还有43个地区站。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关于余姚所在的气象预报,都是从这个气象站里集取的。这里有许多气象探测仪器,有大气负离子自动观测系统、土地表面检测器、雨量器、风向标、百叶箱……百叶箱的外箱上有好多条像波浪一样的条纹,肚子里的还偷偷地藏着几个宝贝呢!比如有温湿度传感器,它们是用来监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

在那里我还看到了气象雷达呢!在参观雷达的时候不禁让我想起了语文老师刚教的一篇课文《蝙蝠和雷达》。不知道这个气象雷达是不是根据蝙蝠发明的呢?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认识了一些知名不知面的气象探测仪器,将这些千姿百态的气象探测仪器深深地映入了我的脑海里。

   
气象站观测

 兰江小学505班 俞欣辰

今天小记者活动,我们去了余姚气象台。那里的各种科学用具,深深地吸引了。

到了山顶,风很大,吹的我都快要飞起来了。第一眼就看到一个巨大的“锅”,听老师讲解,才明白这是一个雷达,叫做风廓线雷达。接着,气象台的老师又向我们介绍了用来测量地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表。这两个温度表,原理其实差不多,只是最高温度用水银,另一个用酒精罢了。而现在已经用电子传感器和计算机来代替它们了。紧接着我们走进一个小园子,看现代的气象用具。有一块裸露的土地,里面埋了一仪器,用来测量土壤表面和不同深度的温度。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一个白色百叶箱,里面奇妙的东西更多。我们学校本来也有一个,但是由于无人看管,最后坏了,用不了了,真可惜。

今天的旅程是我欢乐的课堂,我的思想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那就是宇宙,宇宙比气象台还要吸引我。

   
走进气象站

凤山小学302班 王梓菡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参观气象仪器,学习气象知识”的活动,我特别兴奋,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可以去了解关于气象方面的知识。

我们1点半在黄山公园集合,然后由陈老师带队徒步出发,到了山顶,大家都气喘吁吁的,但也不影响大家的兴致,老师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个蓝色袋子,里面放着几本关于气象方面的书。过了一会,,分别是小牛老师和小辛老师,介绍完后,他们带我们去了天台,我就忍不住说“哇”,因为那里的仪器实在太多了,我参观了一会后,小辛老师叫齐我们大家一起观察一种仪器,它是以前用来测量一天的最高温和最低温,而且一天要观察三次,时间点分别是8时,14时和20时。之后,我们还看了温度计、蒸发传感器等等。

关于气象的知识可真多,这些是我知道的气象知识,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多少呢?

   
气象观测站

 新城市小学404班 王启诺

3月17日 星期六 多云

今天,晴空万里,我的心情也和天气一样晴朗,因为我要和余姚日报精英小记者们一起去参观气象站。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就连路旁的小草和小花也在微风中手舞足蹈,仿佛她们也懂得我们的心情。

我原本以为气象站是在地面上的,可令我吃惊的是气象站竟然建在山上面。爬到山顶后,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棕色的木屋,在木门旁挂着一块牌子――余姚气象站。“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余姚气象站,我是牛叔叔,这位是小辛叔叔!”在我们旁边的一位叔叔自我介绍说,“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参观了,请上台阶!”走上台阶,我立刻就被眼前的一大片草地和许多测量气象的工具给吸引了。正想跑过去瞧一瞧,牛叔叔就已经走到草地左边,向我们介绍道:“这是温度计,它能够测量四周的温度,但唯一麻烦的就是需要人来观测。

气象站需要准确无误地知道二十四小时的气温,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如何获得数据呢?这就要靠我们右边的机器来记录啦!”我走近仔细地打量着这台机器,它的内部是一个白色环形纸筒,上面刻着红色的数字和一条蓝色的直线。牛叔叔告诉大家,通过这台机器,就可以帮我们准确无误地记录实时气温了。

参观完了温度计,我们来到了一块泥土地前,这块泥土地在四周的草坪里显得十分突兀。突然我听见了一位同学大叫起来:“啊,土里有!”我往地上看去,嗬!还真是一个酷似的东西。正当我们纳闷之时,小新叔叔笑着告诉我们:“这可不是,这是地表温度计,它能够测量地面的温度。为了使测量更加精确,我们还要定期在泥土地四周锄草呢!”我不禁暗自感叹这些不起眼的小仪器,背后竟然有这等大功能。之后我们又参观了蒸发测试仪、草温测量仪、积雪测量仪、雨量筒……

这次气象站之旅,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只有通过认真观察,才会有更多发现,只有亲自实践,才能探索到大自然的秘密。正如南宋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走,去气象站!

 东风小学504班 曾文博

这天,我和其他十来个小记者一起,去到了我们余姚的国家级气象站。

我们在黄山公园集合,人到齐后,我们就出发了。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不一会儿,路的左边出现了一个大寺庙,金光闪闪,好不辉煌。而右边,星星点点的无名野花装点着葱葱郁郁的野草丛。

我们左瞧瞧,右瞧瞧,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气象站。气象站的小新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些简短的介绍,就带我们进了气象观测场地。

刚进去,同样是气象站的牛老师就开始给我们讲解气象站仪器的变化。一开始,是水银温度计,根本不能持续读数,接着,出现了能持续读数的温湿度计,温湿度一变化,里面笔的高度也随之变化。现在,有了电子的百叶窗温湿度计,可以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会出差错。

不过气象站里最让我震撼的是仪器之多和测量之准确。里面仪器十分的多,什么草温计啊,高空温度计啊,大气压强计啊,应有尽有。

只要你想测天气,什么都可以测。里面的测量也很准确,为什么呢?因为我注意到了两个小细节:一是牛老师在为我们演示雨量计时用手指拨了两下计数器,计数器上面就有数了,回去还得清除;二是里面有两种雨量计,一个是“下雨专用”,而另一个是“混合使用”,这就是避免雪天和冰雹天等恶劣天气影响数据。

写到这,我为我们余姚有这样一个气象站自豪,我想对气象站的叔叔阿姨们说:你们辛苦了!



来源:余姚日报小记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