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樵唱中的魏塘东门大街 || 嘉兴往事 2018-4-1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百里郊原似掌平,

竹枝唱出尽吴声。

六乡游遍停舟晚,

篝火渔灯相映明。

这是清代诗人曹竹君记述嘉善城郊夜泊的一首竹枝词,渔歌樵唱,概括出了善邑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

明清两代,“县前大街”(县前街)是嘉善这座城市的中心,这里是“居民稠密,市廛栉比,商贾四集”的水乡繁华之地;这里是嘉善版的《清明上河图》,折射出光怪陆离的江南小邑市井生活的风貌。

从那些久远的渔歌樵唱中,我们或许能找到嘉善东门和东门大街旧时的一些世俗风情。

 

一、这里有:东关城楼华亭官塘

东门大街(现中山东路),旧称东市大街,既狭又长,两侧店铺林立。出了老东门上小寺桥(现人民桥)一直往东,到孙家桥再到青龙庄,约有三华里之遥。

嘉靖三十三年(1554),嘉善正式筑城墙,东市大街被阻隔在城外,成名副其实的东门外。如果要追忆城东旧事的话,那我们便绕不过东关城楼和华亭官塘了。

先说东关城楼。嘉善东城门,因靠近城外的大胜寺,故名大胜门。其城楼叫迎春楼,楼额为“东作方兴”。气宇轩昂的东城门和雄踞其上的飞檐翘角的城楼,是当时县城东关的主要景观。在万历年间某年秋,县令章士雅(苏州人)陪同州郡长官巡视嘉善城墙,至东关城楼。两人登高远望,章士雅诗兴,吟成《秋日同张景铭使君登武塘城楼》一首:

苍苍平野澹秋容,

百雉何年海上封。

一水白云连槜李,

片帆寒雨入吴淞。

高低禾黍村流合,

远近楼台落照重。

喜有使君持节至,

笑谈今古静夷烽。

出嘉善东门,便可见华亭官塘。“走出东门心欢畅,稚儿蹦跳柳丝长。塘岸路阔草青青,挑回野菜满篮香。”这是旧时,嘉善人携儿带女出城春游踏青的景况。所谓的“官塘”,顾名思义应该是由“官筑”,并“用官费养护”的,左岸有官塘路,从东门一直延伸至张泾汇集镇。而在华亭官塘上,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就是接官亭。

在嘉善东、西城门外的官塘路口分别建有接官亭,凡派任嘉善的文武官员均在此入城。在这里,曾演绎了许多动人心弦的历史场景。比如,在城西接官亭外,明成弘年间,县令汪贵“遗袍留情”的故事流传至今。而在城东接官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则是,清代康熙年间,黎民百姓恭迎圣驾的隆重场面。

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皇帝第六次南巡,从松江经枫泾由华亭塘进入嘉善,再至嘉兴从运河到杭州。这是康熙南巡第二次走这样的线路。嘉善文人孙霖以诗歌的体裁,记述了迎驾康熙的情景。

丁亥三月二十九日,在风泾恭迎圣驾。偏隅再幸,武水增辉。敬赋:

春风淡荡雨初晴,

黼帐重经武水城。

夹岸龙幡添柳色,

中流鼍鼓和莺声。

依依童叟瞻云拜,

蔼蔼衣裳望日迎。

最喜恩波能四讫,

江乡泽国永澄清。

诗引中的“风泾”即原“枫泾南镇”,“偏隅”是指松江、枫泾靠近东面沿海。《嘉善东门竹枝词》也记述了“康熙南巡,龙船过武水”的盛况:

东关迎驾鼍鼓传,

南巡黼帐过龙船。

一轮初阳照武水,

万岁呼声冲霄汉。

 (康熙南巡图东门一隅)


二、这里有:街巷阡陌古建群落

东市大街与华亭塘并行,沿途有“江(江家桥,又名梅谷桥)、金(金家桥)、小(大胜桥,俗呼小寺桥)、谈(谈公桥)、日(日晖桥)、罗(罗星桥)、孙(孙家桥)”七座桥梁。《嘉善东门竹枝词》曰:

东城门外七条桥,

众人募修众人造。

行善铺得官塘路,

胜过烧香进寺庙。

梅谷桥,俗称江家桥,明代孝廉(举人)江吉捐建,因其号梅谷,桥故名之。据方志载:“筑时适在濠上,故撤其中,易以板。”这是东门外第一座桥,旧时每年春夏之交,外地果船和客菜船均泊于此。曹竹君在《魏塘竹枝词》中,有对桥堍风情的描述:

梅谷桥头小艇停,

桥南桥北果青青。

今朝买得合欢橘,

笑说由来自洞庭。

东门外的建筑精华除了历代修建的桥梁,便是街巷两侧的民居了。现存少量明代建筑,大多为清末民初建造,总面积为70986平方米,砖木结构老房子数量可观。

这里有当地乡绅名士营造的别业(私家花园)。如客园,为明代钱中丞继登(中丞,即巡抚)所构,位于东城门外东南隅(与城墙一水之隔),园内有镜湖、巫髻峰诸胜。还有溪嘿园,为钱继章别墅。钱继章被举孝廉,终身隐居不仕。在东门外东林桥之北,中有招鹤亭、梅花径、绿凉坡、天梦阁、缝碧桥、洗耳池、逸老亭、稼轩(参见《魏塘纪胜》)。这些园林建筑的营造,提升了东门外古建群落的品位。

众多的祠堂与家庙,也是东门古建群落的一个特色。嘉善东门较为著名的祠堂建筑有五处:“贤良祠”在县治东关外石灰坊,为孙询建。“钱氏世德祠”即“钱公祠”,在东关外。崇祯九年,奉督学许豸文为宁州守钱吾德建。乾隆二十四年,元孙臣熙掞捐为“世德祠”。祠宇两进。“屠氏支祠”在八南区日晖坊,以垂裕堂旧居改建。光绪十九年,屠金钊妻吴氏置义田五十二亩有零,又捐市屋一所,为赡族之资。“彰义祠”是为纪念两位抗倭英雄而建造的,坐落于东门外的罗星台。明万历六年,由知县金和建,以祀江西阵亡、本县主簿李锡及本邑阵亡、福建汀州百户赖恩。另有“棠荫祠”,祀明万历年间嘉善知县谢应祥。清康熙二十一年,由署县孙明忠主持重建,祀康元穗、林先春、李陈玉三位嘉善县令。

最典型的清末民初民居为叶家大宅(油坊主叶文焕家宅院,俗称“九间头”)。多年来,嘉善的有识之士一直在为保护东门历史街区而奔走呼吁。1997年底,嘉善报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吁请“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嘉善东门‘九间头’古建筑”。此信在《嘉善报》(1998年1月2日)二版原文刊登。来信见报后,又收到了好几封类似的读者来信。读者周继福(县防疫站离休干部),,当地群众如何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保护前厅正门石库门上方“双凤牡丹”镂空石雕的故事。诚如《嘉善东门竹枝词》曰:

百年老街店铺稠,

风吹雨打九间头。

而今塔毁城墙倒,

双凤如故石门楼。

 

三、这里有:粗纺细织纱市布庄

很早以前,魏塘东市就有粗纺细织,棉店布庄,纺织品的交易十分兴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也曾援引过“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的民谚。明万历《嘉善县志》有“南乡高土种之(指棉花)年产量极微”“女性碾核以车纺之”的记载。当时,在苏浙交界之地的棉花种植区,活跃着一支纺织娘子军。妇女们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撑起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半边天”。《嘉善东门竹枝词》曰:

魏塘棉纱松江布,

经纬日月手中梭。

苏浙十万娘子军,

都尊祖师黄道婆。

明宣德五年(1430)嘉善建县后,由于朝廷鼓励种桑植棉,养蚕缫丝,土纺土织业日兴,“四乡机杼之声不绝”,男耕女织蔚然成风。下面是一首称颂嘉善纺织女的竹枝词:

玉臂弯弯纺未棉,

兼斤一百是庄钱。

织成不让丁娘子,

只待苏松抄布船。

作者在此词后作注云:吾乡妇女勤于纺织,布庄收布钱率以九五为陌曰庄钱(五代时期缗钱出入皆以八十为陌)。布贾大者曰字号,坐庄苏松(即苏州和松江)者居多,其次抄各庄布以归字号,曰:贩白。词中提到的“丁娘子”则是明朝松江府华亭县的一位奇女子。她善弹棉,善织布,其弹棉工艺极为精巧,用以织布,极为精软,故称“丁娘子布”。

与此同时,在魏塘和枫泾南镇衍生出了布庄、纱行等交易专门行业;也产生了一大批从事贩运棉纺织品的专业户,当地人称之为“棉纱贩子”“布贩子”。《嘉善东门竹枝词》给这个群体勾勒了画像:

魏塘东市购进纱,

枫泾西栅售出布。

买进卖出跑断腿,

上南落北像穿梭。

嘉善东门外集市贸易,不但做棉纺织品生意,也做丝绸生意。我们可以在《魏塘竹枝词》中找到相关的依据:

鸣机轧轧织冰绡,

不用提花莫载呶。

郎莫笑侬微见齿,

侬梭也会向郎抛。

随着苏浙交界地区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开始从“种秫(高粱)造浊醪(酒),织布完春衣”的那种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方式,向物物交换的集市贸易方式发展。对此,《城南樵唱》百首(顾福仁著)中有生动的记载:

呼郎抱布东门卖,

短陌庄钱未换回。

但说建筒真跌价,

新传电报自南台。

旧时,嘉善东门外多布庄,无足陌钱。布价短,俗呼跌价。词中的“陌”,即古代的一百文。而“短陌”,就是“不足一百而作一百使用”的意思。旧时,嘉善的布卷筒售福建居多。而词中所说的“南台”,是指现福州市南的钓台山。词中称“新传电报”,可见嘉善布市那时的通讯设备比较先进。

 

四、这里有:避世林园抗倭营垒

嘉善东门外地处市梢,各色人等,鱼龙混杂,是逃尘避世、藏龙卧虎的绝好地方。

郭麐即郭祥伯,晚年从吴江举家迁徙而来,其寓所曰:灵芬行馆。柳亚子著文说:“明代郭麐住梅谷桥”。其从弟郭凤写过《己未二月移家魏塘》。柳亚子很歆慕其在嘉善东门外的寓居生活。1920年11月,他曾与魏塘籍南社诗人李康佛等人到梅谷桥畔,寻找这位清乾嘉诗人的寓址。可惜当时灵芬行馆已倾圯,亚子先生万分感慨,写下了“百年谁与驻诗魂,无复灵芬片址存,凄绝江家桥畔过,亭亭一塔独当门”的纪事诗。

还有些名士与东门外寺院的僧人密切往来,有的甚至长期寓居寺庙中。如元代吴镇,喜欢到景德寺、大胜寺与那的僧人吟诗作画,谈佛说禅。吴镇曾为景德寺僧人古泉作《四友图卷》。读那幅长卷留下的跋语可知:(元)至正五年十月,他多次在景德寺接应古泉请画,“初画松,次画竹,次画兰,次又画竹。画之左各题七言八句,缀以款末复题长跋”。第二年冬,他再到景德寺,为古泉“续画寒梅足成四友”。

明代的袁了凡也喜欢与僧人交往。其生母去世后,四十刚出头的他便在武塘东关塔院习静,经常与大胜寺僧幻余法本禅师在一起,并提出了“变梵夹为方册(大藏经)”的想法。

晚明嘉善的钱士升和钱棻等人,也曾寓居于景德寺。钱士升下野后每天晨出晚归,乘小艇到寺院修行。另有一说,甲申后他干脆削发为僧。钱棻晚年寓景德寺,习画禽鸟图,尝登千佛阁,谛审老树枝头禽鸟飞鸣、食宿诸态。

东门外不但是渔隐樵踪之地,也是浙北门户。明清以来,这里发生过多起战事。当时,嘉善东关的炮台阵地设在东市外唯一的制高点——罗星台。清雍正七年(1729),官府又在罗星台汛口建烽堠(即烽火台)一座,属嘉善境内首建的三座烽堠之一。《嘉善东门竹枝词》曰:

演武杀声震长空,

兵丁屐印校场弄。

罗星烽台起狼烟,

炮口对敌猛力轰。

这里有明代赖恩殉职之地宾旸门;有孙家桥堍(青龙庄)清顺治孙璋、孙钜父子殉难的遗址;有民国军阀孙传芳驻善总司令部旧址(东门第一高小内)。

倭患是人们心头之最痛。明嘉靖年间,有人提出:“宜于在演武场左、临华亭塘对筑两台。或即罗星隘处筑之。”可惜,建议没有得到真正实施。不过明正德七年(1512),知县王德明在“东接官亭”之左(距后来建成之东城门约三华里),修建了演武场(教场),有阅兵台和附属建筑,俗称校场。可惜练武场和营房已毁,只剩“校场弄”这个地名了。



嘉兴往事知多少  |  2018.4.1

明天继续讲述嘉兴往事

敬请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