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读《四书直解》第十五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四书直解

卷之一

《大学》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直解】

这一章是释经文物有本末的说话。

 

听,是听断。讼,是争讼;犹人,是与人一般。情,是情实。辞,是争讼的言辞。畏,是畏服。

 

曾子引孔子之言说道:“若论听断词讼,使他曲直分明,我也能与人一般,不为难事,必是使那百姓每相敬相爱、自然无有争讼,乃为可贵耳。”

 

孔子之言如此。曾子又申解之说:“那争讼的人,心中刁诈不实,他的言辞多有虚诞,圣人能使那不实的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者,岂是刑法以制之哉!”盖由圣人盛德在上,大能畏服民之心志,使之化诈伪而为诚实,自然无有颠倒曲直,以虚辞相争的,所以讼不待听而自无也。

 

夫无讼,是民德之新,所以使民无讼,是己德之明。必己德明了,然后可使民无讼,则明德为本,而在所当先,新民为末,而在所当后矣。

 

所以说此谓知本,而经文所谓物有本末者,盖以此。

 

上传之四章,释本末。


GLS:今天我们就是讲曾子传十章的第四章,就这一句话。

张居正注解这个第四章是为了解释所谓“物有本末”的“本末”。,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请谁来读一下张居正的直解部分。


GLS:这章就是围绕着这个“本末”来展开,那举的例子是孔子。孔子这句话在《论语》里就出现过,这个意思是人家来打官司,我来断案,我最终呢,是能把这个案子给说明白了,然后那来打官司人还服气。

 

他这个“无讼”,就有点像咱们说的纠纷调解。能调解到什么程度呢?就说是最后双方(或者不管是几方)都心服口服,就是真心的宾服。“宾服”这个词里头包含了敬佩、佩服的意思,就是多方人都觉得真是服气了,心里头没有再有谁有疙瘩了。

 

曾子其实是一种赞叹,就说“大畏民志”,这个“畏”就有刚才那种宾服、敬服的味道。“民志”就是民心嘛,老百姓的心对这个结果非常的满意。那也提到了一个“无情者不得尽其辞”,这种断案啊或者调解中,最后大家都没有人胡说八道。

 

大家开始打官司的时候,可能是各执一词,甚至还有一些就是曾子说的所谓的“刁诈”,撒谎,编瞎话。那有一个这样非常有德行的断案调解的人,最后都能够吐露实情,实情一吐露,这很多的误会消解了,然后把那个情绪也表达了,理也说出来了,这时大家也都能够听得进去了,所以最终才能得到那种真心满意,心服口服的一个结局。所以张居正在他的直解里说,这是因为这个圣人圣德在上,就是他的德行非常的感人。钱穆先生好像也解释过这个是“德育化之在前”,因为这种德行的教化已经铺垫好了,所以最后大家就能够坦诚地各自表达,最后也能够和谐,相敬相爱也就能产生了,然后这个事儿就真的了了,以后也没有所谓的后患。所以这个是“本”,好的结果就是那个“末”。本呢,还是圣人的这个德行。那这让我想起来好像有一个故事说周文王的(当时他还是做西伯的时候),周围两个国家有纠纷,打架,因为周文王比较有德行有威望,他们跑到他那个地方去找他调解,结果一进到他的管理地区,那两个人就看到这边的人民都相互非常的谦让、礼让,非常的和谐。两个人看到这个场景,他们就有点惭愧,这个官司就不打了,各自反省,也就重新和谐了,所以这个意思还是说这个德行是本。一般前人提到这句话的时候总爱引孔子的另外一句。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熟悉这句话的人可能看着有点儿费劲。

说到底,是一个德育教化与政刑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YJ: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GLS:其实它说的比较白一点是一个德育教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另外一个就是靠刑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一般打官司,往往旁边儿都是有棍子,又有夹板的。刑法呀,有时候也是连吓唬带真打的。,还有法律的强行的制裁;另外一个德育教化,大家怎么样能达到相亲相爱?这个看来政是达不到的,批评人家、惩罚人家是达不到相亲相爱。你想仅仅靠威胁,靠怎么样制裁人家,怎么能促进人家相亲相爱呢?这促进人的相亲相爱的,就像《爱的语言》这种是真的有机会能促进有冲突的双方,有纠纷的双方,甚至互相仇恨的双方能达到相亲相爱,它其实是不是刑政,而是一个德和礼。那本末在这里,本就是这个德,末是指刑政的治理。你看《大学》开始有提到这个“本末”“先后”这些时候,最早不就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就是有本。“明德”是本,“新民”,然后“止于至善”,一层层过来的,到后来到“知止”然后“静”、“安”、“虑”、“得”。本就可以说“知止”,末就是能得了,到后来再具体呢,比如说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直到后来“治国平天下”,也是从“格物”为本,把这个真实真情能够说出来,是一个能看到实事求是的东西,那是本。

 

无情的,没有真的东西这个就等于无法去说了。他服了,就愿意说真话,从本上就抓住了,所以此谓知本。什么东西好像都可以从这个“本末”这个角度去思考,一个东西的这样,又是另外一个东西的本,都是一层一层的。就跟这个提到“明己德”己德这种明是本,末是自然能够新民。新民是本,最后新民特别完美了,就止于至善了。就跟咱们说树梢那肯定是末了,那本当然是根了。就说一棵植物,其实他更根本的是种子,每一层后面还有源头呢,那这个种子是从哪儿来的呢?从他上一代来的。所以上一代是种子的本,但那个种子在那一代又成了末。就跟我们自己,我们是末,父母是本,我们爷爷奶奶,那又是父母的本,爷爷奶奶再往上......如果几千年倒回去,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就是一层一层的本,非常深远。

 

我们周末要和KW去延安为准备游学看一看,考察一下住宿那些东西,那这不也是一种试图跟我们祖先,跟整个这土地上的先人,尝试更多连接的这样一种行动,也是去跟我们的本连接。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句话是老子《道德经》里一句,你看他这也是本,末,;本,末,;本,末。在孔子,子曰这块,“德”和“礼”是本。在老子这儿,“礼”就成了最末了。那老子“礼”里的评价并不高,他怎么评价“礼”的呢? 

老子他评价这个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些虚伪,狡诈,不忠不信,各种乱的头,礼是乱的本。“上礼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强制你执行,“礼”就有点这个劲儿了,所以在老子这儿讲“礼”,那跟道德仁义是没的比了,它确实又是能生发出这种乱。


KW:所以,、公平、自由啊之类的话,因为儒家文化是德育,是修身在先,推己及人,自然就不存在什么比较之后的公平啊平等啊自由啊之类的判断了。[呲牙]

 

GLS:想着本末,就可以想到现在亲子教育老说“孩子是植物,我们父母是土壤”,等于种子也是从我们这来的,孩子也是最根本的是从父母这儿来的,所以父母不仅提供了种子,而且提供生长发育的环境,这都说是本。就是特别强调比较这个细节,什么诉讼方法,什么制度啊,这些东西确实是末,如果太强调这个了,就会越来越乱。当年我看过一段康有为说,如果中国不去坚守我们这些四书(他指的是儒家文化,,孔子这些东西),那以后就全部是禽兽了。那你中国古时候,甚至多少年都没有一个官司,那个县官就在那儿好多年,就等于治理了这个县。而且他很实际的数字显示,西方好多地方的律师成千上万的,什么芝加哥几千个律师啊,洛杉矶几千个律师(康有为那时候已经能得到这些信息了)中国的有时候很大一个区也没几个,这是我们文化的这个区别,我们看重的注意力确实不太一样。就跟这医生治病,咱们老说西医和中医也能看出这种区别。“无讼”就有点像是治未病,治好就能“讼”都不生出来,官司都无人不打,只要是德育化好了,就不用打这些官司,不生这个病,差不多这个意思。说他治什么?治环境。

 

那前两天我跟XM出去走一走,因为春天来了,气候又下了点雪,第二天我们出去的时候,好多小飞虫,几乎一路过来的人都在谈论这个虫子,怎么这么多虫子啊?我当时我就想着,哎呀,我们这思维方式真的不一样。那我们思维方式很简单,就到了这个节气,有了这个雨水条件了,有这个温度了,这些虫子就出来了,你不可能去灭这个虫子,我不会想着怎么想方设法用什么方法去灭这个虫子;就跟细菌来了,你的身体这个环境能够产生这些细菌,是自然而然的。你不能说,我把这个虫子灭了,这个节气就变了,这气候就变了。那你同样我不能把这个细菌给消灭掉了,我身体环境就变了,是身体环境引起这些细菌,大概就是意思,还是本末的事儿。就是有点儿扯开了,但是没有离开本末。


今天我就说这么多,然后我们再聊几句,看看谁还有什么想聊的。


HY:对“行政”两字有好感了。


GLS:@HY多说几句对行政的好感。


YD:上一代很重要


KW: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儒家对次第和先后顺序是相当看重的。

 

GLS:要不我们顺便把下一句,其实可能是第五章丢掉了,因为这句“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曾子说这个估计是有问题了,可能古人传流失落了。也不太清楚这两句怎么回事儿。那我们再下一次我们可能就直接去看那个朱熹他补充的第五章。



GLS:知道这个次第的道理,就不会偏离正道太远


KW:道在前,理在后


GLS:没人说话的话,那就下课咯


YD:最差学生  也听懂一些。育化在古时是先


HY:原来在我这“行政”是管教,感觉被强迫。现在变成“治理”为人民服务,好感就起来了,有好感了


GLS: 嗯嗯


KW:@HY以前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时代所需,国家比较穷,所以造成一切向钱看。现在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算是回归了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了。所以坚决支持和拥护现在的领导


YD:结合现代时代的实际,学习儒家,比较轻松一些,可以接受.以前很反感,感觉强硬。现在顺畅了,福哥解释出来,听的懂,又不玄乎。听的懂那些道理的思维。结合现在,辩证的欣赏接纳他们的思维和视角。


KW:我问一个问题:老子和孔子哪个早一些?


YJ:我印象里好像老子比孔子大一点儿

孔子最后还去找老子交流来着


KW:《论语》和《道德经》哪个早一些?


KW:@YJ 我也感觉这样


YJ: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约比老小二十岁,公认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但老子和孔子究竟有过多少交往,则是历史上的悬案。在庄子一书中,曾虚构了多次老子和孔子的会谈,孔子十七岁时,第一次见到老子,当时孔子以相礼助丧为职业,受到老子的教诲留下深刻印象[注三]。孔子三十四岁时,专程到京都雒邑向老子请教周礼,孔子问礼於老子一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孔子第三次会见老子是在相邑,此时孔子已创建了他的仁学体系,试图通过仁学使荒废的礼义复活。但是在这时候老子对礼已形成新的看法了,於是老子和孔子之间展开了『无为而治』与『仁义之治』的论辩。


现查度娘了


KW:孔子好像还把老子比做是神龙

@YJ 哦哦,清晰了,谢谢


LW:p明天补课


TZ:冒个泡,明天补课


GLS:@KW 看白云先生讲过:老子的地位是周天子的天师,相当于岐伯与黄帝之间的关系。天师是通达天道的圣人,老子西行遁去后,世上就再没有实质上通天道的教导帝王的天师了。


钱穆《论语新解》: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之以政:之,指下民字。道,引导领导义。以政事领导民众,仍是居上临下,法制禁令,其效不能深入人心。 


齐之以刑:导之而不从,以刑罚齐一之,民知有畏而已,其心无所感化。 

民免而无耻:免,求免于罚。耻,心耻有所不及。求茍免于刑罚,心无羞愧,非感而自化。

 

道之以德:德者,在上者自己之人格与心地。以此为领导,乃人与人、心与心之相感相通,非居上临下之比。

 

齐之以礼:礼,制度品节。人人蹈行于制度品节中,此亦有齐一之效。然一于礼,不一于刑。礼之本在于双方之情意相通,由感召,不以畏惧。

 

有耻且格:格,至义。在上者以德化之,又能以礼齐之,在下者自知耻所不及,而与上同至其所。格又有正义,如今言格式,规格。在下者耻所不及,必求达在上者所定之标准。二义相通。

 

,主德化,主礼治。此章深发其趣。盖人道相处,义属平等,理贵相通。其主要枢机,在己之一心。,其道一贯,事非异趋。此亦孔门通义,虽古今异时,此道无可违。

 

白话试译


先生说:,用刑法来整齐人,人求免于刑罚便算了,不感不服领导是可耻。若把德来领导人,把礼来整齐人,人人心中将感到违背领导是耻辱,自能正确地到达在上者所要领导他们到达的方向去。」



“道之以德:德者,在上者自己之人格与心地。以此为领导,乃人与人、心与心之相感相通,非居上临下之比。”


KW:道,引导领导的意思。想到Leadership,带路的船,劈风斩浪,领航前进。这不是闭幕式上的总结语么。


下课!

GLS:现在加一节课

因为“讼”字,我把言字旁的字捋了一遍


KW:晚自习

这种治学态度:捋了一遍言字旁的字


GLS:还记得我对“语和言”的解释吧?语言本质上是支持人搜集、表达、处理信息,以实现彼此的心心相通的

“言”主要是信息的表达

“语”是对人所言的各种回应


还有一些语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人表达信息(言)的

不同的回应,相应的也会促进或阻碍人对信息的表达


KW:嗯说说


GLS:支持的程度不一样,汉字里都有相应的字,比如“谍、讯、访”对支持信息表达的力度和方式就都有很大差异,严刑拷打逼供、谍中碟,这些力度都够强大的


总结了一下,发在下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品品,对学习爱的语言可能会有启发哦


【语】

否定、攻击:讥、诮、詬、讦、诃、诅、诋、谢、詈……

同意、称赞:认、许、诺、誓、诩、讴、誉、谦、让、唁、護(护)……


【语】

说教、建议、责备:讽、谏、讪、诀、诤、诫、警、诲、諄、训、谴、譬、谪、诛……


【语】

讨论(争论)、商量、协调:议、论、谐、调、辩、讼、诘……


【语】

情感流露、宣泄、玩笑:诙、謔、谣、詠、䜣、讶、诧、讧……


【语】

信息的搜集、处理、归纳、审核、总结:

访、询、讯、讨、请、诱、记、计、谋、评、订、诊、译、诠、谍、谱、设、识、试、课、谛……


【言(表达)】

表达困难:讷、讳、谨


报告、陈述信息:读、诵、讲、说、诉、谈、诏、诰、谕……

虚假:诈、讹、诽、谤、诓、诳、谎、谶、谬、误、诞、谄、谗、谮、訾、謾……

真实:谅、诚、誌、该、详、证……


同时再次感叹一下汉字的博大精深,感谢仓颉老师


改正一下,爱的语言本质上是支持人搜集、表达、处理信息,以实现彼此的心心相通的


GLS:语言也是可能用来坑死人的


YD:绝对可以


GLS:用道?用儒?还是用法?


三家本一家,圣人权衡应用,三家都不可偏废


“就如同靠苍蝇拍,消灭不了茅坑里的苍蝇一样。”还是一个知本末的问题






内容来源:《四书直解》学习小组

编辑整理:惠玉

校正:田福




更多相关文章:

■ 一起来读书吧--《四书直解》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一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二周

 读《四书直解》第二周课后讨论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三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四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五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六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七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八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九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十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十一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十二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十三周

■ 连载:读《四书直解》第十四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