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 | 我为烈士默哀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让大家防不胜防,前几天的高温让人想裸奔。而昨天就刮起了风,今天又是连绵不绝的细雨。清明时节的天气如此难琢磨,我们这些佛系年轻人还是赶紧的穿上大棉衣,裹紧小被子,安安心心的待在家里,睡在床上过一个轻松又安逸的假期吧!

Qingming Festival
清明的起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过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Qingming Festival
古代的清明

1.唐朝 清明节最早从唐朝开始被正式列入“五礼”,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根据《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也就是说,在唐玄宗时代,寒食和清明节一起放四天假,到了唐德宗李适的时候,假期就已经延长到了七天。

2.宋朝  宋朝是个喜爱热闹的朝代,它延续了唐朝寒食、清明放七天的制度,不过节日的气氛,却变得完全不同。宋代之前的寒食节吃冷食,可到了宋朝,那就不一样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应有尽有,很多现在的各地特色也是从宋朝流传下来的。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青团、麦糕、馓子。清明节这样一个假期,宋朝人自然得好好享受。郊外的祭祀过后,人们席地而坐,就地“散福”。男人们推杯换盏吟诗作赋,女人们嬉笑玩闹采花弄柳。上午游玩归来,还能沿着汴河两岸继续逛吃一番,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这一天的热闹场景。

Qingming
清明美食


1.清明团子 在江南一带,清明时节有吃青团子的习俗。“青团子”是一种用江南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浆麦草”的汁液,拌以糯米粉和匀而做成的一种圆形食品。青团子类似包子,所用的馅儿多是糖豆沙。码到盘里的青团子,青翠如玉,油光可鉴,颜色可人,“青团子”即因颜色和形状而得名。在江南一带,每到清明节,几乎家家都做青团子,一为开胃尝鲜,二为祭祖上供。

2.欢喜团  在巴蜀一带,清明节有吃“欢喜团”的食俗。欢喜团的主料是炒米,把炒米用饴糖或温糖水和成大小不一的米团,然后用线绳穿在一起,涂上各种颜色,就是“欢喜团”了。清人曾作《绵城竹枝词》专门写这种食品和食俗:“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3.润饼菜 在闽南地区,清明时节要吃一种“润饼菜”,其吃法与北方的吃春饼相似。将烙好的薄面皮,包裹混杂而成的熟菜,卷成筒状或枕头状而咬食。润饼的饼皮擀得极薄,几近透明,这是一种功夫和手艺。包裹时,由于饼薄,所以必须得用两张饼才能包住中间的菜。吃时,可以蘸上甜面酱或者辣酱,入口嫩脆甜润,醇香多味。  

    Qingming Festival
    清明习俗


    1.放风筝 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起源于宋代,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除此之外,清明还有其它许多特色习俗,例如讲究禁火、还有踏青、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Qingming Festival
    清明祭英烈

    雨生万物,草长莺飞。

    如果你觉得此刻岁月静好,

    不要忘记无数英烈为此负重前行,

    那么这个清明,你能否为他们停下一瞬。

    今天请给他们一分钟 

    清明时节,鲜花寄哀思,松柏护英灵。

    一曲曲以鲜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壮歌,

    深深印刻在亿万人民心中,

    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缅怀英烈、铭记初心。

    逝去的人在另一个世界,

    如果没有人再记得他,再去祭奠他,

    他将会永远的消失,

    本期编辑 | 李雅诗  陆玲渊

    本期审核 | 柯姿伊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