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

王烨燃1,2,赵宇平3,马晓晶1,黄璐琦1*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基础,是中医药发展与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彰显和体现。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萌生、发展的土壤。数千年来,中医药文化以《周易》、《河图》、《洛书》等传统经典中的哲学体系为基础,吸收了以儒家和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展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的认识论和“道法自然”的方法论为代表的核心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是以人与天的关系为中心思考宇宙和人生问题的哲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是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两家都以通过生命的自觉修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为终极目标。“天人合一”哲学理念渗透在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文化骨髓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吸收和发挥了“天人合一”思想和理念,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构建,并使中医药理论体系呈现出整体性、系统性、辩证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同源

中医药文化认为天地自然界与人在起源上具有物质统一性,即均由气生化而成。《素问•天元纪大论》记载:“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即认为宇宙间充满了具有生化能力的气,宇宙万物均由气生化而成。天地由气生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人则由天地之气的交互作用而生成,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如《灵枢•本神》所载:“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以上记述说明人与天地自然界均起源于气。此外,以气为中介,天地自然界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二)天人同构

天人同构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天地自然界与人具有相同的阴阳五行属性。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又如《灵枢•通天》所言:“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其二,是指天地自然界与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组成结构。如《灵枢•邪客》所载:“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又如《灵枢•海论》所载:“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三)天人同道

天人同道是指天地自然界与人具有相同的阴阳消长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疾病随着昼夜四时的更替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言:“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四气调神大论》也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根据天地自然界阴阳消长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而施治的治疗原则。如《素问•疏五过论》所强调:“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素问•五常政大论》也指出:“故治病者,必明天地道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此外,《黄帝内经》还在天人同道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法天则地”、“和于阴阳”、“顺四时而适寒暑”、“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等一系列治疗与养生法则。

(四)天人合德

天人合德是指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人与天地自然界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医学以天人合德为目标的养生与治疗理念,在《黄帝内经》中有着充分的体现。《灵枢•逆顺肥瘦》认为养生和治疗的效果与人的道德层次具有一定的关联:“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素问•宝命全形论》也提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此外,《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不同养生方法会取得不同的养生效果,并将不同的养生效果与“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个道德层次相对应:“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二、“中庸”的认识论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理论。“中庸”包括三个含义:其一为“度”,就是适度用中之意,如孔子所言:“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二为“时”,就是既要“合乎时宜”,又要“随时变通”,如孟子曾赞孔子为“圣之时者”;其三为“和”,就是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之意,如《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先秦时期,与儒家并行发展的还有包括阴阳家在内的多个学术流派。阴阳家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专论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其解释事物发展规律的学派。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文化内涵和价值功用上均具有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其一,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之间对立交感、互根消长与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结果均是形成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而这种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文化内涵上具有相近性。其二,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庸”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就被作为阐释事物现象的说理工具,在价值功用方面具有相近性。西周末年周宣王太史史伯不仅首次提出“和”的哲学理念,还首次将阴阳、五行结合起来阐释事物现象:“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正是由于阴阳家与儒家在文化内涵与价值功用方面的密切联系,阴阳五行学说在先秦时期就被儒家普遍使用,并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范畴。作为儒家代表著作的《易传》就吸收了阴阳家思想,进而提出了以阴阳学说为内核的理论系统。儒家思孟学派更是将五行学说应用于人性层面,成为五行人性说的倡导者。西汉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借用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为汉武帝所采纳。自此,融合了阴阳家与儒家文化特色的西汉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同时期成书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吸收了儒家、阴阳家的文化特色,并存在受西汉儒学影响的痕迹。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医药文化以“中庸”作为认识论,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阐析认识论的工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理观、病理观、治疗观和养生观。

(一)阴阳五行动态平衡的生理观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形神一气,不离阴阳。人体阴阳之间在相互制约、消长、调和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则意味着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说明阴阳平衡的人气血充沛,精力旺盛,形神相保,脉象和谐,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在人体以五脏为核心的藏象系统中,各脏器按照所对应的五行属性在生克制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以维护人体的生命健康。从整体上看,《黄帝内经》将阴阳、五行的基本属性和规律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状态相关联,形成了以人体阴阳五行动态平衡为核心的生理观。

(二)阴阳五行平衡失调的病理观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生之本,本于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之间呈现出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而一旦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人体就会出现平衡失调的病理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阴阳失调是导致一切病理现象的根本原因:“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此外,当人体五行中的某一行太强或太弱的时候,会出现“乘”或“侮”等非正常现象,五行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而呈现出病理状态。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明•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上》也指出:“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由此可见,中医学将阴阳、五行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的失调作为对病因病机的根本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平衡失调为核心的病理观。

(三)调和致中的治疗观

调节人体阴阳五行失衡的病理状态,使其恢复至阴阳五行相对动态平衡的生理状态,此为中医学的治疗观。关于阴阳失衡的调节,《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凡阴阳之要……两者不和……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医圣张仲景也强调:“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关于五行失衡的调节,中医学根据五行学说提出了五行生克调节机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除此之外,中医学的各种治法均体现出调和致中的治疗原则。在针刺理法方面,中医学通过针刺作用以达到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的治疗效果,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在本草用药方面,中医学用药物作用之偏性攻克人体之毒性,以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如清代医家徐大椿所言:“盖人者得天地之和气以生,其气血之性,肖乎天地,故以物之偏性投之,而亦无不应也。”在组方配伍方面,中医学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特别是其中“佐制”、“反佐”、“调和”等理念是调和致中治疗观的充分体现。在用药剂量方面,中医学强调“中病即止”、“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理论观点也体现了调和致中的治疗观。

(四)调和阴阳的养生观

中医养生强调通过效法自然、顺应寒暑、节制喜怒等方法,使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统一的状态,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如《灵枢•本神》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对于中医学的养生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亦提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节饮食,适劳逸……不治已病治未病”。由此可见,中医学的养生方法涉及到天人关系、精神调摄、饮食劳作、起居作息、形体锻炼、房事保健等诸多方面,贯穿其中的仍是以“调和阴阳,以致中和”为核心的养生观。

三、“道法自然”的方法论

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法天则地、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并经后世学者的发展成为道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医药文化吸收了“道法自然”的理论精髓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并将其贯穿于理法方药体系之中。中医学认为,人生存于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对人具有绝对的制约性,因此诊断治疗必须顺自然之道、循自然之理、用自然之物、尽自然之力、全自然之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诊疗方法,循自然之理

“循自然之理”的诊疗理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灵枢•师传》更是将治病与治国、治家的道理和方法相类比,强调了“循自然之理”的重要性:“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在此诊疗理念的影响下,中医诊治疾病对内注重遵循气机升降、正气抗邪和脏腑喜恶等规律,对外注重顺应天地自然消长变化的形势。人体各脏腑的气机有不同的运行趋势和自然规律,如肺宜宣发、脾宜升清、胃宜降浊等等,因此治疗不同脏腑病变时应根据脏腑气机运行的趋势和规律,而分别采取宣散肺邪、升发脾阳、和胃降逆等治疗措施。中医学认为人体经脉之气血有盛衰涨落的变化规律,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相对应,如“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肠未”等等,因此要针对经脉气血的变化规律而采用子午流注时间针灸方法。张仲景所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也强调六经病解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等等,因此治疗时应在经气正旺之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扶助人体抗病之力,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中医在诊疗疾病时还强调要掌握四时昼夜阴阳消长的规律,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理念均为“循自然之理”的充分体现。

(二)养生方法,顺自然之道

中医学的养生方法强调要顺应天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特别是要根据四时气候变换、昼夜阴阳消长的规律采取适当的养生方法进行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根据四时变化以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还提出“一日分四时”的观点,即一日之中晨起、中午、傍晚、入夜,即子、午、卯、酉四个时辰,人体阳气有生发、旺盛、收敛、内藏等变化特点,因此应该根据阳气在不同时辰的特点而采取针对性的养生方法。此外,不同体质禀赋的人所患疾病也有所不同,如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所言:“人之禀赋不同,而受病亦异。顾私己者,心肝病少;顾大体者,心肝病多。不及情者,脾肺病少;善钟情者,脾肺病多。任浮沉者,肝肾病少;矜志节者,肝肾病多。”因此,养生防病要根据不同体质禀赋而选用相应的方法。

(三)医疗用品,用自然之物

包括中药和医疗器材在内的医疗用品一般为自然之物。中药通常是利用药物的自然形态,经适当的炮制加工而成的天然药物。中医学的很多医疗器材,如外治法所用的砭石、针刺用的九针、艾灸用的艾条和艾柱等,都是源于自然界的天然物品或日常用具。金针拨障术治疗白内障、葱管导尿法治疗尿潴留等均为利用自然之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数千年来,中医正骨所用器具多是就地取材,小夹板、牵引架等无不源于天然物品或日常生活用具,并随之产生了很多效果显著的自然疗法。晋代《肘后备急方》记载的小夹板固定法至今仍在临床上使用。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的利用杉木皮作为夹板的骨折固定术和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对后世均有很大的影响。元代《世医得效方》记载的利用架梯通过自身重量牵引治疗脊椎损伤移位的方法更是骨伤科学发展史上的创举。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这些医疗器材有的根据时代需要而得以改进,有的完成历史使命而被淘汰,但大部分仍在临床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并始终保持着自然之物的构造与形态。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的认识论和“道法自然”的方法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而发展形成的一脉相承的哲学思想体系。三者作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数千年来对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模塑、主导和促进作用。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事业,其前提是增强对中医药的文化自信;而增强对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其前提是对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根在传统文化,魂在传统文化。的以来,,不仅是给中华民族注入了强心剂,更是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加深对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的理解,增强对中医药的文化自信,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与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当前中医药界需要高度重视的时代课题。

作者简介

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中药学组召集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致力于中药资源和分子生药学研究工作。组织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提出和发展了“分子生药学”与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

王烨燃,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2016级中药学博士后。长期从事方剂学教学、科研、临床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国家重大重要新药创制专项课题《乌腺金丝桃抗心律失常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方剂数据库构建及筛选代表方的药效学验证研究》以及《基于新生大鼠脑瘫模型的六味地黄丸治疗“五迟”、“五软”证的作用机理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作为主持人完成黑龙江中医管理局项目《方剂组方法则研究》与黑龙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医药研究生自我教育在专业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作为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2部。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之余,长期坚持临床诊疗工作,对运用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糖尿病、风湿病以及多种内、妇科疾病具有独到的应用体会。

重要小贴士

中药大品种联盟近期正在征集专家库成员,我们殷切欢迎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愿意为中药大品种培育、为中药产业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加入中药大品种联盟。详细信息请查看平台功能栏【专家报名】中的通知,或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2017,58(12).中药大品种联盟(BBTCML)已获作者授权编校发布。编辑:轻安。转载请标注作者及出处。


热门文章推荐,点击即可阅读

《中药大品种培育的343模型》

《联盟讲坛:中药工艺核对的认识及应对》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箭在弦上》

《我国中药贸易现状及思考》

《经典名方研发的三条道路》

《实干托起梦想 责任铸就担当 聚合迸发能量》

《丹红注射液科技影响力分析》

《肠道微生物与动脉粥样硬化,会有怎样的关联?》

《配方颗粒:统一标准 开放竞争》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专家库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