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十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一、看格局:

寺庙的格局与主祀神的神格有很大的关联;此外,风水、地形环境与建庙经费的多寡也是影响格局的重要因素。

格局:兴建寺庙要请勘舆专家看风水、定方位,并按主祀神的神格等级决定规模的大小。等级越高的神明在格局上可以享用正南座向的庙、拥有较多的庙门、配置较多的殿宇及较高敞的空间. 一般寺庙常见的格局有以下四类。

单殿式:只有一殿,为各种寺庙的原型,最简单的是一些连人都无法进入的小土地公庙;亦有前带拜亭或左右带护龙,形如三合院者,如桃园大溪斋明寺、北县五股西云寺。

两殿式:配置有前殿及正殿,两者间以廊道或拜亭相连. 位于市街者常使用「两殿两廊」式,形如街屋,如宜兰昭应宫;另一种左右设护龙,有如民宅的四合院,称「两殿两廊两护室」,此种格局是台湾常见的中型寺庙格局,如北县淡水鄞山寺。

三殿式:包括前殿、正殿及后殿。其中,有狭长如街屋者,如台南祀典武庙;或正殿独立在中,呈「回」字形平面者,这是大型寺庙或孔庙才有的格局,如台北万华龙山寺、台北保安宫.

多殿并连式:规模大的寺庙祀奉神祇种类多,配置如同大型宅第,形成左右并置的多个院落,如「曲」字型平面,如云林北港朝天宫、台南三山国王庙.

由庙门看规模:由前殿庙门数大致也可看出寺庙的层级规模:土地公祠只能开一门;将军或王爷级的寺庙以开三门者居多;帝后级的神祇如保生大帝、天后妈祖等,正面可开五门以上。



二、看空间机能:

寺庙是信徒对神明膜拜之所,其空间配置与动线安排,主要是为了完成祭拜的程序及进行相关的寺庙活动,所以各空间有一定的规制与名称.

寺庙的空间是依照信徒祭拜的过程,依序排列,以主祀神的位置为中轴,左右对称配置,以实体的殿宇建筑与虚体的庙埕相间,明暗有致,塑造出祭拜神明的虔敬气氛。以下即依鹿港龙山寺的平面配置图,一一来认识寺庙常见的空间机能。

山门或牌楼:独立于寺庙建筑前,是界定内外的出入口,也具有地标作用。

庙埕:各殿前铺设石板的空地,此处可看到完整庙貌,也是庙会活动或搭建临时戏台的空间. 前殿:为寺庙的第一殿,整体外观最华丽,装饰最繁复,如开三个门又称三川殿,因「三川」原为「三穿」之意,屋顶通常分三段特称三川脊。此处是信众初拜的位置,所以背侧开敞面向正殿。

戏台(亭):民间有扮戏酬神的风俗,故戏台一定面朝正殿,因看戏的主宾是神明。其形式有二种,一是与前殿背面连接的戏亭,如鹿港龙山寺及北县淡水福佑宫;另一是位于前埕的独立戏台,如台北景美集应庙.

拜亭:位在正殿之前,是供信众上香祭拜的空间,有时于地面嵌有一块拜石,为祭拜时站立的特定位置,这里常放置一个大香炉. 正殿:又称大殿,为寺庙中的主祀空间,通常面积最大、高度最高、光线最幽暗,,充份流露出庄严神秘的气氛。内部的器物及文物最多,包括神龛、桌案、香炉、灯座、执事牌、签筒、钟鼓等。

护室或厢廊:位于寺庙的左右两侧,可以是陪祀神明所在的偏殿,也可以是寺内僧侣或庙祝居住办公的空间,早期一些地域观念强的寺庙,还具有同籍移民的会馆功能。若是半开敞式的厢廊,则常有一些重要的石碑立于壁面上。

后殿:为中轴上最后一进的殿宇,空间形式与正殿相同,但因祀奉陪祀神明,所以建筑的高度及进深都小于正殿。

钟鼓楼:所谓「暮鼓晨钟」,钟鼓可说是寺庙中不可少的文物,一般将其置于正殿的前廊,左侧悬钟,右侧吊鼓。有些寺庙特别兴建独立空间来安放钟鼓,称为「钟鼓楼」。钟鼓楼多位于两厢之上,外观华丽,屋顶形式特别讲究。(台北万华龙山寺的钟鼓楼,平面是六角形,屋顶有如轿顶。)



三、看门神:

门神绘于前殿的门板上,作为寺庙的守护者,具有趋吉避凶及威吓的作用。不同的主祀神祇要搭配不同的门神;这里同时也是寺庙彩绘匠师的表现焦点

门神:在门上绘制图像以吓阻鬼魅的习俗,据传在商周时代就有,演变至今成为寺庙不可或缺的彩绘艺术,并且依照主祀的神祇,绘制不同种类的门神。

神茶、郁垒:绘于中门. 据<山海经>所载,两人为黄帝所派的鬼门总管,专管阴间的鬼魂,形貌威猛,口如血盆,眼如金灯,使用的武器为钺斧。

韦驮、伽蓝:,常绘于佛寺中门.韦驮为白面,手执金刚杵;伽蓝为黑面,手执钺斧。

秦叔宝、尉迟恭:是最常见的中门门神。他们原是帮唐太宗打天下的名将,传说唐太宗晚年常作恶梦,后命此二将守于门外才得一夜好眠,故后人将其奉为门神。两人均为武将打扮,秦叔宝白面凤眼执钔,尉迟恭黑面环睛持鞭,两人通常作捻须状,其貌不怒而威。

哼哈二将:亦为佛寺门神,常绘于中门. 据<封神演义>所载,二人为商周时期的将军郑伦与陈奇,原为对敌,死后同被敕封镇守西释山门,。哼将为青面、闭口,手执荡魔杵及乾坤圈;哈将为红面、开口,手执降魔杵及定风珠。

四大天王:亦佛寺门神,又称四大金刚,常绘于左右门,包括南方增长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及西方广目天王,分别执剑、持琵琶、拿伞与缠蛇,喻「风调雨顺」之意,四人脸色各不相同。

文臣:此类门神与前述武将不同,以赐福代替威吓,手中常捧有冠、鹿、牡丹、爵(酒器),意指「加冠进禄、富贵晋爵」。文臣门神多用于左右门,与中门的武将门神搭配。土地公庙因等级低,不能用朝官,仅能用官位更低的文官门神。

太监、宫娥:祀观世音或妈祖等女神的寺庙,左右门常以太监、宫娥为门神,其手中亦执与文臣相似之吉祥物,但太监无须,另一手执拂尘,服饰与文臣不同。



四、看彩绘:

寺庙中的装饰除了雕刻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色彩及图案,令人眼花撩乱,这就是传统寺庙发展悠久的「彩绘」艺术. 除了门神彩绘以外,主要的表现重点在梁柱与壁堵二处。

彩绘是寺庙中不可少的装饰艺术,除了绘于门板上的门神彩绘外,主要分壁堵彩绘及梁柱彩绘两种,后者同时兼具保护木料的作用,也因为它的功能性,每隔数十年就要重新绘制,使得传统寺庙中的彩绘不易保存原样,今天所见多是近代的作品。

梁柱彩绘:寺庙的梁柱底色以朱色为主,这是宫庙专用的色彩。中脊梁多绘太极八卦、双龙或双凤;横长型的梁枋,除了人物题材外,也有花鸟、瑞兽、山水、书法等,面积虽不大,却有丰富多变的表现,不过因为高度太高及香火烟熏的结果,常令观者不易察觉.

壁堵彩绘:多位于殿内的两侧墙面上,绘制时要在白灰墙体未干之前进行,时间及水份的掌握很重要,考验匠师功力。题材以人物为主,大部份是历史演义或故事,因构图面积大,匠师可以有细腻的表现,是观察彩绘的好地方。



五、看石雕:

石雕最常出现的部位是前殿的入口处,重点包括:门枕石、抱鼓石、石狮、雕花柱、壁堵与御路等,观察时要注意题材的选择、石材的搭配与技法的变化。

石雕:丰富的石雕强调寺庙的入口意象,让人一眼就感受到寺庙建筑的重要性。且石雕不易损坏,常常是寺庙中保留最古老的对象,除了艺术价值,对寺庙的兴建过程也有重要的说明性。以下是寺庙常见的石雕部位与题材。

御路:位于三川殿与正殿台基前的中轴位置,是神明专用的斜坡道,人不能踩踏,上面通常雕刻正面的云龙图案。

抱鼓石、门枕石:抱鼓石是稳固门柱及安装门板的一个构件,位于入口中门两侧,上部形状如鼓,鼓面常有螺旋纹,下部设台座。门枕石的功能同抱鼓石,雕成枕形,并刻上各种吉祥纹样,增加其美感。

石狮:多位于入口中门两侧,功能亦同抱鼓石,但同时具有避邪的作用,也有些寺庙的石狮位于庙前空地上。石狮左雄右雌,立于台座,两只相望,雄狮通常戏彩球或拨弄双钱,雌狮则怀抱小狮. 台湾石狮的造形源于闽粤,有点像松狮狗或,鼻子大,嘴的弧度也大,鬃毛卷曲,线条优美。

柱础:又称柱珠,是柱子的基础,可防潮及防碰损. 早期雕饰简拙,形如鼓无腰身;发展到后来,配合柱子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甚至莲花座形等多种变化,且顶部、腰身、座脚分明,雕刻图案丰富。

壁堵:指由石雕组成的墙,由上到下,依人体的概念分隔为顶堵、身堵、腰堵、裙堵、柜台脚,有时可以只有柜台脚及裙堵作为墙基,上方改为木作。裙堵最常见的题材是麒麟,称「麒麟堵」,身堵常透雕成「螭虎团炉窗」。壁堵若位于左右相对的两侧墙则合称「对看堵」,题材常是左雕青龙右雕白虎,所以又称「龙虎堵」;有时也雕旗、球、戟、磬图案,取「祈求吉庆」之意。



六、看龙柱:

前殿与正殿的龙柱,可说是我们对寺庙建筑的基本印象。观察龙柱的外形、材质与雕刻风格,可看出历史背景与审美角度的转变。

龙柱:龙柱又称「蟠龙柱」,指的是未升天的龙,所以盘绕在柱子上。台湾寺庙龙柱的发展久远,在风格上可看出时代特色,一般来说,早期的龙柱柱径较小,雕工较朴拙;愈到近代龙柱愈粗大,雕饰亦趋于繁丽。

朴拙期:清中叶以前,一柱雕一龙,龙身与柱身结合为一体,整体观之仍是细瘦的圆柱,周围缀以少数的浅雕云朵,雕刻风格朴拙,材质为泉州白石,如嘉义北港朝天宫观音殿及台南开基天后宫正殿的龙柱。

圆融期:清中叶,以圆柱盘单龙为主,不过八角柱体开始出现. 龙身与柱体仍结合为一体,但脚爪开始脱离柱身呈镂空状,全身扭转,曲度变大,雕刻不过度强调细节,风格趋于成熟但不失古拙风味,材质多用泉州白石,如鹿港龙山寺三川殿龙柱。

成熟期:清末叶,以八角柱取代圆柱,但仍维持一柱一龙的风格,柱径较粗,龙身比柱体浮突许多,连龙须及鬃毛都脱离柱身呈漏空状,龙身间装饰增多,除云纹外,还有人物、花鸟及水族等,细节雕刻精彩,动感十足,其高明之处在于不论龙身怎么盘绕,柱体的线条上下仍一气呵成。石材除了花岗岩,也使用本地产的观音山石。如台北万华清水祖师庙及鹿港龙山寺后殿的龙柱。

繁丽期:日治时期起,龙柱的雕刻风格朝纤巧华丽迈进,有时一柱雕双龙,点缀的人物及纹饰增多,布满整根柱子,上方出现希腊式柱头. 龙身的细部雕刻如眼、口、鳞、须、角、爪等线条犀利,由外观之,柱身约是早期的二倍,已不易看出原有柱身的断面形式,细节过多,整体给人繁密的感觉. 如台北孔庙大成殿及新竹都城隍庙的龙柱。



七、看木雕:

木雕是寺庙中另一个艺术表现的重点,尤其是各殿正面檐下的吊筒、狮座、员光、托木,以及天花板下的藻井等,精华毕现,不容错过.

木雕:抬头乍看下,寺庙的木雕常令人眼花撩乱,其实所有的木雕都有结构上的功能,故匠师雕凿时有其准则,结构性强者仅能浅雕,辅助性的构材才能透雕。木雕的材料以樟木最常使用,因其质地适合雕凿,不易断裂。以下是寺庙常见的木雕部位。(吊筒、竖材,斗栱,托木,狮座、员光,门簪,壁堵,柱础,抱鼓石,门枕石,御路)

吊筒、竖材:吊筒位于檐口下,是悬在梁下的柱子,具有承接檐口重量的作用,它的末端常被雕成莲花或花篮样,所以又称为垂花、吊篮. 竖材是位于吊筒正面的一个小构件,其作用是封住后方构材穿过的榫孔,多以仙人或倒爬狮为题材。

斗栱:斗与栱是传统建筑的基本构件组. 斗虽只是一个立方体的构材,但它可以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碗形、菱花形等变化;栱是承接斗的小枋材,就其形可以雕成草花或螭虎(由龙衍生而成的动物),不过它具结构功能,所以通常采用素面或浅雕。

门簪:固定门楹(上门臼)与门楣的构件,常雕成龙首状,或方印及圆印,所以又叫门斗印。

狮座、员光:狮座是位于步口通梁上的木雕狮子,为了让我们看到它,其面容会略朝下,是较立体的木雕。员光则是位于步口通梁下高度最低、面积最大的雕花材,其题材以花鸟或人物为多,尤其是武场人物的表现常令人赞叹不已。

托木:又称插角、雀替,位于梁与柱的交点,是三角形的巩固构材,题材有凤凰、鳌鱼(龙首鲤鱼身)、花鸟、人物等。

藻井:藻井是以不断向中心悬挑的斗栱,交织成网状的天花板结构,所以又称「蜘蛛结网」。其外形绚丽夺目,装饰性强过结构性,在设计及施工上,是匠师展现高度技巧的地方。常见的有八角形结网、四方形结网及圆形结网。



八、看脊饰:

由剪粘、泥塑或交趾陶作成的各种脊饰,可说是丰富寺庙天际线的大功臣。最精彩的脊饰多集中在前殿与正殿的正脊与垂脊处。

屋脊的功能是压住瓦片,因位置明显,也成为装饰的重点. 脊饰以剪粘最多,也有以泥塑或交趾陶来装饰者,三川殿与正殿的题材略有不同。好的脊饰作品构图疏密有致,且形态立体,姿态生动。常见的脊饰部位有以下四处。

正脊上:三川殿正脊上常见的脊饰题材有:双龙抢珠、双龙(或麒麟)护八卦、福禄寿三仙、宝珠、鳌鱼等;正殿则多使用双龙护塔。

牌头:位于垂脊末端,多以人物故事为题材,背后并衬以山林楼阁,最常使用热闹的武场,如三国、封神榜等,文场亦有,但出现机率较少。

脊堵内:脊堵内的装饰最华丽,其题材多样,、人物坐骑、双凤或八仙等,两侧或背面则以花鸟较常见。除中间脊堵外,上下细细的线形堵内常以水果、四兽(虎豹狮象)麒麟或水族类来装饰,使用鱼、虾等水族类装饰意谓防火。

垂脊上:两侧垂脊与正脊一样具有压住屋顶的作用,其上一般以卷草或鲤鱼吐水草等装饰,使脊线增加弯曲变化。



九、看神像:

,配祀神明则置于两侧或后殿。由于每一种神明都有其特殊的造形与配件,加上匠师的艺术风格融入其中,相当值得欣赏.

神像:早期移民的地域观念很强,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带来家乡的守护神,所以从寺庙所祀奉的神祇,可以了解当地移民及开发情形。而除了佛、道神祇,不同行业、年龄、性别也都有各自的守护神,如海神妈祖、农神神农大帝、商业神关公等,每种神明也都有特殊的造形与配件,值得细细品味。以下是台湾寺庙最常见的四种神像。

:,出生于印度,原是富裕的城主之子,一日离城远游,尽见民间的生老病死,于是顿悟世事的无常,经过多年的苦修,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所以衪是佛寺中最主要的神像。其造像庄严慈悲,双目微开,传说衪出生时坠于莲花之上,所以神像赤脚盘坐在莲花座。

观世音菩萨:中未成道以前者称为菩萨,比罗汉高一等级,观世音是民间信仰中最受欢迎的菩萨,因为衪是大慈大悲菩萨,信众有难时只要念诵祂的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显现前往搭救,在众多菩萨之中,观世音化身也最多。其造像为女像,头戴宝冠,着璎珞,手持净瓶或经卷,面容慈悲祥和,体态优雅。

关公:又称关圣帝居,就是三国时代的关云长,因其一生忠君爱国,守信重义,为人敬仰,所以成为民间的重要信仰。据说关公生前擅于计数,又是守信之人,所以也成为商界的守护神。其造像面容为红脸带髯,着袍服或武将服,左右陪祀白脸义子关平与黑面带髯的部将周仓.

妈祖:传说为宋朝湄州人,本名林默娘,因自幼就能预知祸福,拯救百姓,特别是海上的灾难,所以深受沿海信众的爱戴,后演变成民间最受欢迎的信仰之一。其造像面容为黑脸或粉脸,头戴旒冕冠,冠前有垂珠,身着后服,手执奏板,庄严中不失慈祥。因其被封为后,所以左右常配祀宫娥,还陪祀千里眼、顺风耳,其为妈祖所制服的妖怪,具明视及远听的特异功能,姿态生动活泼。



十、看碑匾联:

寺庙中少不了石碑、匾额、联对,就表现形式而言,它是一种书法艺术;从内容来看,它更是重要的史料。

碑匾联:古碑、匾额与题联是寺庙中十分重要的配角,因多刻写在石材上或是独立于建筑外,所以保存的机会反而比建筑本身还高,是我们判断寺庙创建年代的重要线索。此外,它本身的艺术价值也不容忽视。

古碑:碑的内容以记述建庙经过及捐款记录为主,也有呈现寺庙规模的建筑图碑。材料以石碑最常见,少数嵌于墙内者亦有木质碑。独立式的石碑较为讲究,可分为碑体及碑座两部分,碑体上首常刻有双龙护圣旨,周缘刻以浅雕草花装饰,中间刻主文,在清早期还会出现满汉两种文字。碑座简单者是一个稳固的梯形座,其正面多雕以麒麟;讲究者雕以赑屃驮负碑体,相传赑屃是一种耐驮重物的龟类动物。

对联:对联刻写在门框及柱子上,短短的十几个字却寓意深长,内容主要为歌颂奉祀的神祇,或说明寺庙的沿革。有些对联上下联的首字还会带入庙名或主祀神的名字。对联通常有落款及年代,是研究寺庙历代修建的好材料。其字体变化多端,篆书、隶书、楷书或行书都会使用,书法之美值得细赏.

匾额:寺庙中的匾额多是达官士绅或商会组织所赠送,内容以歌颂恩德为主,其中最为庙方珍视的就是皇帝御赐的匾额了。匾上除主文外,左右的小字多撰写捐赠人及其头衔,和落款年代,有时正上方还会有皇帝的印玺. 许多寺庙得以确定其创建年代,即靠几方古匾。除了庙名匾,一般匾以横式居多,倾斜地悬挂在梁上。匾额均为木质,形式有素平底及浅雕底两种,前者简朴,后者底纹雕以龙、蝙蝠、云纹及水浪等,或四围边框雕卷草、蟠龙,较为华丽。安放匾额的二个座子固定在梁上,或雕成小狮座,或雕螭虎纹、如意纹,或如印章,是小巧可爱的木雕。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