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 Success that last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整理硬盘的时候翻到了这篇文章。那时我刚毕业,保留着把一些认为好的文章copy到word里收藏的习惯。五年过去,再次看到时,我只有“惊艳”一词了。

文章很通俗易懂。只是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指向心智层面的自我重建,并不容易。而这个操作系统的好处显而易见,能把诸多二元对立的利益统一整合,为我所用。对于地球这场大型多人在线扮演游戏,这份攻略还是值得一看的。

尤其是作者总结了关于“成功”的四个要素,犹如XY轴相交形成的4个象限。相当于生动地画出了一个大篮子。而在我看来,这个方法论的终极思想则是:篮子大了,什么鸡蛋都会有。

不说了,看文吧~



Nash, L. and H. Stevenson (2004). “Success that lasts.” Harv Bus Rev 82(2): 102-9, 124.

摘要:目标单一明确,可以让人取得一些成就,就像李寻欢,只会耍飞刀,却因为专注而练得人刀合一,天下无敌——但这样的成就,是不是就意味着真正的成功?新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实现职业成就和个人成就的道路,出乎意料,却又切实可行。

这是一位风险投资家,55岁,事业有成。他在考虑下一个投资:他不确定自己是否有精力去开展新一轮融资和咨询工作——一做就得七年,而且是高强度。“我没法想象去享受那样的工作强度啦。坦白说,是时候把重心从工作移到家庭。但是我又觉得,如果我不能跟别人一样辛苦工作,我就像一个失败者。我猜我该退休了。” 


•一个消费品公司的主席,管理着价值十亿美元的分部。他发现,生产和销售上的问题会导致一个计划推出的新产品线跳票。不做吧?零售商非常渴望这个新产品,股价上的压力非常大,而且主席的奖金也和新产品线的成败挂钩。做吧?即使这产品一定会名列前茅,也只是昙花一现。因为可以预期失望导致的顾客流失以及大量的花在修复错误上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才是成功? 


•一个32岁的软件工程师, 还有个“圣乐”的第二学位。她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已上快车道,却常常觉得事业发展的策略里缺了点什么。当然啦,她喜欢做经理人的生活方式,收入优厚;但是做软件总没有在众人面前弹琴那样拉风。而且时不时地,她也会想要一个家庭。“为什么我不能找到一条职业道路,让我得到所有我想要的?”她在想,“真得没有两全其美之道么?”


这些例子听上去似乎风牛马不相及,但人烦恼的根源都是一样一样的:他们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构架去思考什么是成功。而且有这种烦恼的人还挺多的。

一个接一个的调查发现,很大一批人都对工作不满意,每天疲劳倦怠,即便是那些还有多种选择的人。911引发的集体反省,让很多有高成就的人重新审视他们理念里的成功。随后不久的公司丑闻一波又一波,让问题越发凸显。即使是最忠诚的员工,也开始考虑他们会不会把自己的职业和公司推荐给自己的孩子。

追求成功就像是打移动靶。每一次打下去一个,就会从另一个方面跳出来五个。就在我们实现一个目标以后,我们马上心生压力,不得不努力地去赚更多的钱,发挥更大的影响,拥有更多的消遣。 在技术和社会快节奏发展的当今,新问题不断涌现,使得所谓成功的标准和样本也在不断地改变。

在过去的十年里,传统的职业道路忽然变得毫无意义。专业人员发现他们在社会繁荣期过度劳累,心里不快乐;等到了社会萧条期,不但过度劳累,还要担心自己因竞争力弱而被踢出局。不光个人,超多的企业特发现它们在用错误的尺度来衡量成功,在90年代赚了多少,转过千禧年就亏多少——大股东和雇员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捞着。通往成功之路如同Escher画中的无尽楼梯,不断前行,却原地打转。

面对这样的变故,很多人以为成功需要一个“赢家通吃”的做法。他们相信成功取决于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无论这一目标是工作,还是在小区里做最佳的足球妈妈。但是,不管这一目标多么高尚,它都无法满足一个人复杂的需求和欲望,就像本文最开始所举的那些例子一样。同样地,对企业来说,单一目标也是不行的。

幸运的是,成功不见得一定是成就和快乐之间的拔河比赛。在通往成功道路上,如果找到门窍,“善其身”和“济天下”的理想能成为倚天剑和屠龙刀。我们研究了几百个个案——这些个案里的人,都实现了持续性的成功,能不断做出积极的改变,并享受这一过程。而且我们意识到,一些人之所以能成为最成功的人,是因为他们洞察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从而在追求理想的时候有更大的灵活性。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会介绍一个切实可行的框架,帮助你在那些方面上像成功人士一样。但是首先,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如何才能推导出这个模型。

什么是持续性成功? 


我们的研究重新审视了“成功”这一概念。我们只对那些真正的可持续的成功感兴趣——也就是说,你能不断地得偿所愿。这种类型的成功,暗含着(问心无愧的)合理性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它给你带来的快乐如此持久,远胜于一笔奖金或者一个新岗位。持久的成功能让人情感上不断的high,而不会患得患失。

没有一个人或公司,能像制定一个成功的市场策略那样,为他人制定持久成功的方案。每个人(和每个企业),对成功都有一个的独特的视角,而且这视角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家庭为导向的人,就很难把一个高层管理人员的缺位生活视为成功,但也可能会在孩子长大以后,买一张票去旅行和冒险。一个天生的投资银行家不会把“搅拌水泥”视为有为的事业,但是,刚刚建造了一座非凡大桥的建筑工人,也许这辈子都会骄傲地指着这座桥给别人讲自己的故事。任何人,甚至连最明显的赢家,都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在理解和发展自己对成功的独特定义。鉴于此,在讲述过程中,我们决定不用任何众所周知的成功个案。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假定了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者都有的五个共性:高成就、多重目标、会享乐、有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能持续性的创造价值。

我们采访了60多个成功的专业人士,调查了90多个参加哈佛商学院管理课程的高管,非正式地观察了我们生活和工作里遇到的有为人士。我们进行了十几个模型测试,每次测试都有50-110个管理人员参与。这些团体大多来自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或青年总裁组织的当前成员。我们还研究了一般人在追求成功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有些问题来自媒体的报道,有些来自与朋友、同学和同事的交谈。我们采访了来自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经济实力的人,无论他们是从商的还是别的。其中一些人是为了孩子而放弃了全职工作的家长,有些则在其职业生涯中达到了顶峰。

成功的复杂性

成功可不仅仅是心跳加速的终点冲刺。我们的研究发现,持续性成功包括四个最基本的要素——幸福(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快乐或者满足)、成就(取得的成绩超过了别人苦苦追求的目标)、意义(感觉你对自己所关心的人有积极的影响)和传承(你取得成就的那套方法,也能帮助别人在未来取得成就。)

这是在追求和享受成功过程中,最基本的四个要素。缺少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觉得自己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比如,如果你因为掌控一个特定的商业问题而变得非常富有,却不能感受到快乐,你会觉得自己成功么?如果你在打造自己权利基础的时候只顾自己而忽视了别人(包括家人),你会觉得自己的成功有意义么?如果你放弃事业去做全职父母,你对自己的天赋有足够的认知么?……另外,正如长期一成不变地吃四种食物会让你抓狂,那同样的,即便你在每个要素里都有一个特定目标,也不能一劳永逸的让你觉得快乐。所以你不能把人生境界简单粗暴地进行这样的分类——从自身寻找快乐,从工作寻找成就,从家庭寻找意义,从社会寻找传承。

除非你能稳定地在四个方面都取得成绩,否则任何单方面的成功都无法产生满足感,你将遭遇所谓的“退缩反应”:你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但是仍然有挫败感,因为你“到底意难平”,满脑子想得都是其他的东西——你也许能做或者得到的东西。你的成就和快乐几乎在你获得的同时就迅速消褪。不一样的是,包含四种要素的成功让人充实,它能持久。你可以在一件事情中满足四要素,也能通过同时做多项活动来协同地满足它们。比如说,在高强度工作中稍作休息,或者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稍作停留而去回馈社会。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你回想一下,什么是你生命中最持久满意的瞬间——也许就是你每天乐器练习的时间。也许你会奇怪为啥工作和生活里的大事情回想不起来,偏偏回想起这种不起眼的小事。然而,日积月累,这种小事却往往满足了我们在四个要素方面的需求。乐器本身让我们感到放松和快乐(幸福);它需要假以时日才能精通(成就);当你加入乐队或者为医院演奏的时候,你会觉得更加充实(意义);甚至有些人能把这些小事跟传承也搭上边——比如说去教孩子们,给他们创造练习的机会。你看,即便是业余爱好,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深层次上的成功。

一旦开始认真考虑“四要素”说,很快你会发现听着容易做着难。这是因为你的目标变大变多,全都实现谈何容易。每一个要素都有不同的特性,对应着不同的情感诉求,以及不同的衡量优先级的视角。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快乐、成就和意义就会自然而然随之而来——这完全是混淆视听。比如说,无论你多热爱你的工作,你仍然有着相矛盾的欲望,你需要小心权衡工作和家庭、权衡“死钉住一个问题不放”和“绕过问题”、权衡“占领今日的市场份额”和“着眼公司未来的发展”。再比如说,在竞争中你使用的手段,和在享乐中采取的方式不同。在关心朋友或关心顾客时你所做的考量,也不同于为自己公司制定有利的财务条款时所做的考量。——因为前者(关心别人)是和“意义”相关的事情,而后者是和“成就”相关的事情。

理解四个要素的不同特性,有助于你明晰在特定活动中的期望,并因地制宜地制定最合适的方案去实现。否则,你也许会因为好高骛远而制定太多脱离实际的目标,或者成为错误目标的牺牲品。

给自己的期望正确分类,是实现持久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技巧。比如,“与人竞争”应归属于“成就”。如果你把“快乐”建立在“与人竞争”上,那么,你很快就会发现人人都讨厌自己,甚至连你自己也不喜欢自己,然后你就开始抱怨“为什么成功让我如此孤独”。那些不能为自己或自己的公

司制定正确目标的人,往往犯的就是这种归类的错误。比如说,一个自以为“以人为本”的公司,就不应该张罗下班时间开会,或者周末加班。

把期望正确归类,能让你在处理任务的时候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找到更合适的态度、采取更有效的行动。你会发现仅仅用快乐来衡量工作是不对的;你也不再用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驾驭力来衡量一个事情的成功与否。你会尝试把目光看得更远一些,明白某一个具体任务在更大的蓝图上的位置和意义。你会调整情绪,找到最适合的心态。否则,如果打算以追求“快乐”的方式追求“成就”,那你可能会输在起跑线上;而相反的,如果把追求“成就”当成追求“快乐”,你会变成一个永无休止的工作狂。

在我们的研究里,那些取得令人满意的、持久的、多方面成功的人,有意识地在四个要素上努力,而不会忽视自身的价值和天赋。他们似乎本能地明白,我们在持久成功这个问题上所遭遇的悖论:要想在多方面上取得成功,并构建自身概念中的美好人生,你必须明白自己在每件事情上的限度,不能因为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需求。换句话说,“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这理念和当下的主流理念不同。主流理念认为成功就是突破极限,就是更高更快更强。我们的研究发现,那些强人,都是通过从容应对各种限度而获得真正的满意。他们都有着多面手的天赋——能集中精力于一点,做到一定程度的满意,然后放下,去做满足别的要素的事情——周而复始。他们能不断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无论是在一个事情上(比如说,在制定产销策略上,重心能在“高利润”和“高顾客满意度”两点之间不断切换),还是在不同的事情上(比如说,能从工作中停下来,跟朋友开个玩笑喝个咖啡什么的)。

那些能够不断转移重心,追求持久成功的人,都有两个共同特征。首先,他们把成功视作一个广义的动态的经历,涵盖所有四个要素。他们不会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某一个孤立的事件,或者某一重人生境界上。其次,他们的成功都包含了大尺度上的成就。他们不会在每一个要素类别上把目标定在极限上。相反的,他们会在很多方面上设定小目标,或者把目标分散在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之中。他们的底线不是设定在某一个方面上的回报的多少,而是确保四个方面都不同程度上被涵盖。每个人都能学着做,你只是需要在更大的框架下理解四要素的动态平衡。

万花筒策略

我们把这一追求成功的策略比作万花筒——透过镜筒两端的玻璃口,我们可以看到玻璃纸碎片和它们在棱镜上的镜像共同构成的独特图案。若你转动镜筒,玻璃纸碎片就会跟着移动,形成新的对称图案——这正是万花筒的美妙之处。虽然玻璃纸的位置不稳定,会随着外力而四处漂移,可是它们总能在新的图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和谐的一份子。

现在你可以试着把自己理想中的成功人生想象成一个万花筒。它里面有四个玻璃腔——幸福、成就、意义和传承,而目标就是那些玻璃纸片。在一生中,你会不断地把玻璃纸片填充到万花筒里,使得你的人生图景越来越独特和丰富。而成功就像万花筒那样,关乎选择、转变、新的图景、以及一个能把所有这一切都收拢在一起的镜筒。而且,你还需要把这个镜筒对着光,这样才能看到图景的美丽。你要定期观察每个玻璃腔里面的图案,发现有缺口,就在合适的时暂时放下别的工作,去填补它。当然,没有缺口的地方,也不是一劳永逸,你还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能持久成功的人士,正是借助万花筒策略,规划和理顺了他们的抱负。他们不但会常常把新的目标加进四个要素类别,更懂得平衡四个方面的需求,使得自己的人生图景呈现和谐的美。在每一个类别上的深层满足,都让他们更加灵活机动,在不同类别上自如切换,游刃有余。所以他们敢于说:“这个事儿,做到这个程度就行了,没必要非等到烦了厌了的地步再收手。”他们深知知足常乐,而不会让自己落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境地。

这也正是一个好的领导者的思维方式:他们会为四个要素同时做准备,而不会太在意“把某一个方面做到极致”的呼声和压力。这也正是本文开头三个例子中的主人公所缺乏的能力。他们本应该在一个大的框架里理清自己的各种欲念,进而权衡各个目标,均衡推进。

那个疲惫不堪的风险投资家应该明白,缩减“成就”方面的目标,会给他在其他方面带来更大的空间。与其被挫败感压的不能动弹,不如把精力灌注在修补亲情上。这并不是说他必须放弃所有对“成就”的渴望,而是说他需要调整放在“成就”那方面的精力。“知进退”,并不意味着退缩和胆怯,正相反,它需要一个人在多方面上有创造力和灵活性。

那个预见产品潜在问题的决策人,面对“短期成就”和“长期成就”左右为难,难以取舍。然而,他应该跳出“成就”这一层面,从“传承”这一层面来面对这个问题——如果他急急把不完善的产品推出市场,他能为这个产品的成功搭建什么样的平台?又能为将来的公司领导层带来什么样的局面?这样的考量,会帮助他理清利害关系。与其被动地为取舍发愁,不如积极应对问题,轻装上阵。所以,他决定推迟产品的发布。最终的结果皆大欢喜:精心制作的产品让零售商很满意,而且,制作部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另辟蹊径,找到了一个在三个国家的分部之间分工合作,协调攻坚的方案。

那个在电脑和教会音乐之间徘徊的软件工程师,应该重新定位和评估自己的目标。如果她使用万花筒策略,她会发现,“演奏教会音乐”这一梦想,对她来说很有“意义”;然而,从“成就”这方面看,却难以成气候。因为,她既没有足够的天分,也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成为一个音乐家。她需要把“演奏”当作是有“意义”的消遣,而不是用来实现“成就”的手段。


相反,做软件不仅满足“成就”的需求,也比她想象中的更有“意义”。她需要学着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使自己的产品更加有社会价值,或者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最终,为了同时满足“意义”和“成就”的需要,她应该尽量少出差,投入更多精力去教堂唱诗班做演奏练习。 这样多种活动的搭配,各方面的适可而止,反而可以让她在人生的全景上过得更满意,也活得更加积极。现在她相信,通过策略,自己有能力继续追求那些一度放弃的梦想。而且,她意识到,选择这样的人生道路,也意味着她会不断的成长——持久的成功,正需要持久的投入。 



沐·野·山·风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