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加油!洛阳桥加油!让我们期待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台商区资讯
衣食住行好帮手
区域文化传扬者

6月16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发布了

一条微博

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

成为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的看点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公布的

世界遗产委员会巴林会议将审议世界遗产名录新提名

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

也榜上有名


泉州市共有16个遗产点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迹”,分别为: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九日山祈风石刻、真武庙、天后宫、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泉州府文庙、老君岩造像、开元寺、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德济门遗址、洛阳桥。



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点介绍



万寿塔

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矗立于泉州湾海岸宝盖山山巅,山体海拔209.6米,后世多有修缮。塔体为石构,空心单边筒式结构,八角五层,四周环廊。万寿塔依借山势,北依古刺桐港、南眺重洋,作为商船出入泉州湾的主要航标,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海外贸易活动的繁荣。

长期以来,从事航海经商和远洋捕捞的泉州人均把该塔视为故乡的象征,万寿塔是见证泉州悠久海外贸易传统和海事建筑的重要历史实物。


六胜塔

六胜塔位于泉州湾东南岸出海口岬角前端的金钗山上。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东岳寺高僧祖慧、宗什始建。元至元二年至五年(1336-1339年),海商凌恢甫独资重修。塔坐北朝南,通高36.06米,为花岗石构筑。每层设四门四龛,各层之间门、龛位置上下交错。塔身浮雕人物,雕刻风格粗犷古朴。六胜塔与大、小坠岛之间的岱屿门主航道遥遥相对。

作为泉州湾航道的主要航标塔,六胜塔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见证了泉州航海设施建设的成就、航海技术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盛。


石湖码头

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海商林銮利用天然大礁石建造渡口,故又名“林銮渡”。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侍禁傅璡在码头左侧修建石构平梁栈桥——“通济栈桥”,将海岸与码头、礁石相连接,形成供船舶停靠的顺岸码头。码头整体呈丁字状,全长113.50米,其中通济栈桥以花岗岩条石丁顺逐层垒砌而成。礁石部分则在临海的斜坡上开凿有石阶,还凿有拴缆孔,便于装卸货物,停靠船舶。

古刺桐港出海口和晋江两岸为适应贸易运输的需要,曾布设一系列大小码头,石湖码头作为宋元泉州外港码头之一,石湖码头与位于江口的诸多内港码头一起,构成了古泉州港完整的码头设施体系, 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的重要遗存和历史见证。


江头码头

江口码头位于泉州江海交汇处的法石港区,含文兴码头、美山码头等系列码头,内航沿江进城,外可扬帆出海,始建于宋代(10-13世纪),历代沿用,屡有修缮。

文兴码头呈南北走向,为石构斜砌阶梯的驳岸码头,利用花岗岩石交相叠砌而成,长34米,宽3.5米,适用于高低潮位吨位较低的船只停靠。

美山码头是在美山澳临江处筑就的石构墩台。以“一顺一丁”的方法交替叠砌而成,长30米,宽20米。墩台东西两侧各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构斜坡式道路,向南延伸至江中。墩台的台基由下而上渐次内收,外侧壁面呈斜状,可供大船深水停泊。

20世纪中叶,在这个区域发现的宋代古船,是继泉州湾后渚港沉船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此外,还先后发现了多处12-15世纪的造船遗址和古船残骸、石碇、伊斯兰教墓盖石等。

江口码头作为古泉州重要内港——法石港所留存的两处沿江商业码头,是宋元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


洛阳桥

洛阳桥原称“万安桥”,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为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造桥时首创的“筏型基础” “浮梁架运” “养蛎固基”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国桥梁史的一个高峰。

洛阳古桥长约1000米,宽4.5米,有桥墩45座,桥南、北保存有4尊11世纪修桥时所立的护桥石将军,6座石塔以及在中亭的26方历代修桥碑记。桥南有蔡襄祠,桥北有祭祀海神通远王的昭惠庙。

洛阳桥建成后,方便了陆海联运,极大地拓展了古泉州港北向腹地,泉州与福州、江浙一带直至全国的商贸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洛阳桥与古刺桐港系列码头、航标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航海交通设施体系,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设施发达、海洋贸易活动繁盛的历史见证。


德济门遗址

宋代(10-13世纪),泉州海外贸易空前兴盛,城南紧邻晋江,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外商云集的地段,泉州城因应经济发展形势南扩,沿江岸设城垣,兴建德济门。现考古发掘的德济门遗址,年代涵盖南宋、元、明、清等朝代,由北向南分别由宋代城垣遗迹、宋元壕沟、元代及明代城墙遗迹、瓮城等系列遗迹组成,城门基础下发现有10余方宋元时期的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等石质构件。

德济门遗址是古泉州(刺桐)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物质空间见证,诠释了宋元时期海外交通和贸易对泉州城市格局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历史。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

金交椅山窑址属磁灶窑系,位于晋江南岸丘陵地带,瓷土丰富,毗邻梅溪,制瓷及运输条件得天独厚。窑场始建于唐末五代(10世纪),兴盛于宋代(10-13世纪)。目前考古发掘出四条结构大致相同的龙窑遗迹和一处作坊遗迹。磁灶窑系陶瓷产品以生活用品为主,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等诸多国家多有出土,频频发现于东海、南海等海域的沉船中,其器形、纹饰反映了海外市场和宗教文化用途的特征。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作为宋元时期泉州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址,是该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空前兴盛的生动例证。


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奠定格局,历经修葺,至今保存有盛唐以后大型佛寺在主佛殿前另建东西塔院的典型布局。寺院坐北朝南,中轴线院落中包括山门、拜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和藏经阁等。寺院东、西矗立的镇国塔、仁寿塔是中国最大仿木楼阁式结构石塔,均为五层八棱,高近50米,为可登临的外壁筒体内带塔心柱结构,抗震性极强,堪为举世罕见的杰作。其石作梁柱、斗栱均严格按照宋代营造法式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演变史中弥足珍贵的年代标尺。明代重建的大雄宝殿,供奉五方佛,为密宗仪制,其月台须弥座、后檐石柱则利用毁废的元代印度教寺院建筑构件,殿内斗栱为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形象,建筑风格融汇了大量外来宗教文化元素。

开元寺为泉州首寺,规模雄伟,气势恢宏,是唐宋以来,古泉州因海外贸易高度发达、社会稳定繁荣而产生的杰构,寺中众多文物古迹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在宗教、建筑与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交融和多元共存,至今仍可感受当时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的空前繁荣的盛景。


老君岩造像

老君岩造像位于泉州的母亲山清源山西峰下,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10-13世纪)道教石造像。造像依一块硕大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高5.63米,宽8.01米,慈祥和蔼,造型艺术和工艺水平极高。服饰和案几雕饰显示宋代特征而有唐五代遗风,线条简约,雕刻手法圆融纯熟,深具本土特征。

老君岩造像是泉州海外贸易兴盛而带来地方经济繁荣的产物,显示了当时泉州道教盛行、民间信仰多元化和儒、道、释并存的社会意识。也向世人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


泉州府文庙

 府文庙位于古泉州城中心,庙学合一,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传播儒学的中心,肇建于唐开元末年(739-741),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移建今址。文庙现存格局形成于宋代,坐北朝南,包括文庙、府学两组建筑。文庙包括棂星门(遗址)、大成门、泮池、泮桥和大成殿等重点建筑,府学包括育英门、学池、明伦堂等重点建筑。主体建筑大成殿历代皆有修葺,是典型的副阶周匝、重檐庑殿式形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文化、考古价值。

泉州府文庙规模为东南七省之冠,体现了泉州作为“文献之邦”、“海滨邹鲁”的深厚积淀,是古代泉州文教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具代表性的文化坐标。


 九日山祈风石刻

古代帆船出海凭藉季风驱动,故每年夏冬两季,市舶司官员和地方官吏都会在九日山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向海神通远王祈求航海顺风的官方典礼,并摩崖刻石记盛。分布在东、西两峰的10方航海祈风石刻,最早的为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最晚的为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其中,记载冬季启航祈风的石刻有6方,记载夏季回航祈风的石刻有3方,还有1方石刻则同时记载了一年两季祈风。

九日山祈风石刻记录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官员为“番舶”举行的彝典,体现了古代海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成熟,反映了顺应自然、独具特色的东方海洋文化,是古泉州刺桐港海外贸易繁盛的时代见证。


真武庙

庙东邻古刺桐港法石港区域江口码头,位于晋江入海口的石头山上,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至开宝六年间(967-973年),是祭祀海神真武大帝的庙宇。史载宋代泉州官员在此举行祭海活动,为往来船只祈求平安。建筑整体坐东朝西,现存山门、“吞海”石碑、凉亭、大殿等古建筑。

真武庙作为泉州海神信仰的重要遗存,生动展现了宋代泉州港繁荣时期独特的海洋观和海神信仰。


天后宫

天后宫是祭祀妈祖的庙宇。妈祖原名林默娘, 北宋湄洲岛民女,因预知天象、泅水救难、驱瘟除病,殁后被奉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地处古泉州城紧邻晋江的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庙址坐北朝南,整体建筑由山门、正殿、寝殿等组成,是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妈祖庙宇,具有传统的闽南建筑风格,是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

 泉州天后宫见证了中国东南沿海独特的海神崇拜,自宋元以来,泉州和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文化往来,“凡使海外,率皆制祭”,春秋两祀,成为国家彝典。随着泉州民众不断的海外移民和海外贸易活动,发祥于泉州的天后信仰也在世界传播,泉州天后宫成为妈祖信仰最为重要的传播中心之一。


伊斯兰教圣墓

安息着唐代武德年间(618-626年)通过海路来泉传教的伊斯兰教先知的两位门徒“三贤”、“四贤”。

墓廊中间竖立一方回历722年(1322年)的阿拉伯文《重修圣墓碑》,记录了三贤四贤事略以及圣墓受到尊崇和保护的情况。墓西侧有一方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汉文《行香纪事碑》,记录了明代航海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拜祭圣墓、祈求庇佑的事迹。

 泉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这里至今仍然生活着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后裔,保留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和众多史迹。圣墓是伊斯兰文化在泉州的传播和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实物见证。


清净寺

“圣友寺”(阿拉伯语译为“艾苏哈卜大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回历400年),元至大三年(1310年,回历701年),来自波斯设拉子城(今伊朗)的朝觐者艾哈玛德•本••贾德斯出资予以修缮。现存有石构门楼、奉天坛等建筑,呈现鲜明的西亚伊斯兰教寺院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遗址之一,清净寺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交通繁荣、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当时泉州与阿拉伯地区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摩尼教,于公元3世纪诞生于波斯,迅速传播于欧亚广大地区,约公元6-7世纪传入中国,9世纪传入泉州,改称“明教”。草庵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庵为草构,故名“草庵”。元代至元五年(1339年)草庵岩壁雕刻摩尼光佛造像,并建石室。现存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后部架于山崖之上。庵前古井曾出土刻有“明教会”铭文的宋代黑釉碗,说明草庵在宋代已是摩尼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作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是摩尼教在中国传播的珍贵物证,是宋元时期泉州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重要见证。


“泉州加油!祝福泉州!”


《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审议的世界遗产提名地清单》

泉州加油!

洛阳桥加油!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

欢迎发表见解!


- END -

台商区资讯

WeChat ID:qztsnet

转自晋江市文物保护中心

泉州微资讯综合

古泉州(刺桐)史迹官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请花1秒钟转发,您的转发就是最大的鼓励。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