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论语》全文朗诵


于丹论语心得:人生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处事之道

《论语》全文及注解 

《论语》全文及注解



 学而篇第一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 子:对男子的尊称,这里特指孔子。曰(约):说。时:时常。习:用于实践,实习。亦:也是。乎:吗。朋:同学为朋,同志为友。愠(运):怨恨,恼怒。”

【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注释】悌(替):尊敬师长。鲜(显):很少。犯上作乱:冒犯尊长,颠覆国家。

【译文】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巧:好。令:善于。色:脸色。【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 吾(务):我。日:每天。三:多次。省(醒):检查,反省。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

  【原文】子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 导:治理。乘(胜):军队基本单位,兵车一辆,兵士100人。"

【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事事认真,时时诚信,处处节约,关心群众,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悌(替):尊敬师长。【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贤贤:第一个贤为动词,第二个贤为名词。事:为…做事,事奉。"【译文】子夏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固:固执。过:过失。惮(但):害怕。毋(无):不要。【译文】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经常学习就不会固执,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终:去世的父母。远:祖先。【译文】曾子说:“认真办理丧事、深切怀念先人,社会风气就会归于纯朴。”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是:这个。邦:诸侯国。抑:还是。其诸:大概。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

【译文】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就能了解到该地的政事,是求来的?还是人家自愿告诉的?”子贡说:“老师凭着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品德得来的。老师的请求,与普通人的请求大概不同吧?”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斯:这。小大:小事大事。节:约束。【译文】有子说:“礼法的运用,以和为贵。这是最美好的传统,适用于一切事情。但仅知道‘和为贵’是不行的,违反礼法而讲‘和’是绝对不行的。”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复:实现。因:依靠。宗:可靠。【译文】有子说:“信誉符合道义,才能兑现诺言;恭敬符合礼法,才能远离耻辱;任用可信赖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焉(烟):语气词。也已:语气词。【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诸:之于的合音。磋(错的平声)。【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为政篇第二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注释】为(围):动词。北辰:北极星。【译文】孔子说:“管理国家要以身做则。如同北极星,安然不动而众星绕之。”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洁’。”

  【原文】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释】格:正。【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勿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勿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问孝:问怎样做才是孝。【译文】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违礼。”樊迟驾车时,孔子告诉他:“孟孙问孝于我,我说:‘不违礼’。”樊迟说:“什么意思?”孔子说:“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其:指父母。【译文】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关心父母的健康。”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色:脸色。弟子:晚辈。先生:长辈。 馔(卷):吃喝。曾:难道。【译文】子夏问孝,孔子说:“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吗?”

  【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曾整天同颜回谈话,他从不反驳,象笨人。后来观察,发现他理解透彻、发挥自如,他不笨。”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注释】廋(搜):隐藏。【译文】孔子说:“分析其动机,观察其行动,了解其态度;人藏哪去?人藏哪去?”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注释】器:用具。【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将要说的做出来,然后再说。”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周:合群。比(币):勾结。【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拉帮结派,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网):迷惑。【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走入中,就是祸害。”

  【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汝(如):你。【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缺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缺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禄:官员的工资。缺:放在一边。尤:过错。【译文】子张学做官,孔子说:“多听,不要说没把握的话,即使有把握,说话也要谨慎,就能减少错误;多看,不要做没把握的事,即使有把握,行动也要谨慎,则能减少后悔。说话错少,行动悔少,就能当好官了。”

  【原文】哀公问曰:?”孔子对曰:“举直措诸枉,;举枉措诸直,。”

【注释】措:放置。枉:不正。【译文】哀公问:“怎样使人心服?”孔子说:“以正压邪,则人心服;以邪压正,则人心不服。”

  【原文】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劝:勉励。如之何:怎么办。【译文】季康子问:“怎样使人尊敬、忠诚、勤勉?”孔子说:“举止端庄,能赢得尊敬;敬老爱幼,能赢得忠诚;任用贤良、培养人才,能使人勤勉。”

  【原文】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奚:为什么。【译文】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何不从政?”孔子说:“孝啊,就是孝顺父母、兄弟友爱,,这就是参政,难道只有做官才算从政?”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 輗(尼),軏(月):都是车上关键部位。"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原文】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因:沿用。或:有人。【译文】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

  【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鬼:祖先。【译文】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不敢做,是懦夫。”


   八佾篇第三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八佾(义):每佾八人,八佾只有天子才能用。孰:什么。【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原文】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掌握鲁国实权的三个家族在祭祖仪式结束时,唱着天子祭祖时所用的诗歌。孔子说:“歌词中的‘诸侯辅助,天子肃穆’,怎能唱于三家的庙堂?”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如…何:拿…怎么办。【译文】孔子说:“对于不仁的人,礼法有何用?音乐有何用?”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十分重大!礼仪,与其隆重,不如节俭;丧事,与其奢侈,不如悲戚。”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译文】孔子说:“偏远小国有君主,不如中原各国没君主。”

       【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曾:难道。【译文】季氏准备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天哪!难道说泰山会接受他们的无礼朝拜吗?”

  【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可争的事情。要争的话,就象射箭比赛:赛前互相行礼,赛后互相致敬。这样的竞争,具有君子风度。”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予:我。【译文】子夏问:“‘笑脸真灿烂啊,美目真妩媚啊,天生丽质打扮得真高雅啊’。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宣纸,然后才能绘画。”子夏问:“先有仁义,后有礼法吗?”孔子说:“子夏,你启发了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诗了!”

  【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证之矣。”

【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清楚,杞国不足以证明;商朝的礼,我能说清楚,宋国不足以证明。现在无法证明是由于文献不足,否则,我就能证明了。”

  【原文】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禘(帝):天子的祭祖典礼。灌:禘中的第一次献酒。

【译文】孔子说:“现在天子举行的祭祖礼仪,从一开始我就看不下去了。”

  【原文】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译文】有人问天子举行祭祖仪式的意义。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如同摆在这里吧!”指指手掌。

  【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注释】与:参加。【译文】祭祖如祖在,祭神如神在。孔子说:“自己不去祭,如同不祭。”

  【原文】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译文】王孙贾问:“‘与其祈祷较尊贵的奥神的保佑,不如祈祷有实权的灶神的赐福’,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犯了滔天大罪,怎么祈祷也没用。”

  【原文】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译文】孔子说:“周礼借鉴了夏、商两朝的礼法,真是丰富多彩啊!我赞同周礼。”

  【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陬(邹):孔子的家乡。【译文】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礼呢?进太庙,事事问。”孔子听后,说:“这就是礼。”

  【原文】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释】皮:皮做的靶子。为(卫):因为。科:等级。【译文】孔子说:“射箭比赛不以射透为主,而主要看是否射得准确,因为人的力量不同,自古如此。”

  【原文】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饩(戏)羊:祭祀用的活羊。【译文】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羊,我爱惜礼。”

  【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孔子说:“对领导尽礼,人们认为是谄媚。

          【原文】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定公问:“上级怎样对待下级?下级怎样对待上级?”孔子答:“上级尊重下级,下级忠于上级。”

  【原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却不淫秽,悲哀却不伤痛。”

  【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哀公问宰我,制作土地爷用哪种木头。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说:使人胆战心惊。”孔子听后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归:钱库。摄:兼职。塞门:屏风。反坫(电):专用土台。【译文】孔子说:“管仲真小气!”有人问:“管仲俭朴吗?”孔子说:“他家不仅有三个钱库,而且佣人很多,怎么俭朴?“那么管仲知礼吗?“宫殿门前有屏风,他家门前也有屏风;国宴有酒台,他家也有酒台。管仲知礼,谁不知礼?”

  【原文】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注释】翕(西):和谐。纯:美好。皦(脚):音节分明。【译文】孔子同鲁国乐官谈音乐,说:“音乐是可知的:开头是合奏;随后是纯正、清晰、绵长的音调,这样就完成了。”

  【原文】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注释】仪:地名。封人:守官。木铎(夺):木舌的铜铃,天子用于发号施令。【译文】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韶》《武》:乐曲名。【译文】孔子评论《韶乐》:“尽善尽美。”评论《武乐》:“尽美不尽善。”

  【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作为领导,对群众不宽容,对规章不严肃,办丧事不悲哀,我怎能看得下去?”


  里仁篇第四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注释】里:同…一起居住。【译文】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事。选住址不顾环境,哪算聪明?”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注释】约:贫困。【译文】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好(号)。恶(误)。【译文】孔子说:“只有仁者能正确地爱人,正确地恨人。”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苟(狗):如果。【译文】孔子说:“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就不会为非作歹。”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乌乎:怎么。造次:匆忙。【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盖:大概。【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喜欢仁道的人,认为仁道至高无上;厌恶不仁道的人,目的是避免受不仁道的人的影响。有能够一天尽心为仁道的人吗?我没见过没能力的,可能有,但我没见过。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注释】党:集团。【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各不相同。观察过错,就能了解人的精神境界。”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朝(召):早上。【译文】孔子说:“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恶:粗,不好。【译文】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耻于粗布淡饭的人,不值得交谈。”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注释】义:适宜。比:接近。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一切按道义行事。”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仁德,小人心怀家乡;君子心怀法制,小人心怀实利。”

  【原文】子曰:“仿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仿:依照。【译文】孔子说:“一切按利益行事的人,人人厌恶。”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何有:有什么问题。【译文】孔子说:“能以礼让治国吗?没问题!不能以礼让治国,怎么实行礼法?”

  【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走后,其他学生问:“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就是忠恕。”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注释】齐:看齐。自省(醒):自我反省。【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要反省自己。”

    【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几:婉转。【译文】孔子说:“父母有错,要好言相劝,听不进时,要尊重他们,要任劳任怨。”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要走远,必须远走时,一定要留下准确的地址。”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年龄,不能不知道。一因长寿而喜,一因年高而惧。”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注释】躬:自身。逮(代):做到。【译文】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是怕自己说到做不到。”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注释】约:约束。【译文】孔子说:“严于律己,就会少犯错误。”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讷(ne的去声):说话迟钝。【译文】孔子说:“君子要言谈简洁,要行动敏捷。”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者相聚。”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数(硕):屡次。斯:就。【译文】子游说:“在领导面前爱唠叨,就会自取其辱;在朋友面前爱唠叨,就会遭到疏远。”


  公冶长篇第五


  【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注释】缧绁(雷谢):捆人的绳子。【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姑娘嫁给他。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错。”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妻(气):把…嫁给他。【译文】孔子评论南容:“国家太平时,不会倒霉;国家混乱时,不会坐牢。”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原文】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注释】斯:指子贱。斯:指品德。【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这人是个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怎么会有好品德?”

  【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注释】琏瑚:宗庙中盛粮食的器皿。【译文】子贡问:“我怎样?”孔子说:“你啊,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问:“什么器皿?”答:“琏瑚。”

  【原文】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释】佞(宁去声):能言善辩。御:抵挡。口给:嘴快话多。【译文】有人说:“仲弓有仁德但没口才。”孔子说:“要口才干什么?善于辩驳的人让人讨厌。我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有仁德,要口才干什么?”

  【原文】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悦。

【译文】孔子要漆雕开当官。漆雕开说:“我还没自信。”孔子听后很高兴。

  【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桴(扶):木筏。

【译文】孔子说:“理想无法实现了,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啊,他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

  【原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宰:负责人,总管。【译文】孟武伯问:“子路的品行到达了仁的境界吗?”孔子说:“不知道。”又问。孔子说:“子路可以做大将,不知他仁否。“冉求怎样?”孔子说:“冉求可以当市长,不知他仁否。“公西赤怎样?”孔子说:“公西赤可以当外长,不知他是仁否。”

  【原文】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注释】与:赞同。【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看法。”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圬(污):抹墙。【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象朽木一样无法雕琢,象粪墙一样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他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看人,听他说,再看他做。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

  【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枨(成)。【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坚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么能坚强?”

  【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被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我也不愿强迫别人去做。”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子贡说:“老师的文章,可以听得到;老师有关本性和天道的理论,不是光靠听就能理解的。”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时,就怕又会听到另一件。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原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具有君子的四种品德:行为谦逊,尊敬上级,关心群众疾苦,用人符合道义。”

  【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交朋友,交往越久,越受人尊敬。”

  【原文】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智也?”

【注释】 " 蔡:大龟,因蔡国盛产大龟。山节:山形的斗拱。藻梲(桌):画了水草的柱子。"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建造自己的宗庙,房顶呈拱形,柱子上画着水草图案,庙内藏着大龟,象天子的宗庙一样,这怎么算明智?”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令尹:楚国的宰相。已:罢免。弑(式):下级杀上级。

【译文】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是认真地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抛弃家产跑了。到了另一国,他说:‘这里的大夫同崔子一样。’又跑了。再到一国,再说:‘他们同崔子一样。’再跑了。怎样?”孔子说:“算清白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原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愚笨别人学不来。”

  【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们志大才疏,文采扬扬,不知该怎样指导了。”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稀。”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仇,怨恨他们的人也就很少。”

  【原文】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释】醯(西):醋。【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直爽?有人向他要醋,他家没有时,却到邻居家要来给人。”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敝:损坏。盍(何):何不。伐:夸耀。施:表白。季路:子路。【译文】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孔子说:“这个社会完了!我没见过明知有错而能自我批评的人。”

  【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每十家必定有和我一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而已。”


   雍也篇第六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释】南面:指君主,因为坐北朝南为尊。【译文】孔子说:“仲弓可以当君主。”

  【原文】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无乃:岂不是。【译文】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人怎样,孔子说:“还行,办事简明。”仲弓说:“计划严密而又行动简明,以此来管理百姓,不也可以吗?计划粗糙而又行动草率,不也太随便了吗?”孔子说:“你说得对。”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贰:重复。【译文】哀公问:“您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答:“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对人发怒,不重复犯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却没有,没听说过谁好学。”

  【原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注释】釜(斧):约100斤。庾(雨):约40斤。秉:约2000斤【译文】子华出国当大使,冉子请孔子拿点米给子华的母亲。孔子说:“给一百斤。”冉子说:“给多点吧。“加四十斤。”冉子给了两千斤。孔子说:“子华在齐国,坐豪华车,穿名牌衣,我已听说了。君子君子只救济穷人,不添加财富给富人。”

  【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斗),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原思在孔子家做总管,孔子给他一万斤粮食,他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给你老家的乡亲们吧!”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騂(辛):红色。【译文】孔子讲到仲弓时,说:“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却象小牛犊一样,长出了红红的毛、尖尖的角,适宜于祭祀山神,即使没人想用,山神也不会答应。”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能做到三个月心中不违反仁道;其他人,只能十天半个月而已。”

  【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何有:有什么困难?没问题。【译文】季康子问:“可以让仲由当官吗?”孔子说:“仲由果断,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子贡当官吗?”答:“子贡精明,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冉求当官吗?”说:“冉求多才多艺,当好官没问题!”

  【原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注释】汶(问):鲁国的界河。【译文】季氏请闵子骞当费市市长。闵子骞说:“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有人请我,我就逃到外国去。”

  【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牖(有):窗户。【译文】伯牛生病。孔子去探问,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快要死了,命该如此吗?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箪(单):饭筒。【译文】孔子说:“颜回真贤德!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贤德!

  【原文】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注释】划:划定界线,停止前进。【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会半道而废,现在你还没开始,就不想前进了。”

  【原文】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注释】儒:读书人。【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学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学者。”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偿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澹(但)。偃:子游的名。【译文】子游为武城市长。孔子说:“你在那得到了人才吗?“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一贯走正道,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家里来。”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达也’。”

【注释】伐:夸耀。殿:殿后。【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打仗撤退时,主动在后面掩护,刚进城门,他策马快速通过欢迎队伍,说:‘不是我有胆走在最后,是马跑不快’。”

  【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鮀(脱)【译文】孔子说:“没有祝鮀的口才、却有宋朝的美貌,一生难免灾祸。”

  【原文】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孔子说:“谁能出门不走门,为什么没人走我这条路呢?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彬彬(宾):搭配恰当。史:言词华丽。【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品质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罔(网):欺骗,不正直。【译文】孔子说:“人正直,才能生活幸福;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生活平安,那只是侥幸逃过了灾难而已。”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

  【原文】樊迟问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智,孔子说:“做事顺应民心,尊重宗教却远离宗教,就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原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原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孔子说:“齐国的制度经过改革,就能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的制度经过改革,就能走上正道。”

  【原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觚(孤):一种酒具,孔子说该话时,其形状与以前不同。

【译文】孔子说:“这种祭礼用具,四不象,这是什么用具!”

  【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宰我问:“作为一个仁慈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个仁慈的人落井了’,他会跳下去吗?”孔子说:“怎么能这样?君子可以去救人,却不可陷进去;可以受欺骗,却不可以盲目行动。”

  【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

【注释】约:约束。【译文】孔子说:“广泛学习、遵纪守法,就不会误入歧途!”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孔子会见了风流大美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夫子发誓说:“若我有歪心,老天讨厌我吧!老天讨厌我吧!”

  【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民鲜久矣。”

【注释】中庸:恰到好处。鲜(显):很少。【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道德标准,可算至高无上了!人们缺少它很久了。”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述而篇第七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孔子说:“传授知识而不从事创作,相信先人而又爱好古代典籍,我可以自比于商朝时的老彭。”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识(志):记住。【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徙:迁移。【译文】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释】燕居:闲居。申申:衣冠整洁。夭夭:轻松舒适。【译文】孔子在家没事时,衣冠整洁,悠闲自在。

  【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严重啊!很久没再梦见周公了。”

  【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品德、心怀仁慈友爱、陶冶高雅情操。”

  【原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束脩(修):十条干肉。【译文】孔子说:“只要带了见面礼,没有我不教育的人。”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悱(匪):想说却说不出来。隅:角落。【译文】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

  【原文】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有戴孝人在旁时,孔子从未吃饱过。

  【原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当天哭过,孔子一天就不唱歌。

  【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暴虎:空手斗虎。冯河:徒步过河。【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受重用时,就展露才华;不受重用时,就韬光养晦。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子路说:“您带兵作战时,让谁辅助?”孔子说:“徒手斗猛虎、赤脚过深河,至死不悔的人,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那种小心行事、以智谋取胜的人。”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原文】子之所慎:斋、战、疾。

【译文】孔子慎重的事:斋戒、战争、疾病。

  【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原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冉有说:“老师打算辅佐卫国的君主吗?”子贡说:“哦,我去问问。”子贡进去后,问:“伯夷、叔齐那种人?”答:“古代贤人啊。”问:“他们后悔吗?”答:“求仁而得仁,后悔什么?”子贡出来说:“老师不会去。”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肱(工):胳膊。【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

  【原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五十岁学《周易》,就可以无大错了。”

  【原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雅言:普通话。【译文】孔子有时讲普通话:读诗、读书、举行典礼时,都用普通话。

  【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原文】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人可作为我的老师。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予:我。桓魋(环葵)【译文】孔子说:“老天赋予我高尚的品德,追杀我的人能把我怎样?”

  【原文】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教学有保留吗?我没有保留,我没什么不是同你们一起做的,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原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释】有恒:持之以恒。无而为有:本来没有却装作有。约:贫穷。乎:于。【译文】孔子说:“圣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一心向善的人,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拥有、空虚却装作充实、贫穷却装作富裕,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很难一心向善!”

  【原文】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宿。

【注释】纲:网上总绳。弋:用带绳的箭来射鸟。【译文】孔子只钓鱼而不撒网、只射飞鸟而不射睡鸟。

  【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注释】盖:大概。知之次也:仅次于生而知之者。【译文】孔子说:“有一种人,不了解情况就冒然行事,我不会这样。多听,向先进人物学习;多看,把细节牢记在心。就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

  【原文】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注释】互乡:地名。与:赞赏。【译文】有个地方风气不正,那里的人不讲道理,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疑惑。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有进步,过去的就不要提了。”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袒护人,君子也袒护人吗?昭公娶了一个吴国人做夫人,也姓姬,他却将她改名换姓,叫她吴孟子。他也知礼,谁不知礼?”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有错,就必定有人知道。”

  【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注释】反:反复。和(贺):跟唱。【译文】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后自己跟着唱。

  【原文】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莫:大约。躬行:身体力行。【译文】孔子说:“在理论知识方面,我还过得去;在品德修养方面,我却做得不够好。”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抑:只不过是。云尔:这样说。【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可以这么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

  【原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请祷:祈祷。有诸:有这回事吗?诔(垒):祈祷文。祗(其):地神,天神为神。【译文】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答:“有。我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孔子说:“我早就祈祷了。”

 【原文】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注释】固:简陋。【译文】孔子说:“奢侈就会骄狂,节约就会寒酸,与其骄狂,宁可寒酸。”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武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泰伯篇第八


  【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注释】泰伯:周文王的哥哥。【译文】孔子说:“泰伯的品德高尚极了!三次让出王位,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故旧不遗,。”

【注释】葸(喜):胆怯。绞:说话尖刻。笃(赌):忠实。偷:淡薄。【译文】孔子说:“恭敬而无礼则徒劳,谨慎而无礼则胆怯,勇猛而无礼则闯祸,直率而无礼则尖刻。如果领导能真心爱护亲属,则百姓就会崇尚仁爱;如果领导能真心爱护故旧,则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

  【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背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注释】鄙:粗野。背:背理。笾(边)豆:祭祀用具。有司:主管某方面的官吏。【译文】曾子得了重病,孟敬子来探问,曾子说:“鸟快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君子所重视的问题有三个:表情动人,就可以避免粗暴无理;脸色严肃,就可以得到信任;言谈优雅,就可以避免庸俗荒谬。礼仪方面的事,有人负责。”

  【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自己才华横溢却向俗人请教,自己知识渊博却向文盲请教;有知识谦虚为没知识,有才能谦虚为没才能,从不计较别人的无理冒犯。从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已:停止。【译文】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注释】疾:厌恶。【译文】孔子说:“崇尚勇猛而讨厌贫困的人,是祸害;被人唾弃的没良心的人,是祸害。”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一样的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吝啬,也就不值一提了。”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笃(赌):忠实。【译文】孔子说:“坚守信誉,努力学习,誓死主持正义;不入险地,不住乱世;国家太平则一展才华,社会黑暗则隐姓埋名。治世中,贫贱就是耻辱;乱世中,富贵也是耻辱。”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侗(同):幼稚。愿:朴实。悾悾(空):诚恳。【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看上去忠厚却不讲信用,我无法理解这种人。

  【原文】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间(见):找出空隙。菲(匪)薄。黼(扶):祭祀的衣服。冕(免):帽子。沟洫(序):沟渠。【译文】孔子说:“禹,无可挑剔。他自己粗茶淡饭,而祭品却很丰盛;自己衣服朴素,而祭服却很华美美;自己宫殿简陋,却尽力兴修水利。禹,无可挑剔。”


  子罕篇第九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极少谈论:私利、命运、仁道。 【原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原文】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四种弊病: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九夷:东部少数民族地区。或:有人。【译文】孔子想到一个边远地区去住。有人说:“这地方很落后,怎么办?”孔子说:“君子住在那,还有什么落后?”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献身祖国,在家孝顺父母,尽力办好丧事,不酗酒,对我有什么问题?”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释】秀:庄稼开花,实,结果。【译文】孔子说:“出了苗而不开花的情况是有的!开了花而不结果的情况也是有的!”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值得敬佩,怎知后代不如今人?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的人,就没什么前程了。” 

  【原文】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逊与之言,能无悦乎,绎之为贵。悦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法语:合乎法则的话。与:赞扬。绎:分析。末:没有。【译文】孔子说:“合情合理的规劝,能不听从吗?改正了错误才是可贵;恭维赞扬的话语,能不令人高兴吗?分析了原因才是可贵。只高兴而不分析、只听从而不改正的人,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三军:周朝12500为一军。匹夫:普通百姓。【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原文】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原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共同学习,不一定能共同进步;共同进步,不一定能共同创业;共同创业,不一定能共同开拓。” 

  【原文】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释】唐棣(地):一种花。尔:你。【译文】有一首诗这样说:“唐棣开花,翩翩摇摆,我能不思念吗?只是离得太远了。”孔子说:“不是真的思念,如果真的思念,再远又有什么关系?


  乡党篇第十


  【原文】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注释】恂恂(旬):恭顺。便便(篇上声):口齿伶俐。【译文】孔子在乡亲面前,温和恭顺,象不会说话的人;在宗庙朝廷里,口齿清晰,只是很谨慎。

  【原文】斋,必有明衣,布。斋必变食,居必迁坐。

【译文】斋戒沐浴时,必有布做的浴衣。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改变住处。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脍(快):切细的肉。饐(义):陈旧。餲(爱):变质。馁(内的上声):鱼腐烂。脯(府):熟肉干。【译文】粮食尽量精,肉类尽量细。变质的东西不吃;变色的东西不吃,变味的东西不吃;烹饪得不好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切的不好看不吃;调味品不好不吃。肉类虽多,但不要吃过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从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时不说话,睡觉时不说话。

  【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译文】乡亲们的饮酒仪式结束时,要等老人出去后,才能出去。

  【原文】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注释】齐衰(资摧):丧服。狎(霞):亲昵。馔(赚):饮食。【译文】见穿丧服的人,即使再亲密,也一定要严肃;见穿官服的人和盲人,即使再熟悉,也一定要有礼貌;在车上遇到送殡的人,一定身体前倾表示同情,遇见背负版图的人也一样;在重大宴席上,一定表情严肃致谢;遇到打响雷、刮大风,一定表情严肃表示对天的敬畏。

  【原文】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说:“不踏着前人的脚印走,学问也就难以精通。”

  【原文】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注释】笃(赌):忠诚。与:赞同。色庄:外表庄重。【译文】孔子说:“赞赏忠诚的人,是君子?还是伪装的?”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摄(聂):夹。哂(沈):讥笑。端:礼服的名称。章甫:礼帽的名称。相:司仪。铿(坑):象声字。撰(赚):描述。舞雩(鱼):鲁国祈天求雨的地方。【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孔子说:“不要顾及我年长,而不敢讲真话。你们经常说,没人理解你们,如果有人理解并重用你们,你们打算咋办?”子路急忙说:“较大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外有强敌入侵,内有饥荒肆虐,我来管理,只要三年,可使人人有勇气,个个讲道义。”孔子微笑。“冉求,你怎样?”答:“方圆几十里的地方,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可使百姓衣食充足,至于精神文明,要等能人来教化。“公西赤,你怎样?”答:“我不敢说能干好,但愿意学习。祭祀的事,外交的事,我愿穿着礼服,做个助理。“曾点,你怎样?”曾皙弹琴正接近尾声,他铿地一声放下琴,站起来说:“我与他们三位不同。”孔子说:“说说有什么关系?只是各谈各的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夫子感叹说:“我欣赏曾点的情趣。”其他三人走后,曾皙问:“他们三人的话怎样?”孔子说:“只是各谈各的志向而已。“您为何笑仲由呢?“治国要讲礼让,他的话一点也不谦虚,所以笑他。“冉求谈的是治国吗?“怎么见得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就不是治国呢?“公西赤谈的是治国吗?“祭祀和外交,不是国家大事是什么?如果公西赤只能当助理,谁能当总理?”




往期精彩,同样不容错过!

  1. 贵阳市花溪区三合学校(简介)

  2. “最优秀老师”活动(小学组)

  3. “最优秀老师”活动(中学组)

  4. 学生必记国学知识

  5. 未来30年,你的子女将面临怎样的职业世界?

  6. 中国最高水平古诗词100强排行榜

  7. 让孩子走运的二十个秘籍

  8. 易经回答人生的64个感悟

  9. 激励孩子一生的名言(为人父母必读)

  10. 三字经 • 弟子规

欢迎在文末“留言”处聊聊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三合学校 微信号:shxx2000
训: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论语全套解读》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