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学中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三毛曾写道“看著那一墙的小抽屉一开又一开,变出来的全是不同的草根树皮,连带加上一个个又美又诗意的名字,我又换了念头,觉得在中药房深深的店堂里守著静静的岁月,磨著药材过一生也是一种不坏的生涯。”



许叔微也曾说过:医之道大矣。可以养生,可以全身,可以尽年,可以利天下与来世,是非浅识者所能为也。古代很多中医大家精通经学专于儒道,不少还是内家拳易筋经或八段锦的高手。中医之道首推四大经典,浓缩了古来圣贤大成智慧。都说中医不过是生活的延伸,只是我们还远远不懂生活。



中医学以中国哲学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通常完整的中医处方,至少包括四项以上:情治、忌口、运动、中药的使用,或针刺、艾灸、推拿等。故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盘考量。中医学的价值之一在于方剂,药方是医者的经验结晶。



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鉴别的方法主要有手摸、口尝、鼻闻、水试和火试。



-

中药入药典的有几千种之多,非一朝一夕可以熟知的,更何况,药性的把握来自实践呢。这里来简单讲讲“如何入门学中药”。

-

对中医开始感兴趣、想学又一时找不到入手点该怎么办?


是的,该怎么办呢?难道说找一些书看看就可以了吗?绝不是这么简单。就像可能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你,觉得对股市的感悟有几何呢?你是怎么研究股票的呢?是看几本书就换的来的吗?你会说,不,绝不是。那是生活的缘分,是思想的碰撞,是岁月带给你的阅历的累积包括真实的创伤和实惠的财富,是前辈圣贤对你的无私教诲。没有谁生来就会打仗,李云龙不识字,那么他是怎么从一个农夫成长为一代名将呢?(李云龙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但他是以多名我军虎将的真实原型塑造的比如钟伟将军、。)你也大可不必羡慕科班学校毕业的学员,你看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几乎都在老蒋手下,不也是都灰飞烟灭了吗。入手点没有一定之规,也许是时势造英雄,也许是命中注定,但不管怎样,你得在灵魂深处先有一个想学的种子,这个种子在足够的外因作用下迟早会生根发芽。



有的人悟性极高,无师自通,其教书先生见到他都恨不得拜此学生为师,比如小时候的老子,谁有能力作他的老师呢?比如六祖慧能,少时一句开悟,从此天地之间的学问没有他不知道的。学问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谁能解释的清楚。你要没有这般根器,就老老实实的学习吧。



乾隆皇帝的御医黄元御自幼聪慧,本来一心考取功名,后患眼疾被庸医误治使左目使命。从此舍仕途而入中医,半路出家后竟然技压群芳,为乾隆治好了太医院治不好的病。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年轻时根本无心学医,后由于母亲的胃病而群医无策,年轻的丹溪先生干脆放弃仕途自学成才,苦读素问,五年后后竟亲手治好了母疾。经方派大家许叔微曾经也是大秀才,一场疾病让他眼睁睁的看着父母死去而束手无策,从此他弃文从医终成一代宗师。上述这种秀才改行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很佩服这些秀才的读书能力。自古秀才走两个极端:一是沦为左琴右书,高谈虚论者,此等口中虽有千言,实则百无一用,这有点象现在股市里靠出炒股书或股评赚钱者。另一个极端就是由书入道,从此具备了超强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书只是文字的载体。文字只是思想的阶梯,就像是渡你过河的小舟,目的是河对岸,而不是过河的工具。想学中医就必须在四大经典上下一番苦功夫,这是伟大的古来圣贤为后世子孙所做的诺亚方舟。古文的确难懂,我们这个时代比朱丹溪、许叔微哪个年代更难懂,但再难懂也不是不能懂,古印度达摩的师傅对达摩说中国人都有大成智慧所以达摩才到中国来传法。日本得到黄帝内经太素时把之奉为国宝,我曾今想过日本人怎么学中国的医古文?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法正确的翻译出来,一是文字中我们很多都不懂,二是很多书上的概念日文里没有。所以我的结论是日本人要想学中医,他必须先学成中国通,而后再用中文学内经。你看日本人都不怕,我们怕什么?


南宋 - 李唐 -《炙艾圖》


古人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但还有一种人学中医比秀才还容易。那就是内家拳练家子。自古内家拳高手没有不懂中医的,否则他也不是高手,他成为高手也会摔下来。内家拳练到一定程度,对经络气血,对天地之气,对无形无相而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会产生一种觉,而这种觉所感知的东西和经典里说的一模一样。后来我才想明白一个道理:凭什么古来圣贤能够写出经典?他们凭什么知道天体运行与人体气血变化的关系?他们凭什么察觉看不见的经络穴位?他们凭什么见其生而知其死?他们凭什么能够推算上万年的周期规律?他们凭的就是这个觉,不同的是他们的觉得能量太强大,我们的太渺小。很多中医通过了考试,对书本也很熟练,也能混口饭吃,但他们没有这种觉,他们还是伪中医;一些业余玩家,一个眼神就知道很多事情,他们其实是真正的中医,中不中医不在职业的形式之分。



中医学习你定要从现代信息中独立出来。你越是安神定志越是无欲无求就越能领悟书中的要领,就越能看到你曾经看不到的东西。把心思放在争名逐利中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何况干坑蒙拐骗勾当者,何况欺压良善者,何况谗言献媚者。这些人浊气深重,蒙蔽慧根,所以没有机会。



人们对中医的偏见什么时候都存在,初学者要思想独立,立场坚定。鲁迅的父亲死在庸医手里,这让他看不起中医,所以才去日本学西医,他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他和上述许先生、黄先生、朱先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这样正说明中医是难学的,连鲁迅先生这样的人都产生偏见,何况一般人。难度大,意义更大。许叔微说:“医之道大矣。可以养生,可以全身,可以尽年,可以利天下与来世,是非浅识者所能为也。”这个意义,不是一个刀笔吏可以比拟的。许先生一生为人看病不受一分钱,他为蔡京治好了病,蔡京给他大官做他不要,他当教书先生养家糊口。先生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其后世子孙历朝历代为人们所尊重。



如果初学者嫌内经太难懂,也可学现代一些白话文的著作或视频。但是别忘了,和学别的一样,功夫在诗外。其实,中医并不难,中医只不过是生活的延伸,只是我们还远远不懂生活。


下面来认识一下几款常见的中药。其实这些只是中药中的沧海一粟。



厚樸


别名紫朴、紫油朴、温朴等,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中药材中专指该植物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皮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切丝,姜制用。对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疗作用。还能加入癌症药物中。



芍藥


想不到芍药也是一味中药!芍药,别名别离草、红药等,属五桠果目,多年生草本。芍药的根鲜脆多汁,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医认为: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



车前子


车前子是大车前、车前、平车前、海滨车前、长叶车前的别称;药用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可以除去杂质。药用别称:车前草、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生用或盐水炙用。主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山区平地均可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本品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为常用药材。



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桔梗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



藿香


藿香,又名:合香、苍告、山茴香等,属唇形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花冠淡紫蓝色,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中国药典规定只有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



天南星


天南星,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块茎扁球形,直径2-4厘米,顶部扁平,周围生根,常有若干侧生芽眼。天南星块茎含淀粉,可制酒精、糊料,但有毒,不可食用。入药称天南星,为历史悠久的中药之一,能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癎;外用治疗疮肿毒、毒蛇咬伤、灭蝇蛆。用胆汁处理过的称胆南星,主治小儿痰热、惊风抽搐。



侧柏叶


侧柏叶,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和叶。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阴干。本品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山栀


山栀,又名木丹、鲜支、卮子、越桃、玉荷花、白蟾花等,常绿灌木,高达2m左右,白花有芳香,属茜草科栀子属植物。山栀的叶、花、果实及根均能入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的功效。山桅子叶:用于跌打损伤。用鲜叶捣成糊状敷于患部,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其汁洗疳痔疗,散毒疮。山栀子花:清肺、凉血。用花三朵与蜂蜜少许同煎服,治肺热咳嗽,吐黄痰。用花数片,焙干末吹鼻治鼻血不止。



菖蒲


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菖蒲其花、茎香味浓郁,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强身健体。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祛湿解毒之药。



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龙胆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平卧或直立,短缩或长达5厘米,具多数粗壮、略肉质的须根。主治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