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覆盖百分百谁来养护成为大难题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5-06 22:39:24

除颤监护仪

来源:大连晚报


当下,正盛行全民健身。豪华奢侈的健身房价格高,校园操场的开放时间又很难赶上,自然,位于各小区、公园、广场的公益性健身设施很受市民青睐。早晚居民健身高峰期,健身器材供不应求,但也正因为如此频繁使用,健身器材已有不少锈迹斑斑、螺钉脱落,甚至“缺胳膊少腿”。器材有了,谁来维护是一大问题。而受损的健身器材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来玩的人大都是老人和孩子,健身不成,反易伤身。谁负责维修这些健身器材?器材伤人该找谁?日前,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健身器材损坏不是个案


我市从2006年开始利用彩票公益金每年为全市100个社区分别建设100个室内健身活动室和100个室外健身路径,每个健身活动室和每个健身路径都配有至少5件以上健身器材。当前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数量,据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已经100%覆盖城市所有社区。


健身器材给市民健身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其损坏问题在一些社区及休闲广场比较常见,并且迟迟得不到维修。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马栏河桥旁边的同泰广场。围绕广场一圈,设有几处健身器材,部分器材已经锈迹斑斑。而受损最严重的要数漫步机,三组器材的踏板高低不一,记者试着上去玩了一下,感觉踏板有些松动,还发出吱吱悠悠的声音。仔细一看,才发现踏板连接处的螺钉大部分都没了。


而在车家村附近的一个小区,健身器材同样存在损坏问题,漫步机仍是“受伤”最重的,由于没有及时维修,居民没法玩了。一名社区干部告诉记者,大多数居民都很偏爱漫步机,有时需要排队等候,因为频繁使用,因此很“受伤”。她表示,器材坏了,她就上报给了街道,但不知什么原因还没有修。而在旁边的一个封闭小区里,有的器材也坏了,社区将居民的反映告诉了物业,而至今物业也没有修。


到底谁来维修是个难题


这些健身器材有的损坏已久,可至今仍然无人修理,到底谁该做这件事呢?


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和维护遵循“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对已经建立物业管理公司的小区,全民健身工程(点)的管理要纳入物业管理范围,明确其维护职责。未建立物管公司的,先由街道和社区负责维护。不过记者在随后对街道和社区方面的采访中听到的却是另外一番苦衷:“不是我们不想维修,我们本来就没有这方面的资金,让我们来承担这份义务,实在太难了。”另外,根据一般的规定,器材厂商也只负责一年时间的保修,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有钱建设,无钱养护,已关系到公益性健身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孩子用成人器材存隐患


双杠、举重等器材被舍弃将维修资金


交由社区负责落实?


健身器材没人维护成了空摆设还好,但要是造成人身伤害可就麻烦了。走访时,记者发现时常有孩子在这些健身器材上攀上爬下。健身器材基本都是成人型号,对儿童而言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在这些健身器材上,记者看到每种健身器材上都标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比如漫步机,除了在上面写有“该器材不推荐儿童使用”外,在注意事项上还会标明:“使用中双手应紧握手把,以防意外摔下。漫步摆幅不宜过大,以避免伤害他人。”此外,还会标上锻炼方法和主要功能。


记者随机问了几个市民怎么使用健身器材,他们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直观印象,或者参照别人的方法来使用,而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过器材身上的“说明书”。市民李女士说,就因为忽略了使用说明,她的母亲在使用太极柔推器时不慎将腰扭伤了。白山路街道解放社区的社区干部告诉记者,前些日子,她亲眼看到一个孩子在玩器材时,撞倒了另一个孩子。当天,她在走访时路过小区的健身广场,看见有几个五六岁大的孩子正在围着漫步机玩,其中一个孩子脚踩在踏板上,摇晃起来,可能力小控制不住,结果荡起来的踏板碰倒了边上另一个孩子。幸亏孩子的力量不大,被碰倒的孩子只是腿被碰青了,没什么大碍。记者了解到,儿童、老人在健身器材上受伤是常有的事。


双杠、举重等器材被舍弃


以上的受伤原因是由于锻炼者本身忽视器材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或者儿童玩成人用健身器材而导致的。但在使用健身器材过程中,由于器材的故障而受伤,究竟该找谁负责呢?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在器材一年的保修期内,应该找厂家;期限外的话,还是应该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找物业或者街道、社区。


这个月初,泡崖街道万众社区的小区里更新了一批健身器材,居民对此都感到很高兴。但一些年轻人却赶紧跑到社区说,现在的健身器材大都是供老年人玩的,希望能够保留原有的双杠、举重等器械。万众社区书记杨秀琴对记者说,双杠、举重等器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相关部门也是考虑到了市民的安全,才放弃这些器械。“一方面是让市民得到充分健身锻炼,一方面是保证他们的安全,这两者总是让人很纠结。”她说。也有市民提议,相关部门应当在设立健身器材的同时,设立一些儿童健身设施。


此外,不少健身器材由于长期缺乏清洗消毒,加上市民使用时不注意公共卫生,由此带来的卫生隐患令人担忧。有的人在使用单杠或双杠时,会习惯性往手掌心吐点唾沫,再抓住器材进行锻炼,有的人还穿着鞋踩在健身器材手柄上。


市民王先生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健身器材的清洁工作,经常对健身器材进行清洗消毒,不要让健身器材因卫生问题反倒损害了健康。而定期清洗消毒又是一笔经费问题。


将维修资金


交由社区负责落实?


说来说去,矛盾的焦点都落在资金上。


据了解,去年在解答市民有关维修健身器材的问题时,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他们正准备尝试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如在健身点旁边放置广告牌,把广告收入用于设施的维护,或由单位、厂商“认养”、冠名等等。但昨天,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说,这种方式目前并不理想,原因很可能是没有什么利润空间。


市民们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沈先生曾在民意网上提出过相关的建议。他说,应先按照过去谁安装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检查统计,拿出整修方案尤其是资金预算,同时对于需要新安装的通过社区申报也拿出计划。具体实施时,建议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将维修资金交由社区负责落实,市区负责监督、群众评议验收。沈先生说,今后这些健身器材的管理维护就由社区负责,市区建立预算管理办法,按数量时间拨付资金到社区。社区要建立维护管理制度,比如建立社区体育协会,有群众实行自我管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维修,保证安全。维修资金定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等。他还说,对于小区过去由开发单位安装的此类器材,社区和业委会可以监督物业公司负责管理维护和更新。“这样政府、社区、小区、居民群众共同合作,一定会改变目前这种有人建,没人管的局面。”沈先生说。


相关


规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0年,我市就已出台《大连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办法对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管理、奖惩等问题进行了明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管理,由市、区、街道的体育部门或文体站定期督查;


二是强化受赠单位的管理,要有指定的人员维护;


三是器材厂商结合管理,落实售后服务;


四是群众自发管理,组织志愿者队伍。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