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乡各村的礼仪习俗,看看与你们那里有何不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鹿泉吧关注我哟

 定期推送鹿泉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鹿泉最接地气、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广告合作:13780317664)

石井乡礼仪习俗

第一节  婚 嫁

一 择偶变化

1.择偶方式

20世纪50年代以前,青年男女的婚姻大事与“孝道”紧密联系,大都由父母或长辈做主,由媒人为男女双方家庭说合,双方家长同意方可定亲,儿女只能被动服从,否则就是不孝。一般不允许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定亲。这种建立在“孝道”上的婚姻关系使很多有情人难成亲眷,往往酿成很多悲剧。

解放后,新中国颁布了《婚姻法》,废除了包办婚姻,提倡青年男女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即使由媒人介绍,也得双方本人自愿。倘若男女双方及双方家长都同意,即可换帖订婚;若男女双方愿意,家长不同意,多数人采取的是尊重家长意见,另择配偶。旧的婚俗习惯依然存在,青年男女还未能真正做到婚姻自主。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年男女的交际面越来越广,双方通过自身的亲自接触、或电脑网络的联系、或亲朋好友的相互介绍,会认识更多的异性,择偶面越来越广。从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此时,只要男女双方愿意,大多数父母也就对此认可,不再加以干涉。进入21世纪,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已是平常之事,真正进入了婚姻的自由王国。

2.择偶条件

解放以前一直到解放后70年代末,青年男女的择偶条件始终是两个方面,一是看本人的条件,如人品、相貌、文化程度、能力大小等以及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属相,二是看对方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条件的好坏,如房屋、土地、钱财等。属相的相合相克在过去青年男女的婚配中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甚至是主要地位,即使改革开放后仍在婚配中占有重要地位,儿女结婚父母都要请人看男女双方属相是相合还是相克。为此,民间编写了婚嫁属相相合相克的词句:即属鼠的宜配属龙、猴、牛,忌配属兔、羊、马、鸡;属牛的宜配属鼠、蛇、鸡,忌配属羊、龙、狗、马;属虎的宜配属马、狗,忌配属蛇、猴;属兔的宜配属羊、狗、猪,忌配属鼠、牛、龙、鸡;属龙的宜配属鼠、猴、鸡,忌配属牛、兔、狗、龙;属蛇的宜配属牛、鸡,忌配属虎、猴、猪;属马的宜配属虎、羊、狗,忌配属鼠、牛、马、兔;属羊的宜配属兔、马、猪,忌配属鼠、牛、狗;属猴的宜配属鼠、龙,忌配属虎、蛇、猪;属鸡的宜配属牛、龙、蛇,忌配属鼠、兔、鸡、狗;属狗的宜配属虎、兔、马,忌配属牛、龙、羊、鸡;属猪的宜配羊、兔,忌配属蛇、猴、猪。

进入90年代,男女双方的择偶条件变得多元化,人品、相貌、年龄、身体状况、脾气性格、职业好坏、交际能力、本领大小、个人潜在的发展前途、职业好坏、工资多少、家中房子、汽车、父母亲的工作和地位等都是双方择偶要考虑和衡量的条件,只是双方择偶时各有侧重而已。即使如此,有的家庭父母仍然请人为儿女看属相是否相合,属相相合相克在青年男女婚配中仍存在重要影响。

青年人的择偶倾向也随社会潮流的变化而变。50年代以前择偶倾向于房子和土地的多少以及家庭的富裕程度;50年代到60年代是先军官后铁路,然后是干部;70年代倾向于当兵的、非农业、贫下中农;80年代以后倾向多元化,如正式工、挣钱多的老板、国家干部、本领强的人、文化程度高的知识分子、家中有房子有车子的富裕户等。进入21世纪,择偶倾向多元化更加明显,令人眼花缭乱,难以表述。

3.择偶范围

石井乡所属村庄为山村,如山后张庄、封庄、东庄、黄岩、天井沟、栈道,这些村庄比较封闭,交通不便,生活艰苦。20世纪70年代以前,平原地带和城里的人都不愿嫁到这里来,青年男女择偶多在本村和邻村范围之内,素有“好女不出村”之说。日久成俗,大多数家庭不愿让自家闺女远嫁外地,一是为了行走方便,二是能够相互有个照应。这种习俗历代相延,即形成上述村庄“同村之人辈难分,方圆十里多连亲”的地域性亲属关系。相对而言,北薛庄、岸下、石井由于距离获鹿城近,地域不太封闭,青年男女择偶的地域性范围要明显大些。

改革开放后,随着石井乡经济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各村采石企业大量开办,来自外县、外市,甚至外省如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打工人员大量进入本乡境内,石井乡青年男女择偶范围明显扩大,本乡许多青年男子与外县、市,以及川、贵、云青年女子成婚,甚至一些外地男子倒插门与本乡女子成婚。这一时期,石井乡青年男女择偶范围从本乡扩大到本县、本市、本省甚至全国各地。进入2010年后,按照政策,采石企业开始纷纷关停,外来务工人员纷纷撤走,但随着电脑、手机的大量普及,以及石井乡青年大量外出打工,本乡青年择偶范围仍遍及全国各地。与70年代以前相比,择偶范围已有天壤之别。


二 婚嫁程序

1.订婚

 订婚是表示男女婚事确定下来的一道程序。男女双方家庭经议婚即婚姻关系确定后,便由男女两家各拿子女庚帖进行互换(俗称换帖),一般是男方长辈或媒人执男方庚帖(上附聘礼,多为首饰、衣服、财帛之类物品)到女方家上门定亲。换帖时,女方所要财礼目录记录在回帖的反面,并有薄物回赠。男方如接受女方出具的财礼数目,即为订婚成功,否则便告“吹灯”。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换帖订婚仪式逐渐消失,被新的订婚仪式所替代。改革开放后,订婚仪式是由媒人和双方家长坐在一起吃一顿饭,一切事宜都在餐桌上商定,叫做“会亲家”,彩礼由过去的物品改为现金,当面付清或由他人代办,彩礼数目也由过去的几百元逐渐上升至几千元,2000年后逐渐升至几万元。当然,女方也有陪送,陪送物品有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电动车、电脑,甚至汽车、房子,有的干脆出钱,有几千元、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不等。

2.选定吉日

订婚后,男女双方家庭商定完婚吉日。吉日是根据女方的属相选择确定的。通常每个农历年有两个大利月,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个,如属鸡和属兔的大利月是正月和七月,属猴和属虎的是二月和八月,属猪和属蛇的是三月和九月,属狗和属龙的是四月和十月,属牛和属羊的是五月和十一月,属鼠和属马的是六月和腊月。吉日具体在大利月的那一天,则要请专门看属相之人确定。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进入90年代后,有的家庭定吉日时不太讲究大利月,利用假日和法定节日如“五一”“七一”“十一”“元旦”结婚的不在少数。

3.迎亲前的准备

女方聘闺女,俗称“有女不愁嫁”,所以婚前的准备工作要简单得多;男方娶媳妇是大事,相对而言婚前准备工作较多。

首先是“请客(qiǎ)”。吉日定下来后,在吉日的前一天,男女双方都要请“当家子”(一个家族中的成员)及有关好友聚到一起,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商量结婚那天迎亲、送亲、做饭等各项工作安排,定人定则,各负其责。这顿饭叫“请客”,有的地方也叫“破盘子”。

其次是选择定好娶客,一般是“双接双送”。讲究三种人不能用,即“不全和”(本地念huàn)的不用(指丧偶者),进孝房不出百天的不用,属相不合的不用。有的接送客还带上铜镜以防不测。“姑不接,姨不送,妗子来了要了命”的习俗流传至今。

三是准备宴席上的食品和做饭物品。农村过喜事大都是家族式的,迎娶的前几天里开始蒸馒头、杀猪、做豆腐、垒锅台、搭棚等。90年代后,主食、肉食、锅灶、餐具、桌凳、帐篷、锅碗等都由餐具专业户管拉管送,一两天时间就可准备就绪。

四是对家庭及附近巷道进行布置装饰。迎娶前一天要布置好新婚洞房;买或写好对联并张贴好;在墙上张贴好写有“出门见喜”“抬头见喜”“小灶菜谱”“人员安排”的红纸;大门口悬挂好上面写有“新婚之喜”字样的喜帐;在大街本家巷道口竖起充满气的红色粗大半圆拱门;大门口旁贴上妨属相的红帖,如女方属猴则妨属“蛇、鸡、牛”等。

五是迎娶的前一天或前几天,男方到女方家商讨各种小礼的数额及上下轿的时间和其他事项,同时将迎亲路上沿途经过的有洞、有眼、有井盖、有石头等地方用红纸压住,意为遮盖不洁之物。

六是安排吹唱班前来助兴,增加结婚过程的欢乐祥和气氛。

4.迎娶仪式

迎娶仪式是结婚过程中最隆重的一项仪式,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也不论是贫家富户,能讲究到的排场尽量讲究到。旧时迎娶是骑马、坐轿,轿为三顶,二顶“青轿”,一顶“花轿”。新郎去时座花轿,回来时骑马,头戴礼帽,身穿长大衫,斜披红布大绣球。两顶青轿由娶客坐用。去时,炮手在前面边走边放炮,后面吹奏班吹吹打打,后跟打灯笼火把的、牵马的、抬轿的,热闹非凡。本乡讲究娶亲队伍去时的路线和回来时的路线不能重复,俗有“好马不吃回头草,娶亲不走重茬道”之说。

农村走集体化道路时期,迎娶仪式较为简单,不能坐轿,改为坐大马车或拖拉机;,立四新”年代,迎娶仪式更为简单,改为骑自行车将新娘娶回,或干脆徒步走去,与新娘一起徒步走回。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娶亲队伍变得越来越讲究,逐渐变得豪华起来。起初是一两辆面包车,后改为高级轿车,少则五六辆,多则十余辆,常常一串轿车,每辆车上都贴着大红花朵。炮手在前,录像在后,炮声一响,一串车辆齐动前行,阵容甚是豪华尊贵、排场壮观。同时,娶亲队伍从女方村中出来进入男方村中时,许多村民会在娶亲队伍必经之路上拦截围住轿车,讨要喜糖和香烟,场面气氛欢乐热闹。

过去,新郎家门口用红绳捆绑两小把干草(谷秸),分别靠在大门两侧,寓意新娘过门后要好好耕种庄稼,以期五谷丰登。后这一习俗免除。

新娘上轿前,有专人扫轿,下轿前,男方要给女方“提匣子、镜钱”和“抱毡包钱”,钱是提前商量好的,数目由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新娘下轿时,由男方两名女眷接护,让新娘先迈过门前的火盆,寓意过门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平平安安。进门后,晚辈们将干草秸撒向新娘头上,寓意过门后的生活节节高。后这一习俗免除,改为向新娘头顶上喷洒五彩缤纷的礼花。然后在天地爷香案前举行拜天地仪式,同时,乡亲们给新郎父母长辈等在脸上涂抹锅底黑,以渲染喜庆气氛,后这一习俗被免,改为在父母长辈脸面上涂画各种图案的画。新郎新娘并肩立在香案前,司仪高唱赞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引入洞房。点燃鞭炮,以示典礼结束。新郎拿起弓箭向房四面和中间各射一箭,而后将一对新人送入洞房。如今大部分是由新郎抱上新娘直接进入洞房。90年代后,农村开始流行婚庆司仪主持婚礼,项目繁多,言词幽默有趣,笑料百出,搞得婚礼场面异常热闹。司仪主持婚礼期间,公公婆婆、爷爷奶奶、叔叔婶子、大伯大娘都要给新娘改口费。公公婆婆一般出660元或880元,或更多,寓意六六大顺、八八大发,叔叔伯伯爷爷奶奶一般出110元,有两层含意,一是对新娘娶回来的媳妇百分之一百的满意,二是婚后要一心一意过好日子。如果看客是本家中的女长辈以及近亲,还要上拜钱。

5.上礼

新娘取回后,上午亲朋好友街邻会陆陆续续前来祝贺。过去上礼大都是布料、被面或其他物品等。后演变改为上现金,礼金数目视本人与新郎或新郎家关系的亲近程度而定,数额由过去的10元、20元逐渐增至50元、100元或更多。上礼后,亲朋好友便围坐在宴席旁,边吃喝边畅谈,相互交流感情,感受婚庆的欢乐祥和气氛。

6.拜席

婚宴(俗称座大席)期间,新郎、新娘由男女长辈两人带领着在席间轮流转动,给各席的亲朋好友敬酒,同时,长辈给新郎新娘依次介绍在座各位的辈分、称呼,知己亲戚还要上拜钱,多为现金,数目不等。

7.闹洞房

过去,由于没有其它娱乐活动,新婚之夜,众乡亲家人,不分男女老幼要戏耍新娘,热闹一番,一直到深夜,这叫“闹洞房”,讲究“新人三天没大小”,但这一习俗往往会闹出许多笑话,发生一些不该出现的出格行为,很使新娘难堪。后此项陋习逐渐被摈弃。

晚上乡亲们闹完洞房后,新婚夫妇喝交卺(jin)酒,由嫂子铺好炕,手拿新笤帚扫好炕后出去,小两口插门睡觉,但不许灭灯,因为忌讳“吹灯散伙”。过去村民还有听房(俗称听墙脚)的习俗,偷听小两口夜晚的言谈举动。80年代后上面这些习俗都已免除或消失。

8.拜坟和回门

结婚第二天早晨,新婚夫妇由姑姑、婶子等长辈带领下要到自家祖坟祭拜先祖,表示本家又增添人丁,延续香火,后继有人,也让新娘以后给先祖上坟烧纸知道祖坟地点。之后娘家人接新郎、新娘一同回娘家,这叫“回门”。过去有新郎在岳父家过宿拿东西的习俗,这叫“偷富贵”。即女婿在回门的第二天在岳父家拿回东西后,过一段时间岳父家要出钱将女婿所拿东西赎回,后这一习俗免除。


三 请女婿和请媳妇

过去,闺女结婚后第一个春节,时兴女婿住丈人,即俗话说“天下七十二行,就数住丈人强”。女婿住丈人期间,近当家子要请女婿,根据请女婿的户多少来确定接女婿时间,一般情况下多是在正月初六,也可视情况而定。请女婿多在晚上,如果请女婿的户多,一天要请两次,即中午和晚上。好吃好喝不干活,晚上有美女陪伴,可谓人生最幸福时光。女婿住到正月十六,吃了早饭之后由岳母给女婿钱,说是去赶集,实际上是住正月已经满期,该回家了。女婿自然明白其中之意,就此回到自己家中。随着社会变化和发展,人们联系交际广泛,工作繁忙,此俗已基本消失。

结婚不到一年的新媳妇,婆家的近当家多在正月初四以前的中午或晚上请新媳妇进家门吃饭,因为正月初六新媳妇要陪女婿回娘家住正月。解放前请媳妇多用黄酒,在炕上放红漆低桌,新媳妇坐上席。现在请媳妇和待客一样,饭食很丰盛。不过有的家庭由于过年过于繁忙,也就免除了此俗。


四 婚事操办变化

解放以前,虽然生活贫穷,但婚事操办的程序较为复杂。新中国成立后,婚事操办逐步从简,60年代中期,花轿、拜天地等被淘汰;70年代初迎亲由真宗、娶女客、新郎三人步行到女方家将新娘接回,送女客已免,新娘、新郎要向墙上挂的像三鞠躬;80年代开始,婚事大操大办现象开始抬头并逐渐加剧,结婚费用开始高涨,实行组合柜、梳妆台、收录机等,迎亲开始用拖拉机和面包车。进入90年代,人民生活富裕了,结婚费用明显增多,购置家具之风渐盛,有立柜、写字台、梳妆台、圆桌、靠椅、收录机、缝纫机、电视机等;结婚开始拍摄婚纱照,大多数在专门的婚纱摄影楼进行拍摄,也有到公园绿地和青山绿水间摆出各种优美姿态拍摄而成,然后制作成大幅照片或专门相册,照片优美豪华,高端大气,这是一笔不菲的结婚费用开支。进入21世纪,婚事大操大办现象越演越烈,攀比之风盛行,讲排场,比阔气,高级菜肴、高级香烟、高级酒、高级糖果,大操大办,大吃大喝;车辆、聘礼、看客人等明显增多,结婚费用明显高涨,结婚用具和用品上档次,席梦思床、组合柜、双卡录音机、双缸洗衣机、双门电冰箱、大彩电,甚至房子、汽车等;彩礼钱水涨船高,逐年增长,70、80年代三百、五百,2000年后三万、五万,2016年已到六、七万,甚至更多;在举行婚典时,绝大多数人家请摄像师拍摄婚典全过程,从迎亲开始,迎亲队伍、新娘上车、鸣炮鼓乐、拜堂、入洞房、婚宴等整个过程都要通过摄像完整地记录下来,或制作成光碟或存于电脑中,永久保存下来。结婚费用高涨导致一些农村青年娶不起媳妇,令人堪忧。这种婚事大操大办之风与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不应提倡,并予以坚决制止,提倡婚事简办。


第二节  特殊婚姻形式

一 改嫁

解放以前,男女地位不相等,男尊女卑。男人丧妻以后可以再娶,是一件天经地义、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谓之“续弦”;女人亡夫以后被人称为寡妇,社会不允许其改嫁,谓之“守节”。因此,旧时年高守寡一生的女人很多,且处处受轻视,被人看不起,如吉庆场合要回避,娶亲聘娶客、送客要避讳等。若有家庭生活贫困艰辛,或公婆虐待而改嫁者,婆家索要彩礼非常苛求,谓之“卖寡妇”。旧时妇女地位低下卑微由此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旧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1950年国家颁布了《婚姻法》。通过学习贯彻婚姻法,新的婚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寡妇作为一个特殊女人群体,不再受到社会和民众的歧视,改嫁或再婚自己做主,并且有权支配或带走自己在婆家应得的财产。有些妇女通情达理,孝顺贤惠,在婆家时向来同公婆相处和睦,改嫁时因公公或婆婆跟前无儿女,或带老人一起改嫁,或经公公或婆婆或公婆同意,在本家招婿共同瞻仰老人,扶持年幼儿女。解放后妇女改嫁或再婚已成为一件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是新中国男女地位趋于平等的一个缩影。当然,妇女改嫁或再婚时所举行的婚礼仪式相较新婚青年男女而言要简单得多了,请当家亲戚和亲朋好友吃一顿饭,欢乐庆祝一下即可万事大吉,与自己的男人开始过上新的婚姻家庭生活。

二 入赘

入赘又称“招女婿”,本地土语叫做“倒插门”。解放以前一直到解放后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家对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人口生育控制不严,村民生育处于盲目状态,大部分家庭子女数很多。农村中经常存在这样两种家庭:一种是家里男孩子多,一种是女孩子多而无男孩子。家庭男孩多,加之家境贫寒,父母无力给儿子娶亲,只好经人介绍进入女孩多而无男孩的女方家中,而女方需招女婿入赘上门来顶门立户,维持家计。这样,“倒插门”这种特殊婚姻形式就产生了。

在过去,男方赘入女方家称为“坐家囤”。结婚仪式程序如下:结婚当天第一件事就是,女方在碾房正北方向设香炉焚香,由女方长辈坐在上方监督,由男方倒推空碾转三圈,并在推碾的过程中表达以下誓言:小子无能,改名换姓,披麻戴孝,送进坟茔(指女方父母),若有三心二意,天打五雷轰。推完三圈后誓言完毕,男方跪在女方长辈面前磕头,由女方长辈更名换姓后进入洞房。另外,男方赘入女方家后,所生儿女也随母姓。入赘者往往被乡人小视,也难免受到女方家人欺侮,费力不讨好、受气多干活是常有的事。

这种婚姻制度持续到民国后期后有所改变,男方进入女方家门后由女方父母改名换姓,但倒推空碾的风俗被废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实施,“倒插门”改为男到女方家落户,倒推空碾、改名换姓风俗被彻底废除,所生子女随母姓随父姓均可,但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随母姓。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大力推广计划生育,男到女方家落户受到法律保护,,而且还享受优待,允许生二胎。

入赘这种婚姻形式虽然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但仍要举行议婚、订婚、结婚等各种仪式。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家多年大力实行人口控制,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已深入人心,广大农村绝大多数家庭已实行一胎化,生育2个以上小孩的新婚夫妇已很少见,入赘这种婚姻形式也就趋于消亡。

三 换亲

解放前一直到解放后20世纪80年代初,换亲这种婚姻形式在农村中较为流行,但只存在于有儿又有女的家庭中,有儿无女或有女无儿不存在这种婚姻形式。其根本原因缘于家庭贫困或身体原因等而难以娶亲。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家庭因家道贫困难以糊口,或儿子太多,或二者兼有;二是有的家庭儿子出生后带有先天性残疾,或后天因病或其他原因落下残疾,或儿子长相实在不佳等。

旧时,男女结婚年龄小,时间早,有的男孩在十二、十三岁结婚,女孩在十四、十五岁出嫁。如果家庭中男孩到二十多岁时仍娶不上媳妇,家长就会着急万分,想方设法找媒人给儿子说媳妇。儿子越是寻不到媳妇,家中的女儿就越不让出嫁。为防止男孩打光棍,女孩变成老闺女,家长就托媒人到也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家中说合,双方实行换亲,即用闺女给儿子换媳妇,也就是自家的儿子娶另一家的女儿,另一家的儿子娶自家的女儿。由于实行换亲的两家中儿女的岁数不相当是常有的事,故换亲时会出现男方年龄大女方十几岁的情况,也会出现女方年龄大于男方的情况。当然,在换亲时,女儿相不中对方家儿子,不同意出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父母为给儿子娶媳妇,只得千方百计给女儿做工作。女儿为给哥哥或弟弟寻媳妇,只好听从父母之命,牺牲自己的一生,甚至成为这种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举行换亲时,双方家庭都要举行议婚、订婚、结婚等仪式。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由恋爱观念日渐深入青年男女心中,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推广,20世纪80年代后,换亲这种婚姻形式趋于消亡。

四 童养媳

又叫“养媳妇”。过去农村中,有的家庭因家中贫穷艰辛,加之女儿多养不起,就由父母做主,从小就将女儿与人定亲,送到婆家(男方家)生活,长大后做其儿子的媳妇。有的家庭生下女儿后扔到偏僻的山沟中,贫穷又有儿子的户主就拾回去养育成人,长大后做自己儿子的媳妇。这种婚姻形式就叫“童养媳”。在旧社会,童养媳的处境和命运往往不是很好,有的童养媳常常受婆婆虐待,在婆家屈辱地生活。20世纪60年代,童养媳现象基本消失。


第三节   

一 丧葬形式

1.土葬

在石井区域内,自古到今,人死后都沿用土葬的习俗,即将死者装入棺材埋入土中的墓穴里。墓穴大多是在地下,有7尺深,也有9尺深的。有的则需先陶土窑,再往下打墓穴。从选址到建造以至下葬都备受关注,被称为“阴宅”,几乎与“阳宅(住房)”等同看待。

2.拔坟

民间还有“拔坟”习俗,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情况(如家遭不幸、兄弟不和、坟址用尽以及迁往新址等),不会轻易“拔坟”。民间有“穷不修盖,富不拔坟”之说。拔坟讲究风水,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好山前后背,一般不选水患之地,不选绝岭。坟址选好后,将已安葬的先人的尸骨起出迁入新坟。

3. 下葬

下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排葬,一种是隔葬。无论是哪一种葬法,都是对家中有众多亲兄弟而言的。排葬是指在主坟(父母的和坟)下面,从大儿子开始,从左到右排大论小,排列入葬。隔葬是在主坟下面大儿子葬在左边,二儿子葬在右边,三儿子葬在大儿子左边,四儿子葬在二儿子右边,以此类推。这两种葬法由丧者本户确定,没有任何规定。

4.合葬

夫妻二人丈夫先去世葬入墓穴,妻子后死,在丈夫墓旁再挖一墓穴,二人并排埋在一起,叫做“并骨”;妻子先死,暂时寄埋于地头,丈夫死后将妻子尸骨装入一小棺,正式入坟与丈夫并骨,叫做“合葬”。

二 寿棺

寿棺又叫棺材、寿斗、尸棺、棺木,俗称“斗”,是装殓死者的器物,是一般平民百姓死后带走的最后一件东西。一个人贫富贵贱,通过寿棺的质量的好赖就可以十分清楚的区分得出。一般情况下,家中有上岁数的老人,儿孙们一般都提前做好寿棺,以免到时手忙脚乱;有的是临时购买;有的则家中备好板材,人死后立即做寿棺。

打棺材用的木板称为“土板”,绝大多数人死后用的是稍薄的土板做的寿棺,只有财主家才用“三独”即帮、盖及底部都为独板的木板。因为土板专门用来打棺材,因此在下料时与其他板材不同。选择圆木时避免用四、六扎(大拇指与中指张开的距离为一扎,一扎长约为20厘米),因其浪费木材,民间有四、六不成材(棺材)之说。以“独页板”(指棺材的帮、底和盖)、“真三寸”(板厚三寸)为上好棺材,二寸板(板厚二寸)为“薄皮板”。

下料时,即便是“真三寸”,也要下成前三(寸)后二、五(寸)的板料。棺材打好后,里边不能打扫得十分干净,要留一些木屑之类的碎末。然后根据主人的喜好,将棺材漆成红色或红褐色,绘制上各种图案后放置备用。

如遇人突然死亡,紧急之中打的棺材叫“热材”,多来不及油漆,称为“白棺材”。

在入殓前一天,一般户用榆皮面糊棺材,财主家则用吊香,棺头用吊香画寿字。

三 丧葬程序

1.对死者的忌讳

人活百岁,难免一死。亘古至今,讲究“死者为大”,故丧俗是村民中最复杂而郑重的礼仪,其中还带有不少迷信色彩。从死亡到埋葬,整个过程叫做“白事”。对于死亡,人们较为忌讳,人死了不说“死”,而说“走了”“没了”。如果因为车祸或其他非正常原因死在外面,这叫“外丧”,尸体不可抬回家,而是在村外或自家大门口空地上搭棚停柩。

2.烧断气纸和穿装裹衣

老人刚去世时,过去有的儿女就赶紧拿上死者的鞋,上房顶哭着高喊“爹(或娘)啊,穿鞋吧!快回来吧!”反复哭喊几声,这叫“叫魂”。

然后,儿女们赶紧给老人烧断气纸,并趁死者尸体柔软温和、没有僵硬之际,脱去死者的旧衣,清洗身体后给死者穿“装裹衣”即寿衣,并摘下正房的门扇,用两条板凳支起来,做成灵床,铺上黄褥子,把死者头朝门口平放在灵床上,用生麻皮将死者两手腕缠连,双脚缠住(俗称“绊脚绳”),以防“走尸”,腹部压上生铁块,以防“诈尸”,然后用白褥单盖好尸体。旧时放置尸体分男左女右,现停放在房间中间位置即可。如果遇热天,有的人家会使用冰棺。

3.家中布置

家中大门口如仍贴着春联,要将春联撕掉,门前挂上纸嘟噜,并分男左女右,即家中男人去世,纸嘟噜挂在去世者大门左边;若是女人去世,纸嘟噜则挂在大门右边。外人看到纸嘟噜悬挂位置,就知其家中去世的是男人还是女人。后来则是在大门口挂白布,位置同上。另外,停尸房门口上方放上席片,在天地爷位置下面设置香案,在上面点上灯,摆上供品和食物,香案后面贴上阳状,上面写上死者的生死年月日。香案上还要摆放死者生前用过的盛满草木灰的碗,碗中插上5个用白面烧制半熟的打狗蛋和7个打狗饼。过去,灯用的是夹拉棉油灯,后改为蜡烛,且出殡前要长明,不能灭。

4.打墓

人去世后,一般要先安排打墓人员。打墓人员由家中长辈带领到去世人家祖坟“点穴”、划出位置、定好走向。打墓人员早饭和午饭要带上烟酒、饭食以及暖瓶(主要是冬季)和茶碗,春夏秋可带上矿泉水等饮料。每天上午和下午,过白事人家要派人前去探视打墓人员,一是表示慰劳并捎带热水和食物,二是查看打墓进度,三是查看打的墓位置和走向是否正确。家中干活人员到吃饭时打墓人员不能回来吃饭,只能送饭。墓穴必须在埋人这天中午时分打好,以免影响出殡。

5.报丧

在以上事安排就绪后,同时安排报丧事宜。家中由一人领着“孝子”挨门挨户给“当家子”磕头(磕头时孝子不能说话),由带领者说明事由,以求帮忙。“当家子”人聚齐后由主事人安排丧葬的有关事宜,定好出殡日期,派人通知亲友,俗称“报丧”。家中去世者是男的,要派人到“老娘头”报丧,如去世者是女的,则派人到“娘主”报丧。如去世者有亲生闺女,须由本家长辈带领闺女边走边哭到婆家报丧。过去,其它亲朋好友各分派人员上门通知,一般不会稍信和电话通知。现今人们工作繁忙,联系方便,主要以电话和稍信方式报丧。

6.吊唁和守灵

按照旧时规矩死者可停放三、五、七日,视家境经济状况而定,一般为三日,也有五天、七天的(不放四天,有妨四邻之说)。另外旧有“初一不走亲,十五不埋人”之说,如死者放置三、五或七天后遇到初五、十五,可提前或错后埋人。停尸期间,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前去吊唁,以表示哀悼之情。同时,每晚孝子及孙男嫡女要集中吊唁一次,俗称“烧黄纸”。旧时要到村中的“五道庙”去烧,,后就在自家院中烧纸祭祀。同时,每天晚上要有人负责看护死者尸体,叫做“守灵”,一是表示晚辈对死者的孝敬,二是防止动物伤害尸体。过去没有电扇空调,如果遇到热天,还要不停地摇动悬挂着的簸箕来扇灵降温。现热天打开降温设施,专人守护在死者床前即可。

7.入殓

出殡前要进行“入殓”仪式。入殓时要求死者的儿女都要在场。如果死者为男性,必须有姥娘门(俗称老娘头)在场;如果死者为女性则必须有娘家人在场。入殓前要由长子用酒精给死者净脸,由阴阳先生在棺内最底层铺上干草,干草上面铺放白“毛头纸”。有的还在棺内撒放干草灰,起干燥作用。然后,孝男孝女各拿粗麻一根,男按顺时针方向,女按逆时针方向,各以麻根向下、麻稍向上的要求将麻铺在棺底。铺完麻后,儿孙及晚辈们自愿往棺内仍“钢蹦”(金属钱币),也有的在棺内四角各放一棵大葱,寓意子孙后代个个聪明。上述项目结束后,从屋内将死者连同褥子一起抬进棺内,仰卧放置,同时用伞或簸箕遮住死者的面部,不能让死者见阳光,再将用面粉做的打狗蛋和打狗饼放入死者的左右袖筒里,寓意让亡魂打狗用,不挨狗咬。入棺后,由阴阳先生把死者生前所穿衣服、生前喜爱之物及其他随葬品一起放入棺内尸体与棺木间的缝隙当中。死者尸体不能登空,个小的死者要在脚头起放置土坯或其他东西顶住脚。如果死者高寿,则将苫单扯下一条留给孙子、孙女,以示长寿。然后,由孝男、孝女依次做最后告别。一切完成后,开始盖棺,钉钉时孝子们喊“躲钉”,紧接着众孝子嚎啕大哭。

8.出殡

出殡前所有参加丧事人员都要发给头孝,旧有“进了孝门没有黑头人”之说,主要是发白色孝帽、白布条,也有发小白花的。

出殡前要放三起儿炮,前两起儿是做好出殡准备,这时送殡的好友以及女婿,外甥,抱摇钱树、小汽车、电视机、童男童女、别墅的人依次在大门外列队等候。第三起儿炮响后,长子打莹莹幡,由另外两名孝子搀扶先走出大门外,其他孝子手拿哭丧棒紧随其后。紧接着将尸棺架到大街上,放在两条长凳上,系好绳索抬杠。以前是众人抬着尸棺走,后改为将尸棺放在拉车轱辘上众人推着走。如墓地较远,干脆将尸棺放在拖拉机上送到墓地,以减轻众人抬棺负担。起丧后,阴阳先生在前面撒纸钱,发放买路钱,手抱摇钱树、小汽车、电视机、童男童女、别墅的人随后,吹唱班紧随,其后是亲戚朋友等送殡人员,随后是孝子等近亲,抬棺之人紧跟孝子,孝女孝妇在棺后紧跟。出门后,棺木第一次停放,孝子回头跪于棺前,棺木抬起走时,长子起身须将手中“食碗”用力摔碎(这套程序叫“撕灵”“摔食碗’)。随后,在走向墓地的途中,还要停放三次棺木,每走一段路程停一次棺木,孝子都要回头跪祭,这叫“路祭”,路祭时吹唱班要吹奏乐曲,给两盒香烟。最后一次停放棺木叫“撕灵”,穿孝的人要燎孝,不上坟地。孝子要向街坊邻里送殡的人磕头行礼以表谢意,随后与孝妇孝女一起随尸棺进入墓地。

9.下葬

进入墓地,众人合力将尸棺放入提前打好的墓穴里,定好方向,由阴阳先生安置一番后,男女孝子绕墓穴逆时针方向转三圈,并每人填埋三铲土,同时喊死者合眼。墓穴填埋土前,要将小汽车、电视机、童男童女、元宝、别墅等之类物品放入墓穴中,寓意死者在阴间也不寂寞,阴阳先生要为死者点万年灯即长明灯。此时,男女孝子再向抬棺木和打墓的“当家子”跪拜致谢,以示将死着埋好。墓穴填埋好后,将莹莹幡、花圈、摇钱树等插到坟头。所有孝子返回时不能空手,必须手中拿点工具之类东西原路返回。所有出殡人员返回家进门时必须用手梳梳头、在盔子或盆子上磨三下菜刀、再吃一口饼干等食物。

10.烧七纸、上坟

烧七七纸有的地方叫“垒七坟”。死者下葬后的第二天,孝子们要到坟前去烧纸祭拜,叫“复三”。祭拜完成后,孝子要将插在坟头上的“莹莹幡”用锹砸倒(据说“莹莹幡”倒在哪个方位,哪个方位就风调雨顺,要有好收成),并将坟堆再次整理好,叫做“圆坟”。尔后从死者死亡的那一天算起,每隔七天上坟祭拜一次,依次为一七、二七……一直到七七。烧七七纸期间,如果某一七与阴历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逢,叫“犯七”。此种情况下需提前一天在上坟所经过的路旁插上小纸旗、撒米饭,第二天照常上坟祭拜。现已不实行插小纸旗、撒米饭了,只要碰上犯七,则在前一天上坟即可。到第七个七天,叫“尽七”,四十九天结束后,孝子们也不再服孝,叫做“摘孝”。到一百天要烧百日纸,死者下葬一周年要烧周年纸。以后每一年的这一天为忌日,拿上烧纸、供品,上坟烧纸。

11.孝服的穿戴

在古代,孝服是用粗麻布制作,故有“披麻戴孝”之说,孝衣不缝边,鞋糊白布,如父母中一人故,鞋不糊完,边后留口;如父母全故,则鞋全糊。孝服穿至百天后将孝衣、头孝去掉,孝裤、孝鞋仍需穿戴,父亲故穿孝两年半,母亲故穿孝三年整(因为母亲生儿育女实在不容易)。后来,孝子穿戴孝服满四十九天就可脱掉。解放以后,穿孝衣时间虽然未改,但已经有名无实。,白色孝服孝帽一律改换成黑袖章。现又恢复穿戴孝服孝帽,并且只在上坟时穿戴即可,平时不穿。解放前及以后一段时间,家中有人去世,但还没下葬,孝子见人就得磕头,后这一习俗已不再实行。

12.拜年禁忌

在古代,老人去世,在守孝年内,过年家中不贴对联,孝子孝女不准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大年不开门,不出门拜年(直系亲叔大伯除外)。解放后,人死后当年大门不开,不出门拜年;后两年不再闭门,照常出门互相拜年。

四 丧事变化

1.殡葬改革

1975年以前,石井境内各村丧葬方式为土葬,即人去世后装殓入棺,葬于墓穴,起土为冢,逝者入土为安,后辈到此上坟祭祀,因此,各村各家族都有本家族的祖坟,如李家坟、张家坟、刘家坟等。这些坟地星罗棋布,分散于各沟壑坡岭上的耕地中,占去了一部分耕地,也给耕作带来不便。

70年代实行殡葬改革,石井公社曾实行过火葬。在“,立四新”年代,根据省、市有关殡葬改革指示精神,1975年9月1日,获鹿县革委会发出布告,号召全县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彻底改变旧的丧葬习俗,废土葬实行火葬。当年,获鹿县建立火葬场,尸体火化后将骨灰盒埋葬入穴。墓穴型小,多用砖砌,骨灰盒入葬后,上面盖一水泥板。但村民对实行火葬这种新的丧葬形式难以接受和适应,于是就出现人死后夜晚暗中偷埋的现象,当然无人穿孝。一旦被人举报,还的将尸体扒出来,重新火化,甚至罚款。80年代土葬卷土重来,此后实行土葬、火葬两种形式。乡村中村民去世仍实行土葬,实行火葬的主要是村里在外工作的公务员、职工和行政干部,但火化后一般不是直接将骨灰盒埋葬,而是将其套进棺材,然后再入坟埋葬。

2.丧事操办变化

旧时,按照丧俗,逝者的儿女和儿媳们要“守孝”三年,每年的清明、农历十月初一和逝者的忌日都要去坟上祭奠。民国年间,守孝三年这一习俗已明显淡化,建国后消失。进入80年代,一些旧的丧俗有所简化,“叫魂”之举已绝,报丧人由亲自上门变为路远之亲电话告知,好友前来吊唁,脱帽致三鞠躬礼,并增添新花样,如送逝者花圈、放哀乐等。进入21世纪,丧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盛行,丧宴中盘子的数量、菜肴的种类都有所增加,丧礼钱也随行就市,逐年增多;请吹鼓手前来吹唱者、穿大孝者的户都有所扩大,人数增多;陪送逝者在阴间使用的各种用品的种类、数量和档次如“童男童女”“彩电”“冰箱”“别墅”“卧车”“摇钱树”“聚宝盆”等应有尽有,明显增多,并且价格不菲。这种丧俗之风盛行与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不应提倡,而应予以制止,应提倡丧事简办。


第四节  日常礼俗

一 过生日

旧时,因家庭之间贫富差巨甚大,故人们对诞生之日所持态度也有很大差异。

富有人家对每个成员生日都较重视,届时都有所表示,儿童、青壮年一般是吃一顿“长寿面”了事;年长者隆重些,举办寿宴,小辈们前来拜贺。50岁后逢十或五的大寿,如50大寿、60大寿、70大寿等,都要大庆一番,80大寿、90大寿等更是子孙后代全部到来,甚至亲朋好友也前来祝贺,热闹非凡。

贫困者因生活艰辛窘迫,一般都不过寿诞生日。有的人即使过也简单多了,最多是略改善一下,吃一碗“长寿面”而已。给孩子们过生日那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还有的妇女因生育过多,已记不清孩子的生日。所以,穷人过生日与平时无甚差异(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解放初至20世纪70年代,因党和人不提倡祝寿,所以民间“过生日”也越来越简单化。人民生活虽普遍提高,但“过生日”已很少见到。改革开放后,村民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富裕,社会上“过生日”热潮逐渐高涨,而且,排场讲究。尤其是青少年,生日宴会愈发豪华,并引进西洋习俗,买蛋糕,点蜡烛。生活水平提高后,老人们过生日也逐渐讲究起来。有的家庭晚辈在自家给老人做几个讲究一点的菜,或干脆图省事到饭店点上满满一桌菜,并摆上生日蛋糕,准备好美酒和礼物,老人和儿孙后辈们按顺序围宴而坐,点蜡烛,喝酒吃菜,一边吃喝,一边说着“祝父亲母亲(或爷爷奶奶)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寿比南山”等之类的吉祥话语,儿媳、孙媳也不例外,同样说些此类祝寿词。子孙辈中有善歌舞者唱歌甚至跳舞,以之助兴,增加寿宴的欢乐氛围。大家轮番给长辈敬酒、夹菜,相互之间也互相敬酒、交谈,寿宴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进行。最后,长辈吃长寿面,晚辈吃一些主食。尔后,寿宴结束。

二 做满月

小孩出生后,娘家娘在第八、九天来看孩子(男孩是第八天,意为:八大金刚转世:女孩是第九天,意为:九仙女下凡)。其他娘家或亲戚则在十二天头上,提上鸡蛋、挂面、三尺花布等礼品看“月子”。乡亲们看月子就不分日子了,只要在满月之前都行。在孩子满月时,有的人家做大满月。主人大摆宴席,招待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随后,媳妇带上孩子,回娘家至少过一宿,一般住三天,俗称“离臊窝”。自70年代后期始,生孩子大都到医院接生,娘家妈至少也要伺候到出院。孩子满月时,主人多在宾馆或饭店设宴答谢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送贺礼也都是送钱。

三 分家

在旧时漫长的时代中,分家析产,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石井境内各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发生过。俗话说:“树大分杈,子大分家”“儿大当婚”,婚后分家另过是拥有两个儿子以上家庭中必然发生的现象。分家,就是把一个较大的家分开,分成若干个家。一个完整的家解体,几个新的家庭建立、诞生。分家,主要是分财产。财产中,主要是分固定资产(如房屋、土地等)和资金(如父母的积蓄)。旧时分家需有主持人、中人。主持人由孩子的舅舅充当,如遇特殊情况,主持人无法由舅舅充当,则要从母方娘家另选一个人来代替;中人也就是公证人,由分家方面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充当。分家时,中人负责澄清家产(土地、房产、大型农具及钱财等),并和主持人共同将家产分成若干份,由受产人抓阄取得家产。也有的家庭儿子较多,父母有意照顾一下最小的儿子,让其所分得家产较其哥哥们多一些。 分家需出具“分单”,用文字书写在“毛透纸”上,记明分家时各儿子所分房产、土地(合作化前)等财物资金以及对父母的具体赡养事宜。分单是民事行为的契约,不具备司法层面的强制力,但是当事者真实意思的表示,依“习惯”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各当事人都应自觉遵守和履行。如某一当事人对分单条款有异议,或因分单条款未能全面实施而要求履行的,可通过协商或司法程序解决。随着计划生育政策中“一孩化”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进入21世纪,分家风俗已逐渐成为一个古老的话题。2016年,随着国家“两孩”政策的放开和实施,以及村民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显著提高,“分家”的内涵已显著异于旧时,主持人、中人和分单已不存在。儿子结婚成家时,家庭财产和父母亲的赡养问题也由父母儿子共同协商解决,相关法律对此也提供了全面保障。“分家”已成为一个过时名词。

四 认干亲

过去,有的家庭缺男孩,一旦生个男孩,就是“缺宝”,要给孩子认干爹、干娘。认干亲习俗,一是为结关系,二是带有迷信色彩,认为子女认干亲容易成人,长命百岁。认干亲时,得等到孩子满月,经人撮合或自己做主,找一户男孩多的人家,抱孩子带着礼品到其家认亲,抱着孩子给主人磕个头,就算认了干爹、干娘。干爹干娘要给孩子取名,送孩子碗筷、衣服,并给孩子事先编好(或购买)长命锁,挂在孩子脖子上,意在锁住孩子,长大成人后接续香火。然后,设宴宴请亲友,以示祝贺。长命锁每年都要给孩子编(或购买),直到孩子长到十二岁,举行“开锁”仪式后才算结束。期间,干娘每年都要给干儿子做衣裳相送,以示关心。逢年过节,干儿子要带上礼品看望或给干爹干娘拜年,干爹干娘的“红包”当然是少不了的。俗话说“一个干儿半个子”,干儿子结婚,干爹干娘的礼金要比一般人多,干爹干娘去世,干儿子要穿大孝,守丧送殡。20世纪90年代后,认干亲之风仍然流行,但仪式已简单化,也没有那么多的礼节了。当然,也有人认干亲的目的不纯,图对方势力、钱财等,认干亲变了味,这不宜提倡。

五 结拜

结拜也是民间长期流传的礼俗,即异性、远祖、异地好友互相结拜为义兄弟、义姊妹。结拜礼仪在旧时较为慎重,而且庄重。相互之间结拜时,须经父母大人同意,交换“金兰谱”,写明各人的生辰八字,择日相聚,摆上香案,跪地烧香,互盟誓言,并互换礼物,方为结拜,相互间才正式成为义兄弟或义姊妹。结拜之后,即成为亲戚关系,双方无论谁家有事,按亲戚礼仪行事。改革开放后,结拜礼俗已逐渐少见,并且,结拜仪式也比较简单,两人或多人相好不错,即可自行结拜为义兄弟或义姊妹,有事互相帮助照应。结拜不是拉帮结派,他们有着本质区别。

六 拜师

旧时,如果某人想学习某一门较高深的技艺如武术、戏曲、木匠等,需拜师学习。拜师时,需先向师傅的好友或徒弟咨询拜师有关事宜,也可自己直接向师傅咨询,表示自己的拜师意愿。经师父考察同意之后,师父会择吉日举行拜师仪式。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话所说“生我者父母,养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三个程序: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和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学徒时间长短不等,一般三年,师傅管吃不给工钱。学徒届满,可留师傅家干活领工钱,也可另立锅灶自干。一旦拜师,徒弟一生就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师傅,言听计从,不得违抗。逢年过节,徒弟都要带礼物看望师傅、师母。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境内农村的拜师习俗趋于消失。但一些民族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如戏剧界、文艺界、曲艺界和习武界等延续着拜师之风,还有一些民间艺人,或收徒教授或祖传后人,将秘笈传承下来。进入21世纪后,由于人们公务繁忙,有的师傅在本地或外地收徒,过去的许多繁琐礼仪程序已免除,拜师多从简行事。

七 烧纸

烧纸是儿孙后辈给去世长辈扫墓、祭祀先祖烧钱挂纸,表示缅怀不忘先祖、祈求先祖保佑儿孙后代的习俗,石井境内村民们称之为“上坟”。长辈去世的日子叫“忌日”,是烧纸的日子。此外,一年中还有两个必须烧纸的日子,即清明节(村民称之为寒食节)和“十月一”(村民称之为寒衣节)。据说寒食节是阎王收鬼的日子,寒衣节是阎王放鬼的日子。在寒食节前十天内闺女开始到娘家给先人烧纸,有“早寒食晚十月一”之说,即寒食烧纸要早些,十月一烧纸要晚些。

“纸”含有“钱”之意,代表“钱”,烧纸意即表示给先人送钱。民间认为,先人在阴间也要生活,也需要钱,有了钱就能使“鬼推磨”,而鬼有了钱就能为先人办“好事”,使先人在阴间生活无忧无虑。烧纸时,先是燃着烧纸,尔后将真钱放在烧纸上,由男人们拍打后就算是给先人送去了钱。后来,有人在人间成立“中国冥间银行”,冥行发行冥币,人们扫墓祭祖就烧冥币。起初,冥币的面额是圆角分。后来,冥行也像人间一样发生通货膨胀,冥币贬值,面额也就越印越大,从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一直到几百亿,简直和解放前夕“民国政府”银行发行的金圆券不相上下。冥币贬值了,于是,有孝顺的儿女就给先人烧送“金银元宝”之类的硬通货。这真是人世间人与人互相竞争,阴曹地府里鬼魂之间也相互争斗不平静。一些居住于城镇中的村民,有的由于回家路途遥远,回家祭祖不方便,就在夜间的路边上烧纸祭祀祖先。

八 起名

解放以前,老辈人给刚出生的孩子起名,既讲究也随便。家族兴旺和有文化的人家,给孩子起名较为讲究,同辈人名字中都带有一个相同的、带有象征意义或吉祥的字,以此效仿孔孟之家族,其好处是辈分不乱、清楚。一般或贫穷人家讲究不多,多起含有“福”“贵”“祥”“寿”“禄”等吉祥字眼的名字,含有期盼富贵平安等之意。最不讲究的人家就随便多了,见到什么就起个什么名字,如石头、磨子等,还有人家按孩子排行顺序起名,如大黑、二小、三子、四妮等。更有一些人家,家中孩子稀少,为使孩子能平安长大,故意给孩子起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如黑蛋、臭小、狗蛋、二牛等,这种贱称的含义是家中并不看重这个孩子,也不易引起神鬼邪魔注意,这样孩子反倒容易长大成人,不宜出现灾祸。有少数人家,家中老生女孩,缺男孩,盼子心切;若好不容易生了个男孩,怕不易成人,故意起个女孩名字如九妮、花妮等,甚至还打扮成女孩模样,如梳辫子、穿花衣等。女孩取名也较随便,但名字中带“姐”“妮”字的很多,而且芳名(大名)多为隐私,不为外人知,只是父母知道和用于称呼;结婚后名字就更不愿意随便告诉外人了。如家谱非要记载其名字时,也是在夫家姓氏后加一“氏”字,叫×氏,如夫家姓李,便记作“李氏”。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人家对孩子起名就没有太多讲究了,只要听着顺耳,名字吉祥就行。许多人的名字有大名和小名之分,大名就是家长给起的正规名字,郑重雅致,为孩子上学和长大成人走上社会后所使用的名字;小名也叫别名,起名较随便,甚至较为粗俗,是在家中父母称呼的名字,如明明、芳妮、老臭、臭小等。随着社会推移,起名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五六十年代,给孩子起名叫做“建设”“社会”“建立”“建中”“政策”“中华”“中苏”的很多;,。人们一听某人名字,就知道这个人大致是什么年代出生的,名字的时代特色非常明显。改革开放后,人们给孩子起名趋向多元化,家长也很少给孩子起小名了,而且孩子的名字含义深刻而独特,很多名字也从过去的三个字变成了两个字,简洁好记,但带来的麻烦是重名太多。为此,很多家长挖空心思,给孩子起一个既好听、又别与别人、不易重复的独特名字。起名的变化过程也反映了时代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历程。

九 贺乔迁

乔迁是人生一大喜事。旧时,乔迁新居时要择吉日,一般选农历三、六、九日,且要在夜间搬家,说是可防福气外流。20世纪70年代后,已改为在白天搬家,已经无人在夜间搬家了。迁入新居本是喜事,亲朋好友要借机上门祝贺一番,热闹一下,称为“暖房”。主人在新居内设宴款待,前来暖房者要上礼。所备礼品多为买一副中堂或者镜匾,上书“乔迁大喜”“安居乐业”“一帆风顺”“乔迁喜逢黄道日,新宅正迎北斗星”等吉祥语。改革开放后,暖房时上礼趋于实惠,注重实用,有买餐桌餐椅的,有买沙发茶几的,有的干脆将现金送给主人,让主人看着买。这样,主家买如意,贺者也省事。进入2010年后,绝大部分村民及其亲朋好友都住上了新平房或新楼房,相互间暖房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十 聚会

旧时,即使社会不安定、经济不发展,朋友之间也常在家中或小饭店相聚在一起,相互交谈自己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以增进相互间的感情。随着社会安定发展昌盛,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提高,不同层次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聚会趋于盛行。老朋友、老同学、老战友、老干部等相邀聚在一起,或在家中,或干脆到饭店,设宴痛饮。席间,大家抚今思昔,相互愉快交谈,谈笑风生,或互开玩笑,互相戏谑,褒贬无忌,气氛热烈而友好。通过聚会,增进友谊,加深感情,这有助于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相互帮助,互相关照,提高生活的质量。年轻人之间更是相互往来,为朋好友,频繁聚会,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良好基础。当然,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间频繁相聚,大吃大喝,利用聚会互相利用,形成“小圈子”,为党纪所不允许,应予坚决禁止。

十一 喝酒罚拳

罚拳又叫划拳、猜拳、拇战,是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礼俗。即饮酒时两人同时按规则伸出一个或多个手指,并各说一个数,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它增添酒兴,烘托喜庆。其技巧性颇强,给玩者留有神机斗智的余地,且因玩时须喊叫,易让人兴奋,极富竞争性。喝酒罚拳在旧时石井境内十分流行,进入21世纪后,在境内各村中仍在流行。罚拳时要喊行令词,石井境内流行的行令词是:“满把手(或满堂)一心敬(或独占一)、满把手哥俩好(或两相好)、满把手桃园三、满把手四红喜、满把手五魁首、满把手六大顺、满把手七个翘、满把手八匹马(或八仙寿)、满把手九莲灯(或缺一个)、满把手全来到(或满堂)。”

第五节  美德良行

石井境域内各村亘古以来一向保持着汉民族勤劳俭朴、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疏财仗义、济困救难、捐款救灾、见义勇为等诸多传统美德良行。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美德良行更加发扬光大,歪风恶习渐被扫除,正气良行根植于人们心中。

一 勤劳俭朴

石井地处山区半山区,农田多远离农户,小道崎岖坎坷,农活艰辛劳累。自古以来,广大村民通过不竭的辛勤劳动来维持着自己的生计。每天,村民们不顾鸡鸣,提前起床走路,到达地里正好天明干活。干完活回家,早饭后再到地里干活,中午回来吃饭。夏季天气炎热,午饭后稍作休息,继续到地里干活,直至日落天黑。农忙季节,早饭和午饭,家中妇女或儿童直接用扁担将饭送到田间地头,以节省吃饭来回走路时间。农闲季节村民也不休息,上山拾柴、起石垒墙、修房盖屋、帮人干活等,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时间。

过去,境内生产力低下,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艰辛,故在生活中能省则省、能少则少、能简则简,只要过得去即可,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牲畜将粪拉在路上,人们看见后赶紧拾起来送到地里做肥料;刷锅水舍不得丢,用来喂猪;拆被子抽下来的线头缠起来缝衣再用;衣服破了补,穿补丁衣服很普遍;吃饭时,碗中一粒米、一点汤都不剩,诸如此类事例数不胜数。

进入新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有了显著改观,但境内村民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没有丢,四体不勤、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会被人鄙视,看不起,被认为不会过光景。

二 尊老爱幼

自古至今,石井儿女在尊老敬老方面实实在在。子女们深感父母养育之艰辛,加之儒家思想熏陶,尊老敬老的理念代代传承,根深蒂固。20世纪70年代,封庄村姚雪景婆婆中风偏瘫,卧床三年,她与婆婆同睡一炕,送屎送尿,给婆婆另开小灶,伺候耐心周到,远近皆晓;七、八十年代,王印海母亲守寡期间,精心侍候偏瘫在床的婆婆12年,无人不晓,传为佳话。岸下村王素芳,自22岁嫁到本村王景中家后,勤俭持家、任劳任怨,30年如一日照顾年迈的奶奶,直至96岁辞世,被人传为美谈。为了方便照顾,晚上和奶奶同睡一个床;给奶奶端尿盆、穿衣服、洗手脸、梳头发;奶奶生病时守在床边,寸步不离,精心伺候。由于其事迹感人,2007年10月被鹿泉市文明办、鹿泉市环保局、、鹿泉市妇联会联合授予“鹿泉市十佳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此类事例,不胜牧举。长期以来,在石井境内各村家庭中形成一种规矩:晚辈外出回家后先到父母房中致意、问安;一日三餐第一碗饭首先捧给长辈;逢年过节阖家团聚就餐先让老人坐上座,第一口酒先敬长辈,给长辈盛饭盛菜,精心照顾;在家中与长辈说话态度谦和;婚姻大事首先征求父母长辈意见。出门遇长着或长辈,主动让路,热情问候;红白喜事时,让长着或长辈坐上席,不说各种粗俗话语,诸如此类,难以言尽。

在爱幼方面,从小孩出生时起,父母就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吃喝拉撒睡穿等各个方面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注重智力投资,家中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情强烈;尽可能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对于到自家玩耍的外家孩子也给予关心和爱护。儿女们成家后仍继续教育他们守规矩、懂礼貌、勤俭持家、和蔼待人、不偷不抢、靠勤劳致富等。

三、助人为乐

石井儿女向来就有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建国后受时代进步和雷锋精神之影响,助人为乐之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在人遇到困难时予以帮助,或致富发家后不忘乡亲父老,主动帮助救济贫困或特殊人群。岸下村民王春祥在开创自己事业的同时,不忘将乡亲们的甘苦挂记心中,村民赵东秋之子患病期间主动借给其款3000元看病,其子去世后主动出资700元买回寿棺一个;1992年村民王腊中家中失火,主动拿出1000元给其购置家具、被褥等;村中人家凡有困难向他借钱借物时,他都慷慨解囊相助,到底有多少户向他借钱、借出了多少钱,他自己都已不大记得清楚。封庄村人姚全顺开设诊所30多年,2000年至2010年11年间,将自己520平方米住房转让给鹿泉市残疾人联合会占用,分文未取,并多次在鹿泉市工商业联合会在会员中举办的光彩事业活动中为老党员、烈军属义诊350人次,捐款6000余元;石井村村民康瑞旗,投资开办采石厂,致富后不忘乡亲,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给全村65周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100元生活补贴,两年共计发放5600元。类似助人为乐之善行在石井乡各村尚有很多。

四 捐款救灾

济困救难、捐款救灾向来是石井人之良行义举。不论是外地地震受灾,还是本地有人危难降临,都会伸出救援之手,捐款救困救灾。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后,获鹿县派出一支近600人的救援打井队赶赴唐山滦南县,为灾区打井供水。石井公社派出15名民工参加了救援队。从8月至1977年1月,打井期间,余震不断,危险频临,石井公社民工冒着生命危险,不惧余震,与打井队其他队员默切配合,风餐露宿,经过半年艰苦施工,救援打井队帮滦南县扒齿港公社打井400眼,确保了灾区群众吃水问题,圆满完成援建任务。

1996年8月4日石井乡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洪灾降临时,石井乡敬老院管理员、石井村民鲁景梅置个人安危和家庭损失于不顾,率家人率先将敬老院中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关怀备至。

2006年,岸下村村民赵东秋、王素文之子赵海亮大学毕业后不久,突患重大疾病—粟粒型肺结核,先后在河北省胸科医院、白求恩和平医院住院治疗三年有余,最后不治身亡,医疗费用高达40余万元,这对于一个没有多少收入的普通农民来说堪称天灾事件。其困难家境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赵海亮的同学捐助1.4万元;一位不留姓名的石家庄市民在看到报道后,直接将7412元现款打到赵东秋账户上。石井乡村两级均开展了献爱心救助活动,从政府到个人慷慨解囊,踊跃捐款。石井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共计捐款1万元(其中石井乡政府救助5000元);岸下村民以及岸下会、岸下小学、外村人员和岸下砖厂部分工作人员总计捐款15058元,其中岸下会捐款3100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石井乡党委政府组织境内广大乡村两级干部、党员和群众开展向灾区献爱心、支援灾区重建家园义举。在两次捐助活动,累计向地震灾区捐款51950元,捐献棉衣棉裤棉被等15000多条。此外,全乡党员还积极缴纳,体现了本乡党员应有的素质和对灾区的特殊关爱之心。

2010年 4月14 日青海玉树7.1 级地震发生后,牵动了石井乡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大家积极向灾区捐献财物,共计捐献棉衣棉裤棉被等5000多条。


第六节  旧俗 禁忌

从古至今,石井区域内乡村中的习俗习惯和禁忌很多,撷取如下。

一 民间旧俗

天气炎热时,男子有“光膀子”(上身不穿衣)的习惯。

亲朋好友相聚,一起喝酒吃菜娱乐时,如不注意碰碎盘碗,要说“岁岁(碎碎)平安”之类的吉祥话。

有的人为求财、升学、婚姻、时运、事业、工作、身体、寿数、盖房、扎茔地等,找阴阳先生或风水先生相面算卦或求神拜佛。

许多人开厂办店,大多在厂里或店内专门供享关公或赵公明等财神财像。

民间许多家庭过年时有福字倒贴习俗,因为“倒”与“到”同音,福字倒贴寓意“福气到了”。

民间有娶新媳妇时闹洞房的习俗,即在新婚晚上,一大帮以男性中青年亲友为主,到主人家新婚房内嬉闹新郎新娘,闹腾大半夜。有时会做出一些出格行为。2000年后此习俗已基本消失。

民间还有“听房”习俗,即在新婚之夜,未婚男青年在新郎新娘新房外墙根偷听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的言谈举止,俗称“听墙脚”或“听房”。2000年后此习俗已基本消失。

在石井境内民间,各村都有在人名前加“老”字的习俗,如老喜红、老年糕、老臭等。并无贬义,只是习惯而已。

在民间,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出生,给孩子起名时,有用贬义词的习俗,如黑蛋、臭蛋、二傻、大傻、臭小等,认为这样可以使孩子以后健康长寿,有福气。

有的家庭夜里小孩常哭闹,不睡觉,其家人就在村口或道路的墙上贴上一张红纸,、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路君子念三遍,保让我儿得安康”。 2000年后此习俗已基本消失。

过去,人们除刮风下雨天气不好外,大都有在大街上群聚端碗吃饭的习惯。至今,仍有少数老年人保持这一习惯,在自家门口吃饭。

从古至今,人们还保留有小辈男与大辈女性嬉戏逗闹的习俗,“耍婶子、逗奶奶”“小叔嫂、无大小”是传统习俗。

民间有给人起外号的习俗,有的充满善意,有的则带有贬义色彩,有的根据本人性格起的,有的根据长相起的,也有根据为人处世起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如老粘糕、二红眼、吃饱墩、二皮脸等。今民间仍流行。

民间俗有“左眼跳福,右眼跳财”之说,又称“左跳喜,右跳愁”“左跳发,右跳杀”,以人的眼皮不由自主的跳动为祸福之兆,左为吉右为凶。上古即有流行,今民间仍流行。

民间俗有“喷嚏兆灾”之说,人偶然打喷嚏,认为有人背后责骂或将有灾祸加身。也有人视之为背后有人挂念自己。

民间视猫头鹰鸣叫为死人之凶兆。猫头鹰为常见鸟类,性喜夜间活动捕食,其貌顽凶,鸣声凄厉,故被视为“报丧”“勾魂”之物。旧时广泛流行,今仍有残留。

民间视乌鸦之鸣叫为凶兆。乌鸦为常见鸟类,颈项处有一圈白毛,余皆漆黑,与丧服类似,又喜食腐尸,故视为不祥之物。旧时广泛流行,今仍有残留。

过去,有的户为驱邪避凶,家道平安,在自家院墙上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镇宅石。

农村干旱季节,特别是过去,刮旋风(学名叫做尘卷风)是常有的事。如果旋风刮到年长者跟前,年长者就会向旋风连唾三口唾沫,并说道:“旋风旋风你是鬼,要是你从我跟前过,我就打断你的腿”。

过去,如出现扫帚星即彗星,认为是灾荒、瘟疫、死亡和战争之兆,故民间称其为妖星。因其运行大部分时间距离太阳甚远,平时难得一见。偶尔一现,似乎是突然而至,且形状怪异,故被视为不祥之兆。今民间仍有人信此邪说。

民间有闰月兆灾之说,认为闰四月是荒年,闰六月是寡妇年,不宜婚娶,闰八月是杀年,兆兵荒马乱。其实,闰月是调整季节和月份关系的,是人为规定。旧时广为流行,今仍有残留。

过去,如发生日食或月食,村民认为是天狗吃日头或天狗吃月亮,会相聚一起,同时敲击洗脸盆或其它器物,认为敲击声响成一片会将天狗吓跑,救出太阳或月亮。

过去,如果下雨响雷,雷电将某人打死,村民们会认为此人生前一定做过造孽或见不得人的事,是雷公惩罚他,理当活该。

二 民间禁忌

父亲在世,儿子不得留胡须。

忌呼他人祖、父的名字。

兄弟媳妇与大伯哥忌互开玩笑。

公公忌入儿媳房间。

忌讳晚辈与长辈名字中的某一个字同音,否则认为是大不敬。

忌跨小儿头顶,否则小儿长不高。

老年人忌说“七十三”“八十四”,逢此年要多说一岁。

对人死亡较忌讳,死了不能说“死”,而说“没了”“走了”等。

正月初一忌死人,若死于初一,则谎称初二。

问询病人忌直呼病字,宜问“哪儿不舒服?”“哪儿不得劲?”等。

借用别人家的药锅熬药,须主人或别人来取,忌用后主动送回,以免将灾祸送回。

衣服忌反着穿。反穿衣服如穿孝服,表示家中服丧事。

忌在人面前吐唾沫。

送礼忌送钟,因“送钟”与“送终”谐音,不吉利。

写信忌用红笔。

订婚礼单用红纸,忌用白纸。

婚服忌穿白色。

结婚娶媳妇,不允许走重道,迷信说法是走重道犯再婚,今仍十分注重。

客人正在吃饭,忌当着客人喂猪喂食。

待客时,忌主人先放碗筷,若先放碗筷是怕客人吃得多。

客人在,忌看手表、扫地和打骂孩子。

吃饭禁用手掌托碗,忌用筷子敲击盘碗,前者是乞丐讨吃的手法,敲击盘碗也是讨吃手法或逗猫狗等畜牲进食的讯号,今多视为不文明之举。同时,也忌将筷子竖插在饭菜碗上,这是祭奠死人的方式。

住房内摆设睡床,忌正对屋顶横梁,认为横梁压顶,预示凶事,且易生恶梦。床位不可直冲房门,也不宜脚朝门口睡觉,这是丧事象征。

俗有“初一不娶亲、十五不埋人、四天埋人妨四邻”之说。娶亲选吉日可避开,埋人只能提前或错后,大多数人家往后延期。

民间有“初五、十四、二十三,家宅六神都不安”之说,认为阴历这三天是不吉利日期,忌出门拜年、走亲、访友、探望病人等。

除夕夜至大年初一禁忌最多。人们认为除夕这天是上界各路神仙鬼怪下界之日,故除夕夜至大年初一,忌说“破、坏、死、光、输、病、穷、完、偷、背时”等一切脏话和不吉利之语;忌打骂孩子和吵架、哭闹,打破家具、器具等,否则认为将会招致一年中百事不吉利;忌早晨开柜箱、抽屉,意味防止钱财外流;忌打扫院落、泼污水,否则会将“财气”扫掉,“运气”倒掉;忌动刀、斧、剪等锐利器物,否则在一年中易招致伤人、伤己事情发生等。大年初一中午吃全家饭时,要有鱼有鸡,并忌吃光,这是为讨“年年有余(鱼)”“吉(鸡)祥如意”之意。

已婚妇女年三十到大年初一,忌在娘家过年,如果是丧偶的单身寡妇,更不可在娘家过年,必须于初一夜晚到别人家回避一下,否则家人视为不吉利。

没有出阁的闺女大年和正月不出门拜年。

春节期间,如果有家人守孝,不能出门给别人拜年。

凡是当年家中有人去世的户,过春节时不贴春联,也不能出门给长辈拜年。

舅舅尚在或健在的人忌正月里理发,有“正月理发死舅舅”之说。

门前忌栽桑树,后房忌栽柳树,院内忌栽杨树。所谓“前不栽桑,后不插柳,院内不栽鬼拍树”。

上述旧有习俗和禁忌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历史根源和历史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不可对其全盘否定,看成是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东西。先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一些习俗和禁忌,其主观愿望是美好的,即让自己的家庭和社会都平安幸福,不发生祸端,如大伯哥和兄弟媳妇忌开玩笑,是讲究长幼有序,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气炎热男子“光膀子”是为了让自己凉爽健康,因为过去没有降温设施等。当然,也有一些不健康和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和禁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一些旧的习俗和禁忌被摈弃,有的则传承下来,我们应对其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认识,。



鹿泉吧客服电话:

0311-83898658、13780317664

投稿爆料请加微信号:zyrblcom

详见下方图片扫描二维码进去绝对有你想要的

找顺风车|求职招聘|房屋租售|二手交易|商家入驻|阅读原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