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屋行吟 |【50】地下400米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记得那一年,在一家商店选购衣服,见售货员笑脸送走了二位顾客,转而不屑地看着地上留下的煤泥,说这就是煤老板的标志,到哪儿鞋上都带着煤。那时曾想,煤井下的生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如果煤老板都这样脏兮兮的,那矿工的生活果真就像老鼠打洞一样,灰头土脸吗?当时就有了哪天亲自到矿井下看一看的想法。但因为机缘不具足,一个念头就一直潜伏在梦想的褶皱里。


今天,机缘来了。在一家煤矿,垂直距离下降400米,真真切切,是地下。几分钟前,在换衣间,脱得精光,先换了矿工服,穿了高筒胶鞋,带了安全帽,拿了矿灯。下井前登记,并进行了例行检查,就上了简陋的升降车,站好,工作人员把铁链哗啦一下放下去,我们就被关进了通往地下的笼子里。虽不是很害怕,但也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只是在心中默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升降车下降的速度并不快,很稳,每秒下降约一二米。就此,由一片光明堕入了黑暗中,然后像进入了水帘洞,类似人间的小雨转中雨,淅淅沥沥地打在头顶和周围,冷冷的。

400米深的地下,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同样是哗啦的铁链声响起,我们被放了出来,穿过雨帘,进入巷道中。一个矿工程序性地大声报完工作汇报词,我们便在带班长的陪同下,开始了我的首次井下体验历程。


我体验的这个煤矿,上下垂直的竖井有二个。一个供矿工出入,另一个供运输煤炭。我们就是通过人乘的竖井进入的400米的地下的。400米深的地下,也阡陌纵横。开始的巷道往东,再往南,经过了一个紧急避难所,以后就迷失了方向。起先,隔一段就有一个昏暗的路灯,再走,连路灯也没有了,感觉到手中的矿灯就代表了400米地下的全部光明,同伴,成了最近的生命共同体。难怪在井下的矿工都这样说,风是命、灯是眼、棚是胆。通风,有光源,通道坚实,撑起了400米地下的一片天。

除了黑暗,地下的世界,也并不平坦。一个巷道,也会有近30度的上下坡,走得浑身冒汗,气喘吁吁。虽然有平时爬山的底子,但也并不轻松,不敢有太多的松懈与大意。路上有铁轨、水、窄窄的台阶,泥泞且湿滑。头上的安全头盔是必要的,穿的长筒胶鞋是必要的,小心翼翼也是必要的。这是一种最真切的感受。有时很远没有灯,遇不到人,黑漆漆的,完全是煤的世界。当时一激灵:人闯到了煤的世界,为了光明,为了生存,还为了更多的欲望吧。


巷道与挖掘面呈半H型,挖掘面垂直于二个巷道,然后由里往外采煤,煤再通过另一个巷道被运出煤井。遇到一个采掘班正要放炮,在煤层里埋上炸药,我们抓紧通过防尘水帘。不久,身后传来一声闷响。领队闻声说,这炮好,声闷,崩住煤了;声响,则崩煤少。经验,是血汗与细心积淀出来的,是各种成本支撑出来的财富,有经验的老员工,正是企业一笔无形的财富。


巷道呈梯形,底宽约四五米,高约二米多一点,由工字钢支撑。也有圆形的,有点像箍窑洞,用U形钢撑着,感觉到很结实。据说修建高速公路每米要花费4万元左右,而巷道一米的投资,包括钢材、电缆、钢轨、监控系统以及人工,约六七千元。这是前期的基础性投资。然后有大型的挖掘、采煤、运输等设备,机物料消耗,以及井下每人每月约五六千元的工资。这都是采煤的成本。

采煤企业自有采煤企业的管理模式。但不同行业企业基本的原理、原则还是有共性的。如职工的工资考核指标,是按每个工多少钱核定,还是按出一吨煤给多少工资定额承包。不管怎样,其二者之间是有个契合度的。然后是风险、安全、出勤等一系列奖罚指标。在地下400米深处行走,我想企业的管理,无外乎制度、标准、信息、智能化;无外乎激励与约束机制,奖优罚劣;无外乎顺乎大势,人心向背;无外乎民主与集中;无外乎资本的冷血、趋利与道德良心。


二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闪着幽光的煤层,无限地与我挨近,鼻息即可触及,是在地下400米左右的地方。人啊,是人生硬地闯入这个世界,挖走了大地母亲的一层脂肪,但留下的创伤或许是永久的,这些巷道短期内可能并不会被回填、被复原。成本与效益的博弈,安全环保与社会责任的较量,世道人心与文明进化的伦理辩驳,等等,充盈在这400米之间,让人思考很多很多。

终于,上升400米,重新回到地面上的世界,顿时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有根的底气。地面上起风了,很少见这么大的风,是这个地方风本来就大,还是今天普遍有风?但有风吹来,很爽。洗澡完毕,穿上自己的衣服,很爽。想今天的第一次井下体验,这儿虽不如电视里播放的大规模企业矿井下的舒适、清洁、卫生,但安全保障也还是不错的,完全不似传说中的简单、野蛮、人如地鼠般的爬行,也很爽。


总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不知道算是人的优点还是缺点。但我总是想着去尝试体验一把,一如亲自去尝尝梨子的味道,并亲口说出自己的感受,对那些还没吃过梨子的人。也许,在一个人的生命里,仅仅是一次就足也。如今天,我知道地下400米深处,不只是黑暗,不只是深渊,也有温暖,也有规则,也有人性。但仍有不少关于环境保护、地质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责任与担当之问,需要从当下再上升400米,到阳光之下,到地平面之上。


(8月25日,周五,风兼雨)


        注:该系列文章中插图,或有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并致感谢。







         都说,自然界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以此推论,我也是茫茫人海中独一无二的我。或如加谬所说“唯有独一无二的人才是真实的”。所以来世上走一遭,我想做好这个世间唯一的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刘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