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两次受封!这项民间活动把皇帝都惊呆了?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一种活动,两次受封!

皇帝们为什么偏爱香河中幡?

中幡始于运河,兴于运河,

它与大运河有着怎样的故事?

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是北运河。北运河自北京通州张家湾出发,途经河北省香河县、天津市武清区,与京杭大运河的南运河相连。 


清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的正月十三,乾隆皇帝在紫禁城过完热闹的春节后,带着皇后嫔妃、随从大臣及2000多名护卫,浩浩荡荡通过午门,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南巡之旅。

乾隆皇帝乘着龙舟,沿着大运河,视河工、阅军威、驻姑苏、游杭州,彰显了天朝的威仪,也游遍了大江南北的美景。几个月后,心满意足的乾隆皇帝起程回京,很快就到达京师附近的北运河段。

北运河因为水源稀缺,明代嘉靖年间曾开挖引河,引潮白河水入注运河。到了清代,连年充沛的雨量,加上堤坝年久失修,运河常常决口,倒灌村庄。乾隆皇帝对这块京畿之地非常关注,他命令修筑河堤、疏浚减河、兴修水闸,基本控制了北运河的滔天洪水。因此,乾隆时期的北运河沿岸,经济富庶,人民安乐。

乾隆皇帝南巡归来,途经北运河畔的香河县。香河县令早就得到消息,带着一群人等候在码头,迎接龙舟的到来。香河县令知道皇帝喜欢热闹,特意带了一群人来表演花会以助兴。民间花会大多是高跷、旱船、秧歌、舞狮等等,而香河花会花样多、趣味性强,其中的中幡表演更是远近闻名。

中幡由筒、面、楼三部分组成。筒高9米,控制幡速减轻下垂惯力。幡面兜风,使幡的重心稳固平衡。幡楼为罗圈形,上中下三层呈塔形,这使中幡降落时,冲击力可以得到较大缓冲。据民间传说,中幡起源于隋唐时期。当时,北运河岸边的船工受船帆启发,创造了这种娱乐活动,延续至今。





乾隆皇帝回到紫禁城后,制作了两件幡面赏给安头屯中幡会。其中一面题字“龙翔凤舞”,另一面题字“人神共悦”。这下,中幡这种活动在京津一带广为流传。




清朝前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治理下,大运河漕运畅通,当时,每年承运漕粮的船只多达六七千艘,运河上千帆竞渡,一派繁忙景象。为了运输畅通,漕船大小、航行里程都有严格规定。比如,漕船满载北上,天津至通州段每天顺流行四十里,逆流行二十里。

后来,清朝由盛转衰,大运河也变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常常打断漕运。尤其是道光年间,淮安高家堰大堤决口,江苏高邮、宝应至清江浦一段漕船搁浅,京畿地区的粮食供应出现严重危机。迫不得已的道光皇帝,只好临时改河运为海运。海运期间,漕船从江南至天津,再从天津换小船到北京。此时的北运河,仍是波光粼粼,但是沿岸村庄已经萧条了许多。

公元1851年,也就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后的正好一百年,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皇帝登基。此时的咸丰皇帝刚刚20岁,尽管国力趋于衰弱,但他仍然希望通过热闹的登基大典以壮声势。他从全国各地调集优秀的花会表演者来京献艺。

咸丰皇帝看过中幡表演,但是这回安头屯的中幡,还是让他惊呆了。只见中幡时而托在手上,时而扛在肩头,牙齿、鼻梁、脑门等部位都可以支撑。高大又粗壮的幡筒,在表演者那里如同钢琴上飞点的指尖,轻盈而灵动。




咸丰皇帝看完中幡表演以后,非常振奋,赐了两件幡面,一面写着“风调雨顺”,另一面写着“国泰民安”。一种民间活动,两次受到皇帝赏赐,这在中国古代并不多见。那么,乾隆皇帝与咸丰皇帝赐给香河安头屯中幡会的珍贵幡面,后来命运如何呢?





这是咸丰皇帝御赐幡面时,装幡面的木箱。历经岁月侵蚀,木箱已经破旧,用皮毛制成的连接件外翻,露出里面的细毛。据中幡传承人讲,这些连接件是用牛皮制成的,能够历经两百多年,是因为这个部位使用不多,摩擦较小。

这是铛铛,是一种打击乐器。中幡表演时,先是鼓声点点,然后铃、钹等相继登场,营造出气势和氛围,中幡才登场表演。如今,铛铛已经被其他乐器代替,很少出现在中幡表演中了。


咸丰皇帝尽管置办了热热闹闹的登基大典,但是清朝的衰败已经无可挽回,北运河上往日的繁华已经无力维系。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 

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从山东利津入海。山东安山至临清之间的运河河道干涸,而淮河下游河道淤塞,淮南运道受到影响。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 

漕船由海轮完全代替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漕粮改折现金,漕运全部停止。从此,运河河道越来越窄,许多河段逐渐失去通航能力,其中就包括北运河。北运河畔的香河,没有了游船码头、十里集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喧哗。而安头屯村珍藏的御赐幡面,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噩运。

 民国时期 

土匪流窜,抢走乾隆御赐幡面两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咸丰御赐的“风调雨顺”幡面又被掠走,只剩下“国泰民安”幡面,仍然见证着中幡曾经的荣耀。


这项源于运河、兴于运河的民间活动,让人们想起大运河上曾经帆樯林立的过去……


更多详情请戳视频






实习编辑:郭冉

来源:CCTV4《国宝档案》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觉得不错请转发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