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洗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红火的地摊生意(网图)


《我是五零后》之六十六


       (2200字)

        在西峡县教育局,有一段时间我忽然心血来潮,用满腔的热情和十分卖力的行动,去做了两周时间的家用气筒推销员,此后又利用出公差的便利,在北京批发了两大蛇皮编织袋男士花衬衫,拿回来向同事、熟人们兜售,却又在赚了几百元后“金盆洗手”,戛然而止……


        我怎么忽然干起了自己根本不擅长、好像与我风马牛不相及、连我父亲当时都瞧不起、不支持的小商小贩了呢?知道了当时的背景,就不会奇怪了。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就是一大片森林中的一片树叶,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当整个树林的叶子、枝条甚至主干都在摇动时,叶子是不可能不受影响的。我也一样。大概是进入教育局的第三年,也就是1987年吧,西峡县城出现了一股1949年之后从来没有过的“兼职经商热”,即越来越多的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职工甚至,半公开地在业余时间做一些小打小闹的买卖生意,比如街头摆摊等,我干的就是这种勾当。这些人不开公司,也很少和他人合伙,也没有听说哪个人用的办法搞来紧俏产品然后高价出售;这与后来们的“下海热”也不相同,那主要是指或职工自愿选择,以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精神和壮举,辞去公职或官职与单位签署“停薪留职”协议,纵身一跃投入经商大潮,有的去南方经济热点城市或者省会城市,在国企、民营企业中当管理人员,有的在所在城市自己创业,开个小公司做生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棚式”集贸市场(网图)


        中国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过去几十年,,搞,不搞经济建设,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虽然要好一些,但那几十元的月工资,要养活一家人,也是捉襟见肘,如果不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根本不行。改革开放后,,不再搞,而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旗一挥,下面立刻变了,“致富光荣、贫穷可耻”的标语很快就出现在农村住宅的墙壁上。首先是农民们开始做生意赚钱了,卖农产品的,走出土地做商贩的,比如走村串乡卖老鼠药、搞照相的等等,有的搞起了几个人的私人建筑队,这批人很快就有了钱,在农民中最先购买自行车、手表、录音机等贵重用品。


         几年后,国家允许个体户在城市经商,很短时间内,全国各大中城市一下子就冒出了许多个体户,尤其是经营餐饮和卖衣服的,街道两边一个接一个,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许多省会城市为了满足个体户经商的需要,竟然把许多街道堵死一大段,禁止车辆通行,上面造上用透明塑料做的大棚,起个名字叫“自由市场”或“集贸市场”,里面容纳许多个体户,市民们下了班,就可以来这里购买日常用品;城外人也会慕名而来,在这里购物用餐。


        当时,由于人们收入有所增加,购买力不断提升,但因企业不多、生产效率不高,所以物资短缺现象仍然存在。加上物价开始市场化,产品利润很高,所以那时大中城市的小商人非常赚钱,收入远超干部职工,“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脑体倒挂”等说法大致就出现在那个时期。在这场商业大潮面前,许多干部职工眼热了,对自己每月几十元的工资不满足了,觉得赚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当时国家正在千方百计发展经济,扩大就业,也正在为“机构臃肿”、精简机构效果不佳而烦恼,于是并不干涉这股潮流,没有人把摆地摊的叫做“走鬼”,没有四处赶人,这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时,刚刚吃稳了“商品粮”的人还没有辞职专业经商的能力和勇气,只能在不辞职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或者节假日时间,到“小海小溪”中捞点小鱼小虾!

 

        我也被裹入了这个行列,虽然我根本就不是经商的料子。推销得怎么样?赚到钱没有?谈给大家听听。


        受国家形势的影响,受某些同事利用业余时间经商发了小财的故事的诱惑,我和妻子一拍即合,决定也去搞一次试试。我们悄悄到西峡县城土门外一家工厂里,批发了一百个脚踏式自行车充气筒。为了防止被熟人看见,我俩乘长途汽车到相邻的70公里外的陕西省商南县去卖。


        在一个人多热闹的街头,我和妻子在地上摆出几个来卖,但却无人搭理。周末就这一天,明早一定要回家,怎么办?我一急,就什么都不顾了,反正无人认识,就拿出一个充气筒做现场示范,一边大声吆喝吸引人,一边用脚不停地踏着充气筒,给一个围观者的自行车内胎充气,这一招不错,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好多人来看。两个小时过去,就卖掉了20多个。


        原来推销并不是难事,于是胆子和野心也大了些。下午,我扛着装满充气筒的大纸箱,挨个到商南县城的国营商场、私人开办的杂货铺推销,给售货员、经理们讲气筒如何方便携带,质量如何好,价格比常规的进货渠道低廉等。就这样,在去过的商场里,大部分都推销成功了,下午商场店铺快关门时,我们从西峡带来的气筒只剩下一箱时,由于我对自己的推销能力过于自信,在价格上不再优惠,结果受到了惩罚,多次推销都没有卖出。天黑了,周一还要上班,只好在第二天清早回家时把它们又带了回来,让我后悔了一阵子。但这次收获不菲,一共赚了100多元。要知道,这可是我一个多月的工资呀! 

   

        获得了下海的“第一桶金”,尝到了甜头,我又开始策划其他赚钱门路。有次我到北京出差,多带了一些钱,准备进回一些货。我看到小街道上许多店铺都在卖花格子、里子毛茸茸的、穿上非常舒服的纯棉男衬衣,零售才5元一件,很便宜,心想如果进回一批拿回老家县城,一定会很好卖。我偷偷在一家店铺里的纸箱上看到了批发这种衬衫的厂家,因电话被涂抹看不清,就向一个三轮车工人打听这个工厂在哪里,工人说就在他家附近,他还知道那种衬衫的进价是2.5元一件。我很高兴,就跟他去了。在那个很小的服装厂里,我留了回家的路费,把剩余的钱全部进了货,一共150件,打了两个大包。


    记得上火车后,口袋里只剩10元钱,这是到郑州下车后改乘回西峡班车的最低路费。在北京和郑州火车站,为了省钱,最后两顿饭我只吃方便面,用绳子把两个大包连在一起,挂在脖子上,手里还提着一大兜为公家买的其他物品,进出车站、上下车时受了很多的罪,回来几天了脖子还很疼。


       回来后,每件衬衫可以卖7元钱,利润不错,赚了100多元后,教育局里的人知道了消息,并且出现了不太好的议论,而且夸张了我的利润。这虽然不违法不违规,领导也不会干涉,但我是一个不想让人议论的人,于是不再在同事中推销,把剩下的原价或免费送给了亲戚朋友。加上我觉得经商太辛苦,决定从此“金盆洗手”,持续了两个月时间的“兼职推销员”生涯,到此结束。


        想起这段经历,我不觉得当时的自己是一个贪婪之人,也不觉得幼稚卑微可笑。甚至,我还佩服自己年轻时曾经有过的想干就干的激情和冲动,佩服那时毫不犹豫、不怕冒风险、勇敢尝试的胆量和自信,佩服那时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韧性和体力……这些东西,随着年龄的增加,早就快丧失殆尽了。而且,这样一次经商经历,也让常常因性格内向、不会与陌生人打交道而自卑的我,对自己有了新的看法。同时,这也是一次深刻的人生阅历和独特感受,对于一个喜欢写作、应该尽可能多了解社会方方面面的我来说,也是有收益的。


         欢迎阅读、点赞、转发、加关注,谢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