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简史 摇曳生香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1931年,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及红军将领情况的美国记者《西行漫记》作者斯诺的妻子海伦第一次来到上海。,将自己的一件旗袍交给她,由她转赠给正在美国为中国“工合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爱国分子和支持中国革命的海外友人共同建立、专门筹款用于提供军事物资和民用物资的组织)筹款的海伦好友波莉,并嘱咐波莉在全美各地演讲时穿上。后来,斯诺夫妇到达菲律宾继续为中国的“工合运动”筹款,波莉便将旗袍又送给了斯诺夫妇。这件旗袍于1998年3月17日从美国回归中国,。

旗袍,这种活色生香的服饰,,她以惊人的魅力引领着时尚潮流,表现出近代中国女性温柔、典雅、端庄、贤淑的品质。那一袭旗袍充满了东方的神秘感和想象力,让世界为之惊艳,让全球为之喝彩。即使在今天,旗袍还在大放光彩,在奥运会、亚运会和世博会等重大场合,旗袍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世博会上,“百年旗袍展览”让世人为之驻足,这种看起来高贵的服装充满了中国元素,代表着中国颜色。可以说,旗袍所体现出来的中国风正在席卷全世界,正在让全世界领略着中国文化。

有着含蓄、温润品质的旗袍演绎着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如今,旗袍似乎已经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白山黑水

巧绣旗女常服



旗袍服饰为满族所创制,为满族人民日常着装,因而盛行于清代,故而得名。权威的《辞海》对“旗袍”一词做了这样的定义:“旗袍原是清满洲旗人妇女所穿的一种服饰,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采用。经过不断改进,一般式样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衩并有长、短袖之分。”

关于旗袍的由来,在满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黑妞的满族姑娘住在河边,全家以打鱼为生,宽大的衣裙给劳动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于是心灵手巧的黑妞便试着自己动手裁制了一件多钮绊、两侧开襟的长袍,这种长袍穿在身上很方便,并且使人显得亭亭玉立,打鱼时还可以把前襟撩起系在腰上,非常实用。后来美丽的黑妞成了皇后,她穿的长袍使满族女子羡慕不已,认为穿上它可以大富大贵,于是大家便竞相效仿。久而久之,这种长袍便成为了八旗妇女的“常服”,“旗袍”也由此而得名。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旗袍的起源和形成远比这复杂。满族是一个多化的民族,明末居住于东北长白山、松花江以及黑龙江流域,以女真族为主体,再加上从周边草原迁移而来的蒙古族和从中原迁移过来的汉族这两大群体共同构成。满人袍服是满人及其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在长期的狩猎生涯中形成的特有的民族服装,是同自然环境不断抗争,并将本民族文化习俗与其他民族文化习俗不断交融而形成的产物。入关以前,满人袍服的基本形制为:圆领、马蹄袖、窄袖身、束腰、捻襟、上带扣袢,下有开。在东北寒冷山林中生活的满人,以骑射狩猎为生,以英勇善战著称,独特的袍服正好适应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完全不同于汉人的服饰,源于满人及其先人一脉相承的生活习俗和生存环境,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旗袍,满族叫“衣介”,意思是长袍,由于满族实行努尔哈赤所创建的八旗制度,因此称之为“旗袍”。而旗袍可从西周时期的麻布窄行简装看出影子,并影响着以后各朝代的服饰,同时也受到元代蒙族妇女长装的影响,一直以简约的直身为基本样式,后不断改进,并为汉人所广泛接受。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定都沈阳。据《清太宗实录稿本》记载,崇德元年,也就是皇太极即位的当年规定:“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男人不许穿大领大袖、戴绒帽,务要束腰;女人不许梳头、缠脚。”如有违者,一律治罪。清人袍服在入关前,均没有男女差异,穿用范围也极其广泛。


一统

裁制中华旗袍



1644年,也就是清顺治元年,顺治帝迁都北京,清王朝从此开始了长达267年的统治。顺治九年(1652),朝廷颁行《钦定服色肩舆条例》,从此废除了具有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至此,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曳盛冠终于被满族服饰所取代。从此,旗袍牢牢坐定了中国服装界的第一把交椅,成为展现中华之美的国服

入关后,满人袍服从男女共用的长袍分离出来以后,不断发展、演变。清代,满族女子皆穿旗袍,汉族女子穿短袄,下穿百裥(jiǎn)裙。满人恪守本民族的服饰传统,在女性服饰上坚持上下连体的袍服式样,严禁满族妇女穿着上衣下裙的汉式衣衫。但由于满族与汉文化的长期交融,满族妇女的旗袍在样式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与改进。

清代的旗袍宽大平直,前后有缝,加大襟领,袖长齐手腕。清代旗袍面料多为绸缎,袍面绣满花纹,袍领、袖、襟、裾,滚上宽花条或彩边。

清初旗装袍多为圆领、右衽、带扣袢、两腋部位收缩、下摆宽大、两面或者四面开衩、窄袖、袖端呈马蹄状,有时颈间围一条白色领巾。这一时期,流行穿蓝色,显得清淡明快。至清代中期,除了圆领之外,又有了狭窄的立领,袍袖也较以前的宽大,这个时候下摆垂至地面,女袍外加坎肩,并开始注重镶滚和袖饰,常常在大襟或对襟的下端及左右腋下盘有如意形镶滚。这一时期流行玫瑰紫色,代表富贵吉祥。到了清末,西方生活方式渐渐渗入,服饰或多或少也加入了一些西方色彩,开始流行浅灰、银灰,显得洁净古朴。北京作为宗师,相对于直接受西方风尚影响的东南沿海城市,变化相对小一点。不过,服饰的规定制度相对来说没有以前严格,如礼服简化,袖口去掉马蹄式等。另一方面,清末奢侈之风大起,旗装袍之边饰尤其繁复多样,有的多达18道,京城里称这为“十八镶”,就是镶了18层花边,并形成一种时尚。

现在,一说起旗袍,人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那种婀娜、摇曳、魅惑的身影,但是实际上,最初的旗袍,也就是清代满族的旗袍,跟人们印象中或是影视剧中的旗袍完全不同,还是那种宽松肥大的式样。现在的旗袍讲究曲线美,但在当时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像现在一样外漏曲线是有违礼法的,传统旗袍的裁制方法从肩膀到下摆,就是一条直线,根本显不出女性身体的曲线,尽管旗袍的样式来源于满族妇女的袍子。而人们所熟知的旗袍样式,。

十里洋场

装扮旗袍世界



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声炮响,震撼了古老而沉睡的中国。废除帝制,,在推翻了专制统治的同时,也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一并废除。男人们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脱掉了盘金满绣的龙袍。尽管改朝换代了,但是旗袍并没有随之消失,反而被人们所保留。1912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仿照西方各国服饰,颁布了服饰条例,规定男女礼服式样。从此中国自上而下地开始接受西式服装与穿着习惯,人们也似乎一夜之间抛弃了满人的旗袍。然而20世纪20年代旗袍又在中国的另外一个时尚中心城市上海登上了舞台,并作为女性的流行服饰而大行其道。

不过,,流行的旗袍由宽变窄,并成为女性极其喜爱的独特服装款式。旗袍装饰趋于简单,清代袍服那种重山叠水的多层镶、滚逐渐消失。条格圆点以及各种现代感较强的几何纹样较多,传统花卉图案以更简练概括的形式出现,色彩素雅更受欢迎,民国旗袍之领,高可掩颊抵耳,低则若有若无,袖可长可短,可有可无。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化的兴起,中国妇女突破了着装的封建观念,注意到曲线对衬托女性温情的意蕴,旗袍首当其冲进行了自身的改革。通过裁剪、打省等方法使廓型符合并显示女性体形的曲线,成为“改良”旗袍。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旗袍的款式有“中西合璧,变化多端”两个特点。

旗袍所用的材料有传统的锦缎绒绣,也有印花绸和印花布等较为轻薄也更为新潮的织物。另外,香云纱、夏布一类的传统材料,由于实用和舒适,则更为平民所接受。

,据说是由一批上海的女学生所穿,穿上新式旗袍代表着自由与解放,也成了文明、新潮的象征。在旗袍原有的基础上,用蓝布制成宽松的款式,衣长至脚面,与清末的旗袍相仿,但抛弃了繁琐的装饰。他们穿着的旗袍不再是旧时代的制服,在歌舞升平的上海,旗袍成了潮流和风韵的代名词。

20世纪20年代旗袍初行之时,样式与清末变化不大,其特点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较长。而后又经历了马甲旗袍、倒大袖旗袍等不同的流行款式时期,旗袍的式样越发合体,而长度渐短。1929年4月,,长身旗袍成为“国服”。

20世纪30年代是旗袍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不论地域特征,也不分年龄大小,全民皆着旗袍。从技术上来讲,此时的旗袍除了肩袖部分仍大多采用连身平直结构外,身片处理则大量采用西式造型方法,出现了前后身片的省道、长袖旗袍的腋下分割等处理余缺的结构,使旗袍更加称身合体,也迎合了20世纪30年代女性开放的服饰观念。到1939年左右,由于胸省和肩省的运用,装袖与肩缝的出现,旗袍变得更加合体,曲线也更加性感,这也是近代女性服饰形象的一次重要变化。修长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烫发、透明丝袜、高跟皮鞋、还有手表和皮包,构成了那个年代最时尚的装扮。旗袍文化完成于这一年代,而这一时期也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这种具有浪漫与商业气息的上海旗袍被称作“海派旗袍”,而北京的那种矜持庄重的旗袍被称为“京派旗袍”。如果说京派旗袍是大家闺秀的话,那么海派旗袍便是摩登女郎。这个时期,旗袍奠定了它在中国服装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了中国女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然而就在那个年代,社会风气依旧很保守,旗袍开衩时高时低不断地改变,。著名作家盾在他的小说《子夜》里写过这么一个故事。封建保守的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老太爷的眼光所到之处,要么是高衩旗袍下雪白的大腿,要么是上海滩新流行的各种美色,光怪陆离的现代文明让他心惊肉跳,目不敢视,耳不堪闻,在回家途中突然患脑溢血而亡。故事虽不免夸张,但旗袍作为服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是不争的事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几乎占据了服装界的半壁江山。

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由于物资的匮乏,旗袍的样式也随之变得简洁实用,长度在小腿中部和膝盖之间,袖子也逐渐由短袖变成无袖,形成了战争年代旗袍轻便简洁的鲜明风格。,拉链、垫肩、按钮等配件开始大量使用,旗袍也越来越呈现出轻变简单的现代感。,并有着专门为她缝制旗袍的裁缝。

著名作家张爱玲也是旗袍的拥护者和爱戴者,她一生都喜欢穿旗袍。1945年,小说《倾城之恋》改编为话剧的时候,承办的剧团主持人与作者见了一面,这位主持人清楚地记得,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女子,穿着一件古式的小夹袄,长度大概到膝盖,肥大的腰身和袖子,料子是水红色的绸子,再用宽宽的黑段子镶边,衣服右襟下方的图案好像是一朵舒卷的云朵……在当时,从来没有谁能像这个女人一样,将旗袍穿出特色,让人过目不忘,而这个人就是才女张爱玲。她不仅是蜚声文坛的女作家,也是旗袍的崇拜者和代言人。1995年的秋天,75岁的张爱玲孤身一人在洛杉矶的公寓去世,几天后才被发现。据当时的报道说,陪伴她离开人世的依旧是一件褐红色的旗袍,就像她曾经绚烂一时,而后却平和闲淡的一生。张爱玲可谓把旗袍穿出了风韵,穿出特色的第一人。

“全民穿旗袍”的壮观场景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百废待兴,女性的衣着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旗袍暂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直到改革开放后,旗袍又被爱美的女性重新穿起,走在大街小巷,大胆地向人们展现优美曼妙的身段。




旗袍是中华民族服饰的组成部分,它集满汉文化于一身,体现了服饰文化的精髓。旗袍悄然无声地紧贴在身体的表面,恰到好处,有着一种若隐若现的风韵,似乎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看上去风姿绰约,优雅而不张扬,简约而又凝练,体现着中国女性高贵内敛、荣辱不惊的品质。旗袍紧跟着时代的进步,承载着中华服饰的灿烂文明,使东方女性的身姿和美德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在天地之间呈现出一幅多彩的画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