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又名毛桃,山桃,桃子、桃实,桃仁、桃核仁,桃花,桃叶,桃枝,桃白皮、桃茎白皮、桃树皮,桃根、桃树根,桃胶《本草纲目大全-果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   ●●   分享 |  关注  公众号 



「释名」 桃又名毛桃,白桃、红桃,山桃、榹桃、山毛桃、野桃、花桃,桃子、桃实,桃仁、桃核仁、桃核人,桃花,桃叶,桃枝,桃白皮、桃茎白皮、桃皮、桃树皮,桃根、桃树根,桃胶。


「入药部位」 果实(桃子)、种子(桃仁)、花(桃花)、叶(桃叶)、嫩枝(桃枝)、去掉栓皮的树皮(桃茎白皮)、根或根皮(桃根)、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桃胶)。


「原形态」

1、桃,落叶小乔木,高达3-8m。小枝绿色或半边红褐色,无毛。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柄长1-2cm,通常有1至数枚腺体;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花通常单生,生于叶开放,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无毛。叶柄长7-12mm,具腺点。花通常单生,直径约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外被绒毛;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多数,子房1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圆头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7cm,表面有短绒毛;果肉白色或黄色;离核或粘核。种子1枚,扁卵状心形。花期3-4月,果期6-7月。


2、山桃,落叶小乔木,高5-9m。叶互生;托叶早落;叶柄长1.5-3cm;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8cm,宽2-3.5cm,花单生,萼片5,花瓣5,阔倒卵形,粉红色至白色。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被黄褐色柔毛。果肉离核;核小,坚硬。种子1颗,棕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性味」

桃子:甘酸,温。《别录》:"味酸。"孟诜:"温。"《日用本草》:"味甘酸,微毒。"


桃仁:苦、甘,平。《本经》:"味苦,平。"《别录》:"甘,无毒。"《千金·食治》:"味苦甘辛,平,无毒。"


桃花:苦,平。《别录》:"味苦,平,无毒。"


桃叶:苦、辛,性平。《别录》:"苦辛,平,无毒。"《纲目》:"苦,平,无毒。"


桃枝:味苦,性平。《本草蒙筌》:"味苦。"


桃茎白皮:《别录》:"味苦辛,无毒。"《纲目》:"苦,平,无毒。"


桃根:味苦,性平。


桃胶:味苦,性平。《唐本草》:"味甘苦,平,无毒。"


「归经」

桃子:入肺、大肠经。


桃仁:入心、肝、大肠、肺、脾经。《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大肠二经。"《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桃花:入心、肝、大肠经。《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经。"


桃叶:入脾、肾经。《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桃枝:入心、肝、胃经。


桃茎白皮:入肺、脾经。


桃根:入肝、心、胃、大肠经。


桃胶:入大肠、膀胱经。


「功效」

桃子:生津,润肠,活血,消积。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桃花:泻下通便,利水消肿,活血化瘀。

桃叶: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祛风湿。

桃枝:活血通络,解毒杀虫。

桃茎白皮:清热利水,解毒,杀虫。

桃根: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消痈肿。

桃胶:和血,通淋,止痢。


「主治」

桃子:治津少口渴,肠燥便秘,闭经,积聚。

桃仁:治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打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热病蓄血,风痹,疟疾,瘀血肿痛。

桃花:治水肿,腹水,便秘,脚气,痰饮,闭经,利水通便,砂石淋,癫狂,疮疹。

桃叶:治疟疾,痈疖,痔疮,湿疹,阴道滴虫,头风、头痛,风痹,疮疡,癣疮。

桃枝:治心腹刺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癣,腰痛。

桃茎白皮:治水肿,痧气腹痛,肺热喘闷,痈疽,瘰疬,湿疮,风湿关节痛,牙痛,疮痈肿毒,湿癣。

桃根:治黄疸,痧气腹痛,腰痛,跌打劳伤疼痛,风湿痹痛,闭经,吐血,衄血,痈肿,痔疮。

桃胶:治血瘕,石淋,痢疾,腹痛,糖尿病,乳糜尿。


「附方」

 桃子 

治小儿瘑疮。

用桃捣,以醋和涂之。


 桃仁 

1、治妇人室女,血闭不通,五心烦热。

桃仁(焙)、红花、当归(洗焙)、杜牛膝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


2、治产后腹痛,干血着脐下,亦主经水不利。

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蟅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3、治产后血闭。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藕一块。水煎服之。


4、治产后恶露不净,脉弦滞涩者。

桃仁三钱,当归三钱,赤芍、桂心各钱半,沙糖三钱(炒炭)。水煎,去渣温服。


5、治血癥,漏下不止。

桃仁(去皮、尖,熬)、芍药、桂枝、茯苓、牡丹(去心)各等分。上五味为末,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6、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7、治伤寒蓄血,发热如狂,少腹鞕满,小便自利。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8、治热邪干于血分,溺血蓄血者。

桃仁三钱(研如泥),丹皮、当归、赤芍各一钱,阿胶二钱,滑石五钱。水煎服。


9、治上气咳嗽,胸膈痞满,气喘。

桃仁三两,去皮、尖,以水一大升,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


10、治老人虚秘。

桃仁、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烙白蜡和丸如桐子大,以少黄丹汤下。


11、治里急后重,大便不快。

桃仁(去皮)三两,吴茱萸二两,盐一两。上三味,同炒熟,去盐并茱萸。只以桃仁,空心夜卧不拘时,任意嚼五、七粒至一、二十粒。


12、治从高坠下,胸腹中有血,不得气息。

桃仁十四枚,大黄、消石、甘草各一两,蒲黄一两半,大枣二十枚。上六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绞去滓,适寒温尽服之。当下,下不止,渍麻汁一杯,饮之即止。


13、治疟。

桃仁一百个,去皮、尖,于乳钵中细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黄丹三钱,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当发日用温酒吞下,如不饮酒,井花水亦得。


14、治风劳毒肿挛痛,或牵引小腹及腰痛。

桃仁一升,去皮、尖,熬令黑烟出,热研如脂膏。以酒三升,搅和服,暖卧取汗。


15、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

烧桃核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16、治小儿烂疮初起,膘浆似火疮。

杵桃仁面脂敷上。


17、治聤耳。

桃仁熟捣,以故绯绢裹,纳耳中,日三易,以瘥为度。


18、治风虫牙痛。

针刺桃仁,灯上烧烟出,吹灭,安痛齿上咬之。


19、治女人内生疮,作痛如虫咬,或作痒难忍者。

桃仁、桃叶相等捣烂,丝绵纳裹其中,日易三、四次。


 桃花 

1、治脚气、腰肾膀胱宿水及痰饮。

桃花,阴干,量取一大升,捣为散。温清酒和,一服令尽,通利为度,空腹服之,须臾当转可六、七行,但宿食不消化等物,总泻尽,若中间觉饥虚,进少许软饭及糜粥。


2、治大便难。

水服桃花方寸匕。


3、治干粪塞肠,胀痛不通。

毛桃花一两(湿者),面三两。上药,和面作馄饨,熟煮,空腹食之,至日午后,腹中如雷鸣,当下恶物。


4、治产后大小便秘涩。

桃花、葵子、滑石、槟榔各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食前以葱白汤调下二钱。


5、治腰脊苦痛不遂。

桃花一斗一升,井华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炊之一时,酿热,去糟,一服一升,日三服,若作食饮,用河水,禁如药法。


6、治心腹痛。

桃花晒干杵末。以水服二钱匕,小儿半钱。


7、治疟疾不已。

桃花为末,酒服方寸匕。


8、治发背疮痈疽。

桃花于平旦承露采取,以酽醋研绞去滓,取汁涂敷疮上。


9、治秃疮。

收未开桃花阴干,与桑椹赤者等分为末,以猪脂和。先用灰汁洗去疮痂,即涂药。


10、治面上疮黄水出并眼疮。

桃花不计多少,细末之。食后以水半盏,调服方寸匕,日三。


11、治足上瘑疮。

桃花、食盐等分。杵匀,醋和敷之。


 桃叶 

1、治风热头痛。

生桃叶适量,盐少许,共捣烂,敷太阳穴。


2、治眼肿。

桃叶捣汁搽之。


3、治足上瘑疮。

桃叶捣烂,以苦酒和敷。


4、治鼻内生疮。

桃叶嫩心,杵烂塞之。


5、治妇女阴疮,如虫咬疼痛者。

桃叶生捣,绵裹纳阴中,日三、四易。


6、治身面癣疮。

桃叶捣汁敷之。


7、治霍乱腹痛吐痢。

桃叶(切)三升。水五升,煮取一升三合,分温二服。


8、治二便不通。

桃叶杵汁半升服。


9、治痔疮。

桃叶适量。煎汤熏洗。


 桃枝 

1、瘤疣。

用稻上花蜘蛛十余,安桃枝上,待丝垂下,取东边者捻为线系之,七日一换,自消落也。


2、治卒心痛。

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顿服。


3、治天行匿下部生疮。

浓煎桃枝如糖,以通下部。若口中生疮,含之。


 桃茎白皮 

1、治水肿。

桃皮三斤(削去黑,取黄皮),女曲一升,秫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三斗,煮桃皮令得一斗,以五升汁渍女曲,五升汁饙饭,酿如酒法,热,漉去滓。可服一合,日三,耐酒者增之,以体中有热为侯,小便多者即是病去。忌生、冷、酒、面、一切毒物。


2、治卒心痛。

桃白皮煮汁,宜空腹服之。


3、治肺热闷不止,胸中喘急悸,客(寒)热往来欲死,不堪服药,泄胸中喘气。

桃皮、芫花各一升。二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以故布手巾纳汁中,薄胸,温四肢,不盈数刻即歇。


4、治卒患瘰疬子不痛。

桃树皮贴上,灸二七壮。


5、治卒得恶疮。

桃皮作屑纳疮中。


6、治眼肿。

桃树青皮为末,醋和敷之。


7、治牙痛颊肿。

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等分。煎酒热漱,冷即吐之。


8、治喉痹。

煮桃皮汁三升,服之。


9、治小儿湿癣。

桃树青皮为末,醋调频敷之。


10、治小儿白秃。

桃皮五两煎汁,入白面沐之,并服。


11、治乳腺炎初起。

鲜桃树皮二两,加水煎至半碗,打入鸡蛋一个,一次服下。肿胀甚者应吸尽乳汁。对已化脓者无效。


 桃根 

1、治跌打损伤。

桃树根皮(鲜)15g,南五味子根15g。水煎,酒送服。


2、治肋间神经痛。

桃树根二重皮30g,猪瘦肉少许。水炖加酒服。


3、治风火牙痛。

桃树根60g,鸭蛋1个。同煮,服汤食蛋。


4、治血痔。

桃根半斤。细锉,用水一斗,煎至五升,去滓。温洗,日三五度。


5、治骨髓炎。

白毛桃(未嫁接)根白皮,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局部。


 桃胶 

1、治石淋作痛。

桃木胶如枣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汤三合和服,日三服,当下石,石尽即止。


2、治血淋。

石膏、木通、桃胶(炒作末)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食前。


3、治产后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疞痛。

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


4、治虚热作渴。

桃胶如弹丸大,含之咽津。


5、治糖尿病。

桃胶,用微温水洗净,放在小锅内煮食,随便加些调味盐类亦可(但不要加入甜味)。每次服一至二两。


6、治疮疹黑黡,发搐危困。

桃胶煎汤饮之。一方水熬成膏,温酒调下,无时。


「用法用量」

桃子

内服:适量,鲜食;或作脯食。

外用:适量,捣敷。


桃仁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


桃花

内服:煎汤, 3-6g;或研末,1.5g。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桃叶

内服:煎汤3-6g。

外用:适量。疟疾鲜品捣烂敷脉门;痈疖鲜品捣烂敷患处;痔疮、湿疹、阴道滴虫、头虱均煎水洗。


桃枝

内服:煎汤,2~3两。

外用:煎水含漱或洗浴。


桃茎白皮

内服:煎汤,3~5钱。

外用:研末调敷、煎水洗或含漱。


桃根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煎水洗。


桃胶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禁忌」

桃子:

不宜多食。

《别录》:"多食令人有热。"

《日用本草》:"桃与鳖同食,患心痛,服术人忌食之。"

《滇南本草图说》:"多食动脾助热,令人膨胀,发疮疖。"

《本经逢原》:"多食令人腹热作泻。"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生热,发痈疮、疟、痢、虫疳诸患。"


桃仁:

孕妇及便溏者慎用。

《医学入门》:"血燥虚者慎之。"

《纲目》:"香附为之使。"

《本草经疏》:"凡经闭不通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瘀滞;产后腹痛由于血虚,而不由于留血结块;大便不通由于津液不足,而不由于血燥秘结,法并忌之。"


桃花:孕妇忌服。

桃叶:孕妇禁服。有毒,切勿内服。

桃枝:孕妇忌服。

桃根:孕妇忌服。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坡、山谷沟底或荒野疏林及灌丛内。


「分布地域」

1、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2、山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收藏」

桃子: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作脯。

桃仁: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放阴凉干燥处,防虫蛀、走油。

桃花:3月间桃花将开放时采收,阴干,放干燥处。

桃叶: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桃枝: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桃茎白皮:夏秋剥皮,除去栓皮,切碎,晒干或鲜用。

桃根:全年可采。

桃胶:夏季采收,用刀切割树皮,待树脂溢出后收集。水浸,洗去杂质,晒干。


「性状」

桃仁:

桃仁: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O.8~1_2cm,厚O.2~O.4cm。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纵向维管束。种皮薄,子叶2,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山桃仁:呈类卵圆形,较小而肥厚,长约O.9cm,宽约O.7crn,厚约O.5cm。


匀以饱满、种仁白、完整为佳。


桃叶:

叶片多卷缩成条状,湿润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较光亮,下面色较淡。质脆。气微,味微苦。


桃枝:

枝条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5~1cm。表面红褐色,较光滑,有类白点状皮孔。质脆断面黄白色,木部占大部分,。气微,味微苦、涩。


桃胶: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泪滴状等,大小不一,表面淡黄色、黄棕色,角质样,半透明。质韧软,干透较硬,断面有光泽。气微,加水有粘性。


「炮制」

桃仁:

1、桃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泛油种粒。用时捣碎。

2、燀桃仁:取净桃仁,置沸水中,加热至种皮微鼓起,捞出,置凉水中浸泡,取出,搓开种皮与种仁,干燥,除去种皮。用时捣碎。

3、炒桃仁:取燀桃仁,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桃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桃枝: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相关论述」

桃子:

崔禹锡《食经》:"养肝气。"

《滇南本草》:"逋月经,润大肠,消心下积。"

《随息居饮食谱》:"补心,活血,生津涤热。"


桃仁:

《本草纲目》: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双仁者有毒,不可食,说见杏仁下。


《本经》: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


《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卒暴击血,通月水,止心腹痛。


孟诜:"杀三虫,止心痛。"


《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滇南本草》:"治血痰。"


《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现代实用中药》:"治高血压及慢性盲肠炎,妇人子宫血肿。"


成无己:"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桃仁之甘以缓肝散血,故张仲景抵当汤用之,以治伤寒八、九日,内有蓄血,发热如狂,小腹满痛,小便自利者。又有当汗失汗,热毒深入,吐血及血结胸,烦躁讝语者,亦以此汤主之。与虻虫、水蛭、大黄同用。"


《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


《纲目》:"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


《本草经疏》:"夫血者阴也;有形者也,周流夫一身者也,一有凝滞则为癥瘕,瘀血血闭,或妇人月水不通,或击扑损伤积血,及心下宿血坚痛,皆从足厥阴受病,以其为藏血之脏也。桃核仁苦能泄滞,辛能散结,甘温通行而缓肝,故主如上等证也。心下宿血去则气自下,咳逆自止。味苦而辛,故又能杀小虫也。""桃仁性善破血,散而不收,泻而无补,过用之,及用之不得其当,能使血下不止,损伤真阴。"


《药品化义》:"桃仁,味苦能泻血热,体润能滋肠燥。若连皮研碎多用,走肝经,主破蓄血,逐月水,及遍身疼痛,四肢木痹,左半身不遂,左足痛甚者,以其舒经活血行血,有去瘀生新之功,若去皮捣烂少用,入大肠,治血枯便闭,血燥便难,以其濡润凉血和血,有开结通滞之力。"


《本经逢原》:"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毕竟破血之功居多,观《本经》主治可知。仲景桃核承气、抵当汤,皆取破血之用。又治热入血室,瘀积癥瘕,经闭,疟母,心腹痛,大肠秘结,亦取散肝经之血结。熬香治颓疝痛痒,《千金》法也。"


《本草思辨录》:"桃仁,主攻瘀血而为肝药,兼疏肤腠之瘀。惟其为肝药,故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治在少腹,鳖甲煎丸治在胁下,大黄牡丹汤治在大肠,桂枝茯苓丸治在癥痼,下瘀血汤治在脐下。惟其兼疏肤腠之瘀,故大黄蟅虫丸治肌肤甲错,《千金》苇茎汤治胸中甲错,王海藏以桂枝红花汤加海蛤、桃仁治妇人血结胸,桃仁之用尽于是矣。"


桃花:

《别录》:"主除水气,破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虫。"

《唐本草》:"主下恶气,消肿满,利大小肠。"

《纲目》:"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

《本草汇言》:"破妇人血闭血瘕,血风癫狂。"

《岭南采药录》:"带蒂入药,能凉血解毒,痘疹通用之。"

《纲目》:"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肠甚快,用以治气实人病水饮肿满,积滞、大小便闭塞者,则有功无害,若久服即耗人阴血,损元气。"


桃叶:

《别录》:"出疮中虫。"

《日华子本草》:"治恶气,小儿寒热客忤。"

《纲目》:"疗伤寒时气,风痹无汗,治头风,通大小便,止霍乱腹痛。"

《本草汇言》:"破妇人血闭血瘕。"

《本草再新》:"发汗,除痰,消湿,杀虫。"

《现代实用中药》:"洗汗疱及湿疹。"

《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洗,治风湿;外用消痈肿。"


桃枝:

《纲目》:治疰忤心腹痛,辟疫疠。


桃茎白皮:

《别录》:"除中恶腹痛,去胃中热。"

《滇南本草》:"烧灰为末,搽黄水疮。"

《本草蒙筌》:"治匿生齿间。"

《纲目》:"杀诸疮虫。"

《陆川本草》:"治牙痛,煎水含漱。"


桃根:

《纲目》:疗黄疸,身目如金。

《分类草药性》:破血。治一切吐血、衄血。

《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洗可治风湿;外用消痈肿。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行血。治腰痛。

《四川中药志》:行血,除胃中热;治痧气腹痛,五痔。


桃胶:

《别录》:"主保中不饥,忍风寒。"

《唐本草》:"主下石淋,破血,中恶疰忤。"

《纲目》:"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

《本经逢原》:"桃树上胶,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疮黑陷,必胜膏用之。"




- End -


本文仅普及中医常识,不做处方

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微信公众号:BenCaoDaQuan


1、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2、觉得本文不错就  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