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工匠精神 你我接力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4月26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召开了第七届劳动模范表彰暨“勇担使命比贡献,建功华电创一流”劳动竞赛启动大会。在这份由60人构成的劳模表彰名单中,云南华电朵古公司白江,梨园公司张奇赫然在列。

    直观地看到了第七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同样感受到了名单背后那沉甸甸的荣誉和殷切切的希望。大家为公司两位劳动模范来之不易的荣誉开心自豪,也对闪耀荣誉背后他们多年间对电力事业默默坚守与平凡付出充满无限好奇。

    也许,相比于这份荣誉,背后的故事更能给予我们来自优秀楷模的、促人奋进的无穷力量和温度。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云岭工匠的故事。

                01朵古公司 白江



劳模成长记



    白江,男,42岁,中共党员,云南华电朵古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大黑山风电场场长兼党支部书记。

    曾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华电云南公司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华电云南公司“先进个人标兵”;华电云南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华电云南公司、华电福新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从水力发电到风力发电,从红河岸边到大黑山上,岗位跨度很大,角色变化很大,不变的是爱岗敬业,执着的是甘于奉献。

华电云南区域新能源的拓荒牛、彩云之南的“风电郎”白江


勇挑重担彰显责任


    “大黑山不黑,白江不白”,这句话在云南华电朵古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朵古公司)干部职工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白江,男,中共党员,大黑山风电场场长兼党支部书记,长期在海拔2700米风电场工作,让42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瘦削身材、黝黑皮肤、不善言辞,听到别人的赞扬,他总是:“嘿嘿,咱不就是做这工作的嘛。”

    2013年1月,朵古风电场(49.5MW)首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5月33台风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白江担任朵古风电场场长;2014年3月,莲花山风电场(42MW)动工,10月升压站带电,白江负责运维工作的筹备;2014年12月大黑山风电场(269.5MW)黑巴升压站、左美果升压站并网,2015年6月30日1期24台机组、2期项目18台机组、3期24台机组并网发电,白江担任有着两个升压站的大黑山风电场场长……

    入职朵古公司以来,白江组织编写了朵古风电场、莲花山风电场、安宁风电场和大黑山风电场管理制度、运行规程、设备操作指导手册、设备参数汇编;编写了现场值班记录,完善了各种对内、对外报表,使近年新投运的风电场能够快速走入正轨。

    大黑山风电场是目前华电南方区域最大的风电场之一,目前投运的装机规模达到233.5MW。投运后,白江组织查找大黑山、左美果2个升压站在土建及设备方面缺陷110条,督促安装调试单位逐条整改落实,实现基建“零”缺陷;完成了风机半年、一年检修工作及风场全停检修工作;开展了风电场安全达标、创星级企业工作。在提升风机发电量方面,白江提出并实施了SVG模块升级、控制策略升级,提升发电量达5%以上,他参与的《风电机组性能诊断与优化技术研究》课题荣获集团公司2017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8年2月初,“霸王级”寒潮暴虐大黑山,风电场全线告急!风机全停,线路、杆塔受损,杆塔、线路包括风机、箱变等情况不明……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还没来得及参加完职代会就风尘仆仆赶到三百多公里外的风场。场内道路已被封冻,车辆打滑无法通行,普通人走这种山路,走上几百米就会呼哧带喘,两腿发软,他翻山越岭,一脚湿滑,跌跌撞撞的赶到现场,用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信心组织完成着一基一基杆塔的拆除、重组、架线、光缆熔接、线路复电等工作。在云南公司领导的靠前指挥下,抢修者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工作热情驱散了大地的严寒,经过8天日日夜夜奋战,夺取了抗冰救灾全面胜利。


爱岗敬业铸就师魂


    参加工作时,白江只是一名中专毕业生,却不停参加国家学历考试,先后取得了自学考试专科、网络教育本科学历,并通过技师技能鉴定及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有一首歌大家都熟悉: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是整个美丽的人生。他用爱心去铸造崇高“师”魂,作为一个场长,每天和场站的员工摸爬滚打在一起,感情十分深厚;作为一个师傅,他言传身教,手口相授把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员工,带领风场人员从小事做起,从设备缺陷入手,开展风场设备课题研究,35kV箱变运行温度高及高压电缆头频繁击穿、箱变机坑积水处理等故障处理、风机控制策略进行改进及风场66台风机防风型跌落保险技改,以培养风场人员动手能力。

    在他潜移默化中,经他精心培养,多位值班员走上值长、管理专责岗位,包绍同荣获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云南公司“检修无违章能手”称号,付华荣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张书晗、朱继新、缪祥平三位同志撰写的《电网不平衡状态下H桥级联星型SVG低电压穿越特性研究》获得集团公司首届青年科技论文水电新能源类金奖,风电机组“康磊倒闸操作法”被云南公司命名为职工先进操作法。大黑山风电场获得云南公司“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勇担使命比贡献

建功华电创一流



开拓创新书写华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任风电场场长起,白江便一头扎进“风机”里。他曾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年出勤达到280多天,被妻子笑称家已成为“宾馆与客栈”,无论工作大小,何时接到风场电话,他“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每年冬季,大黑山风场气温会持续0℃以下,有时日气温甚至降至-11℃,风机受覆冰影响无法并网发电,他积极采取停机、手动偏航、启动加热器等应对措施,与风机厂家沟通完成控制程序更改工作实现自动停机、偏航、加热,并对出现的线路故障组织抢修,保证了线路安全运行,并有效地避免了因覆冰可能导致风机叶片损坏和抛冰砸人的不安全事件。

    他从毫不起眼的小异常中发现潜在的事故隐患,屡屡避免事故的发生;他主持和参与对两回35kV集电线路6台机位水泥杆塔引下线多次接地引起接地故障跳闸进行技术革新,项目投入应用后,累计节约资金近百万元。他在保证了大黑山风场安全生产稳定态势的基础上,截止2018年3月31日,实现安全生产1202天,累计完成发电量2.33亿kWh,计划完成率高达98%以上,设备等效利用小时数1006小时,区域排队稳居前列,设备可利用率99.49%,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多发效益电的目标。

    在区域电力供给远超需求的局面下,大黑山风电场力保投产三年来弃风率为“0”,风机利用小时在全省近百座风场中位列前10,即使在云南省将风电纳入市场化交易情况下,每年可以为公司稳定带来数千万元的收益。

    白江也先后荣获云南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他已经成长为华电云南区域新能源的标杆。

    这就是白江,以“敢拼、敢想、敢做”的精神,感染和带动着周边人,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一名新能源工作者在拼搏中砥砺前行的精彩人生。

    这就是白江,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炉火纯青的专业技术,效益显著的技术创新”为云南公司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02    梨园公司  张奇

              


                                 劳模成长记

张奇


云南华电梨园公司总工程师


他的每一次攻关,都能解决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的“顽疾”;他的每一次创新,都能给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他的每一次指点,都能让年轻员工受益匪浅。


匠心铸高技        素手谱华章         

“金沙水能兴云岭,大浪淘沙现真金”,他就是铅华洗尽显露的真金,为了华电的水电事业兴旺发达,为了肩上的责任,从城市走进大山,来到金沙江畔,扎根梨园水电站。从攀枝花新庄电厂汽轮机本体班技术员到如今梨园水电站总工程师他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他扎根一线,勤勤恳恳,二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他就是云南华电梨园公司总工程师张奇。

实干,是他的行动


他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扎根在一线,忙碌在一线,从无到有,点点滴滴建立起电厂“家业”。

2015年2月,运行人员发现3#机组推力瓦温和油温偏高,推力瓦是机组“托盘”,如果情况持续恶化,将会影响机组正常运行。为了攻克这一缺陷,张奇带领青年员工收集图纸、资料,积极联系厂家进行现场勘测,反复实验。可时值枯水期,机组最大负荷、最大水头下的数据一时没办法收集到,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4月5日正午12点,合适工况终于来临,顾不上吃午饭的他立刻戴上安全帽赶到主厂房收集相关数据,一干就是一整天。最终,他提出了以封堵油循环平压孔消除冷热油混和路径为主、增加一台油泵和两台冷却器为辅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推力瓦温和油温,切实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这就是张奇,在工作上,能吃苦、肯吃苦、爱吃苦。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他多次主动放弃休假,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在来到梨园电站工作的四年间,他休假的总天数不到120天。工作20余年来,他一直这样坚守工作岗位。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没能给孩子报过一次名、开过一次家长会;年迈的父母,体弱多病,不能近身尽孝;对常年独自在家操持的爱人,没能做到互相扶持,他只能默默愧疚。可他坚信,对国家电力事业忠诚、敬业、奉献的自己终将会是孩子的榜样,妻子的自豪,父母的骄傲。

创新,是他的追求

深知,创新就是实打实的效益。他致力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塑造本质安全,为公司提质增效作出积极贡献。

善于创新

降本增效




翻图纸、阅资料

认真研究分析厂用电负荷运行情况

根据现场实际,提出分时段、分区段关闭或投运照明,使得照明用电更加经济、合理;根据不同季节及机组投运不同台数的环境温升特点,提出局部或分区段投运风机;根据现场气候特点,提出大规模停用除湿机的措施等,减少不必要的厂用电消耗,使得电站日均厂用电量平均降低4500千瓦时,每年节约电量164.25万千瓦时,为企业节约成本三十余万元。为减少外购用电,节省高居不下的外委管理费和外购电费用,他组织技术人员认真考证研究,制定出营地生活用电改造方案,接管施工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不但每年节省100万的生活用电费用和195万的外委管理费,还提高了整个工区施工、生活供电的可靠性。

匠心


一次次设备运行状态的合理判断,一次次设备异常的破解创新,把住了企业的安全关。在他的带领下,技术团队彻底解决了机组推力瓦温高、碳刷打火温度高、水导瓦温高、摆度小、筒阀在运行中自关闭等一批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的“顽疾”,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牵头制定并实施了由蜗壳取水替代顶盖取水的供水方案,降低了推力负载、满足了机组调试的水压条件;在调速器油温高和启动频繁的故障上,采取了停机时切手动,调整主配中位采样的方法,有效降低调速器油温和油泵启动次数……

育人,是他的传承

01




他深知

基层才是技术的发掘地,青年人才是创新的核心骨干!

在兢兢业业工作的同时,时刻不忘培育、指导年轻员工,帮助他们在技术上不断成长,他嘴边常挂着一句话:“电站的未来最终会落在你们年轻人肩上”。

2016年7月,运行中的机组筒阀忽然误动关闭,导致机组出现溜负荷的情况。60万的单机溜负荷对于电网运行来说确实会构成不小的冲击。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他带领5个青年员工下到现场,一改往常大包大揽模式,变身现场导师,指定技术较成熟的青年员工作为现场攻关小组的组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灵感。在仔细听取了每一个员工的分析后,认真给予评价和技术指导,助力青年攻关小组采取了“油压+开关位置”的复合判据有效防止了误动缺陷的再次发生。问题解决后,他迅速组织开展“青年大咖讲学”、“青年创新我想说”等特色活动分享经验,进一步巩固和传播了这一经验和技术,后续他还要求青年员工将这一成果提炼成论文进行发表。通过这种模式,在实战中锤炼了一线青年,充分激发了青年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极大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育人上取得了突出成效。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鼓励员工结合生产实际,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创新实施QC、创新创效项目全过程集体动态评估体系。通过过程实施、定期展示和集体评价,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充分发挥头脑风暴,以集体发散思维实现创新创效项目与QC活动管理创新。结合公司人员年轻的实际情况,制定“青苗创新创效”实施计划,改变常规仅有老师傅能实施技术创新的理念,将年度新入职毕业生纳入创新创效体系管理,从入职开始,就以“灌思路、下任务”的方式要求新员工全过程参与创新活动,通过“青苗大咖讲学、青年创新我想说”等活动,将新员工的创新思想融入创新项目,充分发挥一线年轻人的创新能量。通过大力实施职工创新工程,创新管理方法,固化梨园创新模式,用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全力助推企业安全生产和提质增效。





张奇,

以“真干、实干、创新干”的精神,

为周围人树立了榜样,

带动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创新技术团队。

他在云岭深处、金沙江畔,

守住了寂寞,

也守住了亿万人民的光明,

守住了国家能源、

守住了华电事业也守住了责任与梦想,

他是梨园公司的骄傲也是年轻一代的榜样!


一个劳动模范就是一面催人奋进的旗帜

一个大国工匠就是一面引领时代潮流的风帆。

我们需要更多劳模率先垂范,带头践行工匠精神

 引领全体干部员工自觉奉行实干、创新、专注、执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坚持传承与钻研,弘扬专注与坚守

实现公司“1+4”三年发展新目标,决胜全面扭亏注入不竭动力。



策划:杨万翠

编辑:杨万翠 莫浩 王会竹

图文:集团公司 朵古公司  梨园公司


 




End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