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几点要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由于多数精神障碍都是起病于青少年期的慢性精神障碍,其康复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正常同龄人心理发育水平和健康程度。只有达到这个目标,患者才有可能不需要服药也能保持正常状态。因此,长期坚持以下几点对实现这个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保证合理的作息时间。由于人脑是在猿脑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人脑残留了很多猿脑的特征,其发育也必须符合猿脑发育的规律。在古猿和类人猿生活的年代,它们必须终日奔忙才能采集到足够自己果腹的食物。在夜色降临时,他们一定要“归巢”——回到足够安全的地点休息,否则他们肯定会成为夜间活动野兽的食物。“归巢”后的时光可能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睡眠了——没有娱乐活动、没有照明条件,睡眠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主要生活内容。而由于他们日间采集的食物营养价值不高,一夜睡眠后就会饥肠辘辘,当第一缕晨光照射在它们的栖息地时,他们就会又投入到采集食物的活动中。这样周而复始的生活也塑造了相应的生物节律——夜间的规律性睡眠伴随着相应的神经内分泌活动,从而使大脑得到正常的发育。现代研究已经发现,过晚睡眠对青少年的认知功能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对记忆力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我们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也发现,同样的治疗措施、同样的药物剂量以及同样的服药依从性,在住院环境下作息时间规律,符合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规律的患者比那些作息时间不规律的门诊患者疗效要好一些。这表明精神障碍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患者保持“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对其病情有益,而且可能对其大脑功能恢复有益。

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患者首先要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时间,保证晚上10点前睡觉,8点前起床,如果有需要加班的任务,也最好早睡,次日早起几小时完成这样的加班任务。同时,我们希望患者在睡前不喝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饮料,如咖啡、茶等,也不要从事那些可能会增加大脑兴奋性的活动,如观看情节曲折或内容惊险的影视节目及阅读某些引起活跃联想的书刊。对于睡眠需要增加的患者(包括药物导致的过度镇静和思睡的患者),尽早就寝,尽早起床,醒后绝不能“赖床”,而是从事一些可以增加兴奋性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等,这样既有利于良好作息习惯的培养,有减少了过多睡眠导致的体重增加。

二、按时按量服药。在治疗精神疾病的所有治疗手段里,最重要的是药物治疗。可以这样比喻:患了精神疾病就像是一个人发生了下肢骨折,在下肢骨折的情况下,骨科医生会为患者打上夹板或石膏绷带,并为患者提供一支拐杖,这就为患者提供了行走的可能,待到骨折愈合,患者就可以拆下夹板或石膏,扔掉拐杖,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治疗药物就相当于下肢骨折患者行走中需要有夹板、石膏绷带和拐杖的支撑一样,既要促使病情恢复,更要为参与正常的社会功能活动提供可能。待到病情恢复、社会功能与同龄健康人一样良好,患者就可能停用药物。可以这样认为:服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服药,是为了让病人变成正常人。

首先是要按时服药。无论是住院治疗患者,还是门诊治疗患者,一旦建立起较好的、规律性服药的习惯就应该保持,不要轻易改变。较好的服药习惯一般是两次服药时间间隔适当,如每天服用两次药物,早上7点、8点服用一次,晚上也是7点、8点这段时间服药,这样服药的时间才较为均衡。若每天需要三次服药,早餐后、午休后以及晚餐后服药时较为合理的,一则是时间间隔较为均匀,二则餐后服药也不易忘记。规律性服药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每个患者会建立起符合个人服药习惯的时间药理学规律和时间药物代谢规律,以保证体液中有足够平稳的药物浓度。这与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一样,在相应的时间,人体相应器官就会为进食作好准备,如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等。同样,在应该服药的时间服药,机体的相关器官也会有相应的功能调整,以适应服药这个治疗活动。

其次是要按量服药。多数精神科药物都有所谓的“治疗窗”浓度,这个治疗窗浓度一般是介于最低与最高有效浓度之间。在治疗精神疾病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当前病情分别确定相应的治疗剂量和对应的血药浓度(例如,丙戊酸的有效血浓度介于75-125μg/ml之间,碳酸锂的有效血药浓度是血锂介于0.8-1.4mmol/L之间),达不到相应血药浓度的药物往往也达不到相应的治疗效果,而高于这个浓度往往副反应就会增加。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当前的治疗阶段(如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选择适宜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在患者社会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时,医生自然会考虑位患者减量并最终停药。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患者处于何种情况,都不可以骤然停药,这样的停药往往导致病情很短时间内复发。此外,若因躯体疾病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时,请咨询经治医生,两类药物合用是否有不利的相互作用,如果医生肯定地告知有不利的相互作用,建议再咨询精神科医生后决定是否可以暂时停药。反之,如果医生不能肯定是否有这样的风险,我建议同时服用这些药物,尤其是治疗合并症的短期用药,不会对躯体构成损害。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可能与服药有关的不适时,均应尽快就诊而非自行停药。因为,一则这样的不适很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而非药物的副作用,只有医生有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二则这种不适即使就是药物的副作用,也只有医生才能做出判断并进行处理、提供下一步治疗的指导,而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复发的风险。

可以这样说:不按时按量服药,保证不了疗效但却无法规避副作用,等于钱花了、药吃了,没有效。

当然,按时到医院找熟悉自己病情的经治医生就诊是保证正确药物治疗的前提。

三、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如前所述,精神障碍患者需要药物治疗,而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患者不需要再服药。

精神障碍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期甚至儿童期起病的患者往往具有一个极其相似的特点,即心理成熟程度与同龄正常人相比有较大差距,简言之,就是心理成熟度不够。心理成熟度不够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对精神应激、压力或刺激的应付方式不健康、承受能力不足。同样的精神应激或压力对于健康的同龄人可能并不构成很大的挫折反应,但对于心理成熟度不够的人则会导致较大的挫折反应,出现我们俗语说的“钻牛角尖”的反应方式,或者是禅宗理念的“放不下”心理反应,最终导致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失效,进而发生精神异常。

因此,若想患者在患病后不再复发或尽可能少复发,除了合理恰当的药物治疗之外,在治疗过程中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心理功能进一步发育成熟,达到同龄健康人的标准则是最终不用服药的不二法门。无论是在住院的急性治疗期,还是在门诊维持期,我们都特别强调上述恢复功能、回归社会与人群的重要性。

此外,多数青少年期起病的患者往往还有另外一个缺陷,即兴趣爱好相对不足。在中国现阶段的教育制度下,很多青少年在学校里可能是成绩优异或出色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集中在读书考试的受教育模式中,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在其状态良好的情况下,父母和教师往往不能发现此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一旦状态变差,特别是让他们引为自豪的学习成绩落后,患者就不能够走出失败的感受、情绪,以致成为发病的潜在诱发因素。而此时患者再建立新的心趣爱好几乎不可能,只能钻在失败的牛角尖里沉沦、崩溃。

因此,鼓励患者在病情开始康复时就开始逐渐建立新的兴趣爱好,包括对美丽的大自然、快乐的交友活动等产生兴趣,最终使自己融入正常人生活模式,进入正常的人生轨道。

若想达到上述目的,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建立和形成能够使患者寻求丰富快乐资源的兴趣爱好,使其成为与社会有足够充分联系、社会功能完全正常的社会人,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若患者达到这样的功能状态,停药并保持完全正常的状态是完全可能的。

四、充分适量的体育运动和健康的饮食规律。人类是动物,自然状态的人一定是有足够充分运动的高级动物。尽管人类已经不需要忙忙碌碌地为觅食奔忙,但运动仍然是人类最必要的活动之一。运动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保持体能的方式,而且也是人类社交活动的基本形式。真正有众多拥趸或粉丝的运动是多人参与、竞争充分的体育运动,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因此,我们建议精神障碍患者应尽可能地参与这类有多人参与的集体运动。这样既解决了社交活动的需要,也满足了体育锻炼的需要。

此外,患者在服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期间,体重会有所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于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导致皮下脂肪的蓄积,另一方面则是患者在病后以及服药后不愿从事体力活动有关。因此,增加体育活动也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体质。当然有效地控制饮食特别是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有重要作用。

因为酒精会引起肝脏药酶活性的改变,特别是增加药酶活性,导致药效降低,因此我们反对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酒,以免影响疗效。而且,酒精还可能增加某些具有镇静作用的精神科药物的镇静作用,导致过度镇静的副作用。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酒精具有所谓“去心境稳定”作用,在治疗期间还可能导致病情的波动,因饮酒导致病情反复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