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具在欧洲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咨询及建议】请加微信Luck1199


17-18 世纪,中国紫砂茶具的外销与茶叶的外销及茶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由于茶叶大量销往欧洲,导致欧洲饮茶之风盛行,宜兴的紫砂茶具便随着中国饮茶风俗传入了欧洲。紫砂茶具以其良好的实用性、精致独特的造型及充满东方情韵的艺术风格,使欧洲人为之倾倒,被称为“红色瓷器”(Red Porcelain)。欧洲人对于这种质地坚硬、泡茶性能极佳的茶具非常重视,各国纷纷仿制,并陆续获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欧洲人发展出了符合自身饮茶习惯的茶具,逐渐形成了具有欧洲文化特色的茶具设计,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中国紫砂茶具在欧洲

17 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将中国的茶叶输入欧洲。到17 世纪30 年代,欧洲人就饮茶成瘾,对茶具的需求日益增加。17 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中国与欧美国家建立了直航通道,东西贸易进入繁盛时期,欧洲和北美因此成为中国外销品的主要市场。此时欧洲的饮茶之风大盛,茶叶已在对荷兰的商品输出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欧洲各国相继成立了东印度司,专门开展对华贸易,英国逐渐取代荷兰,茶叶成为英国从广州运出的最大宗商品,茶叶经英国被转运至欧洲其他国家。

 

17-18 世纪,即明代万历、崇祯至清代乾隆年间,是中国茶叶销往欧洲的黄金时期,也是紫砂壶畅销欧洲的时代。早期出口欧洲的武夷茶属于绿茶,冲泡武夷茶最好的茶具是紫砂壶或潮汕手拉坯壶。因此,紫砂茶具在此时随着茶叶贸易外销欧洲。有学者指出,紫砂壶是由葡萄牙人最早带到欧洲的,紫砂因此最早在欧洲被称为“Boccarro”[1],来自葡萄牙语。后来欧洲人根据紫砂的产地中国江苏宜兴,直接称紫砂壶为“Yixing Teapot”(宜兴茶壶),这种称呼在收藏界较为流行,现在国外博物馆一般对紫砂的定义为“Red stoneware”(红色炻器),然后特别标注其产地为“Yixing”(即中国江苏宜兴)。从对紫砂的外文概念界定可以看出,就像西方人用“China”来称呼中国一样,17-18 世纪起,紫砂也成为了宜兴的代名词。

 

宜兴紫砂茶具以紫砂陶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内外皆不施釉。其特有的双重气孔和低吸水率,使之成为泡茶和饮茶的极佳容器。紫砂茶具造型多样,制作讲究,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在国内就已赢得了“世间茶具堪为首”的美誉。17 世纪,中国宜兴的紫砂技术步入成熟期,此时正是欧洲航海国家逐渐打通与中国贸易通道的时期,也是中国茶叶进入欧洲市场的关键时期。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录,最早在1679年由漳浦运抵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七箱朱泥壶,1680 年由澳门出口320 件花纹朱泥壶,同年约1635 件朱泥壶运抵阿姆斯特丹。据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1679 年从中国泉州运出红泥茶壶,1680 年由澳门运出32 个红泥堆塑梅枝蝶鸟纹茶壶。另,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荷兰东印度瓮捷达麦森号商船在南海触礁沉没,后来打捞起的物品中有大量的紫砂茶具。[2]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记录也提到了1699 年由拿骚号运抵伦敦82 件朱泥壶。[3] 此外,比利时、德国也相继从中国输入紫砂茶具,紫砂壶在欧洲掀起热潮。

 


在中国的紫砂茶具制造业中,明嘉靖至万历年间(16-17 世纪)出现了以供春等人为代表的制壶大家,国内收藏者也已将紫砂壶的价格日益抬高。到了明末清初,宜兴紫砂器制作达到鼎盛,名家辈出,时大彬和陈鸣远分别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名家,时人赋诗云“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可见紫砂壶已成为当时欧洲顾客追捧的珍品。在当时的紫砂名家中,以惠孟臣的作品最受西方人喜爱。惠孟臣生卒年不详,约为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1605-1722),其作品以小壶为多,壶式多变,梨形壶最具盛名。壶体光泽莹润,胎薄轻巧,线条圆转流畅,底部常刻有楷书或行书的“孟臣”款识,故称“孟臣壶”。(图1)孟臣壶在17 世纪末远销欧洲各地,因其声名远播,故清代起便出现仿品,现欧美博物馆藏19 世纪以前流传到海外的“孟臣款”紫砂小壶,很少有被明确断定为惠孟臣本人所制的。但从这些早期仿品的形制上,仍然可以看到孟臣壶的风格及其对欧洲早期制壶业的影响。(图2)


二、17-18 世纪中国外销紫砂茶具的风格特征

除少量由欧洲商人带回国的中国内销紫砂器外,外销欧洲的宜兴紫砂茶具大部分都是专为外销而生产,符合欧洲人的饮茶习惯,这种外销紫砂茶具与国内风格迥异。外销欧洲的紫砂茶具有如下特点:多用朱泥制作,器型较大,装饰比较繁复,堆贴或模印一些具有东方色彩的图案,多满布器身。(图3)

 

外销紫砂茶具早期产品以适合冲泡功夫茶的朱泥小壶为主。目前所见欧洲各个博物馆收藏的外销紫砂壶绝大部分为红泥,偶尔会有黄、棕、黑等色。宜兴紫砂壶造型丰富,式样繁多,根据其装饰工艺可分为光货、花货、筋囊货[4] 等风格,而外销紫砂壶受西方审美情趣影响,更偏向于“花货”这种装饰富丽、造型工艺复杂的器型。(图4)

 

除紫砂壶为外销紫砂茶具的主流外,中国古代的花瓶和酒壶等器型,也被欧洲人定制成紫砂器,当成茶叶罐使用。(图5)当时中国的紫砂器运抵欧洲后,有些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由欧洲工匠进一步装饰加工。(图6)如1740 年前后由著名的哥德堡号货船运至瑞典的一把紫砂壶,其提梁被加镶了银饰。从提梁把上的铭文可知,这是由瑞典银匠师皮特·约翰·尼育斯特德(Peter Johan Ljungstedt),在1785 年于斯德哥尔摩镶装的。[5]并且,欧洲也有将残损的宜兴紫砂器进行改装的做法,主要是由于宜兴紫砂器价格高昂,残损后如无法修复则可根据情况改作他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图7)

 

17 世纪下半叶以后,宜兴作坊开始有工匠专门制作外销欧洲的紫砂壶,在装饰上已经采用镂空、贴花、浮雕、镶金等迎合欧洲审美观念的装饰工艺。专为外销所制的紫砂壶,一般少用款印。有些外销紫砂壶在出口欧洲前,就直接由中国工匠针对欧洲市场的喜好进行二次加工,如壶盖系上镀金链,四周镶上黄金边饰等。(图8)

 

三、欧洲各国的试验:从模仿到创新

紫砂茶具传入欧洲后深受喜爱,欧洲陶工很快便开始加以仿制,由此对欧洲茶具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荷兰、德国和英国的陶工都曾极力仿造中国宜兴的紫砂壶,并陆续取得了成功。

 

对宜兴紫砂壶的仿制首先从荷兰的德尔夫特(Delft)开始。最早成功的是德尔夫特米塔伦陶艺作坊(De Metalen Pot)著名的陶瓷大师兰伯特斯·克莱夫斯(Lambertus Cleffius),他以中国紫砂壶为模型,试验了不同的红色黏土混合物,终于在1672 年,成功发现了仿制宜兴朱泥壶的方法,其烧成温度比平常制作陶器要高得多。17 世纪70年代末,陶工阿里·德·米尔德(Ary de Milde)成功实验出一种以红褐色陶土为原料,经高温烧成,质地坚实不渗水的红陶制品,并于1680 年取得了专利,就是后来所谓的“德尔夫特朱泥硬陶”(Delft Red

Stoneware)。其泥色已经非常接近宜兴紫砂器,泥料为当地的红陶土。米尔德的仿制壶除了在泥色、形制上极尽所能地模仿宜兴紫砂外,装饰也与舶来品如出一辙。壶身的折枝花纹的贴花处理方式与宜兴紫砂壶的手法相同,先模印出纹样泥片,再沾浆贴附。这种贴片装饰手法后来在英国韦奇伍德(Wedgwood)陶瓷工厂的产品中一直沿用至今。米尔德的作品壶身图案的印模细致,但在枝叶处理上稍显模糊。(图9)米尔德在17 世纪末开始在自己的工坊“王室茶壶”(The Crowned Teapot)生产和销售这种广受欢迎的德尔夫特朱泥硬陶,他本人也因此被荷兰人称为“茶壶先生”(Teapot-baker)。(图10)与宜兴紫砂器的手工围制成型(或称“打身筒成型法”)和镶制成型(或称“镶身筒成型法”)工艺不同,米尔德的仿制品采用了轮制成型工艺,影响到整个欧洲早期的仿紫砂器制作。

 

英国紧随荷兰之后开始仿制宜兴紫砂茶具。1675 年前后, Dwight)的陶工模仿中国宜兴的朱泥壶,制造出英国最早的仿宜兴紫砂壶,他在1684 年更新的专利中提到了他制作的不透明的红色炻器[6],,因此他制作的红色炻器也被称为“富勒姆陶器”(Fulham Pottery)。在英国仿制宜兴紫砂的陶工中,最著名的是具有德国- 荷兰血统的约翰·菲利普·艾勒斯(John Philip Elers)、戴维·艾勒斯(David Elers)兄弟。,艾勒斯兄弟从荷兰来到了伦敦,在1690-1693 ,后来搬到了斯塔福德郡(Staffordshire),在当地的布拉德维尔伍德(Bradwell Wood)发现了可用来制作红色炻器的优质富铁黏土矿脉。在仿宜兴紫砂的红色炻器制作过程中没有上釉这一工序来掩盖其胎料上的瑕疵,因此选用的红色黏土必须质地细腻,原材料自然也就价格昂贵。

 

在埃勒斯兄弟制作的仿宜兴紫砂器中,贴花人物纹壶是其典型代表,壶身泥色微微泛红,造型取自中国壶型,但四周浮雕模印人物、花卉具有西方特点,逐渐形成细腻而写实的欧洲风格。艾勒斯兄弟不仅用红色炻器来仿制宜兴紫砂壶,同时也能够以宜兴紫砂器中的花瓶、酒壶样式为蓝本,将其形制缩小后制成小茶叶罐(图11),并且借鉴欧洲改装后的宜兴紫砂壶造型(图12),以及引入咖啡杯、啤酒杯等造型来增加欧洲茶具的新样式,使之更加符合欧洲人的饮茶习俗。艾勒斯兄弟的作品经常展示出极高的工艺水平,为了达到艺术效果而不惜成本,比如用黄金在壶体上进行装饰(图13),1700 年他们宣告破产或许也是因为这点。艾勒斯兄弟现在虽然被称为英国陶瓷的先驱,但他们非常重视技术保密,与潜在竞争者一直保持着距离,这直接导致他们并未在当时广为人知,直到18 世纪中叶斯塔福德郡开始重新生产红色炻器的时候,他们的制陶工艺才被当地陶工们重新发现。

 


英国的仿宜兴紫砂器一般采用生产成本较低的注浆成型法,这种方法是艾勒斯兄弟发明的,他们在荷兰的时候原为银匠,因此在制作炻器的过程中借鉴了银器制作的经验,发明了陶器成型的模具:将液态黏土注入石膏模里,待水分蒸发之后,便留下一层很薄的黏土。艾勒斯兄弟的模具只能用一次,因此成本较高,后来的斯塔福德郡陶工改良了这项技术,使模具可以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成本。与中国紫砂器相比,注浆成型法制作出的炻器胎壁相对较薄,且在造型上也有变化:多孔状的流孔、长长的剑流和细薄的壶把形制来源为较大型的金属壶或者瓷壶,而非形制较小的宜兴紫砂壶。壶身贴花也从中国装饰风格的元素逐渐转变为洛可可风格,且大部分装饰技法直接以印模在壶身施压,甚至连印模留下的边缘痕迹也不做修饰。[7](图14)

 

乔赛亚·韦奇伍德(Josiah Wedgwood)1759 年在英国斯塔福德郡创办的韦奇伍德陶瓷工厂以仿造宜兴紫砂壶而成的“碧玉细炻器”(Jasperware,也被直译为“扎士巴器”)闻名。碧玉细炻器由乔赛亚·韦奇伍德于1774 年试制成功,其烧成温度高于陶器,低于中国瓷器,成为后来英国瓷器烧制成功的过渡工艺,对英国制瓷业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碧玉细炻器的风格是无釉、器表贴饰泥塑浮雕,以泥色清雅取胜,与宜兴紫砂器有异曲同之妙,而贴片装饰图案的色彩与壶底色的区分,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18 世纪宜兴紫砂壶上对比色装饰风格的影响。而韦奇伍德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这种对比手法用在了欧洲风格的装饰题材上:1790 年,他用已经成熟的硬陶技术复制了当时欧洲最有名的古董——一尊瓶身有浮雕装饰的古罗马波特兰玻璃花瓶(Portland Vase),韦奇伍德的波特兰花瓶第一版为黑底色,后来的版本中改为蓝底色,浮雕装饰为白色,色调对比效果明显,浮雕装饰细节极其精致,满足了欧洲当时热衷于收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客户群体,因此大获成功。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韦奇伍德的碧玉细炻器茶具造型和装饰风格已完全欧洲化,成为英国陶瓷设计的经典代表。(图15、16)

 

荷兰德尔夫特的陶工仿照宜兴紫砂壶而烧造朱泥硬陶的工艺,为德国人约翰·弗里德里希·波格(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在德累斯顿烧制成功欧洲第一件真正的硬质瓷器奠定了基础。波格在德国的萨克森(Saxony)地区发现了一种富铁黏土,在此基础上于1707-1708年前后在德国首先研发出类似宜兴紫砂的红陶,而后生产出欧洲的第一批硬质瓷器,并于1710 年创办了德国麦森窑(Meissen Porcelain Factory)。1709 年3 月28 日,波格向奥古斯塔斯大帝报告了六项重要发明,其中就包括仿宜兴的“红色瓷器”和被称为“白色黄金”的欧洲硬质瓷技术。在1710 年的莱比锡博览会上,波格对仿宜兴紫砂壶进行了公开展示,当地报纸对它的形容是:“有点像东印度的陶器(即宜兴紫砂),独特含蓄的外形却自成一格,看起来比较像红蜡而不像泥,而且特别坚固耐用,如果加以修饰和打磨,直接可媲美东印度陶器。”[8] 波格的仿宜兴红陶胎质坚硬但纹理较细,被称为“波格炻器”(Böttgerstoneware)。波格炻器是在宜兴紫砂器基础上的创新,不但在装饰上脱离了中国宜兴的传统,在造型上更是大胆创新,参考了欧洲的银器形制,并在装饰中借鉴了当时在欧洲已较为成熟的玻璃刻花工艺,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茶壶、茶杯、茶叶罐、盖碗等。(图17-18)

 

结语

除了上述的荷兰、英国和德国外,法国、捷克等国也曾对宜兴的紫砂壶进行仿制。总体上讲,欧洲生产的这些仿宜兴紫砂壶具有如下特点:仿制品器型较宜兴紫砂壶要大,泥质细润,在技术上达到了当时欧洲陶制品烧造工艺的巅峰。壶嘴、盖、足、把手等处多喜欢镶铜或者镶金、银纹饰,有的还安装环形金属提梁,色调富丽。壶腹上模仿中国紫砂壶的装饰手法,一般有造型生动的人物、动植物等浮雕,这些仿制品既有宜兴紫砂壶的特点,又初步具备了欧洲风格,是欧洲茶具史上的重要过渡类型。

 

对中国紫砂茶具的仿制在欧洲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的发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欧洲陶工通过模仿紫砂茶具而摸索出的细质红陶高温烧造技术,对于后来硬质瓷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一旦通过仿制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欧洲人就开始发展出具有其自身特色的陶瓷茶具,翻开了欧洲茶文化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