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世家】风暖连阳夏,端午艾粽香!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李隆基 《端午》


       端午节又到了。年年几乎都是每一个大门及房门口都挂上一副艾草。一连好多天,散发着浓郁艾草的馨香。

       老家过端午节,会像过年一样地隆重。包粽子头戏,除了包粽子外,还要蒸糖三角煮咸鸭蛋……记忆中,那时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到集市上称几斤肉,买上几条鱼,做上几个下酒菜,犒劳一下刚刚忙碌完麦收的自己。

       蜇居在城里,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宝的、有鸡蛋的、有腊肉的……但,我们会想起那青青地泛着油光的苇叶和娘亲手包制的粽子,那种端午节的味道时常在唇齿间萦绕。

      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 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端午节的风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等,但包粽子、划龙舟是普遍习俗。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



【端午各种传统民俗活动】

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哥湘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扒龙船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戴香包

端午节配戴香囊、香包、香袋(3)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景象。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