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泰安,那些老腔老调,你还记得多少?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小宝贝们儿,快播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

但快播的情怀将永久的铭记在我们心中

快播泰安,有些情怀我们永不能忘记

那些老腔老调,你还记得多少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萌妹子为我们描绘的泰安民俗

(此处应有掌声)

漫长的岁月并不会让声音老去,萦绕在我们耳边的是不变的情怀。如今的泰安,还有不少“老调调”,让我们收拾好心情,慢慢聆听,倾听那岁月的沧桑、重温那旧时的乡土味道。


泰山皮影戏

泰山皮影表演时,一人坐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控皮影,一边念唱,左脚踩鼓、右脚敲锣,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唱腔非常有特色,短腔、环绕腔、长腔、眼起板落,曲调主要有鼓调、老调、南调、琴调、垛子板等,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和人物性格采用不同的曲调塑造人物。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中国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吕、柳、梆”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它也是泰安市优秀民族文化及泰山文化的一部分。山东梆子是山东一个古老剧种,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山东的地域特征,行当则以红脸、黑脸为主要脚色,唱腔慷慨激昂,高亢雄健,动作粗犷,架式夸张,舞台上洋溢着雄浑、豪放的阳刚之美。广大戏迷游客可以到泰安,尽情领略山东梆子的文化灵魂、一饱耳福。


泰山道教音乐

泰山道教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自诞生之日起便融入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之中。历代帝王对泰山道教音乐更是推崇备至。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都在泰山举行封禅祭祀活动,封禅大典中泰山道教音乐便也成为了重要内容。通过音乐的烘托、渲染,仪式更显庄严、肃穆、神圣和神秘;在声乐中各种神仙意境得以和谐生动地再现,把人的情感带入到神秘的神仙世界。


汶河大鼓

汶河大鼓保留了传统大鼓的原生态,汶河大鼓演出条件简单,语言朴实,剧目丰富,“一人持简板,敲大鼓”。目前,汶河大鼓加入了小乐队,融合了扁鼓、简板、扬琴、笙、大提琴等形式,唱腔吸收西河大鼓、山东琴书精华,保留山东大鼓韵味,用泰安方言演唱,在曲调、演出形式和伴奏上都做了大胆改革,直至发展成为山东独一家、独具泰安特色的曲艺形式。


百兽图

百兽图是流传于新泰市的一种民间社火活动形式,属于汉族民间舞蹈。百兽图又叫“百兽竹马”,表演的主题主要是驱赶瘟疫、降福求瑞,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具有浓郁的神话传奇色彩。全场表现的是八仙骑兽过东海,给上天王母娘娘祝寿的故事。伴奏乐以打击乐为主,乐器有鼓、锣、钗,并有唢呐、笙、笛等。“八仙”中的每位演员都有唱词,大都是歌唱天下太平、扬善惩恶、风调雨顺、儿女情长等内容。


端供腔

端供腔是渔民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东平民俗文化的代表。端供腔演唱时无管弦乐器伴奏,只有几面圆形的单面羊皮鼓,鼓柄末端大铁环上套有9个小铁环,伴奏者用竹篾敲打鼓面,同时晃动铁环,颇有声势。“端供腔”的唱腔为联曲体,常用曲牌有“七字韵”、“十字韵”、“上河调”、“下河调”、“卫调”、“榔头调”等。


东平渔鼓

渔鼓也叫渔鼓道情,当地老百姓叫“梆梆筒子”,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一人边演唱边伴奏,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作为伴奏。


四音戏

“忘了老婆孩儿,不忘四根弦儿。”曾享誉东平的四音戏源于传统民间艺术,在地方花鼓的基础上形成。四音戏因四胡而得名,四胡是四音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把位大、弓子长、有份量,音色响而亮,穿透力较强,最大特点就是音色与演员的声腔非常贴切,有“拉的比唱的都好听”的说法。


硪号子

东平硪号子是山东省汉族民间小调,属于民歌一类,也叫打夯号。它取材于生活,不受任何条件限制.曲谱独特.随编随唱。元、明两代为了开挖大运河.役使大量河工,广大河工在战天斗地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劳动歌谣,硪号子就是其中之一,生动地反映了运河两岸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


弦子戏

宁阳弦子戏唱腔突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嗨”,唱腔有时洪亮、有时圆润、有时柔美,旋律动人,并按剧情需要巧用“花腔”和“变调”,突出人物性格。乐器有三大件:三弦、横笛、笙。管乐悠扬、唱腔醇厚,备受当地人喜爱。


拉魂腔

拉魂腔又名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叫“拉魂腔”.它形成于清代后期,在民国年间流传到宁阳县磁窑镇王府村,后经艺人们加工和改编,形成了节奏明快、赶板夺词的宁阳地方戏曲——拉魂腔。其唱腔优美,融合南、北方风格,婉约与豪放并蓄,尤其是女声唱腔,婉转柔情、优美动人,被誉为“有拉魂的魅力”。


爱泰安,就留在泰安。

爱泰安,就来到泰安。

中华泰山 · 天下泰安欢迎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