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考考点全部】第一章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第一章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1、主观资料即病人的主诉,包括病人所感觉的、所经历的以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的描述,是通过与病人及有关人员交谈获得的资料,也包括亲属的代诉,如头晕、麻木、乏力、瘙痒、恶心、疼痛等。

2、客观资料是护士经观察、体检、借助其他仪器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所获得的病人的健康资料,如黄疸、发绀、呼吸困难、颈项强直、心脏杂音、体温39.0℃等。

3、健康资料的直接来源是病人本人。

4、按马斯洛层次需要论,五个层次的需要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5、预检分诊的护士随时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如遇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采取措施,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

6、抢救记录内容包括时间(病人和医生到达的时间,抢救措施落实的时间)、执行医嘱的内容和病情的动态变化。

7、在抢救过程中,如为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当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8、留观时间一般为3~7天。

9、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声音强度应维持在35~40dB。为了更好地控制噪声,护理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10、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室温调高至22~24℃为宜。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11、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左右。通风换气可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氧含量,保持空气清新,调节温、湿度,增加舒适感。

12、用红色水笔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相应入院时间栏内,纵行填写入院时间。按顺序排列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单、住院病历首页、门诊或急诊病历。

13、一级护理要求为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4、处理出院病人医疗护理文件的要求:用红色水笔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相应时间栏内,纵行填写出院时间;注销各种卡片,如诊断卡、床头(尾)卡、服药卡、饮食卡、治疗卡等。整理出院病历的排列顺序:住院病历首页、出院(或死亡)记录、入院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单、病程记录、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单、医嘱单、体温单。填写病人出院登记本。

15、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腰椎骨折,或病情较重的病人。

16、中凹卧位病人头胸抬高10°~20°角,下肢抬高20°~30°角。适用于休克病人。

17、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半坐卧位的原因是: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18、头低足高位的适用范围有: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于咳出;十二指肠引流,以利于胆汁引流;妊娠时胎膜早破,以防止脐带脱垂;跟骨及胫骨结节牵引时,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19、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的检查,治疗时常采用膝胸位。

20、床档主要用于保护病人,预防坠床,约束带主要用于躁动或精神科病人,以限制身体或肢体活动;支被架主要用于肢体瘫痪、极度虚弱的病人,也可用于烧伤病人暴露疗法时保暖。

21、燃烧法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的纸张,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感染的敷料等。

22、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物品需全部浸没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结打开,水沸开始计时,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沸点可达105℃,既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23、压力蒸气灭菌法是一种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是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气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压力达103~137kPa,温度达121~126℃,保持20~30分钟,可达到灭菌效果。

24、过滤除菌用于手术室、烧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25、空气消毒常用的消毒剂用量:2%过氧乙酸每立方米8ml,纯乳酸每立方米0.12ml,食醋每立方米5~10ml,时间均为30~120分钟。

26、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如内镜等,消毒时间20~45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

27、过氧化氢为高效消毒剂,用于外科冲洗伤口、外科埋置物,3%过氧化氢消毒时间为30分钟,消毒被血液或脓液污染的物品,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28、2%碘酊用于注射部位、手术、创面周围等的皮肤消毒,作用1分钟后,用75%乙醇脱碘。碘酊刺激性强,不能用于黏膜消毒;碘伏用于皮肤和黏膜等的消毒。

29、定期检查无菌物品保存情况,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7天,一旦过期或受潮须重新灭菌。

30、将无菌持物钳(镊)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无菌广口有盖容器内,消毒液液面需浸没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1/2处。

31、无菌容器应定期灭菌,一般每周一次。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24小时内可再使用。无菌包如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痕包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有效期为24小时。铺好的无菌盘应尽快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手套外面为无菌区,破损或不慎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32、病人生活的区域称为污染区,如病室、厕所、浴室等;病人有可能去的区域称为半污染区,如医护办公室、化验室、病区内走廊等;病人不会去的地方如更衣室、配膳室、值班室及库房等,称清洁区。

33、口罩将污染面向内折叠,放入小袋内,再放入衣服口袋内,不能挂在胸前反复使用。若接触严密隔离的病人,应每次更换。使用一次性口罩不得超过4小时。

34、隔离衣如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的清洁面向外,不得露出污染面;如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朝外,不得露出清洁面。如隔离衣不再穿用,脱下后将清洁面向外折好,放入污染袋内。

35、使用避污纸时,应从上面抓取,不可掀页撕取。

36、口腔护理适用于高热、昏迷、禁食、鼻饲、口腔有疾患、大手术后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37、昏迷病人禁忌漱口,开口器应从臼齿处放入,擦洗时棉球不宜过湿,以防溶液误吸入呼吸道(不用吸管)。

38、活动义齿取下后用牙刷刷洗义齿的各面,用冷水冲洗。暂时不用的义齿,可浸于冷水杯中备用,每日更换一次清水。不可将义齿泡在热水或乙醇内,以免义齿变色、变形和老化。

39、床上梳发应由发根一段段梳至发梢。如遇有头发打结时,可用30%乙醇湿润后再小心梳顺。

40、床上擦浴时为病人脱下衣服时,应先脱近侧,后脱远侧;如有外伤则先脱健肢,后脱患肢;协助病人穿上清洁衣服时先穿远侧,再穿近侧;先穿患肢,再穿健肢。

41、压疮因病人卧位而不同,仰卧位好发于骶尾部,坐位好发于坐骨结节处。

42、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受压的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但皮肤表面无破损,为可逆性改变;炎性浸润期皮肤表面颜色转为紫红,皮下产生硬结,表皮出现水疱,创面潮湿红润;溃疡期脓液流出,溃疡形成,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43、预防压疮的关键是祛除病因。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定时用50%乙醇进行局部或全背按摩,达到促进血液循环。

44、晨间护理一般在清晨诊疗工作前完成,观察和了解病情,为制订诊断、治疗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晚间护理在晚饭后,使病人清洁、舒适,易于入睡。

45、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在36.0~37.2℃),直肠温度37.5℃(范围在36.5~37.7℃),腋下温度36.5℃(范围在36.0~37.0℃)。

46、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程度可划分为:①低热:体温37.3~38.0℃;②中等度热:体温38.1~39.0℃;③高热:体温39.1~41℃;④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

47、稽留热是指体温持续升高达39.0~40.0℃左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稽大伤脑筋)

48、弛张热是指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49、间歇热是指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不规则热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50、高热病人应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体温超过39.0℃,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时,可用乙醇拭浴、温水拭浴或做大动脉冷敷。行药物或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及交班。

51、测量体温操作要点:测量前,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口腔测温法取出口表时间为3分钟后;腋下测温法取出表时间为10分钟后;直肠测温法将肛表轻轻插入肛门3~4cm,3分钟后取出后准确读数,将体温计甩至35℃以下,放到消毒液容器内消毒。

52、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测量体温的方法:①凡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鼻腔手术以及呼吸困难、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测口腔温度;②凡消瘦不能夹紧体温计、腋下出汗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症、创伤或手术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测温法;③凡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以及心肌梗死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肠测温法。

53、短绌脉脉率少于心率,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

54、测量脉搏常用的部位是桡动脉,正常脉搏计数半分钟,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脉率。如脉搏异常或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若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应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代替触诊。

55、发现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两人同时开始,测1分钟。记录方法:心率/脉率。

56、潮式呼吸呼吸形态呈潮水涨落样,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炎、颅内压增高、酸中毒、类药物中毒等病人;库斯莫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

57、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以确保所测血压的准确性及可比性。为偏瘫病人测血压应选择健侧。

58、测血压时,血压计“0”点应与心脏、肱动脉在同一水平位上。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水平。

59、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60、潜血试验前3天禁食肉类、动物血、肝脏、含铁剂药物及绿色蔬菜,以免产生假阳性反应。可食用牛奶、豆制品、冬瓜、白菜、土豆、粉丝、马铃薯等。

61、吸碘试验饮食前最应该禁食的食物是海带、海蜇、紫菜、淡菜、苔菜等海产品

62、鼻饲法是指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经管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的方法。测量插管长度的方法有两种:①从前发际到剑突的距离;②从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的距离。成人插入胃内的长度约45~55cm。

63、给昏迷病人插胃管注意事项:①在插管前,应协助病人去枕,将头后仰;②当胃管插至14~16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食管口。

64、鼻饲法注意事项:先注入少量温开水,再缓慢注入流质食物或药物,注入后,再注入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以避免食物存积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拔胃管时用夹子夹紧胃管末端(避免拔管时,液体反流入呼吸道);鼻饲量每次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长期鼻饲的病人,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胃管每周更换。

65、冷疗的作用有:控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降低体温。热疗的作用有: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缓解疼痛、减轻深部组织充血、保暖。

66、禁忌用冷的部位:(1)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2)心前区: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3)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4)足底:用冷可反射性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67、高热病人降温,冰袋可放在前额、头顶、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扁桃体摘除术后,冰囊可放在颈前颌下。用冷时间为30分钟。

68、全身用冷法包括乙醇拭浴和温水拭浴法,通过蒸发和传导作用,来增加机体的散热,多用于高热病人的降温。将冰袋放置于头部,热水袋放置足底。拭浴顺序为双侧上肢、背部、双侧下肢,拭浴时间为15~20分钟。乙醇或温水温度为32~34℃,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要延长,禁忌擦拭后颈部、心前区、腹部和足底。

69、热水袋常用于保暖、解痉、镇痛,温度一般为60~70℃,用热时间为30分钟。对婴幼儿、老年人、昏迷、末梢循环不良、麻醉未清醒、感觉障碍等病人,热水袋的水温应调至50℃以内,并用大毛巾包裹,以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而引起烫伤。

70、红外线灯使用时一般灯距为30~50cm,每次照射时间为20~30分钟,照射完毕应嘱病人休息15分钟后再离开治疗室,以防感冒。照射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局部皮肤反应,如皮肤出现桃红色的均匀红斑,为合适剂量;如皮肤出现紫红色,应立即停止照射,并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

71、坐浴水温一般为40~45℃,时间为15~20分钟。女病人在月经期、妊娠末期、产后两周内及阴道出血、盆腔器官有急性炎症时,不宜坐浴,以免引起感染。

72、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无尿或尿闭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称为无尿或尿闭。

73、行导尿术病人取仰卧屈膝位,两腿自然分开,暴露外阴。消毒顺序为由上至下、由外向内。女性病人导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流出后再插入1~2cm。男性病人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20~22cm左右,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量不可超过1000ml。

74、导尿管留置术用于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能准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以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常采用间歇性夹管来训练膀胱功能。

75、大量不保留灌肠可以解除便秘、清洁肠道,为高热病人降温。成人每次用量约为500~1000ml,小儿用量约为200~500ml。溶液温度为39~41℃,降温时温度为28~32℃,中暑病人可用4℃的0.9%氯化钠溶液。

76、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病人取左侧卧位,以顺应肠道解剖位置,使溶液能借助重力作用顺利流入肠腔。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小儿4~7cm),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排便。若病人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应适当放低灌肠筒,以减慢流速,减轻腹压。

77、小量不保留灌肠常用于腹部、盆腔手术后,以及保胎孕妇、危重病人、病儿及年老体弱病人等。以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以减轻腹胀。

78、小量不保留灌肠常用溶液为“1、2、3”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也可用甘油50ml加等量温开水。尽可能保留灌肠液10~20分钟后排便。

79、保留灌肠是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一般药量不超过200ml,温度为39~41℃。根据病情安置不同卧位,如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多在乙状结肠和直肠,采用左侧卧位为宜;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并用小垫枕将臀部抬高10cm,尽可能保留1小时以上,使药物充分吸收。

80、肛管排气法可排除肠腔内积气,以减轻腹胀,将润滑肛管前端后轻插入直肠15~18cm,保留肛管一般不超过20分钟,因为长时间留置肛管,会降低肛门括约肌的反应,甚至导致括约肌永久性松弛;必要时可间隔2~3小时,再重复插管排气。

81、容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深色密盖瓶中,或放在有黑纸遮盖的纸盒中,并置于阴凉处。如盐酸肾上腺素、维生素C、氨茶碱等。各种疫苗、抗毒血清、清蛋白、青霉素皮试液等应按要求冷藏在2~10℃的冰箱内,或置于阴凉干燥处(约20℃)。

82、用药频次英文缩写:每日一次qd;每日两次bid;每日三次tid;每日四次qid;每晨一次qm;每晚一次qn;每周一次qw;隔周一次qow;必要时重复(12小时内)sos;必要时一次(长期)qrn;四小时一次q4h;立即St;隔日一次qod;每周3次Tiw;餐前ac;餐后pc,睡前hs。

83、药液不足1ml、油剂、按滴计算的药液应用滴管吸取药液。药杯内应先倒入少量温开水,以免药液附着杯壁,影响剂量准确;滴药时应稍倾斜滴管,以保证药量准确,1ml按15滴计算。

84、正确发药及指导病人合理用药:(1)如病人因特殊检查或手术而禁食,或病人不在,不能当时服药,应将药物带回保管,适时再发或进行交班;(2)某些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剂、铁剂,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可由饮水管吸入,服后再漱口;(3)止咳糖浆:服后不宜立即饮水。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以免冲淡药液,使药效降低。

85、皮内注射法(ID)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和预防接种。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常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用75%乙醇棉签消毒皮肤,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勿用棉签按压。

86、皮下注射法(H)常用的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常规消毒皮肤(用2%碘酊和75%酒精进行皮肤消毒),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刺入针梗的1/2~2/3。抽吸无回血,即可缓慢推注药液。注射完毕,用无菌干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87、肌内注射法(IM/im)最常用的是臀大肌,臀大肌注射用十字法或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定位。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侧卧位时要求上腿伸直并放松,下腿稍弯曲。

88、青霉素皮试液的标准为每毫升含青霉素200~500U,对无过敏史的病人,按皮内注射的方法在前臂掌侧下段注射青霉素皮试液0.1ml(含青霉素20~50U),20分钟后观察、判断,并正确记录皮试结果。青霉素过敏试验和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盐酸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应观察30分钟,以免发生迟缓性过敏反应。

89、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同时报告医生。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成人剂量为0.5~1ml。此药可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90、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标准为每毫升含破伤风抗毒素150IU,按皮内注射的方法在前臂掌侧下段注射TAT皮试液0.1ml(含破伤风抗毒素15IU),20分钟后进行观察、判断,并正确记录皮试结果。如试验结果证实为阳性,通常采用脱敏注射法,具体方法为:分4次,小剂量并逐渐增加,每隔20分钟肌内注射1次,每次注射后均应密切观察。

91、静脉注射法: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成年人优选手臂静脉网;婴儿常用颞浅静脉。

92、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注意事项: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每日更换输液器,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93、静脉输液的速度及输液所用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1)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所用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分钟)

(2)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

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分钟)

94、输液过程中,如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95、输液速度过快和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可导致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典型临床表现为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应立即协助病人取端坐位,同时可将湿化瓶内放入20%~30%乙醇,再进行氧气吸入,因为乙醇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以此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96、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输液前应充分稀释,并减慢输液速度;经常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抬高患肢并制动,可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湿敷;热敷或超短波理疗;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97、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说明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立即使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因为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腔内压力,而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使气泡向上飘移至右心室尖部,以避开肺动脉入口。

98、血制品从血库取出后勿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引起溶血;血制品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而导致输血反应;取回的血制品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一般应在4小时内输完。

99、输血速度开始宜慢,应少于20滴/分;然后观察10~15分钟,如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需要调节滴速,成人一般40~60滴/分,老人及儿童酌情减少。

100、输血注意事项:严禁同时采集两位以上病人的血标本;输血前、后及输两袋血液之间,应输入少量0.9%氯化钠溶液,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血制品中不能随意加入其他药物;如发生严重反应,必须立即停止输血,及时通知医生,并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

101、致热原进入血液,输血后即可发生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

102、输血后发生过敏反应,轻者可减慢滴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通知医生。

103、溶血反应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临床表现为胸闷、腰背部剧烈疼痛、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104、当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进入体内的枸橼酸钠与血中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降低、血管收缩不良、心肌收缩无力,病人出现手足抽搐、出血倾向、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甚至心脏骤停等枸橼酸钠中毒反应。每输入库存血超过1000ml时,可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静脉注射,以补充钙离子,减少低血钙的发生。

105、全血标本用于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血糖、血氨、尿素氮等;血清标本用于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质、肝功能等;血培养标本用于查找血液中的病原菌。

106、血培养标本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则应取血10~15ml,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全血标本采集后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并轻轻摇动,以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合;采集血清标本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干燥试管内,勿将泡沫注入,并避免震荡,以防红细胞破裂溶血而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07、同时抽取几个种类的血标本,应注意注入顺序:一般先将血液注入血培养瓶,再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管,动作应准确迅速。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或同侧肢体抽取血标本。

108、晨尿浓度较高,未受饮食的影响,故检验结果准确,更具有参考意义。常规尿标本留尿液量约100ml;尿培养标本留取中段尿液约5ml;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用于各种定量检查。

109、留12小时尿标本:嘱病人于晚7时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晨7时留取最后一次尿,将全部尿液盛于集尿瓶。留24小时尿标本:嘱病人于清晨7时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晨7时留取最后一次尿,将全部尿液盛于集尿瓶。

110、留取尿标本时常用的防腐剂的作用:甲醛能固定尿中有机成分,防腐,用于艾迪计数;浓盐酸能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防腐,用于类固醇测定;甲苯能够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用于尿生化检验如尿蛋白测定、尿糖测定。(笨蛋数钱)

111、病人服用驱虫药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应留取全部粪便;检查阿米巴原虫采集标本前,应先将便盆加温,再嘱病人排便,并连同便盆立即送检。

112、面罩法给氧适用于张口呼吸及病情较重的病人;漏斗法给氧适用于婴幼儿或气管切开的病人;氧气枕法给氧适用于家庭氧疗、抢救危重病人或转移病人途中。

113、吸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则会发生氧中毒,病人表现为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干咳、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等。

114、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115、病人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时,可超声雾化,也可用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10滴/次气道注入。患者吸痰前后要为其翻身拍背,拍背时要手背屈起,四指并拢由下向上、由周围向肺门,使痰液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便于痰液吸出。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秒,以防缺氧。

116、清除胃内毒物需尽早进行,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洗胃液每次灌入量以300~500ml为宜,不能超过500ml。当中毒物质不明时,应先抽出胃内容物送检,以明确毒物性质;洗胃溶液可先选用温开水或0.9%氯化钠溶液进行,待确定毒物性质后,再选用对抗剂洗胃。若病人误服强酸或强碱等腐蚀性药物或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则禁忌洗胃,以免导致胃穿孔。

117、口服催吐法指病人口服洗胃溶液,再自动呕出的方法,适用于清醒、能主动配合的病人。

118、注洗器洗胃法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用注洗器吸出胃内容物的洗胃方法。适用于幽门梗阻、胃手术前病人的洗胃。宜在饭后4~6小时或空腹时进行,并记录胃内潴留量。

119、常用的洗胃溶液:温开水用于毒物不明的中毒;盐水用于1%敌百虫中毒;0.01%~0.02%高锰酸钾用于类、阿片类、、砷化物、氰化物、磷中毒等;1%~5%碳酸氢钠用于有机磷中毒。

120、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药物洗胃,1605、1059、4049(乐果)等禁用高锰酸钾洗胃,磷化锌易溶于油类,应忌用鸡蛋、牛奶、油类等脂肪类食物。

121、呼吸停止、心搏停止是传统判断死亡的标准。目前医学界逐步开始主张将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

122、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与接受期。

123、确认病人死亡后,由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护士应尽快进行尸体护理。尸体护理时,头下垫一枕头,以防面部淤血变色。填写死亡通知单,体温单上填写死亡时间,并按出院手续办理结账。

124、否认期的护理目标是既要维护病人的知情权,也不要轻易揭穿其防卫机制,使病人逐步适应;愤怒期的护理目标是允许病人发怒、抱怨,给病人机会以宣泄心中的忧虑和恐惧;协议期的护理目标是指导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控制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忧郁期的护理目标是安排亲朋好友会面,让家属陪伴在身旁等;接受期的护理目标是加强生活护理,使临终病人平静、安详地离开人间。

125、口腔温度以蓝“●”表示,腋下温度以蓝“×”表示,直肠温度以蓝“○”表示。

126、每24小时填写前一日的大便次数。①如未解大便记“0”;②灌肠后的大便次数用“E”符号,以分数表示,如灌肠后大便3次记为3/E,两次灌肠后大便3次用3/2E表示,1 表示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排便两次,0/E表示灌肠后无大便;③大便失禁记为“*”。

127、体温单底栏的填写出入液量,单位为“ml”。住院期间每周至少记录体重一次。如因病情不能测量体重,可记为“卧床”。

128、长期备用医嘱(prn)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需要时使用;临时备用医嘱(sos)仅在12小时内有效,必要时使用,只执行1次,过期尚未执行即失效。

129、医嘱的处理原则:先急后缓,先临时后长期,先执行后抄写。临时备用医嘱过期未执行自动失效,由护士在该医嘱后用红笔注明“未用”两字。

130、书写交班报告的顺序:按出院、转出、死亡、新入院、转入、手术、分娩、病危、病重等顺序逐项书写,每项依床号顺序排列。

138.属于健康性护理诊断的是(母乳喂养有效)

139.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属于(独立性护理措施)

140.护士可以知晓医生口头医嘱的情况是(抢救病人时)

141.Ⅲ度烧伤面积大于45%患者的入院后护理措施是(特级护理)

142.(给予卫生保健指导)不属于特别护理内容。

143.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第2天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头高足低位),采取此卧位的目的是(预防脑水肿)

144.特殊口腔护理的适应证不包括(腹泻)

145.深昏迷患者骶尾部皮肤紫红色,有皮下硬结,并有小水疱,此皮肤状况处于(压疮炎性浸润期)

146.可以使用肛温测量患者体温的是(肝性脑病)

147.“喉头异物”入院患儿的呼吸类型属于(吸气性呼吸困难)

148.不需记录患者出入量的是(大叶性肺炎)

149.为防止冻伤,使用冰槽时需要保护的部位是(耳部)

150.为患者实施导尿时,维护患者自尊的护理措施是(耐心解释并提供隐蔽的操作环境)

151.为患者实施导尿时,第2次消毒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由外向内)

152.为患者实施导尿时,首次导出尿液不宜超过(1000ml)

153.为训练膀胱功能,拔尿管前开放尿管的时间为(每4小时1次)

154.护士为患者分发口服药后将一次性药杯收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消毒后销毁)

155.护士为其患者发放口服药时恰逢其外出,正确的做法是(暂缓发药)

156.做碘过敏试验的时间应在碘化物造影检查前(1~2天)

157.凝血因子缺乏患者最适合输入的血液制品是(新鲜血浆)

158.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应使用的容器是(抗凝试管)

159.24小时尿标本检查需要加入甲醛作防腐剂的检查项目是(艾迪计数)

160.适宜1岁患儿的吸氧方式为(头罩法)

161.临终患者最后丧失的感觉是(听觉)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免费QQ群查看更多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