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记忆中的长武“二月会”——李胜灵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长武微天下” 可以订阅哦!

记忆中的长武“二月会”

     

                            文丨李胜灵


    我国传统节日大都是中国农耕文化的衍生物,作为农耕文化起源地之一且深受其熏染的长武人历来很重视年节,在长武人的观念中,元宵节过后的大日子就是二月二了。“龙抬头”的二月二一过,年才算正式过完。

      长武人把二月二俗称为“龙抬头”,也有“青龙节”之称。二月二各家都会吃爆玉米花、炒豆、其子豆。

       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因此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的民谚。

      关中地区特别是处于渭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的长武,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一大患,因此,传统农业时期,靠天吃饭的老百姓们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所以又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说法。

       由此可见,二月二的“龙抬头”“青龙节”都是人们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长武传统习俗是,正月不剃头,得到正月过了,二月初二那天才可以理发,因为是“龙抬头”的日子,所以又叫“剃龙头”。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长武人通常把“二月二”称为“二月会”,长武的二月会最早始于庙会,二月二既是“龙抬头”的日子,又是长武的药王庙庙会,后来逐渐演变成物资交流会。

       虽说是物资交流会,但却是包罗万象,名目繁多。记忆中每年二月会,四面八方的人都会应长武二月二之盛名而汇聚长武,其中以周边宝鸡麟游地区,以及甘肃平凉、庆阳地区群众居多。

       那时候,人们的娱乐方式很少,热闹的庙会给人们沉闷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二月会期间,人们扶老携幼,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做买卖的、有看戏的、看热闹的、有来会亲、游乐的…… 记忆中,每年二月会期间,爸妈都会相邀乡下的亲戚来家里小住跟会。主要是二月会那些天,天天都有邀请的秦腔大戏。

       最吸引孩子们的便是每年在老体育场的几家马戏团,杂技团。

       小时候,二月会的主会场就设在南街的老体育场,老体育场是当时县城面积最大的一处集体活动场所,又有一个大戏台,二月会主会场放在那里再合适不过。除了每天两场秦腔大戏以外,吸引人们的还有每年都来的“马戏团”。

       马戏团支起他们自带的大帐篷,用布把场地围起来,给人一种神秘感,总会有一些好奇顽皮的孩子趴在地上,偷偷掀开围布的底边看看里面究竟是怎样的,但大都是还没看到什么,就被马戏团看场人的一声听不懂在说什么的呵斥吓得夺路而逃,看他们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行动,孩子们便有转身,围在四周等着,这也是马戏团人们所希望的。

       看看四周围观的人渐多,只见围布掀起,有两匹马在场子周围奔跑,骑在马背的人做着各种惊险表演,听老爸说,这叫“跑马”,也叫“碾场子”,是马戏团招揽生意的方式。跑马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当围布放下的时候,人们便涌向买票处,一睹究竟。那时场地很简陋,马戏团帐篷里的场地中间竖着一根“老杆”,有杂耍、蹬缸、车技、走钢丝等表演项目,即便放到现在,他们当时的表演也堪称精彩,每场演出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快结束时,有一人或两人爬到老杆顶部吊杆上做倒挂等惊险动作,不免会让观众以掌声结束观看。一场结束后,下一场不停歇就开始了。

       二月会能持续半个多月甚至更久。一到周末,小伙伴们便相约去看马戏杂技。记得当时有一部电影,好像叫《红牡丹与白牡丹》,里面的两个主角就是表演马技的。因此能近距离看到那一个个英姿飒爽的演员表演,便觉得是特带劲特骄傲的事。

        除了马戏团,还有蛇展、套圈、飞镖,碰碰车、充气床、过山车、旋转木马……其间少不了那些良莠不齐的歌舞团,在此不做细述,大家懂得?。

       物资交流大会嘛,自然少不了各类物资,二月会上吃、穿、农耕器械及各类用品琳琅满目,从老体育场至西门十字短短的几百米的街道,几乎全被各类小摊点占满了。

       有百货针织、鞋帽服装、床上用品、儿童玩具(那时的玩具,几乎都是手工制作,既精巧又稀罕,是今天那些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玩具无法相媲的)、工艺制品、铁器农具、犁锄斧镰、叉把扫帚、竹编柳编、花卉苗木等等,各种商品都有各自固定的交易点,不用专门去划分,大家已经习惯了;各种口味的餐饮、小吃那些天也是倍受欢迎、生意火爆……

  自己对木偶、皮影的认识也始于那时的二月会上。长武人管木偶叫“泥头人子”,白天就可以观看。皮影我们那里叫“灯影子”,也就是说只有晚上才能看。一到傍晚,艺人们早早就支起了架子,准备好行头,台前便涌满了老老小小的观众。夜幕降临,皮影艺人支起影窗,架起电灯,一个个皮影人物便随着艺人们的吟唱在影窗上鲜活起来。虽然不懂他们的唱词,但却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对皮影戏的好奇与向往。

       回想儿时二月会上,满满的都是民间文化和今天许多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的影子和元素。

     今天的二月二不论是规模还是影响远非往昔。

        不论如何,还是祝愿大家在这龙抬头的日子里,龙马精神,生机盎然!



 作者·简介

李胜灵

笔名小媤,陕西省长武县人,现任电视台培训部主任。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泾河文化之旅”活动总策划、总执行;《追寻泾河魂》泾河文化之旅系列丛书主编;《沙漠驼铃——李若冰追思文集》副主编;《美丽泾阳》编委;、《小草永远在歌唱——雷抒雁追思文集》、《泾阳文史资料精编》等文史资料的策划、编辑工作。

大家都在看

@【警讯】长武交警成功破获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发展】今天,长武4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长武娃,周末了掐苜蓿菜走!

@【原创】长武娃的荠菜情结

@长武这下要在全国出名了!

投稿/合作微信:15691005566(注明来意)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