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妙海:从“五服”制谈市郊农村的丧服变化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五服”一词,耳熟得很。谈论起族人之间的亲疏远近,人们经常用出没出“五服”来衡量。然而,耳熟未必能祥,“五服”究竟指的什么,如不专门探究,往往说不清楚。

中国封建社会为了维护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和族权,家长权,夫权三位一体的婚姻家庭制度,历代统治阶级都把丧服制度作为调整民事法律关系和科刑定罪的依据。依据丧服制,亲属的范围为自高祖以下的男性后代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代,称为“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均为有服亲属,亲近者服重,疏远者服轻。为有所区别,便把丧服定为五个级别,由重到轻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即我们所说的“五服”。出了“五服”,便不是亲属了。


本文配图均转载自《山西民俗》之山西丧葬习俗,图文无关


斩衰,五服中最重的一种。凡丧服,上衣叫衰(音:“崔”),下衣叫裳。斩衰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不缝边。斩即斩布,也即裁布,割布,但“不言裁割而言斩者,取痛甚之意”(《仪礼·丧服》)。古时候,诸侯为天子、臣为君都服斩衰。服斩衰者的丧期是三年。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就是说,父母养育自己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居丧三年,对普天下的人都适用。

齐衰,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熟麻布,且缝边,故称齐衰(音:“资崔”)。齐衰又按居丧期分为四等。一是齐衰三年,是父已去世子为其母,母为长子的丧服;二是齐衰杖期,杖乃丧棒,期是一年,是父健在子为其母,夫为妻的丧服;三是齐衰不杖期,是男子为伯父母、叔父母、兄弟、除长子外的儿子的丧服。同时已嫁女子为父母,媳妇为舅姑,孙子女为祖父母也是齐衰不杖期;四是齐衰三月,是曾孙为曾祖父母的丧服。

大功,次于齐衰的丧服。用比齐衰精细的熟麻布制成。功是指对布的处理,大功即用功粗大。大功服丧九个月。男子为出嫁的姐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姐妹;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都服大功。

小功,次于大功的丧服。用功比大功细小的熟麻布制成。小功服丧五个月。男子为伯叔父母、堂伯叔祖父母、堂姐妹、外祖父母、舅、姨等;女子为丈夫的姑姐妹,为兄弟媳妇都服小功。

缌麻,最轻的丧服,缌,音“丝”,细麻布。缌麻服丧期为三个月。男子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为妻子父母都服缌麻。

丧服制的显著特征是男尊女卑,父宗为重,外亲(母系亲属)疏薄,妻亲更轻。同时历代“五服”规定也有变化,并非一成不变。,丧服制度一度被彻底废弃。但孝道者,人之大道也,不可不尽;服丧者,人之常情也,不可不记;服而有别,不可不察。近些年,太原市郊农村的丧服又日益隆重起来。且由于时代的发展,丧服的形制也有了较大变化。而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各地之间,甚至邻村上下,丧服也不尽相同。即便一村之内,族姓之间,丧服都会有所差异。下面仅就我们武家庄丧服的一些侧面看看其延续和变化。


“全孝”


从头到脚都带孝,是谓“全孝”,为丧服中最重的孝。它的适用人群是丧者的孝子(女)及孝媳。在太原市郊我的家乡——晋阳湖畔的武家庄,“全孝”大体如下:



孝帽:用宽约9寸,长约2尺的白布围成帽筒,男者戴时,下沿外翻,上口缝起来。女者戴时,下沿内翻,并折成罩只。孝帽后边缀两条飘带,叫“拖拖”。另在孝帽前边缀一块白布,叫“掩色”,平时朝上翻于帽顶,哭泣时放下遮面。

孝衫:用整幅长约1丈6尺左右的白布,分为两截。对折后将两块布缝起来,接缝处作后背,并在上口缝出领口和袖筒。不缝边,不缀扣。一般孝衫长要拖地。

孝裤:用白布7尺,同样分为2截,对折缝出裤腰,裤腿,也不缝边。

孝鞋:用白布将鞋蒙起来。如果父母全亡,则后跟处全蒙住,如一方健在,则后跟处不蒙死,留个口。孝鞋穿着时,不能抽起后跟,只能趿拉着。

麻绦:穿孝衫后,腰间用一条麻绦系起来,形同裤带。这条麻绦,丧者亡故第三天的晚上“接灵”回来后,在灵前由各人自己用粗麻辫成。

孝孙、孙女、孙媳的孝服与上述孝子的孝服相同。唯头顶,后跟处各缀一小块红布,腰间也是系一条红布条,不系麻绦。女婿只能算半子,如穿孝衫,只套一只胳膊,也不蒙鞋。

在我们这儿,送葬途中要进行遥祭(或叫腰祭),一般在村口进行。棺椁停稳后,有专人捧遥祭盘进行供献,并将花圈纸扎点燃烧尽,众人进行跪拜。遥祭后,除长子及下葬必须人员去坟地外,其余人员则原路返回。这时,孝子等人的掩色,麻绦要扯下扔入火中或放于棺木上埋掉,孝衫要脱下来反穿,拖拖要挽到头上,才能回家。

孝服是一种丧葬符号,孝越重,表明与死者关系越近,想来神州大地并无不同。唯具体到细节上,则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各有各的作法,各有各的说道,有些作法,则连说道也没有了。上述全孝种种,一例而已。


“拖拖”


在太原市郊的白事筵上,几乎都会见到一些穿孝的男女,孝帽后面拖着两条飘带。在我们武家庄一带,管这两条飘带叫“拖拖”。

“拖拖”,用宽5-6寸,长约七尺的白布制成。将白布往中对折成两层,缝起来。中间部分围成个帽圈,剩余部分约二尺多长就拖于脑后。如果用于女性,因不围帽圈,用布要短一些。这两条飘带,绝对不能缝成一样长,讲究“男左女右”,即去世的是男性时,左边的要短一些,去世的是女性时,则右边的要短一些。这样,生人根据白事宴上“拖拖”的长短即可判断出这家人去世的是男是女。缝成一样长或弄反了长短,都十分忌讳。

“拖拖”,在我们这儿,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叫“里拖外不拖”,或“拖里不拖外”。即儿女可拖,侄儿侄女可拖,娶进门的媳妇也可拖,但女婿虽称半个儿,却仍属外姓,不能拖。孙子、孙女、孙媳妇可以拖,外孙因是外姓,却不可拖。

中国的丧服制度,历史久远,规定甚严。近代以来,虽有变革,但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在丧服上体现的仍十分明显,“拖拖”即为一例。“拖拖”的由来,因缺少资料,无法深究。本人曾与众多村中的老总管,礼房先生探讨,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拖拖”其明显的含义是表明了死者后继有人,香火不断,即“拖拖拉拉”,延续下去。据说,戴“拖拖”与否在解放前曾和财产继承挂钩,因而讲究更严格,这样“里拖外不拖”就很正常了。

近一二年,由于独生子女成婚逐渐增多,有些人家办丧事,开始给女婿带“拖拖”。如果仔细品味,其实还是“拖里不拖外”。因为有些女婿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由“外”向“里”转化了。



“腰孝”


在太原市郊的白事筵上,有一种男性丧服比较特殊。这些人除头上戴有孝帽外,腰间还系着一条宽一尺多,长约六尺的白布带。在我们武家庄一带,管这种丧服叫“腰孝”。

腰孝的适用人群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儿子、孙子的亲家,即儿媳或孙媳的兄弟及姐妹的丈夫;另一部分为女婿,或孙女婿。如果孝子或孝孙的老丈人和女儿或孙女的老公公在世,他们一般不会亲自出席这样的丧事,但事筵上的礼房先生会检点并安排给他们拉(制作)一条腰孝,让其儿子带回去,叫作“回腰孝”。

丧服作为一种制度,被历代统治阶级作为调整民事法律关系和科刑定罪的依据。而丧服本身,无非就是区别亲属之亲疏远近的一种标识,一种符号。历经数千年的民间传承,有些服饰其原本的含义已未必还有人能说清楚。而这些服饰经过变革,乡间百姓又会赋与其新的说法,新的表意。象腰孝,在我们这儿,普通的说法是:儿女亲家为半路结交,孝在腰际,即取半中之意。然而,是否真如此,恐怕换个地方说法就又不一样了。


“喜孝”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个人高寿且无疾而终,无牵无挂地安详辞世,是行善积德的结果,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儿。在太原市郊,有“红白喜事”一说。红喜事,当然指的是婚嫁。而白喜事,指的就是高龄老人的丧事。

丧事而喜,在丧服上就能体现出来。在我们这儿(晋源区武家庄),一位老人去世,儿孙辈的丧服虽形制不同,但全为白色。若该老人有曾孙(重孙)辈,则他(她)们的丧服用黄布作成,腰系红布条。若老人有玄孙辈,则他(她)们的丧服全为红色。在离我们不远的晋祠,有的村则是重孙辈用红布,玄孙辈用黄布。红、黄二色,在中国民俗中为喜庆色,故乡亲们直呼上述丧服为“喜孝”。如果你在市郊的白事筵上看到一抹亮丽的黄色或红色,大可不必惊奇。这家去世的老人必定高寿,悲中有喜,正合常理。



中国有句很古老的俗语,叫“人活七十古来稀”,而这也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真实写照。在往日,一个人能活到六十岁,一辈子,已是很不容易的事,何论七十。因而,尽管自周以来,中国即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丧服制度,即“五服制”。但由于人的寿命短,几千年中,“四世同堂”的家庭十分罕见,“五世同堂”则更为稀有,故真正能享用到直系血亲中服“缌麻”或服“小功”丧服的老人极少。而今之世,国享大治,民乐小康,八九十岁的老人已很普遍,在我们村已有了百岁老人。四世,五世同堂的家庭正日益增多。“喜孝”的出现,时间并不久远。它是对传统丧服的一种传承,更是对传统丧服的大胆变革,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拉孝”


“拉孝”或叫“扯孝”,并不是一种孝服的名称,而是市郊农村对孝服制作过程的俗称。

我们的老祖宗创立“五服”的丧服制时,对制作材料和加工办法是有严格区别的。例如最重的“斩衰(音cui)”,材料为最粗的生麻布,不缝边。而次一级的“齐衰”,用熟麻布,且缝边。越次级的丧服用布则越细,用工也越精。虽没有见过更多详细的资料,但据以上规定推测,早期的丧服似乎是应该裁剪的。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在太原市郊,则打我们记事起,50多年来丧服由繁到简,又由简到繁,且时有变化,但用布却一律相同。加工办法也一视同仁,即将布扯开并缝成需要的形状,全部不裁剪,统统不缝边。

虽不裁剪,但剪刀还是要用的。而且掌剪刀的必须是一些对孝服尺寸了然于胸的妇女。她将一匹布抖开,根据孝服的形制量出尺寸,然后在需要扯开的位置剪开一点并用双手拉开,其他妇女再把需要缝的地方缝起来。由于丧服的种类繁多,且适用人群各不相同,无论是族人或亲朋,如果拉错孝会造成很大的麻烦。而同时,现在的趋势是丧服越来越重,一个差不多规模的乡村白事筵,往往需用上百丈白布作丧服。因而,谁家有老人去世后,主家除需立即请一个或几个本族(或外族)的总管统筹整个丧事外,还需尽快请一个或几个有经验的拉孝妇女,掌管孝服的制作加工。



丧服用拉不用剪,缝制宁粗不必细,除表示了亲人过世,哀痛之间无法精心缝制,也无必要顾及服饰齐楚外,细想想,用拉不用剪似乎还有一点适用思想在里边。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每当一个丧事办完,服丧期满,农家人都会将丧服拆开洗净。由于布是拉开的,无论何种丧服,都是或大或小一块方方正正的白布。这些洗净的白布被人们用来作被褥里子,衣服里子,打袼褙,作鞋垫,正所谓物尽其用,一点也不浪费。如今,作丧服的布料比从前差了,而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穿用过的丧服再无一点用处,该如何处理,反倒成了问题了。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更多作品:

郝妙海:古太原县境内的“歇话”

郝妙海:古老民谣中的晋源乡村

郝妙海:从流经吴家堡村的几条古泥渠看当地汾河水的利用

家在太原 | 四拗村——武家庄

晋方言 | 杂七杂八说“圪榄”

郝妙海:晋源的猜“歇话”

郝妙海:晋祠水乡田,插秧好时节

郝妙海:五月杏儿熟

郝妙海:晋源娃娃学“本事”

郝妙海:从乾隆年间《鱼鳞册》解读晋源吴家堡村史

郝妙海:几张特殊的老照片

郝妙海:晋源话里的“藏门门”

郝妙海:晋阳湖赞

郝妙海:通往晋祠的那条“汽道”

大年初一烧懒香

晋源的隔年捞饭

过年说说天地爷

晋源的“年气气”

记忆中的“忙年歌”,一部实用的春节生活指南

太原童谣:雁儿雁儿排溜溜

晋源的土地爷洞洞

郝妙海:远去的水西关

郝妙海:太原的苇

郝妙海:社家鼓,太原锣鼓的根

郝妙海:乡村事筵,从未走远的浓浓乡俗

郝妙海:从《太原县志》看村庄兴衰

郝妙海:“毛鬼神”是个什么鬼?

郝妙海:五十年前我去太原十五中上高中

郝妙海:夏日虫戏,太原的乡村故事

郝妙海:太原话里变幻多端的“圪”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