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不完美的风暴:石油人第一次下海(上)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一个因封闭而比较原始落后的背海年代,也是一个奋发图强的向海年代。

  古人造“海”字,从“水”从“晦”,突显海洋是个神秘莫测的晦暗深渊。可以说,人在大海面前至今还是弱者,古往今来大海吞没了多少沉船,也就上演了多少幕人被大海打败的悲剧。但人还是在大海中前进,也还在不断重复上演这样的悲剧。在关门摸索的艰苦岁月里,中国的海洋石油队伍也背负了这样的沉重。

  

一战曹妃甸

  大港油田一支陆地钻井队1964年元旦奉命来到天津塘沽海河出海口的鸡心岛,由此拉开了中国下海找油的序幕。这个最早的海洋石油基地,那时还有些神秘,对外保着密,顺着年月用了“641厂”这个代号。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从石油口拨来了资金,从交通口拨来了海上交通工具,连大清时期英国人送给慈禧老佛爷的游艇,,都加入到海洋石油队伍中来。

  世界海洋石油从188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近岸处钻第一口探井,至我们起步的时候,已经走过近80多年的历程,美丽的墨西哥湾、欧洲的北海和中东的波斯湾,都有了相当的规模。勘探、开发海洋石油的装备和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船、海上钻井平台及采油装置,自动化程度也都相当高了。而中国因为与世隔绝,所有这些皆茫然无所知,一切属零,从头摸索。勘探队员们唱着“是那山谷的风吹动着红旗”,摇着小渔船放炮,收集在海浪中飘动的检波器,获取来自海底深处的石油信息。

  那时,世界已经认识到了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海、陆石油在理念上和装备技术上都截然不同。我们的第一代海洋石油人来自西北玉门和东北大庆,一群“旱鸭子”站在海边面面相觑,按照陆地的思维惯性来思考海洋“大海是什么,不就是陆地加一层水吗”。从而确立了“以陆推海”的思路,一切比照陆地的办法,摸着石头下海。

  渤海湾邻近唐山那片海域,有一个长8000米、宽200米的小沙岛,名为曹妃甸。海洋石油勘探者须在海里找块陆地做依托,曹妃甸便成了首选。1965年9月底,一支由53人组成的钻井队乘着“重庆”号来到曹妃甸,在岛上安营扎寨。

  他们按照陆地打井的程序,人拉肩扛忙碌了一个多月,打下了固定井台的100多根木桩,用海草和沙袋筑堤,修建了井场,运来陆地用的井架和钻机,马上就可以向海底打钻了。1965年11月7日上午,曹妃甸突然昏天黑地,狂风卷起百尺浪涛,呼啸着向岛上扑来。霎时间,天昏地暗,汹涌的海浪冲毁了围堰,摧毁了井台,淹没了营房。

  幸亏钻井队长孙治业有先见之明,事先在附近航标灯架上搭了一个临时避难所,人们迅速爬了上去,这才幸免于难。这场大海啸过后,小沙岛重新露出水面,钻井队一个多月辛勤劳动的成果踪影全无,只有一根木桩孤零零地歪斜在泥沙里,愈发显得人力在大海面前的渺小。

  

真诚地摸索

  现在回过头来审视这段历史,大家一定会觉得太原始,太笨拙,太不讲科学,违反安全规程,缺乏人性化考虑。但在那个关门探索的年代,真诚的海洋石油人只能真诚地摸索着。那是一个因封闭而比较原始落后的年代,也是一个奋发图强的年代。

  那时,世界海洋石油早已采用移动式钻井平台打探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省时省力还省钱。我们起步采用的是建造固定平台钻探井,经过实践才痛苦发现,固定式钻井平台利用率实在太低。一座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钻井平台,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拉到井位坐实在海底,开钻后如果发现了工业油流还好说,可以将其转化为采油平台。而万一钻的是空井,或者虽有发现却无经济开采价值,固定平台便死在这里,彻底废弃。在那个年代,国家资金紧张,钢材奇缺,正在开工建造的5号平台,就因钢材缺口大不得不时建时停。这时人们想起了固定平台的迁移,“让死平台复活”,节省打造新平台的时间和人、财、物力。

  一座平台一座山。第一座打算拆卸的平台总共16根桩腿,桩腿底部经过爆破,一律成蒜瓣状,用钢筋水泥固定起来,根本无法用起重机起吊,只能学老愚公“一锄一锹挖山不止”。桩腿内空间狭小,人在里面有力使不上,砸上一整天,憋屈得腰酸背疼,也只能掏出0.1至0.2立方米混凝土。

  还有飞尘弥漫,闷热难当,每个被拽上来的人,都得有人帮着清洗塞满尘土的眼、耳、口、鼻,倒掉靴筒内积下的汗水。接着是下到桩腿底部切割其余海底的连接部分,除了艰苦还多了危及生命的风险。万一海水涌入桩腿内,蹲在里边的人很难活着出来,或者桩腿切割后发生移动,也有可能将里边的人碾成齑粉。

  

再战石臼坨

  海洋给予的严厉警告,还有1969年冬天发生在渤海的大冰灾,没有让石油人退缩。这支海上石油队伍“一战曹妃甸”失利,很快提出“再战石臼坨”,大家用榔头、铁锤叮叮当当敲打出一座海上固定平台,安置到距天津东南仅20海里的石臼坨海域,钻探海1井。

  这口探井1967年6月14日喜喷原油,,称赞这支队伍“创造了我国海上打探井出油的先例”。海洋石油人趁势而进,很快在海1井附近建造安装了海2平台,准备钻探海2井。

  1969年2月17日这天,是农历大年初一,而渤海湾因为连续不断遭遇寒流侵袭,海上冰排越堆越高,海2平台难以承受无比猛烈的挤压和撞击,连接平台导管架的钢筋一根接一根发出凄厉的断裂声。留守在平台上的报务员、气象员和机电工一夜惊恐无眠,大清早爬起来,一边向基地报告险情,一边忙着加固摇摇欲坠的平台。

  支撑生活平台的5根桩腿突然断了2根,钻井队员居住的铁皮房随着生活平台嘎嘎歪斜下去,情况万分危急。这一切惊动了渤海石油基地,。总理一声令下,出动陆海空三军破冰抢险。

  但无论从四面八方汇集的各路队伍怎样奋不顾身,都无济于事,先是海2生活平台扭曲着身子彻底倾倒在冰冷的海水中,接着钻井平台也在众目睽睽下轰然倒塌。无情的事实告诉海洋石油人,大海远非“陆地加一层水”那么简单。

  

为祖国争气

  还有这样一件事,反映了那时中国海洋石油的原生态。197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4号采油平台发电机出了故障,海上漆黑一片。女子采油队的年轻姑娘钱春英半夜12点接班,因平台简陋,安全防范措施很原始,一不小心从维修时打开的栏杆内翻了出去,咕咚一声掉进冷冰冰的大海里。在平台上的兄弟姐妹呼喊着拥向甲板,刚交班睡下的采油班长张志诚跃身起来,边跑边脱衣服,从二层平台纵身扎进海里救人……

  显然,我们依靠自力更生发展的海洋石油,与国际已经实现的高度科学化和自动化相比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那时,国外制造可移动的钻井平台已经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产业,自升式、半潜式达到很高水平。

  我们有了搞移动式钻井平台的想法以后,因为国家的封闭,既无人看过海外制造厂家怎么制造,也无人去海外作业现场实地考察怎么使用,仅凭从国外杂志零星搜集到的移动钻井平台的资料,展开想象式的研究。

  六机部由此做出决定,委托上海一家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由大连一家造船厂承担建造重任。1975年,,也批准进口大型海上钻井装备,其中包括可以移动的钻井平台。但是人们还是怀着为国家争一口气的强烈愿望,抢着优先上国产钻井平台,无论是设计、建造还是使用单位,都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最终争取到国产自升式钻井平台排第一,名为“渤海1号”。从日本进口的二手船“富士丸”号排第二,更名为“渤海2号”。此后类推下去,国产排在单数系列,进口排在双数系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