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孕到生子,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准妈妈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前言

准妈说

“生育的过程实在有太多的坑,太多的遗憾,我总想把经验体会一一罗列,论点小心谨慎,一不小心这篇草稿就跟我一起跨年了。没办法,自己挖的坑还得自己填,所以最后无奈之下,把这篇定为准妈妈篇,也就是孩子诞生前的一些分享,未来再把“新手妈妈篇"完善好,请相信我可以的!”


准爸说

“从宝宝的降临到出生,可谓是一部完整的血泪史,有血、有泪、有shi。这里首先要感谢准妈的不易和辛劳,每一个妈妈都是伟大的,因为他们要经历十个月的负重,并且还要经历产房的冰冷煎熬,费尽周折才把一个天使带到了我们的家庭,这不但需要莫大的体力,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对于孩子的出生和降临,准爸是最为直接的见证者,所以对这篇文章内叙的内容,也有更多的亲身体会,这里再次感谢准妈的认真和细心,让初为人父母的我们,不会在怀孕和出生阶段显得过于的狼狈,而是能把我们最好的给到孩子。同样,也希望能把这份经验和经历和有需要的准妈准爸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少走一些弯路,更好的与准妈共同备产,把最好的给到新生的宝宝。”




女人怀孕生子绝对是一件大事,关乎着两个生命。孕妈需要经历怀孕期间各种不适、身材走样、焦虑宝宝是否健康、生孩子时还要承受疼痛以及风险(据说大S二胎的时候经历了羊水血栓,走了一趟鬼门关)。

如果你对养育孩子很憧憬,觉得女人就得体验做妈妈的感觉才会完整,那么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找个好老公(嘿嘿)。



一个好老公,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格优秀,当然,如果基因也优秀就更完美了。


感情基础固然很重要的,但一个人平日待人处事的态度那是相当重要,是什么都无所谓,还是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是对生活逆来顺受,还是会主动沟通和协调?是感情用事,还是理性看待?是会耐心疏导,还是简单粗暴?


如果不是自己辞职在家里亲自带孩子,就涉及到老人家带孩子,也就跟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对方的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好老公必然来自一个好家庭,所以如果老公人格优秀,相信和他的家庭冲突也不会太大。否则孩子只要一出生,那就是战争的开始,孩子都还没长大,两夫妻感情就已经磨没了。


好的,理论部分结束,回到现实----在我们意识到好老公多么重要这个问题的时候,通常我们已经结婚并且把孩子生出来了。



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更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育儿知识以及生活修养,尽量做好妈妈的角色,给爸爸做一个好的示范,并且可以有底气地告诉老人家虽然自己没有带孩子的经验,但我学得快呀,我学习的都是科学的育儿方法呀。


下面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用处女座的名誉担保,以下有一打一打的干货,无论你是已婚已育还是未婚已。。。。未育,都一同来探讨和检验一下。


Q1  生孩子痛吗?


在还完全不了解“生孩子”这件事的时候,我相信各美少女最关注的问题就是:生孩子痛吗?会痛死吗?以前每当思考这个问题感到害怕的时候,我都会借用千千万万个妈妈成功顺产的现象来告诉自己,不要怕,这些人生完孩子不也啥事儿没有吗?



每个人都怕痛,但是首先生孩子的时候,是有一种责任感在的,你会变得更加坚强,对疼痛的忍受能力会比平时大得多。生孩子的过程就是子宫收缩,把孩子从子宫口挤出来的过程。会痛就是因为宫口需要不断打开。宫口刚开的时候,会跟平时吃撑了一样的胃痛程度,隐隐作痛,频次非常规律,大概3分钟有一次。随着宫口越开越大,到了四五指的时候,疼痛会更加明显,也会越来越频繁,大概一两分钟一次。那什么时候是最痛的呢,就是宫口开到七八指的时候,那会身体已经开始疲惫了,意志力会变得薄弱,痛感明显增加,那种痛可以粗略地打个比喻,你肚子在绞痛,想拉肚子,但是找不到厕所,得忍住。生孩子的痛的程度是那种绞痛程度的5-10倍吧(每个人痛感和对疼痛的忍耐程度不一样),并且大概隔1分钟就一次,那会我已经累得中间停下来的一分钟都可以睡着说梦话的程度了。


对我来说,十指全开后进了产房,就是我最舒服的时候,因为每当子宫收缩要痛的时候,一用力“拉”,就很神奇地不痛了。就这样度过了大概2个小时,在最后生出来那一刻有点痛得叫了出来以外,其他时候基本上都在使劲生,加上先生一直在陪伴和鼓励,相对于之前趟床上快抓狂的我来说,真是无比愉悦。


总结来说就是不要怕“痛”,你更需要关注痛以外的其他常识,比如学会呼吸法,对于在前期保存体力比较有用,可以转移注意力;知道在护士没让用力之前不能用力(孩子还没要出来就开始使劲,容易使宫颈充血肿大,阻碍宝宝的头下降)等等。多看看顺产帖子(至少看50篇),了解所有“产程”,自己再总结一些规律和注意点,你就会对生孩子过程中的一切节点有掌控感,不会那么的无助了。


Q2 怀孕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思想准备>


不知你是否认为孕育下一代是很神圣的一件事情?这是一条新的生命,到了人世后,你要将他养大成人,你要教育他做一个独立的人,要让他学会爱自己、爱别人,你希望他聪明伶俐,对你孝敬,希望他学习成绩好,长大能从事一份好的职业,和一个自己爱的人成立新的家庭......


而你,准备好成为这么优秀的孩子的父母了吗?



父母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存在的性格问题、情感问题都将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如果对此你并不以为然,那么孩子总有一天会变成你最头疼的事情,你会苦恼为什么孩子如此不听话,为什么做事情三分钟热度,会难过为什么孩子撒谎,为什么对自己说难听的话......


孩子出生后,你就要开始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了,且每一笔都不是草稿,都无法重改,都会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大或小的影响。


所以,你知道你的责任有多大了吗?做好准备了吗?


<身体准备>


无论是否怀孕,作为女生都应该记录每个月那个特殊的日子,了解自己身体的规律是身体健康的前提,况且如果要备孕,就更应该每月做好记录,观察身体的变化情况。


夫妻双方在饮食和运动方面需要保持好的状态,双方都要戒烟酒,保证每周都有运动,饮食健康清淡,做好最优的准备。


女方可以开始补充叶酸(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孕早期是胎儿器官系统分化,胎盘形成的关键时期,细胞生长,分裂十分旺盛。此时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畸形,最常见的畸形是兔唇),而体内的叶酸水平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改变,所以最好怀孕就要开始并坚持吃,至于吃多久,网上很多说法,建议想要备孕了就可以吃,怀孕后再遵医嘱,吃多久看产检的情况,以及医生的意见。


以上两个准备做好后,就可以开始等待好消息的到来。


Q3 怎么知道自己怀孕了没有?


只要例假不正常就要注意检测,验孕棒是最便捷的方法,可以在药店囤些货。


要注意的一点是,有些人怀孕之后会有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然后吃了药才发现原来怀上了宝宝,不确定药物对宝宝是否产生影响,徒增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和风险。所以备孕期间吃药要慎重。


用验孕棒检测的时候,一般早晨比较准确,如果出现2条线,那基本上如果不是身体有其他病变就恭喜你怀孕了。


Q4 发现怀孕后,什么时候去医院?


怀孕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告诉你先生这个好消息了(在你认为他也同样认为是好消息的前提下,呵呵),之后就可以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测确定一下再告诉家里其他成员(以防搞乌龙)。


宝宝12周后才需要到再次医院建档,期间注意不要干重活,注意休息,饮食规律,医院之所以三个月后才建档就是因为这段时间宝宝是不稳定的,所以更应该注意身体,以及心情需要保持愉快(心情愉快此条异常重要,这是妈妈和宝宝健康的前提基础)。


Q5 怀孕期间怎么吃?


<营养素方面,叶酸+钙片就好>


我在怀孕后坚持吃了3个月叶酸,中期开始遵医嘱吃钙片,医生开的一盒45块钱30片的纯钙片,另外到了8个月以后医生就说以免宝宝骨头太硬加大生产难度,就没吃了。一般来说,孕妇吃叶酸以及遵医嘱吃钙片就足够了,除非在产检的时候因为身体缺少维生素再补充,否则不需要做额外的补充。孕妇奶粉、多维生素片等都没有太大必要,甚至如果宝宝因为营养吸收太好长得太大,会增加生产的风险。


<饮食方面要适度,防止得妊娠糖尿病>


我2015年产检的时候医生说现在十个孕妇里面就有一个妊娠糖尿病,有些妈妈怀孕后胃口会变得过于好,但是无论是多有营养的食物都不要过度,否则你将需要度过很长一段天天只能吃粗粮的日子,并且血糖降不下来的话对自己和宝宝都有风险。


<什么要忌口,要有科学根据>


网上流传很多的文章,包括一些育儿APP有专门的能吃与不能吃的查询功能非常人性化,比如孕妇不能吃桂圆,不能吃螃蟹,不能吃山楂,不能吃香蕉,不能吃辣,不能吃“生冷”“湿热”的......在这些方面大家一定要有科学意识,在判断的时候应该要有科学依据,多问些为什么,比如山楂等酸性食物会令子宫收缩,所以怀孕初期不宜吃防止流产,但山楂也分很多产品,直接吃果子吸收得最多,加工成饮料、甜饼等含量会变少,加上每个人吸收能力不一样,少量进食并没有大问题,一惊一乍反而让我们多了许多焦虑,丧失了对美好食物的追求。


<广东的老火汤容易迷惑人>


喝汤只是这方面也可以读读科普文,从营养的角度来说所谓的老火汤里面大多数只是动物脂肪,孕妇喝多了不但没有补充应有的营养,反而增加了体脂,让自己的体型在产后更加难以恢复正常,还是那句话,适度就好。


Q6 怀孕期间可以运动吗?


当然可以的,孕妇本身由于体内激素产生了变化,就变得更容易吸收营养,加上怀孕期间周围每个人都会对自己说一个人得吃两个人的分量呢,再不适当运动的话身材更容易发胖。所以运动对于孕妇来说尤为重要,建议做些缓和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


怀孕4个月之后我就开始坚持做孕妇瑜伽,每周1-2次,一直到生宝宝前2周才停止。瑜伽让自己感觉特别好,不但对顺产有益,也增加了自己的自信,每周可以出出汗,有一个精神寄托,心情大大的好。


Q7 我的工作需要每天对着电脑,要不要辞掉工作?


听说辐射会让宝宝畸形?那孕妇是不是不能用风筒?不能用复印机?不能用电脑、手机?每天要穿防辐射服?大家找些科普文去读读吧,我就不在这哔哔了,但是只要你有科学求证的精神,都知道以上几个问题是瞎扯淡,甚至对身体有害,比如说风筒的作用是让头发尽快干燥,不要因为水分蒸发的过程中身体受凉,本身是对身体有利的,有人却因为害怕辐射不使用风筒导致感冒,或者怕麻烦不愿意洗头导致头皮油脂过多发炎,让自己不好受。


Q8 快到预产期啦,要什么时候休假?


职场妈妈建议尽量在预产期前2周开始休假,因为预产期只是预估,有可能往前或者往后一两周,提前做好一些心理准备,让自己身体更放松一些,心情不需要跟上班一样焦虑,对生产有益。


如果怀孕后期实在难受,那就提前多些休息吧。


Q9 宝宝用的衣物要不要收亲戚朋友的二手货?


中国有穿百家衣孩子更好养的说法,新衣服因为漂染在表面会有一些化学物质或者甲醛,所以洗过穿过的衣服至少不需要担心这个方面了,但衣服并不是越旧越好,要进行挑选,破旧或者有奶渍的都应该过滤掉。买回来的衣服注意清洗以及晾晒,味道刺鼻的衣服再便宜也不要买。


推荐一个优惠购衣的途径,大家逛综合型商场的时候多留意一下商场里的超市、爱婴岛或者其他打折的店,有时候可以买到十分实惠的衣物,前提是质量也很好;


我几乎每次逛爱婴岛都有打折力度很大的衣服,有些是全棉、聚酯纤维的衣服,有些是款式不那么漂亮但是非常便宜的厚棉衣、羽绒服。下图是在爱婴岛买的69元/套的棉服(接触面全棉,夹层是聚酯纤维):



现在很多东西都在网上买,但是孩子的衣服基本上是捡亲戚的旧衣服以及在实体店买的,价格基本上都在百元以内。本来衣服也是暴利产品,不要觉得便宜的一定是不好的,实际上孩子的衣服没有什么太多技术含量,用料简单,成本比较低,贵的大多数是品牌溢价,猫腻太多,而且孩子大得快,无论衣服鞋子贵不贵他照样踩水坑,照样流口水,照样把汤洒上面。


只要不选择路边摊等没有正规营业执照的地方来源的衣服,多选择有名誉保证的商店打折的时候买的衣服问题都不是太大。


Q10 生宝宝前都要准备哪些物品?


差不多中后期,就可以开始买一些宝宝的用品以及妈妈入院待产包。

我们上淘宝一查,就会看到类似下面这样的待产包:



这包含了很多的宝宝用品,大家都知道宝宝用品每一件都应该是精心挑选过的,这样打包的不知道什么牌子什么出处,我是不敢用的。


宝宝用品我专门写了一篇专题文→剁手不是短跑,是马拉松 供大家参考,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来看妈妈用品部分:



上图打叉的可以看到,不是冠上“月子”的名号,就是要“护”什么,但其实孕妇跟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冷就穿衣服,热就开空调,该注意卫生的注意卫生,不需要用什么特制的物品(比如月子牙膏,月子用纸),这是首要判断原则,这条原则就已经帮你筛掉一部分的物品了。


打叉物品中特别讲讲收腹带,这是鸡肋产品,对于剖腹产的妈妈产后不能用,而对于顺产的妈妈,生完已经非常非常疲惫,也不会再用这样的物品来折腾自己,而实际上收腹带的功效,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如果有用,那医院肯定会建议使用甚至直接在住院的时候给你用上。


以上物品打钩物品的是指可以保留的,目的是让住院的时候更加方便省事。比如弯头吸管,可以在生产后不好起身的时候用来吃流食、喝水,特别方便,湿巾也便于在医院日常使用,还有一次性马桶垫,在住院的时候用也比较卫生。另外有一种一次性自己会起泡的牙刷,对于懒人也特别好用,像这样的物品就可以入选待产包清单了。


打问号的产品是指有没有都无所谓,或者是不一定要打包在待产包里买的,比如M号、S号卫生巾,跟普通的卫生巾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就是流量不多的时候用的,那么就可以少囤点货,用自己平时用的品牌就好。


第三个就是产后必用的物品,是首要入选的,就是卫生巾、护理垫,卫生巾用于产后恶露(比月经量多得多,时间长3倍左右),护理垫就是在护士清洗的时候,可以不用弄脏床褥的厚垫子,这些都是必需品,就算不提前买,护士也会让你在医院买。


第四就是根据个人需要,携带的入院物品,比如脸盆、毛巾、衣服、帽子、拖鞋等跟是否生孩子无关,是住院都需要的物品。


综上所述,我找了比较推荐的待产包供大家参考,记住原则是“让自己更方便省事”:



差不多也就这些了,当然,其实待产包都不贵,100来块钱啥都有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打包或者分开购买。


孕妈 “番外篇”  

怀孕期间那么不方便,有什么神器推荐?


<美美的“孕妇装”>


看到过很多孕妈都穿着很肥大的“孕妇装”,我就暗暗决定就算怀孕也要美美的,我肚子大起来后,买的都是弹性很高的衣服,比如毛衣连衣裙、或者韩版的宽松的衣服,怀孕的时候可以穿,生完瘦回来后还可以穿的,这样就不会囤积了一堆没用的衣服,并且还会不小心暗示自己二胎的时候还能穿,二胎......呵呵



<自动感应照明灯>


怀孕妈妈中后期由于子宫压迫膀胱,起夜的次数变得频繁,我们家卧室的床距离洗手间还有一个更衣室,有个书架挡光,更衣室里面会有化妆桌椅等障碍,所以就算在床头亮起一个灯,还是照不到洗手间,不开灯又有撞到或者摔倒的风险,起夜的时候开大灯又太刺眼还影响先生睡眠,因此我当时选的是一款自动感应照明灯,只要在灯前面一定范围内经过,灯就会亮,亮度大概就是小夜灯那样子,很合适。



<类似叫护腰抱枕的东西>


怀孕阶段到了最后2个月最难熬,简直是度日如年,肚子太大了,无论睡哪一边都很不舒服,这时候就该护腰枕出场了,它的作用是把肚子托起来不至于往床边坠引发不适感。图一图二都会相对来说比较贵,一般都卖160以上,400多的都有,但只比图三多了个夹腿的功能,我买的就是第三款。性价比高很多,就几十大洋。



预告篇:

新手妈妈如何正确地踏上育儿之路?


都说三观要正,育儿观影响着宝宝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决定着他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决定着他和你的亲密程度,决定着你带孩子的心情愉不愉悦......形象点讲,就是决定着孩子吃药打针的次数,决定孩子要不要追着喂饭,或者是他想要的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是不是用满地打滚的方式来胁迫你。


孩子即便天生就有个性,但如果得到好的引导,相信每一个宝宝都是天使。


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育儿观:


一. 相信科学,相信依据


①尽量避免传统经验主义思想


尽管我们的妈妈、婆婆有过带孩子(也许是有过带三个、五个、八个孩子)的经历,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我们学习得快呀,网络信息那么丰富,相信妈妈只要奋起直追,没几个月,一个人照顾孩子不是问题。


不但是家里老人,就连其他亲戚朋友,都不一定是你值得信任的对象,比如跟我一样的八零后,甚至年龄更小的妈妈,满口还是“芒果湿热”,孩子发烧要物理降温什么之类的。


说到这些中医理论和用语,这可以说是评判一个人是不是有求证精神的依据,从小到大我们都笃信中医文化,觉得五行阴阳的理论博大精深,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煎炸、烧烤食物上火,红枣补血,核桃补脑,还有拔火罐、针灸,这些词都戳中你了吗?


大人给自己做个实验喝个中药也就算了,如果让小宝宝在没有医学根据的情况下服用不靠谱的中药、中成药,后果不可预料。


不过,这么关乎民族自尊心的话题我就不费唇舌了,交给知识分子、网红来给你一个参考。


罗辑思维:你怎么还信中医(只能粘贴链接大家复制去看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QwMTQ2NTcy.html


这标题多少有点挑衅的意味(据说“信不信中医”这个话题是让朋友吵架、情侣分手的理由排行前十),确实会对以往的观念有所冲击,与其说罗胖不信中医,不如说他以中医为例,提出在信息爆炸时代应该怎样用正确的方法论来看问题。当我们在笑古代人迷信认为日食月食是天狗咬的时候,西方人正在笑我们认为针灸能治颈椎病。只要我们换个角度,辩证看问题,讲依据、讲证据,相信会自动过滤掉很多很多的迷信谣言。


还有几篇来自一位小儿外科医生裴洪岗的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EejK1KuOLhsQc1ue9FbCxw

感恩中医


http://mp.weixin.qq.com/s/U7cbNEfmHdkAL8qcB83qRA

我为什么反对中医


http://mp.weixin.qq.com/s/4_VQE5cf0EtU-12N3T86xA

中医西医都是治病救人,为什么不能包容并进?


http://mp.weixin.qq.com/s/SXnzTwIOWLIxy8Y2TP3qHw

跟我一起学中医


二. 具有接纳的心态接收其他不一样的声音


你不会想象得到,也不敢相信自己过往认知中有多少迷信的成分,所以你一定要相信,这种认识是随时可能要被改变的。也许你已经很注意地看科学的育儿知识了,但偶尔还是不免被自己的担心忧虑而蒙蔽了双眼,比如下面这两篇文章,你相信哪个?


http://mp.weixin.qq.com/s/TvFIerU2dmQWumraCfgbqw

“北京躺”可以一笑而过,孩子们的“W坐”一定要阻止


http://mp.weixin.qq.com/s/B8S_P59Ng6i0G96Ov2h1JA

W坐真的会让孩子O型腿吗?正确的坐姿长啥样


一个月前我还在不断地纠正宝宝W坐,并且叮嘱家人在照料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去纠正,但看了更多的文章以后,我的认知又被刷新了。网上大量的信息正在轰炸着妈妈们,如果没有火眼金睛,没有足够的冷静,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三. 不做一个焦虑的妈妈,放松心情,不过往矫正


比如有一段时间在网上疯传的“哭声免疫”,又比如上文提到的妈妈总去纠正宝宝的W坐,总想让宝宝多吃,或总担心他穿得太少;洗澡又怕弄伤脊柱,对老一辈把屎把尿唯恐避之不及等等。事实上看了那么多的育儿贴,我主张妈妈应该更用心地去感受宝宝的感受,信任当母亲的直觉,不做那些看上去很有道理,却对妈妈和宝宝身心都是伤害的事情。




好了,本想在2018年的1月1日发出,但是现实再次告诉我,凡事都没有完美,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了,小伙伴们晚安。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