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海葬:诗意的栖居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至亲远逝遗骨存,执酒祭父泪湿襟。儿承遗愿逐浪去,魂归大海化作云。”公元1956年九月的一个清晨,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


上海吴淞口长江入海口,一只载着三人的民船,缓缓向大海行驶而去。父亲专程从太原到上海,料理爷爷的海葬事宜。海葬是爷爷生前的遗愿,他说:“海洋也是国土,海葬也是入土为安”。



爷爷去世后,他的骨灰在龙华殡仪馆存放了一年多。五十年代海葬并不风行,爷爷能选择海葬,可见老人家是多么开明豁达。


1942年战乱四方,饥荒深重,当年23岁的爷爷只身一人从安徽桐城来到上海,兢兢业业在上海申报馆做了14年记者,时值上海沦陷,爷爷目睹了抗战时期日伪统治下的上海的真实历史,爷爷奋笔疾书,立足普通上海市民的生活,写了许多生动、真实的报道见诸报端。直至上海解放后,他亲眼见证了新上海的朝夕巨变。


桐城自古文风昌盛,才人辈出,享有“文都”盛誉,桐城文化与上海人文相亲,渊源颇深。爷爷也曾致力于桐城上海同乡会,秉持“桐城一家亲”宗旨,联络桐胞,造福乡友。


死后遗愿,魂归大海。那时候,出海用的都是木帆船,破旧而且小,设施还很落后。帆船行驶靠的是风力,所以是风吹到哪船就漂到哪。等什么时候刮起了南风,才可顺风回来,渔船出海,平均一个多月才回港一次,有时会更久,不像现在有了机船,随时想走就走,想回就回。当时租的渔船是又小又旧的木制船,船上救生设备缺乏、安全系数较低,一旦发生漏水,极有可能就会葬身大海。



但那时要出海很方便,租一只民船,也不需要办理船民证什么的,只要双方你情我愿,说好价格,就可以上船出海了。雇佣私家渔船出海撒骨灰在当时并不多见。由于出海“撒骨灰”属于“白事”,船家有所忌讳,不仅要放炮“求吉”,对于出海时间也要限定在早上九点之前,而且价格也比普通出海要高出近一倍,除了包船价之外,乘客还要另行支付船员“利是”红包作为报酬。


父亲后来回忆说,小船刚一出吴淞口,风大浪急,明显感觉船摇晃得厉害,根本站立不稳,父亲蜷缩在船舱里,呕吐不止。“我以前从不晕车,坐客船也没晕过,没想到在渔船上能晕这么厉害。”


船在吴淞口走了一个半小时还没有进入海域。父亲才知道吴淞口到达大海竟有这么远的距离。小船一路颠簸前行,中午时分才出了吴淞口,又在大海里航行了一个多小时,船老板说可以撒了,没有爆竹,没有纸钱香烛,父亲打开爷爷的骨灰盒,手捧骨灰撒入海中。


一阵海风吹来,将骨灰吹向大海更远的地方。父亲几度哽咽,泣不成声。望着逝者融入大海的怀抱。终于实现了爷爷生前魂归大海的夙愿。父亲也为了却心愿,深感欣慰。“爸爸,今天终于如愿了,您好好安息吧!”从此,有水的地方,便能诉说思念!


清晨六点就上了船,回到家时已是傍晚时分。只可惜那时条件不好,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只有多年以后父亲的口述。



父亲于20021216日因脑溢血在太原逝世,享年84岁。死后骨灰寄放在太原市革命烈士陵园。12年后,于20141116日,我们兄妹商量后决定给父亲在上海海葬。我们兄弟姐妹分布五湖四海,根据我家具体情况,也许这里是最适合父亲栖居的地方。


2014年三月,我和妻子到上海市飞思海葬服务部申请父亲的海葬事宜,没有想到的是被告知父亲因为不是上海户籍,不能参加上海海葬,尽管我据理力争,最后还是被拒绝了。


爷爷年轻时就来到上海,在我尚未出世的时候,母亲就带着哥哥姐姐们住在上海。那时候父亲的姑父任太原铁路局总工程师,1948年太原解放,,正值百废待兴,父亲就去投奔姑父参加工作去了太原。这一去就是60年。


父亲的户口本上,他的籍贯一直都是上海。我儿子户口也早于九十年代就落户上海,我退休后也入籍上海,现在我们全家都在上海定居,为什么我的父亲,孩子的爷爷就不能在上海海葬呢?真的是想不明白。



何必坟丘埋骨灰,我自寂然归大海。”如今越来越多的明智之士选择将一顷碧波视作人生的“终点站”。利国利民,多好的一件事情,可偏偏就以户籍为由被拒绝了。我和儿子商量,儿子说给分管民政的市长写封信,反映一下情况,也许会有转机,真的不行只好和当年我父亲一样,租一艘阿兹慕游艇,到了大海,再将骨灰撒入大海,让父亲魂归大海。


于是在三月中旬给分管民政的市长写了信,想不到当天信件就转到了市长办公室,第三天就收到回信,说同意我父亲参加上海海葬,让我们到飞思服务部办理海葬手续,我真的感谢上海政府为民服务的诚心与效率,更为市政府的亲民之举点赞。


我们很快就联系了飞思海葬服务部,服务部张主任告诉我们,鉴于我们家特殊情况,经研究同意我们的申请,受理我父亲的海葬,因为逝者不是上海户籍,不能享受政府补贴,给我们家免费随船出海参加海葬名额六个,并尽快安排参加下半年的上海市组织的海葬。不用排队了。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

 


20141116,我们兄妹六人参加了上海市第265次海葬活动,哥哥姐姐们分别从老家和太原赶来上海,这是我们兄弟姐妹第一次经历海葬。


星期天早上7点,我们按照殡仪馆之前的通知,准时抵达龙华殡仪馆,里面已经有好几辆大巴停在那里了,看来今天来参加海葬的人蛮多的。出发前,他们发给每一位死者的家属一个布袋,袋子上印着逝者的名字,袋子里是骨灰和鲜花的混合物。


所有袋子全部发完之后,乘大巴前往吴淞口码头,这次一共有12辆大巴同行,规模空前。到了码头,下车,登船,这是一艘专为海葬服务的船。


不一会儿,开到东海上一个四周都看不到岸的水域,800起航,从外观看去,这艘沪航7号客轮挺像样,大家手持鲜花缓缓步入指定船舱,出发的前一天我们在花店选购了30枝黄色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肃穆、清丽、高雅,自古以来表示离别之意,更表示思念哀伤之感。



在船上举行了骨灰告别仪式,横幅上写着:“海葬——人类文明进步最诗意的体现”。这句话说得好。组织者作了很周密很人性化的准备,大家都比较满意。告别仪式和骨灰撒海不在一个位置,仪式开始,在司仪的带领下,集体默哀三分钟。


大海扬波,寄亲情思念,滔滔不尽;

长舟出海,送亲人归程,切切哀情。


仪式结束是910分,客船又行驶半小时左右,9:40到达指定海域,10点撒海开始。这时候大家都集中到甲板上,在悲怆的葬礼乐曲声中,进入此行的核心环节:海葬。


主办方开始慢慢的逐一喊死者的名字,喊到名字的,全体随行的家属、朋友、邻居等等全部走到甲板前端的特定区域,船两侧共安装了16个降解筒,在一小时的撒海过程中,所有人都非常虔诚、肃静。


随着一声汽笛,大家默默的一点一点将骨灰与鲜花瓣轻轻放进降解筒,接着深深地鞠躬,怀着无限的思念和恋恋不舍目送着骨灰与鲜花缓缓飘向远方,没有失声痛哭的画面,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场面更让人崇敬、难忘。


望着滚滚的海水和渐渐飘向远方的鲜花,我们兄妹六人含泪默默向父亲招手告别。大家悲哀的流着眼泪安静地把伴着花瓣的亲人骨灰撒向大海,把对亲人的思念深深地融进了浩瀚的大海!


以海为墓,入水为尊。海水祈祷,逝者永生。”两个姐姐早已哭成泪人,身傍船舷,久久不忍离去。茫茫大海寄托着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此时此刻,我们的心底得到了极大安慰,老人家居有定所,也是一个完美的归宿。


骨灰撒海的地址选择也很有讲究,选定在长兴岛与横沙岛之间海面,东经121°45.5121°50以北水域(长兴岛中部圆沙闸至横沙双窑烟)咨询了工作人员,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地方,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是因为这个地方水动力足,能把骨灰全部冲入大海而不会引起回流。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每年清明节,我带着妻儿就来到位于海湾的滨海古园,在纪念碑前献上一束白菊,祭奠父亲,送上我们的怀念与敬意。漫步滨海古园内,耗资一百多万元人民币兴建的海葬纪念楼和海葬纪念碑,已然成为海葬者家属寄托哀思的必经之处。


清明时节,络绎不绝的海葬者家属从家中赶来,在此遥望碧波,缅怀亲人,轻轻抚摸着刻在纪念碑上亲人的名字,默哀、鞠躬,献上自己喜欢的鲜花。现在又建起了网上海葬者公共纪念馆,也可以为海葬者创建网上个人纪念馆。俗话说:“云为鹤世界,海是龙故乡,龙潜大海是命有归宿的意思。”海葬,不仅仅出于环保,它是人对生命的理解,人对生命与自然之关系理解的升华。海葬,以自然的方式回归自然,使生命与自然界互依互存,让思念在亲人的记忆中永存。


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也是一年一度的“海葬公祭日”,今年318日,以“魂归大海,生命恒远”为主题的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如期举行。滨海古园内,鼓声震荡,钟声低沉,千名海葬者家属在此静立默哀、追思长眠深海的已故亲人。在庄严的祭祀仪式上,青铜水杯盛满海水,洒祭先灵。现场市民共同向海葬先驱者鞠躬致敬,并依次献上鲜花,表达敬意和缅怀。



,无法一蹴而就。从土葬到火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相信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从现在的安葬形式到生态葬,用不了太多时间。


曾几何时,殡葬行业竟成为暴利行业,大中城市的墓地价格依然一路看涨。动辄几万,十几万以至天价墓穴比比皆是。面对花样翻新的“人生后花园”市场,普通百姓望“穴”兴叹。人们正悄悄转变着“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观念,把目光注视到生态葬上来。


算起来从我爷爷上海海葬到我父亲上海海葬,中间隔了整整六十年,从我父亲离开上海到我落户上海,这中间又是整整六十年,从爷爷60年前在上海做新闻记者,到儿子大学毕业成为新一代媒体人,这中间又是整整六十年。莫非真的是应了“六十甲子一轮回”这句古语?



也许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人生轮回,循环反复。人生的路漫长而曲折。守望在季节的轮回里,等待日光演变成天边那最后一抹夕阳,把那抹眷恋刻在最深的记忆里,期待季节重返春暖花开。


无论旅途如何充满荆棘,不管未来怎样难以预知,无论自己身处何方,都要感恩生命的永恒轮回。寻得一份虽无艳阳,却有斜阳的知足。


❖ 精华推荐 ❖

难忘家乡豆腐味

惜抱轩银杏树

青草高中美好记忆

【百人写桐城】古镇青草

青草:科技人才的故乡

【麻溪姚氏】 我家这一百多年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