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留言——犄角旮旯里的保定城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网名李公子留言,来到保定已然25年,也算半个保定人了,对她的迷恋甚至超过了土生土长的保定小伙伴。关注她的一切传说,传记,历史,爱恨交加,却也注定此生相随 ——  太行人家每篇文章的每一句留言我都会用心过一遍,都有机会刊登在太行人家 感谢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


忆不完的老城墙

A-跟着《太行人家》的脚步走,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乡愁道不尽满满的回忆。小时候来到保定定居,一直住在半亩园,离西城墙很近。经常和小玩伴通过弯弯曲曲,四通八达的街巷去那里玩耍,所谓西城墙,因为是拐弯处,很厚重,看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土疙瘩。老人们说,那里有狐狸居住,说不定哪天就能碰到狐仙,对比我深信不疑,妄想有一天能碰到,一睹芳容,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一直伴随我长大。


如今的西城墙已经面目全非,留下来的只是回忆,街巷,城墙依然留在记忆里。乡愁是一种幸福的怀念,也是对那些历史遗存,古建筑的一种留恋,更是唤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尚存的中华五千年文化遗产的一种最大的意愿!

▲站在城墙上远眺,十二华里的城墙经历过多少人的丈量,从张柔一砖一瓦砌筑到解放后一砖一瓦的拆除,风雨轮回,它作为一座靴城屹然不倒,有人说保定作为天子脚下,靴子的形状最配那双脚。


B-50年代的护城河给我儿时的记忆打上了深深的印记。那时候河水很清,很清,冬天河水冻了冰,我们就去凿冰吃。有一天,我从幼儿园放学回来。看到小水闸的上很多人放上网子打鱼,打上的鱼儿活蹦乱跳。我想:我下水去捞,一定可以捞到。


于是我下了水,奔着小闸门走去,结果踩上了一大块鹅卵石,很滑,一下子把我摔倒了,幸亏水不深,但是我还是咕嘟咕嘟喝了两三口水,旁边有一个大人,一下子把我抓了上来,把我送回家。(我家离那很近。)遭全家人好一通训斥。那次的经历足够我记一辈子的。

▲甘博拍的的保定城的城墙。


C-现今保留的南城墙是我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那时城墙脚下有高高的城基(不知这样认为是否恰当)。爬上去在上边玩的淋漓尽致,我曾在此手扒着城墙砖一点一点向上爬去,有点如今蜘蛛侠的意味,再向下看,害怕了,感觉很高,不敢撒手往下跳,小朋友在下双手举起似保护样,我一点一点往下挪。


城墙上有几个洞,可从中穿过,有人说,别进,有死小孩。终于有一次壮了壮胆钻进去到了城墙的南面,哇!开阔的视野,还有一条河,我转来转去,又从城墙洞钻过来,不是原洞,穿街走巷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哭了。

▲黑马老师拍摄的保定城墙。


有一好心的叔叔拉着我的手,边走边喊"谁家丟了小孩",从这条街到那个巷,终于看到我熟悉的地方啦,邻居看到我"这不是xx吗"!送我的大叔不知还安好吗!愿好人一生平安!现在每每从城墙边过会抬头向上,回想当时扒到了哪块砖上,虽然钻进钻出的洞口早己封上,城墙仅剩一小段,我还在寻找那弯腰爬过的洞口。儿时的我竟然如此顽皮。


再大些,则到城墙上面玩耍,有小朋友用手指西北面说那是狼牙山,我隐约看到一个个小山尖。后来方知那是五壮士跳崖的地方。从城墙上可进入动物园,壘了一道墙防止进入,男孩们则搬来一块块砖,垫在脚下,爬入园内。我则只能看。

▲黑马老师拍摄的保定城墙。


五,六年级时,我们小组规定早晨去城墙上晨读,沒人守规安安稳稳看书学习,我则时不时地看狼牙山!在童年对它充滿了神密的色彩,想往~~,直到六十多岁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从山脚下爬上山顶。壮观,雄伟一一英雄的狼牙山! 有一次上城墙,是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搞绿化活动,种树。要求上交树苗,于是我组决定去城墙,男生们拿铁锨,镐,挖,拔,我们女生辅助作业。有些树苗种在校园,更多的不知交到哪,种在哪。现在想来非但没綠化,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唉!小孩子们去哪找树苗,无知的我们!

火神庙点滴记忆

D-从小在幸福街走过,天天穿过穿行楼街去上学,在贵显胡同长大。见证了他们的渐衰史,见证了县学街幼儿园(坐落在孔庙里)苍天古树,高房大瓦,雕梁画柱的建筑,。

▲保定古莲花池入口牌楼原来在的位置——火神庙,今天一丁把其还原应有的位置,照亮了这方天空。


E-我家过去住在那里,就是图中洞阳宫对面那所房子。从我记事时那里就是织绒厂了,我家正对门已成大杂院儿,住着六、七户人家。有个老道士也住那院里,现在已想不起来他的模样,看了半天照片也没对上是哪个人。戏楼我还记得,是因为年久失修垮塌了,当时我二十岁左右,这个不会记错的。

▲火神庙里的道士——是不是你记忆中的那个他。


珍贵的火神庙图片,看到这篇有关火神庙的过往,从感情上很亲近,因为曾经在这里相伴于少儿、青年、壮年里成长的过往……对那里的一胡同,一院落都一一熟悉。这里的火神庙街应是15门户,而不是16;三三烟厂好像是在贵显胡同14号院,这个院深处与织绒厂南院相连,也就是火神庙里;


近邻火神庙西侧是12号院,是个穿堂三进院式,坐北朝南,呈南底北高,最北端住着的就是火神庙的道人,看本文道士照片右侧第一人极像此道人,只是本照片年轻,身材也匀称。只是后来的道人年龄已大了,感觉身材在一米八左右,肩宽体高,白眉大眼,额下白须一扎左右,印象当中很是精神,善念面相,笑容可掬,还很利索。

▲火神庙最精美的部分之一——后殿,我们可以窥见漂亮的上圆下方双檐碑亭,里面奉祀的一座火神庙神像。


F-儿时到此院玩耍,至今还记得老道用得痰盂、烧水壶都是黄铜制的;七十年代前庙门,苗墙都很好大,大门上方的飞檐斗拱高高在上,后来被拆撞到了现在的古莲花池进门的牌坊上。

▲保定火神庙精美的一隅,璀璨闪耀。


经常步行路过火神庙,喜欢看那悬挂式木板戏台背面画的那幅山水画,画面描绘的是“亭台楼榭掩映在山水松林之间”,非常清雅的一副壁画,可惜在八十年代中期拆毁了。:曾来人阻拦拆除,可是此处庙宇已变为私产,拦不住!


那个年代还没有市级文保单位的设置名单,那个戏台大约近四米见方,是一个微型戏台,木板放下来后支上木架子就是戏台,平时是靠在南墙上就是一幅壁画,不会影响交通,因为火神庙戏楼处在丁字路口的顶端,南面是连襟的庙宇,类似于楼南街拆除重建的观音庵,区别为观音庵是南行右拐穿过,火神庙是东西北三个方向丁字穿行,故此才设计成这种特殊规格的戏楼。

游荡、理发、洗澡

G-西大街连同天华市场.马号热闹非凡,可以说是保定市的心脏,都是普通百姓经常光顾的地方,去那里转一圈,所需用品都能带回家,方便极了。以前家在市里,在万宝堂买过药,在在义春楼吃过饭,还在红星剧场看过戏,在红旗照相馆拍过照片等等,生活的内容没离开过西大街。


印象深刻的是槐茂酱菜厂和稻香村食品厂这两个知名企业的过去,那是经常光顾的地方,至今仍然记得那颗大槐树的模样,槐茂酱菜厂迁址后,再也看不到了,我曾经伤感了很长很长时间,诸多不舍。虽然现在的西大街基本上保留了原样,但是天华市场,马号已经荡然无存。

H-说起西大街倍感亲切,满满的都是回忆,上世纪60年代父母的单位都在那,中药厂在西大街,分三个地方生产中药。母亲在那里上班,医疗器械批发部是父亲工作的地方,西大街和唐家胡同的小十字路口路北有一个大红门,是医疗器械仓库,内有化学试剂属于易燃易爆的。


因没人愿意看守,作为领导的父亲就把我家搬到了那里,晚上看守,三年困难时期集体吃食堂,每天都去母亲的单位吃饭,途经槐茂、义春楼、稻香村、第一楼、万宝堂、在老马号的西边一点就是中药厂的食堂,时过境迁,现在的西大街以面目全非了,真盼望能恢复原来西大街的面目!

▲黑马老师拍摄。

J-我记得小时候南大街路西有个理发店,那师傅不只理发还会正骨。我在同仁附小上学,要从南大街走向南出城门过天水桥一路走下去到学校。有一天下午去上学,还没出城门被后边一个骑自行车的人闯了一下小腿,注意,那时骑自行车的人少之又少,是一种奇观,我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继续去上课,可是下课后觉得小腿疼起来。


一瘸一拐回到家,妈妈听人说南大街理发铺师傅会捏骨头,领我去了。那大高个师傅说存住血了,叫我把腿放在长凳上,叫我妈摁住我,他手上抹上一把油脂,白色的,像是石蜡油或者是凡士林之类,捏紧我的小腿肚子从上往下挤压。

▲黑马老师拍摄。

我疼急了。当时还骂了一句什么。眼泪还没有掉下来的时候,师傅说,起来走走。我一走,一点儿不疼了。好了!师傅扭头干他的活儿去了,妈妈道了谢,我们回家了。那师傅一文不要,纯属白尽义务。高高的个子大眼睛黑黑的皮肤,现在还依稀记得当年的情景。保定理发师傅会正骨,怕不是一个人,可能是那个时代的传统。俱往矣!

K-洗澡,小时候洗澡都是在家,家里有个大盆,平常冼大件衣物才用的,进澡堂子是稍大点了,特别是冬天,家里冷才去澡堂洗,参加工作后,单位和家属院在一起,浴室免费的,厂里也有浴室非常方便。


后来,人们的洗勤了,厂里开始发澡票,排队等开门,像运动员起跑,开门一拥而进,先把换洗的衣服,放进沒有门的更衣箱,再往洗澡间跑,占笼头后,再回更衣窒脱衣服,过程非常利索熟练,后来的,没有更衣箱的,进洗浴室找熟人,告诉第几排,笫几个,两人甚至三人放一起,发展很快,更衣箱改带锁的了。

▲黑马老师拍摄。

M-当年在新容理发店的大橱窗……挂着我的大照片,发型是烫的大波浪,还有蘑菇头,……记得有理发师考核技术时,我们发质好的女士们免费做发型模特,然后去红旗照像馆拍照,当时觉得特自豪,既免费理发,又免费照像……


理发,七几年第一次烫发,在新容理发馆,想起来都害怕,电夾子互相一碰。啪啪打火,头沉的用手托着脖子,受罪,等出来,都不好意思见人,回头率超高。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