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ote |拉坯记 1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我的前半生》是我少年时代喜欢的师太小说之一,书里失婚失意的30+香港女性子君去陶社学习,小胡子老师问她为什么学陶,她答曰:“因为命运对人,如人手对陶泥,塑什么成什么,不容抗拒。”成年后才知这句话并不严谨。人手对陶泥有不同的塑形方法,以拉坯成型为例,若不会拉坯,手和泥两相抗拒,塑什么必定成不了什么。

 

关注陶艺年头不短,采访过不少陶瓷领域从业者,但动手这块,保持零基础。一直想学,或许可以先从拉坯学起吧?去年三月,在碗店店主赵铭老师的引荐下,我去陈豹老师处学习。陈老师的工作室位于泰安路的巷弄深处,老式弄堂房子的一层楼,小空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靠墙架子上放着各类烧制完毕的生活器具,地上有待阴干的泥坯,长条工作台,拉坯机靠里摆放。陈老师88年的,平头,温和少语,望之有种与年龄不符的稳重气,令人安心。


喜欢的一个工作室细节 


课间休息,老师请喝茶吃枇杷


第一课先从揉泥开始(其实好多年前,有人教过我揉泥,在杭州,教揉泥的老师叫马君亮……),然后开始尝试拉坯。在他的帮助下,三小时课程里我拉了一个直筒杯出来,那天走出小区步子迈得格外轻快。每周一次的课程,学习做碗、盘、罐子……修坯、上釉,陈老师带着我简单地过了一遍拉坯制作的基本环节。他脾气好,不批评,有时见我做得不像样,会建议,“你最好家里买台拉坯机,每天都练才好。一周练一次,很难找到手里的感觉。”

 

陈老师和我熟悉的日本设计师代岛法子合用工作室。上课的时候,每有风过,挂窗上代岛做的陶瓷小风铃会“叮当”作响,工作室里有不少日语的民艺和陶艺基础书籍。一次正拉坯,法子出现在身后,微笑着想跟我打招呼,熟人突然出现,我紧张到脸通红,她察觉出我的窘态,马上欠身致意。之后上课时再没见过她。


做的第一个杯子


修坯到一半,坯飞出去是常有的


因为学习拉坯,忽然间跟那些被采访者也有了更多话题。四月去景德镇出差,半天时间溜去陶艺家罗骁处,说要练拉坯。罗骁专把时间留下等我,演示两遍后,让我自己动手。一个下午,他默默地看着我手忙脚乱对付一坨泥,几欲开口,终于忍不住发问:“你是不是今天就要求一个结果?”我说不是,他松一口气,“如果不是,那就好办了。就把它当作练习,不要有什么期待。”


我偷偷去练拉坯,辛瑶遥悄悄跑来看我,阴天打着大黑伞(爱美)。她静静呆了一会,留下一个她的新品花瓶,还悄悄给我拍了照。


瑶遥悄悄拍的我 


半天时间做的小碟子


最后勉强拉出一个浅浅的小碟子。罗骁修了底足,上了青釉,寄回给我。我把碟子放在厨房水池边,装果壳杂物,看着它,就会记起罗晓那天的话。


六月去美国度悠长假期,回来后被其他事赶着,连着两个月没去上课,三个月不碰泥,一切从零开始。陈老师依旧不批评,只是他接下去要开始上班,出差多,没办法平时继续上课。他建议我去上海乐天陶社驻场。“你需要的是多练习。”

 

都说精通一件事有个10000小时定律。我的手跟泥之间隔着遥遥的时间。其实好多年前,我也去过上海乐天上课,这次算是回炉……(不知道会不会写第二篇……


昨天拉的坯,算下来,打鱼晒网有一年了

 

原文首发于4/29 《新民晚报》"夜光杯"栏目

QINGstudio平台发布文字略作调整




往期 Qnote


一个时代,一些人




⬇️ 长按二维码关注更新 ⬇️

联系我们: qingstudiooo@163.com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