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大型面粉厂技术改造的总结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西安利民面粉厂目前拥有一条小麦200T/D的专用粉生产线,主要产品以高中档专用粉为主,同时兼顾低档面粉。公司自2009年投产至今,产品品质稳定、价格合理,一直以来产销两旺,为了解决供货矛盾,特别是提高中低档通用面粉的供货量,公司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决定以租赁经营的方式对附近一家大型面粉厂实行整体租赁。由于该面粉厂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面粉。因此,公司决定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此次技改有漯河市中之原粮油机械有限公司负责,本人作为技术学习人员有幸参加,现就这次技改工作作一简单回顾。


1.技改前的工艺与设备

此大型面粉厂制粉车间始建于2007年,当时设计产量为小麦150T/D,产品为单一的特二粉,投产后生产一直不稳定,产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差、麸星多、出粉率低、电耗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已于2013年停产至今。

1.1清理工艺与设备

当时小麦清理工艺设计为:三筛选、一擦麦、一打麦、一精选、二去石、三磁选和一次着水的干法清理工艺。毛麦仓1排共5个,容量为125T,润麦仓315个容量为375T;小麦直接经提升机提升至绞龙后分别进入5个毛麦仓,没有设置预清理设备,也没有计量与配麦设备;小麦着水是通过调节水杯的个数来控制加水量再经过绞龙搅拌后送入润麦仓。清理工段主要设备有:提升机6台,绞龙11台、组合筛2台、平面回转筛2台,去石机2台,精选机1台、擦麦机1台、撞击机1台(打麦用),除尘风网5组(其中高压脉冲4台)。

1.2制粉工艺与设备

制粉工艺为四皮五心一渣一尾共11道研磨系统,并设有两道清粉、两道打麸、两道刷麸,采用前路大量出粉的制粉方法。磨粉机分配为:13对辊、23皮各2对辊、4皮分粗细各1对辊、13对辊、2 2对辊、32对辊、4511尾各1对辊。制粉工段主要设备有:磨粉机10台,高方筛7台,清粉机2台、打麸机2台、刷麸机2台、双联绞龙1台、提升2台、提升风网2组、清粉机风网1组、面粉打包机3台、麸皮次粉打包机各1台。

2.技改中的具体措施

由于原来工艺设计不理想,设备比较落后,而且停机时间较长,导致部分设备部件锈损破坏。为了能够节省投资并缩短技改时间,同时又能够通过技术改造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出粉率,降低电耗的目的,我们经过周密计划详细论证后决定技改的重点应放在对粉间的粉路调整上,并适当对清理工段工艺与设备进行调整,在技改的同时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以及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2.1清理工段的改造

针对当地小麦含杂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工艺设备,我们对清理工段作了如下改造:

2.1.1扩大下粮坑面积,提高提升机的产量。把原来24h卸粮缩短为8-10h,保证白天的进粮量足够全天生产需要;在小麦进毛麦仓前增设一道初清筛,以清除小麦中的大杂,减轻后道清理压力,防止大杂混入毛麦仓中堵塞出口,保证麦流顺畅。

2.1.2调整毛麦仓、净麦仓的容量。由原来5个毛麦仓、15个润麦仓改为10毛麦仓、10个净麦仓,进出仓统一改为两排仓共用1条绞龙,并在毛麦仓出仓绞龙上增加5台容积式配麦器,这样改造后,既方便了操作,又减少绞龙数量(仓顶仓底绞龙由原来10条改为现在的6条),而且可以通过配麦器来搭配小麦,以满足生产需要与保证小麦流量稳定。

2.1.3原来的滚筒精选机既可选出长粒杂质,又可选出圆粒杂质,但效果较差,不能把荞子全部清除。当地小麦荞子含量较高,而长粒杂质较少,因而改造中把精选机精选长粒的滚筒改为精选圆粒的滚筒,并增设荞子抛车处理副流,即小麦主流经两次精选荞子后其副流再进抛车,确保了小麦中的荞子能够有效地清除,从而减少面粉中黑星的含量。

2.1.4把水杯着水机改为强力着水机,通过增加流量计来调节控制加水量,这样既可以保证加水量稳定又可以通过强力着水机的充分搅拌保证水分在麦流中均匀分布。在小麦入磨前增加一道喷雾着水,加水量控制在0.3%左右,润麦30min左右,以增加入磨前小麦皮层韧性,保持研磨时麸片完整,减少面粉中麸星含量。

2.1.5对下脚料进行分类收集。把下脚料分为3类(砂石类、灰尘类、有机类),同类下脚料汇集后灌包,对有机类杂质收集后集中粉碎作饲料用。这样不仅增加了效益而且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由于杂质分类汇集后进入料斗,套包口增加了吸风,有效地防止了灰尘外扬,从而大大改善了1楼原先脏、乱、差的环境。

清理工段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如下:

小麦<圆筒初清筛<毛麦仓<配麦器<永磁筒<组合筛<去石机<精选机<打麦机(风选器)<强力着水机<润麦仓<磁筒<去石机<撞击机(打麦用)<平面回转筛(垂直吸风道)<喷雾着水机净麦仓<永磁筒<1皮磨。

2.2制粉工段的改造

面粉联产加工时高精度、低灰分的出率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小麦质量的好坏以及清理工艺的效果,更依赖于制粉设备先进、工艺布置合理、操作方法得当等。从以住的生产数据来分析,该车间制粉工段工艺设置以及操作方法均无法满足高质量产品的需要,故要提高面粉质量,特别是提高高精度、低灰分面粉的比例,就必须对其改造。在不增减磨粉机、高方筛数量的前提下,我们对制粉工段主要作了以下调整与改造:

2.2.1本着分级研磨与轻研细磨结合的原则,制粉工艺由四皮五心一渣一尾改为四皮三渣六心,见图1。与原工艺相比:皮磨系统减少一对磨辊,心磨系统磨辊数量不变但增加一道心磨,原来的一渣一尾改为三道渣磨。小麦经IB,IIB研磨后大量出心渣料,再通过清粉机分级提纯后分别进入心渣磨进行研磨,这样安排不仅达到心渣分磨的目的,而且保证了进入下道心渣物料的纯净度,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面粉中的麸星含量。在操作上由前路皮磨大量出粉改为前路皮磨不出粉,由前路心渣磨大量出粉,这样可以提高高精度、低灰分面粉的出率。

2.2.2根据新分配的研磨系统对磨辊技术特性重新进行调整,见表1,放稀前路皮磨齿数,减小前路皮磨的斜度,中、后路皮磨齿数斜度逐渐增加;磨齿排列IB采用钝对锋排列,主要是针对当地小麦以软麦为主,这样既可以保证麸片完整,还可以多出渣心,IVBF6M为锋对锋,其余均为钝对钝排列。目的是前路缓和研磨,少出粉,多出渣心,保证了渣心的质量;中后路适当加强研磨,并增设中路刷麸,在不使麸皮过碎的基础上刮净胚乳。

 

2.2.3根据新设计的粉路对高方筛重新配置,对筛路重新调整。为了提高IB,IIB分级能力,IB,IIB筛不设粉筛,IB,IIB,IIIB筛下物分别经撞击松粉机松粉后进入D1D2筛,这样确保IBIIB有足够的筛理面积进行分级而且通过增设撞击松粉机达到辅助研磨的效果。粉筛配置中改原来先分级后筛粉变为先筛粉后分级,防止物料筛枯后麸屑混入面粉;改原来旧式双层清粉机为新型3层清粉机,以提高清粉效果,IB,IIB分级后的心渣料分别进入清粉机提纯分级,分级后的物料分别进入1M,1S进行研磨;两台刷麸机换成两台打麸机,共有4台打麸机,III B,IV B筛理后的麸片分别进入打麸机,经打麸机处理后的物料按同质合并原则分别进入3S筛、5M筛以及DF筛;单独设一仓高方筛用来处理打麸粉和吸风粉,有效地解决了吸风粉进入皮筛混筛不清的状况。

2.2.4由于粉路改变后原来的两组提升风网无法满足物料提升需要,且原来经常出现象,因此对整个提升风网进行重新改造,把原来两台22KW风机传动改为150KW风机传动,两台高压脉冲改为1台低压脉冲;为保证粉间物料顺畅流通,还把粉间原来的溜管全部拆除掉改为预制溜管。

2.2.5由原来只生产特二粉改为F1F2联产,在双联绞龙出口到检查筛入口增加两台提升机用来提升面粉,并在双联绞龙首端增加两台微量添加设备。

在对制粉车间改造的同时,还安排人员对整个车间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清理,并对磨辊进行拆装、重新拉丝,调整磨粉机的电机匹配,使磨粉机动力配置总共下降了50KW。在改造与检修中尽量安排新招收的本地操作人员参加,让他们熟悉新的工艺与操作方法,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今后正常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技改后的效果分析

技术改造结束后安排了试车生产,测试后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原料为当地小麦,F1出粉率20%、灰分0.55,F2出粉率52%,灰分0.68,累计出粉率72%、灰分0.64,,而且生产的面粉麸星少、白度高,电耗明显降低。从这些指标数据可看到,这次技改基本达到了要求,而且生产出来的面粉质量好、成本低、价格合理,目前已在市场上畅销。

此老面粉厂的改造全部由公司派出的技术人员以及当地新招收人员完成,这不仅仅锻炼了队伍也培训了新的操作人员。这次技改时间短(前后花了40天),而且投资省,通过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电耗,生产出的面粉不仅在当地畅销,在北方几省市场上也受到了用户的青睐。它的顺利投产,不仅扩大了公司的整体生产规模,有效地解决了中低档面粉供货不足的矛盾,而且为面粉厂今后通过低成本快速扩张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技改后的制粉车间已正常运转了4个多月,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1.由于磨粉机为旧式液压磨粉机,性能一般,高方筛不是正规厂家的产品,其筛理效果差,筛绢经常出现绷不紧的现象,使得物料分级不清、筛理不畅,从而导致产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最高产量只有138T/D);

2.设备操作比较分散,每层的设备都是单机控制,没有集中操作的平台,导致设备开、关机时间较长,甚至出现漏开现象,给生产操作以及故障处理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3.缺少配粉系统,无法满足多品种生产的需求.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