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资本程浩:创业项目的5大灵魂拷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07 13:45:00

防沉迷凡是一句话讲不清楚商业模式的创业者,往往都是自身没想清楚。在互联网这个行业,最有效的护城河是“网络效应”。如果你发现做的事没有护城河,意味着你这个钱赚不长久。

6月25日,创业心学实验室5期结课暨公开课在黑马学院举行,经过为期半年的学习,24位创业者将在吴世春老师的指导下直面一线投资机构。在现场,更有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迅雷创始人程浩重磅助阵,以《投资人如何评判创业公司》为主题发表演讲。

程浩在演讲中表示,凡是一句话讲不清楚商业模式的创业者,往往都是自身没想清楚。在互联网这个行业,最有效的护城河是“网络效应”。如果你发现做的事没有护城河,意味着你这个钱赚不长久。评判CEO的四大标准:领导能力、创业精神、执行能力、学习能力。

以下为创业家&i黑马编辑过的演讲节选:

我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一讲,我们怎么评判一个创业公司?怎么评判一个CEO?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以前是南开数学系的,后来在杜克学习计算机。然后在硅谷工作,2001年在百度干了1年,后来创办了迅雷,现在做早期投资。

经常有一些朋友问我,说浩哥你们在投项目的时候,主要关注哪些问题?其实就是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对于不同领域来讲,其实没什么区别,不管你做什么,核心都是回答这五大问题。

(一)项目是否刚需?是否真正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痛点?

第一个问题,你做这个事是不是刚需,是否真正解决了痛点。

通常我们做一个事,创业公司选择一个方向,一定是解决了一个需求。如果你说这个事完全没有需求,通常你也不会做。但这个需求是不是刚需?我觉得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及不确定性。

什么叫刚需?我简单总结,就是三点:

第一,极大提升效率。

什么叫极大提升效率?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用搜索引擎,没有搜索引擎时,你怎么搜东西?可能是去图书馆,或者问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想象没有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将是多么繁琐。所以搜索引擎极大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

也包括像迅雷:没有迅雷前你下一个东西,可能用1小时,有迅雷下一个东西可能是10分钟,迅雷也是极大地提升了效率。那么这是第一点,你只要能够做到极大地提升效率,那你的业务肯定是刚需。

第二,极大降低成本。

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现在普遍做什么?普遍在进行“机器换人”。“机器换人”有很多原因,其中“成本原因”是最直接的原因。

举个例子,1台机器人能够代替4个人,那4个人的成本一年20万。机器人可能一年也是20万成本,但机器人能跑5年,并且机器人做的东西肯定有更好的一致性。所以从成本的角度来讲,这一定是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第三,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iPad之前,很少有一个像这样的电子产品,这么复杂但用起来如此简单。现在其实玩Pad的人里,很多都是小朋友,因为操作起来太简单。家长不愿意给小孩配手机,有个Pad就非常方便。还有像iPhone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出来之前都是feature phone(功能手机、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仅有的两个作用:发短信、打电话, 别的什么都干不了。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齐全,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大家要注意到,这里面如果效率提升了15%,就有点尴尬,我们叫“渐进式创新”,基本上就是为你的竞争对手打工。包括降低成本,你说我这个东西比竞争对手便宜15%,便宜15%这个量它没有引起质变。这种渐进式的创新,都是给大公司打工或给行业龙头打工,所以创业要做就一定得做颠覆式创新。

延展一下,我们把刚需跟高频分为4个象限,最右上角的象限我们叫刚需且高频。大家创业时,先思考一下你们所要做的事儿,看看它是不是在第一个象限。如果在第一个象限,那么首先恭喜你,刚需高频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但同时我也要提醒你,刚需和高频一定是兵家必争之地,一定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身处第一象限的公司,因为业务又是刚需又是高频,所以它一定有入口的价值。大家为了争夺入口,通常会打得头破血流,用很多种手段去争到入口,最简单的手段就是免费。

大家会发现,BAT都是入口,但BAT全是免费的。百度搜索不会向用户要钱,腾讯即时通讯也不会管你要钱,阿里淘宝主要靠竞价排名挣钱,你其实也没有直接给阿里贡献收入。所以在第一象限,大家一定会拼了命的抢占这个入口,因为它是高频。一旦你占抢了这个入口,那一定会有衍生的收入在里面。像腾讯可以有游戏的收入,百度可以有竞价排名的收入。

所以在第一象限,最正确的打法,或者最有效的打法,就是要拼命抢占入口。而抢占入口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免费,甚至补贴。所以第一象限的竞争往往也是最残酷的。

通常第一象限对于资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换句话说,尤其在今天这个竞争环境中,这个事要做好、做成,可能需要不少钱。这对创业团队本身的要求也会更高,在大家都没钱的时候,为什么你融的钱能比我多一倍呢?是因为你们团队背景好,都是“高富帅”。

第二象限叫刚需不高频。其实大部分的生意都是刚需不高频的,刚需高频的生意反而没有那么多。做刚需不高频这类生意比较关键的是什么?就是每一单都得有比较好的毛利。

理由很简单,不是高频的东西就无法成为入口。不能成为入口,未来这个生意横向衍生、拓展的空间就会比较有限。所以每一单都要有比较好的毛利,同时每一单都要有口碑出去。每一单有了好的口碑,便于你未来的获客和持续传播,这是第二象限。

那么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我就不用讨论了,因为首先非刚需的东西很难持久,很难经受这种持久的考验。

所以在创业的时候,一定要看你到底是落在这四个象限中的哪一个,并且在每个(象限)里头的打法是不一样的。

(二)市场容量有多大?未来市场趋势如何?

第二个问题,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如果你讲的市场容量太小,投资人可能都没有兴趣听。未来的市场趋势是什么?换句话说,看你这是个朝阳产业还是一个夕阳产业?

比如说,我有一个深圳的朋友,他做立体停车场。以前的停车场都是平面的,可能只能放100台车,立体停车场可能放150台或200台车。他跟我说想做这个。就目前来说,现在确实有需求,很多小区停车位不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还是觉得这事儿的长期趋势不对,有几点:

首先,现在各个交通比较紧张的城市都在限购,鼓励你去坐公交、地铁。同时,中国对于这种共享用车,类似于滴滴(这种公司)是非常包容的,我猜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希望能缓解一下交通。

再有一个趋势是什么呢?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出来,我觉得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不再自己买车,而是按需用车,这样大家都不买车了,你要那么多停车场干嘛呢?所以这个事儿我觉得长期趋势有问题。

还有就是,建立体停车场一次性投入挺大,可能花3年时间才能把成本收回来。结果发现过了5年,这个事儿就没需求了,你这不是折腾吗?这都属于我们讲的有需求,但是长期趋势不对。

所以,“创业”不光市场容量要大,还一定要符合大趋势。否则你今天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做到市场的No.1,但可能刚做到No.1,马上就面临着转型,这实际上给投资人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你的商业模式怎么赚钱?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你到底怎么赚钱?刚才我举的例子,通常有几种:第一象限里,你可能得有增值服务;第二象限里,你得有足够的毛利。

所以,假设你这个创业有几类收入,必须要明确地说明哪一类是你的主营收入。包括你是做服务的,你要说清楚你的毛利是多少?哪里是你的收支平衡线?如果你是抢占入口型的,或者说是第一象限的,你就得说清楚,羊毛出在猪身上,那么到底谁是猪?

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到了A轮的企业。有些天使轮的企业,这个问题回答得不清楚。但到了A轮,这些问题必须要非常明确地想明白、说清楚。

(四)为什么是你做这件事?

这是非常核心的一点,跟人有关系。为什么是你做这件事?为什么不是我做这件事?

创业者最常见的一种可能性就是:我在这个行业已经耕耘了很多年,我突然发现一个细分机会。也许是我目前所在这家公司没有创新精神,或者老板保守,不同意尝试新业务,又或者我觉得这个市场特别具有吸引力,有很强烈的愿望应该自己试一试。

还包括另一种可能性,“甲方视角”。比方说,我以前一直是甲方,我一直有这个需求,并对市场需求非常了解。但我找遍了整个市场,没发现好的解决方案,而我认为这个需求是挺普遍的,所以我自己做。

大家创业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创这个业?”如果你只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或者是风口论者,是因为这事儿热闹才创业,这样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风口早晚得过。

大家一定得问问自己做这个事儿的初心是什么?我为什么做这个事情?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