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房子”: 一个独立建筑师之作、一个大型装置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陈航毅

博建建筑规划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

重庆房子平台创始人

重庆房子获重庆2017年度设计一等奖。

他是一个建筑师,画家,一个苦行僧,一个文化守望者。

航毅有点像我,满脸沧海桑田,仿佛是刀刻的脸,瘦削的身体,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他能折腾出“重庆房子”这个独立完成的作品。

一个闷热的下午,我走进了“重庆房子”。一直想去陈航毅的“重庆房子”。远远看去,这个建筑最奇特的是它的表皮绿草如茵,特别柔软。阳光下,可以看见层层叠叠的植物环绕。走近了,看见这座独立的建筑其实是依在一个斜坡上。主立面面对园博园大片斜坡,看得很远。建筑师利用园博园的山洼斜坡吹来的自然风深深地呼吸。

顺着建筑时空次序,我开始阅读这个独立作品,我这里提到“独立”的意思是这是建筑师陈航毅“非功利”的纯粹作品。仅仅是为建筑师自己的梦想。咋一看,这个作品仿佛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树,与土地盘根错节在一起,这就是建筑的生命。我的阅读是从建筑底部架空层开始。在这个过渡的灰空间中,我看到这个建筑是一个多层叠错方向各异的院中院。在微明的光照下,我渐渐地,一股温良柔软的感觉。我的身体触摸着中庭底部的简朴清水砖、精钢砂石地面、吸水地面。底层简约的中庭是一个惯穿从地到天的灰空间,这里是一个美国著名艺术家用一根绳穿针引线构成的以表现人性空间的抽象雕塑作品,准确地说是概念艺术、场所艺术。美国艺术家杰克(Jake Walker)设计了线之光、即弦回归理论主题艺术品,高度约55m,贯穿狭小的街道空间,艺术品的色彩是橙色和蓝色结合,两根线中间均没有接头,表达工艺的完整性。当其在中午顶光和晚上灯光的照耀下,变得微妙,给传统的街道空间注入了艺术的气息这个作品表达了一种细微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或者心灵。线条在自然顶光中从上到下变化,闪烁颤抖。

在这里,虽然进入了建筑,你完全可以通过自然风和自然光感受到你存在于空间之中,感受到你的脉搏轻微地跳动。一种连续流动的空间构词的层次感形成所能感觉到的特殊而惊人复杂与微妙,从而摆脱了功能限制,这是空间的魔术和传奇。建筑师采用了复合句中插入句的叙述方法,这就是空间的复调.正如波尔多盖希的比喻:正如中国九层盒子,揭开一层里面又是一层。建筑变成了场所的复合体,使人在许多相互交织的地点漫游体验,所以这个建筑本质上就是中国的造型艺术。其特点就是两个互相交织的步道使视线融为一体,同时变为下一个空间的神秘框架。如果向外眺望就是北面园博园遥远宁静的空间。露台、挑台所看到的景象是本地植物,也可以看到所有可能的方向,如同自然光的面纱覆盖着路面,梦幻般显示着城市的断面景色,建筑与城市在进行某种细腻的窃窃私语。许多意象如此自然地组合。

整个空间的材料使用可以看出铺面的肌理、纹理触感生动地暗示着某种符号,打破结构模矩的生硬以及几何学的单调乏味。材料的选择是建筑师的重要工作。一些细节处理通过塑造感加以调和,他说的工匠精神,体现在空间细节中最富生命的体验,譬如光影的摇摆,颤抖,明暗对比,模板定制极为精确,将混凝土灌入其中塑造出简朴柱式,并造就穿透式光影效果。

内部材料的连续使用上造成层次及建筑元素的重叠。建筑采用类比的推演避免偶然巧合。在粗狂的材料上塑造线条,在透明的内部空间中展示各种剖面及穿透性。并塑造回音效果。台阶的塑造表现出光影效果,但是所有这些都统领在极简的原则下。对手工感的热心和严谨配合,以达到真实触觉效果。强调建筑师与工匠的平行,建筑师本身就像一个工匠一样工作。感情和知性的深奥得自于材料的颜色、纹理、触摸以及材料的组合,经过工匠的手温暖了材料。

从底部架空层经过一个阶梯式演讲厅,木地板顺应自然地形错落,与建筑外部空间的坡面呼应,自然形成了一个公共阶梯,这是一个独立的公共空间,从公共空间底部可以直接连接到环绕建筑主立面的竹子竖向绿化的斜坡栈道,就是建筑主立面之所以绿色建筑的竖向绿化。在微风拂煦中,建筑的空间层次错落,架空,扭转前后参差,多层次露台和院落所构成的有机空间表现出建筑师对建筑空间的理解,这就是可以呼吸的建筑。

作品除了尊重基地地形地貌外,还包括风向试验、自然风、微风环境、自然光、雨水回收、植物、材料、阳光造就建筑。空间与重庆城市的记忆与绳结关系,重庆的本土的吊脚楼,上上下下层层叠叠的竖向空间步道,竖向院落,梯坎共同构成了重庆建筑的个性、精神性,这就是所谓建筑的灵魂。

航毅更象一个艺术家,一个工匠,他说这个建筑是一座山。他从空间、材料、施工甚至到每一个细节,譬如他指着一个平台电梯口的石材,对其肌理、触感、手工感、塑造感、材质感、色彩都是考虑再三,精心选出。

 我默默的行走在建筑的动线上,感受着“重庆房子”的温情脉脉,可以描述为这是一个有灵魂、有思想的建筑作品。建筑师通过风、绿色遮阳、垂直绿化、植物生理周期和季节周期的从跌,自然天光,以及与地域,城市空间的互相衔接,通过户外平台、屋顶退台构成丰富多变建筑空间与自然亲密接触。在今天建筑师坚持独立作品、独立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毕竟,建筑师不是艺术家,建筑师这种坚守,意味着建筑过程中大量社会、法律、法规、技术等等协调工作需要处理,当然这是建筑以外的事物,在建筑处理内部,作品已经表现了建筑师的追求。我记得科布西耶原则是对“给定”对基地做出适应特色的作品,建筑师遵循了这个原则。建筑师注意到山地城市的三维效果,每一步都体验到尺度、光、造型的变化。可以触摸到本土材料、传统工法、外墙自然植物生命周期的变化以及呼吸式外遮阳系统,以及透水地面系统、太阳能和再生能源系统、灌溉非传统水源屋顶雨水滴灌,天井、天窗、导光筒、地道通风系统、架空通风设计,这些细节构成了“重庆房子”的大院落套小院落,通过架空、露台、下沉式庭院的空灵空间表现出建筑师求索的风感、体感、色感、量感、质感,触感,这就是“重庆房子”的温情。

当下举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和大批量生产着建筑产品,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所谓后殖民建筑泛滥成灾的城市背景下,在我们这个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拙劣仿造西洋城市背景下,中国城市与建筑已经全面沦丧。中国城市建筑已经沦落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复制、批量生产,加之举国上下建筑已经资本化,城市建筑彻底沦陷,城市记忆彻底消失,我看着航毅的憔悴苍白的刀锋脸,我想,“重庆房子”意味着一种坚守。

本文图片: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