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 | 过去的乡居生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在2017年的第二季《中国新歌声》中,一名年轻女孩演唱的这首《从前慢》让刘欢声音哽咽,眼含热泪,相信电视机前也有很多人被这首歌深深感动。


校读完《过去的乡居生活》一书,我的大脑却始终停不下来,脑海中常常萦绕着这首曲子。木心的这首诗仿佛就是为这本书写的一样。没想到,浙中武义乡间旧日的一幕幕生活场景竟能让我这个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八零后回忆起许多儿时生活的片段……


还记得小时候,我时常回村里姥姥家。妈妈有时会从姥姥家带回一小罐姥姥自制的面酱。那酱黑黝黝的,模样很普通,却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道美味。妈妈总是用大量的葱花加上藕丁、花生米、黄豆等配料和热油一起炒制面酱,等到锅里的酱料咕嘟咕嘟地冒泡、发出扑鼻的香味时就可以关火了。我喜欢用雪白的热馒头夹着亮晶晶的酱吃,那滋味真让人垂涎欲滴。妈妈常说:“姥姥做的酱干净卫生又好吃。”我依稀记得姥姥家屋顶上那口晒酱的缸,上面还蒙着一层白色的网纱,据说是用来防蚊虫的。后来,姥姥逐渐年纪大了,我也就很少再尝到这种酱了,不过学业忙碌的我也渐渐忘了这回事。再后来,我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落下脚,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回家乡。再后来,姥姥去世了,我怕是再也吃不到那种味道的面酱了。


晒酱


还记得儿时生活的家属院里,有时候会有走街串巷、帮人打制金银首饰的人,院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围着他看稀奇。工匠师傅把收到的旧首饰用一种喷出蓝色火苗的喷枪加热熔化成金属液,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液体倒进用青砖制成的戒指模具中。待冷却后取出,戒指的大致形状也就有了。然后他用刮刀和细砂纸慢慢打磨,最后戒指就终于做好了。在小孩子的心里,这大概和变魔术一样神奇吧。在那一个个的伸长脖子的孩子的心里,这一幕场景的印象太深刻了。


打金


还记得儿时土法爆米花很常见。上小学的路上时不时就会听到“嘭——”的一声巨响,吓人一跳却又习以为常,原来是爆米花出锅了。卖爆米花的常常是老爷爷,一手拉着风箱,一手不停地转动那个黑色的“大炮筒”。等到火候快到了,他就提前撑好一只大口袋罩在“大炮筒”上,然后不知道怎么开锅时听到伴着一声巨响,爆米花就喷了一口袋。周围等待的孩子们就迅速围拢上去。如今,坐在豪华舒适的电影院里,一边看着电影,一边品尝着机器做出来的甜甜的爆米花,却再也吃不出儿时爆米花那么香甜热乎的味道。


爆米花


晒面酱、打首饰、做爆米花,等等等等,这样的回忆在我读《过去的乡居生活》一书时,常常浮现。我感念作者能详细记录下那些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我知道那些就是我曾经的生活,那些曾经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身处都市的你,已经多久没有听到过“磨——剪子嘞——,抢——菜刀——”的吆喝声了?在这个物品极其丰富的社会,谁还会像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那样把破了的碗再补起来继续用?春节大城市公园里的庙会,除了人山人海和贩卖商品之外,哪里还有当年那种乡里乡亲的亲情和热闹亲切的氛围?……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的脚步不曾停歇,我们的城市在迅速扩张,我们的乡村日渐凋敝。故乡和家园成了我们回不去的过去,很多旧日的生活习惯、节庆习俗、旧物件、老行当、老手艺、旧人情在历史洪流挟裹下,渐渐地、迅速地消逝了……今天,我的父母们还能记起很多旧时情景,我还能依稀记得一些,可是我的孩子呢?他们能够知道多少呢?

磨刀


还好,有书帮我们记录。

有这样一个人,他不愿意让那些热乎乎的旧时记忆变冷却,不愿意让那些曾经丰厚的生活馈赠消失殆尽。于是,他开始动笔。即使经历了生死病痛的折磨,他依然不愿停歇,依然用一颗炙热的心、用画笔深情地记录下自己家乡一个个父老乡亲的身影。他就是今年已经70岁高龄的朱志强先生。他用自己的传神画笔描绘出了几百幅质朴、栩栩如生的武义人生活、劳作、休闲的风俗画面,让宝贵的民俗文化留下了鲜明的印记。还有这样一个人,他多年来潜心挖掘整理武义的地方文化,用深厚的积累、细腻的笔触,生动活泼的语言对每幅画作描述的场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传达画作未尽之情之意,勾起人的无限回想。他就是本书的另外一位作者唐桓臻先生。图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二人联手完成了这样一本读起来轻松有趣,掩上书让人会心微笑的书。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许多,感受到了许多。我读到了旧时人们劳作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比如《鸡毛换糖》里写的义乌人把红糖加工成姜糖,装进一个货郎担,走南闯北,用糖来换取鸡毛并卖出去赚取差价度日。“他们挑着沉重的担子,徒步行走在凹凸不平的乡间小路上”,风餐露宿,这一走少则个把月,多则半年一年。这真是“百样生意挑两肩,一副糖担十八变。翻山过岭到处走,混过日子好过年。”嬉笑淡定中包含了多少离别苦、人生累!

鸡毛换糖


我也读到了旧时人们平凡生活中的喜悦以及深蕴其中的幽默和智慧。比如《火桶》一文中提到妈妈把孩子放在一种上小下大、下生火盆用以取暖的木桶里给孩子喂饭的情景,忙时“孩子站在火桶里,妈妈边围着灶台煮饭烧菜,边与孩子说话、哄孩子”。我这个正在经历着小婴儿嗷嗷待哺,经常为了抱孩子哄孩子而没办法做家务的新手妈妈的心里既能体会那种忙碌的心酸和焦头烂额,又为火桶这种绝妙的“发明”而忍俊不禁。


火桶


又比如《推端午船》一文,作者的笔触不可谓不生动:“到午时正,一声爆竹响起,‘端午船’离开城隍庙,沿着大街向东疾驶(从上街到下街)。整条大街的人顿时紧张起来,自动让出一条通道。推船的七名勇士个个骁勇,他们把船推得飞快,决不让‘五鬼’有中途‘逃跑’的机会……”推端午船这个古老的习俗原来是这样紧张刺激,透着一种有趣的“表演”的架势,人们演得那么带劲。人生如戏,在旧时的悠长岁月里,守岁、过端午、婚丧嫁娶……种种“表演”的仪式感十足,日子因而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推端午船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旧时人们生活的日常之味。有《农事篇》,从种田、割稻到养蜂、采莲;有《行业篇》,从箍桶、打铁到拔牙、算命;有《饮食篇》,从豆腐汤的鲜到烤桶饼的香脆。种种细枝末节累加起来,即是生活。


我还读到了当时的人情之美。比如新娘出嫁时,讲究一定要哭着上轿,“越哭娘家越发”,是一种对父母的眷恋。家里养的猪杀了以后,要将白肉分成小块加上“肚里货”(猪内脏)分送亲戚,是一种分享。天旱时,全村人组织起来去龙潭“取龙”,每户人家出一名“雨兵”冒着烈日完成仪式,是一种“同气连枝”。


我被这本书打动了。在作者的笔下,文字中、画面里,旧时的乡居生活像一颗颗沉淀于水底的珍珠,作者将它们从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打捞起来,捧在手心,然后展示给读者看。不论是五零后六零后,还是七零后八零后,甚至是九零后甚至零零后,总能从中得到一份滋养,收获一份来自生活本身的感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正版图书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