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来摆:“三月三”蚂拐文化节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图腾是因为人们对大自然现象的敬畏而形成对某些自然生物、景物的虔诚和崇拜。也有人说图腾是因某些生物对某些民族有庇护、救命之恩,故而形成对该物的崇拜,各民族总是把自已的图腾描绘或雕刻在适当的地方,以便供奉。那我们广西的壮族自然也有自己的图腾,壮人从古今崇敬过的图腾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图腾有:太阳、雷王、鳄图腾、蛇图腾、狗图腾、牛图腾、蛙图腾,而这些图腾中又以蛙图腾最著名,在我们柳州,蛙被称为蚂拐,每年壮人都会祭祀蚂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前段时间的“三月三”假期,柳北区石碑坪镇古城村的白沙屯就举办了壮族三月三蚂拐文化节,我们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当地祭祀蚂拐的盛况。



壮族对蚂拐的崇拜流传已久,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蚂拐文化节主办人陈伟:蚂拐女给我们人间带来风调雨顺、平平安安的意思,每一年我们壮族都有很多个节日,但是壮族的蚂拐节,蚂拐文化是我们壮族最高的一个文化,所以这次在我们这个村特别举办这个节日。会有讲壮文的祭祀活动,参拜、上香、洒米,还有那个筒噔的演奏,要把那个声音一起传递出去,让上天,让蚂拐女同时知道。]

据当地老百姓讲,蚂拐女和壮族人们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但是因为地方差异,所以每个地方的祭祀时间也有所不同


[祭师廖熙福:正月初二抓蚂拐,正月十五是立帆,二月初二一定要上蚂拐,因为我们那个哪一年不那个蚂拐,那年稻、禾苗、还有家畜家禽、人都不大顺手,不大安心,所以我们不得不一年一度的要举行这个蚂拐(活动)。]

今年为什么要把蚂拐文化节放在白沙屯这一带来举办咧?原因就在这块蚂拐石上。关于这块石头,其实有一个传说。

[传说壮族始祖布洛陀与天上的雷王是两兄弟,雷王指派爱女——蚂拐女下凡掌管风调雨顺,使得壮家稻作文化世界领先。当年,东巴凤壮家有个叫东林的青年,因为丧母而痛苦不堪,屋外蚂拐却“呱呱呱”不停催雨,使得他心情烦躁,便出手伤了无数蚂拐,受伤的蚂拐顺着龙江河逃到了柳城凤山柳江河的源头。柳州的母亲河——柳江由龙江和融江汇集而成,与蚂拐群岛下岛相邻。驻扎龙江口的龙王八太子目睹蚂拐悲情,急驮伤蛙逆融江而上,送到了一处人间仙境般的风水宝地,也就是今天的柳北区石碑坪古城村白沙屯休养。八龙太子在白沙屯寻得一种稻米,煮粥竟然会出一层米油,有奇功效,伤蛙服用三日基本复原,雷王大喜,赐予了一块蚂拐石于此,保佑这一带风调雨顺,世代平安!众生随缘到此,领悟到蚂拐群岛千万年的天地之灵,自然得到蚂拐的福泽。]


你看啦,这块蚂拐石像没像一只趴在河边的蚂拐?正因为传说与这块奇石的惊人相似,所以附近的村民才会来到此地祭祀蚂拐女。关于蚂拐的传说,在不同的地方,流传的版本也不同,像廖熙福他们村就有另外一个版本

[廖熙福:过去讲正月要抓蚂拐,二月送上蚂拐,送上蚂拐为什么当初要蚂拐,据说是蚂拐原来是上帝的妻,被派下凡来帮我们管理田间,帮我们除害,据说是不懂得哪个朝代讲池塘边的蚂拐叫得太大声了,朝廷里的长官就觉得蚂拐吵多,就到池塘边去用碗去敲,那边停一下又叫,所以不得不让兵仔煮了十二个大锅的热水去烫。]

这一烫,蚂拐死的死,伤的伤,蚂拐女就怪罪了下来,结果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廖熙福:下面的民间什么都做不行,禾苗也长不好,稻田也是受灾,养鸡鸭猪都要瘟,人也有病多,所以布洛陀他就给我们提醒,你们民间不犯法,只要你们把蚂拐捡起来,让各地的人能够这个蚂拐的都让他们敬,敬完了你们来年就会好。]

于是,壮族地区就流传下了祭祀蚂拐的习俗。

因为蚂拐女是壮族的,所以这个祭祀的祭文也是用壮话诵读出来的

[廖熙福:我是首先从讲述像刚才讲的蚂拐的来源,然后我们要规定蚂拐要搞得越隆重一点,热闹一点,壮语讲蚂拐搞得越闹,来年好有福气来报,所以刚才我的含义来讲,对今天所有在那里到场,等于帮我们一起蚂拐的人,更加是那些点香的人,都要得到福气。]

在祭祀的环节中,我们看到主持祭祀的廖熙福不停地往四周撒米,这里头也是有讲究的。


[廖熙福:我要讲完再给他去讲给当地的妖怪,我们请有法师来了,你们就不能够在当地逗留了,要保证这个地区的人要安全,今天这帮,凡是要来蚂拐的都要给大家得到福气,我撒米的目的叫地,当地的来,我交代他,撒米就是这么个目的。]

(一段现场)

[祭祀廖熙福:最后我泼那个水是驱开掉魔鬼,那种符法是驱妖魔鬼怪。]

哈哈,你看了,这个祭祀的环节还真的是有板有眼,一环扣一环哦,在念完祭文,烧完香之后,还要演奏铜鼓、筒噔,驱妖除魔。铜鼓和筒噔这两种壮族传统乐器,里头也是有古来摆的啵,想晓得壮人为什么更爱铜咩?听我接稳来摆。


壮人认为,铜能够驱妖避邪,所以铜制物件就成了壮族同胞家里头最重要的器物。

[祭师廖熙福:因为我们壮族人讲,你穷你也要戴点铜砖,或者是铜盆洗脸也得,家里有个铜就得了,先(人)把这个铜砌成鼓,鼓一敲了以后,妖怪是进不得门,所以我们一家不可能买得一个铜鼓,一般我们巴英那里有个大屯,合资筹得钱买得四面(铜鼓),一般都搞得四面。]

但是在旧社会,铜制物品价格还是偏高的,所以为了能够让家家户户免招妖魔鬼怪的骚扰,竹子做的“筒噔”就被壮人发明了出来。


[廖熙福:没有钱买到铜鼓的,他要搞这个筒噔筒噔也是像铜鼓的声音,他四个代表有四个铜(鼓),在家里面一敲,妖怪在天上或者在近旁听到,哦这家有铜了,不敢进去,所以铜是我们壮人最爱这个铜,家里面起码要有一点,要不然你腰上要戴一点点铜,妖怪就不能碰到你了,保你人生平安。]

当然,现在我们晓得,话里头的妖魔是没有的,现在的铜鼓和筒噔已经成为了祭祀蚂拐女的表演项目之一。在蚂拐节现场,我们还看到了另外一中富有壮族特色的乐器——朋荜。

[朋荜“非遗”文化传承人 韦日环:我们那里(吹朋荜)就是拐妹仔的,打同年的,用这个来打同年,打同年来到我们这里,男子来吹,妹仔就去唱歌。]

[朋荜“非遗”文化传承人 韦世豪:七月十四收谷子了,晓得到丰收了,今年欢喜了,就竞赛比赛啊,我们那里还有坡会,表示欢喜丰收的意思。]


这位传承人同我们介绍讲,壮族乐器朋荜只有三个音,但是结合起专门的谱子,音色也是相当的美丽。重点是,朋荜的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只要有竹子,就能现场做出来。

[朋荜“非遗”文化传承人 韦日环:这个,你把这里修好,把这里修好,修好就开这个,这样就得了,这个就可以响了,随便搞搞就可以响了。哦,气是往这里进的是咩?气就往这里进,那个芦笙和我们这个不同,我们这个随便有竹子就可以做了。]

祭祀完成之后,同胞之间当然少不了聚一聚。


[蚂拐文化节主办人 陈伟:壮族在一起我们讲的是稻耕文化,壮族人最会种米,所以我们壮族到时候百家宴会有很多用米做的美食,比如酿酒,黄花米饭,五色米饭,这些东西很多是跟米有关的。]

五色饭,黄花饭,酿酒的制作流程在现场都有展示,在增加了节日气氛的同时,也为市里头来的游客展现了壮族的多元文化。



据我所知,壮族蚂拐节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县境内。改革开放以后,蚂拐节还吸引了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内外壮学专家的浓厚兴趣,他们专程来到红水河流域进行蚂拐节的文化考察。但是,就目前而言,蚂拐节也是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逐渐淡化,一些颇有造诣的活动主持人因为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些技艺难以得到传承。所以这轮“三月三”蚂拐文化节的举办也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不但能够品尝地道的壮族特色美食美酒,还能够体验到壮族丰富的蚂拐文化,真的是蛮好。


摆古公众微信号:Lzbaigu

商务合作请联系摆古微信

热线:18977268585

首播:柳州科教频道 时间:18:30

重播:柳州科教频道 时间:21:55

打开微信查找公众号“摆古”或者扫一扫“摆古”二维码就可直接添加。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